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是伴随孩子成长的美好品质,生活正是因为有了爱心才会感到温暖。父母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具有聪明的头脑,同时又拥有爱新的人。本书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老师送给学生的精神读本;自己送给自己的成长佳品;同学送给同学的智慧锦囊。随书赠送:精美书签、课程表、《好孩子进步手册》。
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情感故事,不仅培养了孩子的爱心,而且能让孩子明白爱与被爱的道理。本书精选了最适合孩子读的150个情感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可以温暖孩子幼稚的心灵,还能让孩子通过阅读本书,学会用爱心去善待生活中的每一天,学会爱自己、爱父母、爱老师和朋友。
我们过得满足、乐观、自信,是因为我们生活在情感的世界里,一个没有情感、不懂得情感为何物的人,活着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本书的每个故事都包含着一颗鲜活的心,正是这些“心”本能地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情感是复杂而又多方面的,但是我们需要的是让情感来代表我们的灵魂,让灵魂自己向世人说话,本书故事中的人物就是一种象征,这种象征情感大致可分为父爱、母爱、同胞兄弟姐妹以及师生之爱,更重要的财是那些超出了亲情的爱和关怀。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学会去爱,学会做人。
1为知错的儿子庆祝
有一个老人,他有两个儿子。
一天,小儿子来到他的身边,对他说:“父亲,您能把属于我的那份财产分给我吗?”父亲答应了他的要求,于是他拿到了他应得的那份财产。过了几天,小儿子带着自己的全部财产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在那里他开始肆意挥霍自己的财产。
当他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后,他不得不上街乞讨。后来,他实在没法生存了,只好把自己卖给一个居民为奴。主人派他到农场里喂猪,有时实在太饿了,他不得不去和猪争食。
这时,他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想起了过去的一切,眼泪禁不住落了下来。在没人的时候,他自言自语地说:“我违背了天理,对不起自己的父亲,我应该回去,向他赎罪。”
于是他又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当他走近村庄时,父亲老远就看到了他,赶忙跑过去拥住了他。小儿子羞得无地自容,流着泪说:“父亲,我对不起您,我犯下了大罪,我不配再做您的儿子。”
父亲把小儿子带回了家,然后对仆人们说:“快去把新衣新鞋拿来,我要亲自给我儿子换上,再去宰一头最肥的小牛,为儿子的归来庆贺!我要感谢上帝,让他重新回到我身边,虽然他曾迷失过方向,但现在已获得新生!”
这时老人的大儿子还在田里干活。当他干完活回来时,听到了歌舞之声。他叫过来一个仆人问发生了什么事,仆人对他说:“你弟弟回来了。你的父亲正在庆贺他的归来。”大儿子十分生气,拒绝踏进家门。父亲走出来恳求他回来。大儿子愤愤不平地说:“您这样做对我公平吗?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努力为您工作,从未偷过懒,可您却连一只山羊也没有赏赐给我,只是让我在田地里工作。但是当您的这个儿子,这个将您给的财产挥霍一空的儿子回来时,您却为他宰杀了最肥的小牛。”
父亲平静地对他说:“儿子,你一直陪伴在我身边,你努力为我创造的一切将来都是你的。但当你弟弟回来时,我们必须庆祝,因为你的弟弟曾经迷失了自己,现在他终于找回了自己,开始悔过自新了。”
情感悟语
年少无知的我们总会犯下一些冲动的错误,惹得父母生气。但是,世界上有一种情感是永远不会变的,父母永远都是敞开宽容的大门来宽恕容易犯错的孩子。所以,犯错的孩子,请用你最真诚的行动给予宽恕你的父母最大的回报。
2纸钢琴
女儿酷爱音乐。每天清晨,当对面阳台上响起琴声时,她便痴痴地趴在阳台上静静地聆听。她多想自己能有一架钢琴……不,不,哪怕能摸一摸,坐上去弹一次也好啊!
一天,父亲来到阳台,看到女儿趴在阳台上,十指在阳台上跳跃着,父亲便有了一桩心事。
女儿从没见过父亲买一件像样的衣服,穿在他身上的总是洗得发白的工作服。女儿知道应该铆足劲儿学习。她想,将来一定要考上音乐学院,那样,就可以天天弹钢琴了。
父亲似乎比以前忙了许多,每天很早出去,很晚回来,裹着满身泥灰,倒头便睡。
日复一日,女儿不知父亲为何如此拼命,却知道父亲的白发她已经再也数不清了。
年复一年,五年过去了,女儿考上了最好的高中。
父亲去银行取出了存款。一路上父亲陶醉在喜悦中,却没发现背后跟着一双邪恶的眼睛。他来到商店,走到一架钢琴前。这是一架锃亮的立式钢琴,标价:一万八。‘‘够了。”他想,于是叫来售货员。当他满心欢喜地将背着的工具包打开时,一条被刀划开的口子凝结了他的笑容。
父亲茶饭不思,一下子憔悴了,担忧笼罩着女儿的眼眸。几天后,父亲拿出一样东西:一块木板,上面贴着厚纸,画着键盘。父亲说:“爸爸没用,本来想给你买架真钢琴的……”女儿第一次看到了父亲的泪水。“爸爸!”女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她什么都明白。
她坐过去,十指轻快地跳跃在琴键上,周身沐浴着暖暖的父爱,心中响起父爱谱写的旋律,她泪流满面,如痴责口醉。P1-3
记得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我们都是好孩子,异想天开的孩子。”儿女都是父母眼中最优秀的孩子,在父母的殷切关怀下,孩子才能茁壮成长;当然我们不仅想做长辈眼中的好孩子,更想做自己心目中的好孩子。好孩子不仅要有善良诚实的美德、丰富的情感、掌握很多有用的知识,更要学会储藏智慧,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的未来和梦想铺平道路。
“我有一个梦想!”这是美国著名社会活动家马丁·路德·金的至理名言。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并不断地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为了实现它而奋斗!没有梦想的人是可怕的、悲哀的,就像一只折翅的雄鹰,最后只能落入尘埃,化为尘土;没有梦想的人活着就如同一艘破败的航船,最终只能搁浅海岸,被人忘记;没有梦想的人是失败的,他只能如寒号鸟一样得过且过。小学时期是树立人生理想的最好阶段,如果每天只是过着悠闲的日子,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就感觉万事大吉,长此以往,我们就会失去进取心,没有了斗志。所以,是好孩子就应该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做起,树立自己的理想,每天为理想奋斗!
正是出于对孩子未来的关心,这里才为小学生量身定做了“好孩子爱读”系列丛书。本系列丛书精选古今中外最适合孩子读的经典故事,从美德、智慧、成长、情感、哲理、寓言六个方面进行阐述,全面开发小学生各种潜能,培养多元智能。这些书不仅能让你学习到做人的道理,还能指引你改正以往的缺点,成为名副其实的好孩子。你可以把它们放在床头,经常翻阅,通过品味故事主人公的酸甜苦辣,在无形中提升你的精神境界。
“好孩子爱读”系列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这些书不仅适合孩子阅读,更适合亲子共读。在众多的经典故事中,不乏发生在成人身上的感人故事,主人公的情感可能在一瞬间提醒父母,让父母知道他们与孩子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的相互应付。如果孩子能与父母一起阅读这些书,就会增进亲子间的了解、融合亲情。试想一下,宁静的夜晚,窗外有明亮的月光,房子里亲子共读一本书……这是何等的温馨啊!
带着你的好奇和渴望去读这些书吧,它们肯定不会让你失望!
唐晓龙
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