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古玩业内必读文献,首部系统理论著述。六十年来不断被解读的经典,在书画和器物的源流枝蔓中品味传统文化的氤氲气息。收藏爱好者入门时,它是系统了解传统古玩业的学习宝典;文史知识爱好者休闲时,它是品评中旧传统文化神秘处的独特窗口;文博专业研究者更新梳理时,它是总结一个时期多个社会行业的资料宝库;古玩鉴定专家们著述时,它又是经典论述的引证资源和著述方式的有益参考。本书是其中的杂项分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古玩指南--杂项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作者 | 赵汝珍 |
出版社 | 辽宁画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古玩业内必读文献,首部系统理论著述。六十年来不断被解读的经典,在书画和器物的源流枝蔓中品味传统文化的氤氲气息。收藏爱好者入门时,它是系统了解传统古玩业的学习宝典;文史知识爱好者休闲时,它是品评中旧传统文化神秘处的独特窗口;文博专业研究者更新梳理时,它是总结一个时期多个社会行业的资料宝库;古玩鉴定专家们著述时,它又是经典论述的引证资源和著述方式的有益参考。本书是其中的杂项分册。 内容推荐 本书选编了赵汝珍《古玩指南》系列中的“木器”、“漆器”、“景泰蓝”、“料器”、“牙器”、“竹刻”等十余个章节的内容。 这些杂项主要涉及古代家庭的起居生活,除了对古玩和收藏业的影响外,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古代人们日常的工艺文化。与传统的主项相比,这些类目的收藏人数稍少,因而在传统的古玩行业中的地位不够显著。但却日益受到今天的收藏爱好者的关注。将它们放在一起也使得原来略显零乱的内容有了一个相对统一的主题,收藏或研究者们可以从这些相互联系的物品中得到启示。 本册是其中的杂项分册。 全书对爱好者了解古代的部分杂项的基础和鉴别知识有一定帮助,对相关的工艺源流也有一些有益的介绍。 目录 出版说明 《古玩指南》再版自序 《古玩指南续编》自序 《古董辨疑》自序 第一章 木器 第二章 漆器 第三章 景泰蓝 第四章 珐琅 第五章 法花 第六章 宜兴壶 第七章 料器 第八章 鼻烟 第九章 鼻烟壶 第十章 竹刻 第十一章 古代木刻 第十二章 牙器 第十三章 名石 第十四章 扇 第十五章 丝绣 第十六章 毛毯 后记 试读章节 四 楠木 为常绿乔木。产于黔、蜀诸山。高者十余丈,叶为长椭圆形,经冬不凋,花淡绿色,实紫黑,其材坚密,芳香。色赤者坚,白者脆。在明代时,凡宫殿及重要建筑,其栋梁必用楠木。以故明代采办楠木之官吏,络绎于途。清代以此举太奢,劳民伤财,无裨国事,始改用满洲黄松。故今北京之建筑楠木与黄松参半也。且世俗以楠木为美观,多有于杂木之外包一层楠木者,至用于器物者,楠木最占少数。盖外观不如硬木华丽也。 五 鸡翅木产广东琼州岛,干多结瘿,白质黑章,纹如鸡翅,故日鸡翅木,又缸豆木,理有云纹,亦日鸡翅木。多用之于制造小形器物,或镶嵌于他种质料之内,盖大材极不易得也。 六 乌木 常绿亚乔木,产热带地。叶长椭圆而平滑。花单性、淡黄,雌雄同株,其木坚实。老者色纯黑,以制箸及烟袋,为最普通,用制器物者甚少。镶嵌者多用纯乌木,以制器物者绝少也。 七 桦木 桦木产自辽东,木质不贵。其皮可用包弓,唯桦木多生瘿结,俗谓之为桦木包。取之锯为横断面,花纹奇丽。多有用之制为桌面、柜面等。专用之制器物者,亦不常见也。 八 黄杨 为常绿小灌木,茎高数尺,极难长。俗说岁长一寸,遇闰则退。其材甚坚致,普通多用以制木梳及印板之属。间有用以嵌镶其他质料之内,或桌心、柜面、木框之类。佳者色如蛋黄,亦颇美观。 中国旧日所用木器,只有上述之数种。此外则皆呼为柴木,意即木质低劣只可作柴烧也。自欧风东来,新人物竞尚洋器,旧式木器至有陷于厄运之一时,及至时间一久,两相比较优劣得失,显然区分,而旧式木器又恢复昔日之光荣矣。盖从任何一点观之:旧式木器俱胜于洋货,西人之来华者竭力收罗旧式木器,而国人反弃之如遗,亦可见国人受欧美麻醉之力太深也。旧式木器自以紫檀为最上品,但因数量之有限,且日渐流亡,合适者极不易遇。抑且价值不定,藏有者多不肯出手,故颇不易购求。完全整个紫檀大柜,每对非五千以上不办。其他小件,以此类推。至红木,以明作为尚,价值当紫檀之半,求之尚易,盖存器甚多也。至花梨诸器,并不贵重,其价值与洋式器物不相上下。其他各木则多为小形器物,或嵌镶于他种质料之内,价值极不易估定也。 P4-5 序言 本编于九月二十三日第一次出版,原印五百部,未兼旬即完全售罄。此种结果绝非本编之成功,乃证明社会人士对于古;玩著述需要之迫切也。盖购阅诸君十分之十对于本编之内吞并不明悉,只凭标名以购买。设作者为骗术家,托此美名以欺世,则此计可谓售矣。唯作者自认非骗者,亦非藉此以图利,因社会如此之欢迎,非唯不以为欣幸,反感觉十二分之愧怍。盖作者初未料及社会人士对于古玩如此之重视,故仓卒成书,冒昧问世。在作者原意以为汇论古玩从无专书,用抛砖引玉之方法诱起考古大家之注意,本编仅为引子,是非美恶固无重大关系。故编述时并未十分努力,着手于去年十月,完竣于今年三月,前后仅半年。且系公余之后抽暇为之,实际所用之时间更为有限,所有内容仅取之既有之参考书及记忆之事例,并未多方考求,以致取材简略,叙述凌乱,甚且舛错失实,诸所不免,殊觉愧对读者诸君之热诚,嗣后必特别研讨,以期集述较善之著录用副同好者之雅意。 唯编述本书有困难之点二:一、凡中国考古诸书皆为过去文字,其词句多估屈聱牙,今人不易诵读,作者又不敢擅为变易以掠古人之美。故本编中凡文字艰涩之处皆引用古书之原文,务希阅者耐心读之,切勿疑及作者之故为高深也。二、本编最重要之特点在揭穿伪作古玩之黑幕,唯作伪之术由来已久,已成为社会上一种特殊之职业,虽受骗者不少,然因此赖以为生者亦有多人。作者站在发扬古玩立场上极应全盘照直披露,以肃清整理国故之障碍,但为人道计,似又不便直接揭穿以剥夺彼辈一线之生机,故关于作伪之举例率多隐约言之,会心人于字里行间亦可求得其买况,切勿疑及作者调查之不实也。又考古一道尽入知为难事,作者不才,斗胆出此,其舛错处、误解处、缺略处、简陋处自知非鲜,读斯编者均系古玩之同好,其维护发扬古玩之责任与作者等,亦即纠正本书之责任与作者等。如每一读者指正一处,合千人即为千处,然后聚千人之所长,再编为千人合著之《古玩指南》,其必真可谓为名实相副之《古玩指南》,是诚古玩界前途之最大期待也。作者不敏,愿与读者诸君共勉之。 一九四二年十月二十三日 赵汝珍识 后记 《古玩指南》正式出版时,赵汝珍称之为“编述”之作,表明总结并继承了业内人士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优秀的成果,所谓的“不略古人之美”之意。今天,在我们重新整理这部凝聚了前人大量智慧的著述时,也希望最大程度上传承这些成果。全书的整理正是秉承了这种思路,坚持“述而不作”的原则,尽量将原汁原味的《古玩指南》呈现给读者。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古玩指南》、《古玩指南续编》及《古董辨疑》的重新整理工作。这是一个趣味和痛苦交织的过程,赵氏提供的大量系统知识本身就很有意思,他的行文又时时夹杂着个人的表情,完全像一个行业的痴迷者坐在你的对面讲话,所以充满了趣味;男一方面,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言正在向白话过渡,赵氏无疑也受到各种语言方式的影响,加之全书的专业性较强,对其进行合理的标点颊费工夫,而选取合适的图片进行说明更是对我们的一种考验,努力揣测原作意图来确定具体的结构编排和选取图片标准,实在可以算得上是反复斟酌取舍的痛苦过程了。不过,当整理完毕的图文版书稿放在案头时,一切都变成了惬意的回味。当然,还有一丝等待读者检验的惶恐。 需要提到的是,在本书的编辑整理过程中,本社的李英健总编和许大庆老师提出了整个系列图书的策划方案并给予了很多具体的支持。此外,我们也参考并使用了部分出版物的图片资料。这些都是本书能够顺利出版的必要条件,在此,应该向所有付出工作的人们表示感谢。 虽然新版的《古玩指南》对最新的鉴定和行业发展提供的原创性成果有限,但我们深信,没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过程,也就永远没有“述而作”的创新。 希望读者能够喜欢这本“亦新亦古”的小书! 编者 2005年10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