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林老板的枪/小说月报新大陆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杨少衡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小说月报新大陆丛书之一,这套丛书既是对他们以往创作成就的总结,也是研究、鉴赏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个最佳途径。本丛书的每本作品集中,均附有作者照片、个人小传、主要作品目录及创作随感,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作家及作品。

内容推荐

这本书里收入的中篇小说是在不同文学期刊上发表的,然后被《小说月报》选载,它们的发表和为人所知,有赖于原编者和选编者的认可与支持。本丛书的每本作品集中,均附有作者照片、个人小传、主要作品目录及创作随感,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作家及作品。

目录

钓鱼过程

秘书长

尼古丁

林老板的枪

金粉

蓝筹股

县长内参

猴有一个梦想

后记

附录

试读章节

我对前来的贵客没有亲切感,但是这不妨碍我忠实履行公务。

贵客可视为两个半,其中两个为男,另半个为女。用开玩笑的话说,是两公一母或两雄一雌。我使用这种玩笑说辞,有助于界定我同贵客们的特定关联。我认为他们是两个半人,因为两个男子面目比较清楚.随同他们前来的青年女子尽管艳若桃花,身份却是暧昧不清,在本次接待活动中是个明显多余的人物。跟这两个半贵客一起前来我乡的还有小吴,以及司机,均男性,他们是另一回事,自当别论。

事后分析缘故.我断定自己对客人的距离感主要因为他们在我面前显得有些目中无人。来客为首的姓石,称“石先生”,年纪大约四十,个子矮胖,头皮略秃,戴一副大黑框眼镜,穿名牌西装,眼神犀利,话语不多,跟我一见面就有一种居高临下屈尊俯就的架势。另一个男子称“黄经理”,年纪小点儿,三十模样,长得细长精干,鬼头鬼脑有一副精明相,他在石先生身边就是个跟班,跑前跑后跳来跳去,转过身他就另一套嘴脸,口气挺大。架子比他的老板绝不逊色。

另外那个青年女子姓刘,称“刘小姐”,时下这种称呼含义比较丰富。该小姐个头高挑,着短裙,留披肩长发,明眸皓齿,风情万种,模样够不上倾国倾城,差不多也还称得上准绝代佳人。从一开始我就注意到这位刘小姐跟另两个客人的口音有别,她说一口流利而标准的普通话.也就是两位男客称的“国语”。两位男子的“国语”则让人不敢恭维,他们都有些舌根发硬,咬文嚼字不太灵便,不管怎么衣冠楚楚,一张嘴就我“系”你不“系”,口音十分别致。尤其是那位石先生口音更重得厉害,例如他把“和”说成“汗”,“我和你”说成“我汗你”,乍一听还真让人摸不着头脑。

当然我并不苛求贵客嚼舌头的方式,我知道时下舌头的这种嚼法有一定的魅力。否则就不会有一个“国语”纯正的妙龄女郎陪着这两个人来到我这里。我得进一步说.事实上所谓魅力跟贵客口腔里的舌头关系不大,关键之处不在其嘴,而在其腰包。这就像河里蹿来蹿去的鱼,它们的魅力不在于会不会嚼着舌头跟我说“OK”,而在于会不会游过来大张嘴巴“啪嗒”一下咬住钓钩。

我这么说有些缘故:今天前来的石先生和黄经理都是商人.来自台湾。

两天前,小吴从市里给我挂来一个电话,告知要带这两位客人前来。小吴是我市招商办公室的一个科长。负责办理招商引资方面的事务。我在乡里管的就这一块儿,因此跟他时有公务来往。小吴说,来的两位台商对速冻果蔬方面的项目有兴趣。准备在我们市找一个合适地点办一座大型果蔬处理厂,并依托该厂形成一片种植基地,引进台湾的一些果蔬新品种,吸引农民种植,由他们负责收购、加工并销往国外。两位台商准备就此项目进行考察选点.在听过本地农业和外经工作部门介绍后,他们对我市沿海几个乡镇比较看好。小吴建议他们顺道也上我这个乡看看。

“项目看来不错。”小吴说,“我对你挺够意思的吧?”

我表示感谢。我很欢迎各种有钱人前来我乡考察,如果他们是专程前来,而不是顺道跑来看看,我会更加高兴。我需要的当然不是他们兴冲冲到我这里兜风,或者放几个屁,我衷心希望他们能在这里搞一些项目,我对这样的来客比较愿意笑脸相迎。

然后小吴就陪着他们,坐着一辆“奥迪”于这天下午两点到达我乡。在到达我这里之前,他们在我们北边的北乡考察,用罢午餐后驱车前来,他们准备留给我半小时时间。在我这里四处看看,然后再往南去,到南镇去继续考察,并在那里吃晚饭。P1-4

序言

新时期以来,《小说月报》为构筑当代文学事业的宏伟殿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历史进入了21世纪,为进一步繁荣当代小说创作,同时也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欣赏需求,我们特编辑出版《小说月报新大陆丛书》。

这套丛书选取近年来在中国的小说创作领域已产生一定影响,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实力派作家的中篇小说代表作,将其汇编成册。这些作家的创作题材各异,但都彰显出自己的创作风格和艺术个性,并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扎实的文学功力,悄然撑起了当代文坛的一片蓝天,引起了越来越多读者的关注,成为小说界新的风景。这套丛书既是对他们以往创作成就的总结,也是研究、鉴赏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个最佳途径。

本丛书的每本作品集中,均附有作者照片、个人小传、主要作品目录及创作随感,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作家及作品。继已推出的作品集外,今后我们将陆续出版符合入选标准的其他作家作品,以使这套丛书更加完善。《小说月报新大陆丛书》的出版,也是对《小说月报》系列出版物,如“《小说月报》历届百花奖获奖作品集”、“《小说月报》历届百花奖入围作品集”及“《小说月报》年度精品集”的补充和丰富,相信这是为广大读者朋友奉上的又一道精神盛宴。

在本丛书的编辑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诸位作家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后记

有一位朋友打电话讲事,谈起近年我的几个中篇小说,他说你这些小说是从“里边”写的,所以多面,小说有包容性,因为你个性、经历就那么样。朋友闲谈,用语感性一些,不必如评论文章般力求准确,却格外让我回味。

这两三年来我写的多是一些中篇小说,主要人物均为基层官员。形象点说,不是我刻意挑选他们,是他们自己找上我的。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起,我在基层工作了二十余年。市、县、乡三级机关都待过,免不了阅人若干,其中比例最大的就是相关的各级官员。我觉得自己是经验型写作者。我写作离不开自己的经验,因此倾向于避开不熟悉的人物和场景,多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构思小说时,想起的总是现实生活中的张三和李四,他们的故事中有一些东西曾经打动过我,让我记住了。现在他们成了我的小说人物,尽管大有变化,基础犹在。当年我在一个地方的干部部门工作过,那时候找我讲事的张三和李四很多,基本上都是基层官员。眼下我已经离开,他们照样还找我讲事,只是换个地方,跑到我的小说里,自然万变不离其宗,还都是那种基层官员的身份。

所以我可能有某种便利,可以从“里边”去写,如我那位朋友所形容。我觉得并不是所有作者都可能,或者必须这么去写,但是我这类写作应当可以给读者提供又一个观察和认识的角度,从而更具多面和包容性。我总说自己写的是人,我希望自己笔下的人跟记忆中的人一样活生生的,不仅仅属于这种或者那种概念,我自知这种愿望相当朴素,做起来却不容易,因此值得努力。

我近年写的这批中篇小说在刊物发表后多有反响。每次收到熟悉或陌生的读者写来的信,听到他们打来的电话,在网上看到他们的评说,我都很感慨。读者的认同让我备受鼓舞,他们提到的问题更让我想了许多。他们使我感到这类小说为他们所需要,我的人物、故事、角度和见解并非只属于我自己。

我特别想在这里感谢《小说月报》和百花文艺出版社。作者和读者之间需要一座桥梁,这就是编辑家们。这本书里收入的中篇小说是在不同文学期刊上发表的,然后被《小说月报》选载,它们的发表和为人所知,有赖于原编者和选编者的认可与支持。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初,我还是一个年轻业余作者。刚起步,所发一个短篇即被《小说月报》选载,那成了我走上写作之路的一个关键动力。近年这一批中篇作品得到《小说月报》的关照格外多,现在得以结集,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感谢之余,也特别有一种回报之愿,希望自己能拿出更好的小说。以报答读者与编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