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世界遗产在中国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陈来生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纵向的漫长历史和横向的广阔地理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众多的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景观。从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世界遗产项目,几乎都同时具备多项遗产申报标准,因而都具有很高的可观赏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所以“行千里路”探访世界遗产,宛如“读万卷书”。就请跟着我们,一起去游历中国名胜,寻访华夏文明吧!

内容推荐

本书第一章介绍世界遗产的有关概念和理论;第二章寻访华夏文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第三章引领大家游历中国自然名胜;第四章探访人文荟萃、诗情画意的自然与文化双重世界遗产地。第五章重点介绍丈化深厚、景观独特的我国唯一的丈化景观遗产地庐山;第六章对渊源厚泽、韵味独具的中国口头与非物质世界遗产加以梳理和介绍;第七章探讨中国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第八章中,则带着大家预览列入预备名录的殷墟、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等明天的中国世界遗产。

目录

前言 游历中国名胜 寻访华夏文明

第一章 中国世界遗产——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第一节 世界遗产的诞生和发展

第二节 中国世界遗产的现状和特点

第二章 寻访华夏文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寻珍

第一节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现状和特点

第二节 中国古人古城古村古园探寻

第三节 古代宫殿陵寝探访

第四节 中国洞窟石刻教派巡礼

第三章 游历中国名胜——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巡游

第一节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的现状和特点

第二节 名山胜水、风光秀绝——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寻访

第四章 诗情画意 人文荟萃——中国的自然与文化双重世界遗产

第一节 中国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现状和特点

第二节 中国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探访

第五章 景观独特 文化深厚——中国的文化景观遗产

第一节 中国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现状和特点

第二节 横看成岭侧成峰匡庐奇秀甲天下——中国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寻访

第六章 渊源厚泽 韵味独具——中国的口头与非物质世界遗产

第一节 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现状和特点

第二节 中国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现状和特点

第三节 雅韵琴音:中国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寻访

第七章 遗产旅游——中国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世界遗产的保护

第二节 中国世界遗产的开发过度与保护缺失

第三节 遗产旅游: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双赢举措

第八章 明天的中国世界遗产

第一节 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现状

第二节 中国准备申报的物质类世界遗产举要

第三节 中国准备申报的口头与非物质世界遗产举要

试读章节

中国现有23项世界文化遗产和4项双重遗产,类别涉及皇宫、皇家园林、帝王陵墓、宗教场所、城市、村落、私家园林、水利工程、防御工事、考古遗址等各个方面,内容相当充实而完整,代表了中国各个时代、多个方面的杰出成就。

我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先生认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遗产都是人类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中国文化遗产的特色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中国是世界闻名的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物古迹遗存。几千年、几十万年来,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一直传承不断,可以说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文明古国都难以相比的。自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遗址、春秋战国时期的万里长城到明清时期的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上下几十万年。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著名的文化珍宝,孔庙、孔府、孔林,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多民族文化,如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彩塑、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就是多民族代表性的杰作。

第二,中国同时又是一个疆域辽阔、河山锦绣的国家,因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非常丰富。泰山、黄山、武夷山、峨眉山一乐山大佛等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反映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谐相融的特色。这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中是罕见的。而作为1993年才开始列入名录的文化景观,我国的庐山也因“自然与人类共同的作品”结合得十分巧妙而被列入了名录。可以说我国已被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的门类相当齐全,这也是其他国家所罕见的。

第三,在遗产保护方面,根据中国的物质文化特点而产生的传统保护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保护文化遗产的特色非常突出。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世界遗产保护都应根据本国、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和它们自身的特色来进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上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我国遗产保护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特别在运用新的科学技术保护文物古迹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地震考古、水文考古、水下考古、遥感考古、数字化技术、纳米技术的应用等不断引用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

第四,在保护和利用的问题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创造了一个鲜明的特色。最初在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法中,大多是从保护方面来制定的,不谈利用或少谈利用。后来才逐渐认识到不仅要保护,还要科学利用。在中国新修订公布的文物保护法中,把“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写入法律之中,这在世界文物保护法中是个创举。利用的原则、方法、技术都非常复杂,利用好了可促进保护,利用不好会造成对遗产的损坏。“十六字”方针把“利用”加上“合理”二字,既解决了保和用的关系,又提出了如何利用不致造成破坏,更好地促进了有效保护问题。

下面,我们将通过对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万里长城、平遥古城、丽江古城、澳门历史城区、皖南古村落、苏州古典园林、颐和园等中国古人古城古村古园的探寻;对明清皇宫、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孔庙、孔府、孔林、明清皇家陵寝、高句丽古王城及墓葬群等古代宫殿陵寝的探访;对莫高窟、大足石刻、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天坛、武当山古建筑群、布达拉宫(及大昭寺、罗布林卡)、青城山、都江堰等中国洞窟石刻教派的巡礼,引领读者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做一番考察。

P18-19

序言

游历中国名胜寻访华夏文明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继承和拥有的财富,从1987年至2005年7月,中国已有31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位居世界第三。在2005年第2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申遗“预备清单”中又有2个申报项目被世界遗产中心受理。

世界遗产的画卷徐徐打开,一个浓缩的世界以精致的画面一幅幅呈现出来。与一般画面不同的是,世界遗产所展示的浓缩世界里,每一幅画面都存在独特的文化和自然价值。世界遗产主要代表了人及其生存环境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人类的创造、大自然的创造、人类与大自然的共同创造,于是有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有了文化景观遗产,还有了非物质遗产。

现代人的旅游文化觉醒反映为丈化产业的兴起和丈化消费需求的旺盛,导致了稀缺文物的价值猛涨。在文化产业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遗产旅游必然强势登场,成为“遗产产业”。我国的旅游业发展事实证明,遗产资源的市场化开发是经济发展环境代价最小的一种现实选择。中国的世界遗产包含了世界遗产的全部类别,时跨几十万年,自然与人文资源融为一体,因而具有独特的魅力。2OOO年是“神州世纪游年”,国家旅游局把当时中国拥有的27项世界遗产地作为主打产品向游客推出,收效显著,可见世界遗产地在中国旅游业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世界遗产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同时旅游业促进了人们对遗产的感知、认知和重视,也增强了保护遗产的社会共识和经济实力。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纵向的漫长历史和横向的广阔地理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众多的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景观。从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世界遗产项目,几乎都同时具备多项遗产申报标准,因而都具有很高的可观赏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所以“行千里路”探访世界遗产,宛如“读万卷书”。

本书第一章介绍世界遗产的有关概念和理论;第二章寻访华夏文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第三章引领大家游历中国自然名胜;第四章探访人文荟萃、诗情画意的自然与文化双重世界遗产地。第五章重点介绍丈化深厚、景观独特的我国唯一的文化景观遗产地庐山;第六章对渊源厚泽、韵味独具的中国口头与非物质世界遗产加以梳理和介绍;第七章探讨中国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第八章中,则带着大家预览列入预备名录的殷墟、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等明天的中国世界遗产。

就请跟着我们,一起去游历中国名胜,寻访华夏文明吧!

后记

2004年5月,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之际,长春出版社的张樱老师约我写一本有关世界遗产方面的书。当时我正好在赶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会展旅游》一书,就约请了苏州科技学院马洪元、叶骁军、邢夫敏、于德珍、李雪冬、柯英、李晓、邵兰诸位老师一同编写,并由马洪元教授任副主编,协同策划和统稿。但成稿后出版社觉得风格相差较大,我遂对原书从体例到文字进行了彻底的修改,增加了理论统括和文化透视,吸收了以上诸位同仁原稿的精华,并在每一类世界遗产前加以宏观的介绍和理论的分析,终成此书。本书采用的个别图片因作者不详,稿酬暂时无法寄达,敬请作者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支付。在此要感谢在资料收集和景点统稿上花费了大量心血的马洪元教授,以及参加了本书编撰的苏州吴中旅游局何平局长、上海《社会科学》杂志王恩重、上海社科院魏良健、苏州科技学院李正春和丁国祥、江苏科技大学于萍、苏州大学顾永红老师和为本书提供了许多图片的朱荣生、陈斯扬、潘希文诸位先生,同时,还要感谢长春出版社张老师和杨老师的帮助,她们的点拨,使本书在框架结构和理论层面上都更进了一步!

本书堪称目前有关世界遗产方面资料最全、最新的书。说它最全,是因为它不但有世界遗产地的介绍,而且有背景分析和问题剖析,有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说它最新,是它收入了2005年7月刚在第2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批准列入的澳门历史街区,重点介绍了明年准备申报的文化遗产殷墟和自然遗产大熊猫,并择要介绍了中国准备申报的物质类和非物质类世界遗产。

本书雅俗共赏,既有理论的分析和引导,又能通过具体遗产地的生动介绍,让读者有一份神游中国的全新的感动。都说世界遗产目录是旅游的圣经,但愿本书能引领您更好地寻访华夏文明,邀游中华名胜,能让您在世界遗产方面有更多的了解和收获!

陈来生

2005年7月于苏州嘉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