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作家徐贵祥以较为直接的战争感受,创作了一批以军营和战争生活为基调的作品,尤以他的长篇小说《历史的天空》最富盛名,该小说曾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本小说为其精心打造的又一描写现代战争的军事小说,现实的“仰角”电视连续剧也即将开机。
对于该小说,作者认为:“《仰角》有我自己的生命体验,更接近我内心真实状态,更有人情味一些。当代军事题材很难写,缺少自然亲和力,再一个高科技写不好就成了科幻或神话。《仰角》是扎实写军官人格的,进行战争储备根本的东西就是人格。我写了这些在命运长河中被抛向河底然后又抓住稻草崛起的军人,他们的命运不断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写得很震撼。我回头看,自己怎么会有这么多想法这么多遭遇,怎么会这么坚强,竟一口气坚持、咬下来了?真的是非常残酷的环境、渺茫的前途、严酷的训练使然。当然其中有很多人与人之间、男人与男人之间,战友与战友之间很深厚的感情在里面,是我生命的一段记录吧,刻骨铭心。”
《仰角》以特殊年代军营男女的一段特殊生活经历为背景,在军队干部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浪潮中,数十名百里挑一的炮兵精英突然遭遇进退去留的抉择。苦恋与别离,捍卫自尊与选择出路等等问题接踵而来。难忘岁月里的难忘故事,在军营文化的浸润下,洋溢着阳刚之美,智慧之美和人性之美。
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地区发生某某战争。
蔡德罕对这场战争的是非问题并不关心,谁胜谁负对他来说也并不重要,他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用什么作战,他们是怎样作战的,是闪电战还是持久战,是阵地战还是运动战,是线性防御还是纵深防御,是穿插奇袭还是正面强攻,是诱敌深入还是围点打援,是声东击西还是关门打狗,是梯次进攻还是立体进攻。他很想看看他们的步炮协同和阵地设施,也很想看看他们的火力分配和决定诸元的办法……一句话,他非常想看看他们的炮兵的表现,看看那万炮齐鸣烧红了半边天的壮观场面。
可是这一切他都没有看见,他们的炮兵简直是草包,没有派上大的用场,都是小打小闹。他简直失望了,这球仗怎么能这样打?这简直是拿我们炮兵开玩笑。现代战争又怎么啦?难道我们炮兵只能当爆竹用只能放放炮仗?真正是岂有此理。
然而,他的这种失望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就被一种巨大的愤怒冲得灰飞烟灭。从他那台只能收到当地节目的电视上,他明明白白地看清了一则报道,就在这场战争中,以某某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导弹,精确地打进了中国驻某某国大使馆,一枚导弹从天而降,垂直下落,穿透大使馆楼层,另一枚导弹横空出世,拦腰穿透大使馆墙壁。中国驻某某大使馆三名工作人员殉难。
那一瞬间,蔡德罕无比震惊,拍案而起,并摔爆了一瓶孔府家酒。当天晚上,蔡德罕咬牙切齿地啃了整整一只烧鸡。然后摇摇晃晃地独自登上贯山,坐在祝敬亚的墓前。
夜风从遥远的天穹一角启动,掠过朔阳关的上空,在古老的城墙上回旋,吹奏出洞箫般的呜咽。从贯山山顶上望出去,月黑风高,低天芸芸,风吹草动,宇宙间星汉稀疏,幽深无垠,似乎在每个角落里都有阴险的眼睛。
啊,战争爆发了,战争就要爆发了,战争早晚会爆发的,战争必然要爆发。战争既然可以在那里爆发,战争也就可以在这里爆发。对了,是这个道理,就是掰手腕,对峙出现了问题。平衡出现了问题。欺人太甚啊。是可忍,孰不可忍啊。你不要表示遗憾,我揍你一顿也可以表示遗憾,可以表示慰问。祝教员,我没醉,我才喝了一瓶。我比任何时候都清醒。啊,我尊敬的同学们,尊敬的师长旅长政委参谋长们,你们不都是前三十三名吗?你们不是信誓旦旦地要迎接未来战争吗?你们一个个不都自命不凡要为战争献身吗?现在机会来了,该你们大显身手了;你们看见了吗?看见这几枚导弹了吗?看见了那几位无辜的死难者了吗?你们的脸上是个什么样的表情?你们的心里是否也在燃烧?你们带兵管兵养兵,千日之养,就在一时之用啊。明天,后天,也许就在今天,就在今天这个晚上,战争的马蹄随时都会滚滚而来,踏进你们的梦中。我可以宣誓,我不用再动员了,我已经准备好了,我可以服预备役,可以当民兵参战,可以当民工支前,可以帮你们扒铁路埋地雷,可以推着小车给你们送小米送鸡蛋送大红枣儿,猪哇羊哇送到哪里去,送给那亲人解放军,如果你们需要的话。可是.你们呢?当着祝敬亚教员的面,我这个山沟里的土老冒不禁要问:你们——我尊敬的大校们上校们中校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你们敢打吗?你们能够保证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吗?
——我蔡德罕拭目以待!
P554-P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