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历时十五年,以全新创意,重新激活中国诗词经典。它不同于目前市场上任何一种相关图书,打破按朝代、作者或主题编写的旧思路,凡属佳作,一并收入;并采取松散但有关联的结构,一有需要,随时链接。它重新展现诗词所浓缩的人生与情感,再现诗词本身的乐趣和快意,是适合年轻读者的中国诗词经典普及读本。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为谁风露立中宵(同一首诗1)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孙涛 |
出版社 | 南方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历时十五年,以全新创意,重新激活中国诗词经典。它不同于目前市场上任何一种相关图书,打破按朝代、作者或主题编写的旧思路,凡属佳作,一并收入;并采取松散但有关联的结构,一有需要,随时链接。它重新展现诗词所浓缩的人生与情感,再现诗词本身的乐趣和快意,是适合年轻读者的中国诗词经典普及读本。 内容推荐 箫伯纳说过,许多英人国终生不看莎士比亚,是因为幼年时老师强迫种下的恶果。林语堂也说过,许多中国人离校以后终生不再读诗,是旨趣未到而学校逼其必做所致。失败的语文教育,败坏了我们对美丽诗词的胃口。 这是一套让您开心而不是让您“受罪”、供您享受而不是供您“学习”的诗词读本。 随意翻开,您就能立马进入一个轻松快意的魅力空间,仿如盛夏纳凉或冬夜围炉的当儿,听一位有学问、有品味而且有情趣、有生气的年轻朋友,从容自在、信马由缰地聊天。您增长了见识,您书寓了谈资,您刷新了对某一些诗句的领恬。更重要的是,您进来了,您感受并且享受了。您漫不经心有一搭没一搭,昨晚在床上翻两页,今早在厕上读几行,明天在出行的车上触景伤情吟一句,终有一天,您浸淫既久翻烂了书,恭喜您好歹腹有诗书气自华了。 目录 编者说 我“诗”故我在 作者说 人去余音未散,夜夜梦回唐朝 导 读 同一首诗,N种读法 第一章 问世间,情是何物 感动了一辈又一辈人的句子竟源于一只雁!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那来来去去的雁阵却总是牵引了无尽的乡愁别恋 只恐月明秋夜冷,误他千岁鹤归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流传最广的悼亡诗 我在床上,饭在锅里 你那里讨个蛮婆,我这里嫁个契丹 第二章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妻妾成群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三宫六院 色衰而爱弛 羊车半夜出深宫 落花犹似坠楼人 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 宰相肚里能撑船 第三章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无此绝等伤心之事,亦无此绝等伤心之诗 月老巧连线,红豆寄相思 伤心岂独息夫人 第四章 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不知细叶谁裁出 折杨柳,怨杨柳,如何短长条,只系妾心头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终日望夫夫不归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名句索引 网上评论摘编 试读章节 苏东坡的这首《江城子》,断肠之痛同有,而思念之情更甚。十年时问,也许当时断人心肠的痛已不再强烈,然而思念却一时一刻也不曾减弱,如同一根细细的锯齿,不停地拉扯着人的某一根神经,直到生命的尽头。 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归有光《项脊轩志》文末有句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今已亭亭如盖也。”字白如话,无一字言及情事,然能解《江城子》者必能感其深意! 《江城子》是苏东坡为纪念亡妻王弗所作,这是苏东坡的第一首悼亡词,在词的发展史上也是第一首,位列“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称此词“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倾泉”,诚不为过。 《江城子》中“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一句化自唐诗“欲知断肠处,明月照孤坟”,唐代孟棨《本事诗》中录有这首诗,还记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 开元年间,幽州将官张某之妻孔氏早逝,遗下五个孩子。没过多久张某又娶了个老婆李氏,李氏对这五个孩子很不好,每天都用鞭子打他们。孩子们实在受不了了,有一天跑出去到母亲坟旁哭诉,孔氏忽然从坟墓里出来,抚摸着自己的孩子,悲痛不已。 P34 序言 《唐诗地图》最为风行的时候,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是深圳一位作者打来的,说他也写了一套有关诗词的书,跟同类的书不同,问我们有没有兴趣出版。我请他先寄一些过来看看。过了几天,我就读到了这套书的部分章节。 这套书的确与众不同。虽然同样是围绕诗词,可它结构这些诗词的方式很不一样。它首先没有受年代的局限,从《诗经》到现代新诗,只要是觉得好的,皆入法眼。它更加没有沿袭按作者或按主题编写的惯常思路。这上千首诗词,先被作者融会于心、共冶一炉,然后,依照写作之寸的感觉、意绪或者思考,以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排列组合,伴着意识流般形散而神不散的自由风致,通过作者那一手灵动漂亮的文字,汩汩而流,自然而出;“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作者时而娓娓道来,时而侃侃而谈,不光品味诗词、月旦人物,而且纵横古今、上天入地,穿插了大量历史知识、文化典故、趣闻逸事乃至当红段子。 这样的内容,这样的结构,这样的学养,这样的态度,复合而成一种醇厚的趣味。我想,这正是这套书最富魅力也最难克隆的地方。 萧伯纳说过,许多英国人终生不看莎士比亚,是因为幼年时老师强迫种下的恶果;林语堂也说过,许多中国人离校以后终生不再读诗,是旨趣未到而学校逼其必做所致。我们对这样的经验一点也不陌生。就是功利化的、本末倒置的、活生生抽掉趣味与快乐的被异化了的语文教育,败坏了我们对美丽诗词的胃口。从小到大,被迫背下的引不起太多感觉的诗句越多,我们对诗词的兴趣消失得便越彻底,这真是太可悲了! 看得出来,作者努力让诗词回归自身,还原被失败的教育遮蔽直至扭曲了的诗词本身丰富的趣味。他不引导您去探究诗词的原意,琢磨作者表达了什么;他更多地怂恿您放开怀抱,追问自己从诗词中感受到了什么。在这套书里面,没有意识形态,没有正统观点,没有中心思想,也没有什么专家意见;有的,是突出的个人感受,是借由个人感受重新释放出来的浓缩在诗词当中的人生与情感,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获得的趣味盎然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审美愉悦。 也就是说,这是一套让您开心而不是让您“受罪”、供您享受而不是供您“学习”的诗词读本。随意翻开,您就能立马进入一个轻松快意的魅力空间,仿如盛夏纳凉或冬夜围炉的当儿,听一位有学问、有品味而且有情趣、有生气的年轻朋友,从容自在、信马由缰地聊天。您增长了见识,您丰富了谈资,您刷新了对某一些诗句的领悟;更重要的是,您进来了,您感受并且享受了。您漫不经心有一搭没一搭,昨晚在床上翻两页,今早在厕上读几行,明天在出行的车上触景伤情吟一句,终有一天,您浸淫既久翻烂了书,恭喜您好歹腹有诗书气自华了。 在眼下这样一个物质泛滥的时代、欲望奔突的时代、消费至上的时代、信息过剩的时代、流行文化的时代、行色匆匆的时代和全球化的时代,自我因为受到太多不同方向的牵引而离心离散离异并终至花果飘零。此时此刻,作为一个中国人,心中葆有一缕唐诗宋词的芬芳,实在是太重要了。 在为包括《唐诗地图》和《宋词地图》等在内的“文化。快旅”丛书(本社,2004年6月)所写的“策划者说”中,我曾经这样说过:“我们依稀感觉,经过十几二十年太多的物质、太多的信息和太多的潮流异常密集的压缩饼干式的狂轰滥炸之后,中国的心灵,可能开始向往经典的恒定、经典的纯粹、经典的隽永,以及经典所特有的已然陌生却终究亲切的深刻的‘故园之思’。” 当时还是“依稀感觉”,现在显然“强烈觉得”。我强烈觉得,在这样的时代,作为一个中国人,有机会亲炙中国诗词经典的优雅与美丽,完全是一种福气。这些诗词的经典,是物质之外的性灵,是流俗之上的精华,是驳杂之中的单纯,是重压之下的逃逸,是欲望的解药,是现实的想象,是此时的别处,是人文的温暖,是乡愁的慰藉,是无尽流浪途中远方那一盏撩人的灯火,是中国心灵对文化深处精神密码丝丝入扣的认同,是无可替代的贴心会心与舒心,是离散的自我的向心之力和凝聚之气,是家,是“在”。怅望青山,仰观白云,我“诗”故我在! 所以,当我终于读到作者孙涛近150万字的全部书稿的时候,我震撼,我感动! 孙涛今年才35岁,为了完成这套书稿,花了整整15年。在查找资料的阶段,他在半年的时间之内几乎翻遍了深圳书城数千册相关书籍,手抄的笔记高可盈尺。着手编写之初,还没有电脑,他手写的初稿达20多万字,修改时又逐字逐句抄了三遍;中途鸟枪换炮,他全凭一己之力将书稿输入电脑,结果打字速度突飞猛进,至今仍然保持每分钟一百多字的速度。最后修订,作为家庭经济支柱、上有老下有小的他,宁可惨淡度日,也辞掉所有工作,专心致志,隐居偏僻小镇1O个月! 孙涛通过坚韧的工作,对他心目中上千首中国经典诗词,进行了个性化的和时代性的演绎。他替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通读者,开凿了一条通往诗词世界的迷人之路。一旦上路,您将如行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美不胜收。因为孙涛,读者诸君您有福了。饮水思源,我们都应该感谢他。 孙涛这套大书,对我们的编辑工作也提出了挑战。除了通常的工作,我们还自动担负起“导游”的职责——作者铺路,编者导游。我们做了多种形式的提示,立起了不少路标,就是为了方便读者您可以从各个不同的“入口”进来,从容上路,各取所需。我们还专门炮制了《同一首诗,N种读法》,就在后面。这是说明书,也是导游图,您可以参照您当然也可以完全弃之不顾,凭着自己的性情与智慧,自我探索,走出只属于您自己的私家路径。对于这样的读者,我们首先致以十二万分的敬意! 我们还采取了一个大胆的反弹琵琶之举:不要图片,都说现在是读图时代,诚然。我们拿到这套书稿的第一反应,也是要图文并茂地处置之。可后来我们放弃了这个惯常的想法。哪怕是再精美的图片,一旦具象,一经坐实,总难免固化、收窄和侵略读者您的想象空间。这是我们最为担心的我们就想保留诗词自身开放的想象空间,好让您更加不受干扰地以自己的个人视野与之交融,升华出更高的审美境界:让诗词更充分地呈现出纯粹的文字之美和韵律之美。图片当然自有图片的美;可在图片泛滥无孔不入目迷五色审美疲劳的时节,不要图片,素面朝天,是不是反而有一种以白当黑返璞归真的清新空灵之美?这还得请您来判断。 谭庭浩 2006年1月15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