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学》的宗旨是“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什么是科学?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我们在这里所强调的科学并不是只有超导、纳米、基因、航天才是科学,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外层空间、地球深处、亿万年前、亿万年后都有科学的存在。可以说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左右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探索中国失落的文明,揭秘历史求解的谜团。本书是《走近科学》科普系列丛书之一。追踪毒蛇之王、探索湖底谜城、揭示皇陵的秘密、解开团城雨水利用之谜……太多的疑问,太多的好奇,人类需要更多的探索,人类需要解开更多的谜团。翻开此书,让我们踏上探索未解之谜的旅程。
电视科技节目与其他新闻和娱乐类节目相比在吸引观众方面难度确实要大得多,因为它不仅要说明科学事实的表面现象,还要有严格的科学依据和符合逻辑。要把一个高深的、充满科学原理和逻辑关系的科学事实拍摄成一个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充满悬念的叙述方式,再加上牵动人心的人物命运,这些都成为提升收视率的不二法门。对于科技节目来说,光讲故事是不够的。故事中的科学道理,未解之谜的科学分析,才是区别于其他栏目最本质的特征。《走近科学》栏目定位于生活中的推理故事;热点、疑点的科学解析。在故事中怎样解析科学道理才能吸引观众是摆在制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其中道具在科普节目中的灵活运用是解决这道难题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湖南莽山深处,开始了一个骇人听闻的传说,长达6米以上的巨大毒蛇,在此地经常出现,这种大毒蛇真的存在吗?20世纪末整个莽山笼罩在巨大毒蛇造成的恐怖之中。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蛇?传说它庞大、剧毒、狡猾、稀少。据当地村民说,毒蛇有六七米长,人一旦被它咬伤,不到一个小时就会死亡。如果这些都是真的,那么,它应该可以算得上是中国的毒蛇之王。但是谁也没有亲眼见过这种毒蛇,可能见过的人都不幸丧生蛇口,所以也就没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唯一真正与这种巨大毒蛇打过交道的人是人称“蛇博士”的陈远辉。
陈远辉的老本行是医治蛇伤的医生,1984年他转到湖南自贡医院工作,接替一位已故的治疗蛇伤的医生。就在这一年,他遇到一个被大蛇咬伤的病人,伤口是一种罕见的溶血毒素造成的。很多毒蛇如五步蛇、竹叶青等都属于溶血性毒蛇,被它们咬伤的人会产生巨痛、肿胀以及流血不止,甚至七孔流血,导致死亡。溶血毒素是很厉害的,它可以把血液中的红细胞全部破坏掉。虽然那个病人伤得不轻,但陈远辉还是把他救活了。有一件事让陈远辉百思不得其解:病人的伤口太大了,咬伤他的蛇至少应该在2米以上,而当地只有最大的五步蛇才可能达到如此庞大的体型。但是据那位病人讲,咬伤他的蛇,黄绿相间,还有一条白色的尾巴,这显然不是五步蛇,很可能是一种动物界从未发现的巨大毒蛇。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蛇,它真的存在吗?会不会是病人在惊恐中产生的幻觉呢?种种疑问萦绕在陈远辉的心头,挥之不去。
陈远辉决心弄个明白。接下来的几年,他走遍了莽山一千多平方千米的土地,努力寻找这种神秘的毒蛇。1989年他的寻找终于有了结果,可惜的是,当他赶到的时候那条蛇已经死了。这条蛇足有五六米长,经中科院院士赵尔宓先生鉴定,确认这属于我国发现的一个独有的新蛇种。这种大毒蛇被正式命名为莽山烙铁头蛇,并且很快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的发现引起了中国乃至世界蛇类研究者们浓厚的兴趣。由于这种毒蛇仅仅分布在莽山不足10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而且此后10年间,只发现了11条,于是被人们尊称为“毒蛇之王”。
2003年8月,一个由陈远辉带领的考查团进入了莽山原始森林深处,寻找这种大毒蛇的活体样本。8月15日,考查队正式进入莽山,他们分成了好几个小组,由陈远辉负责的这个小组一共有5名成员。他们带了3台DV(数码摄像机),希望能够拍摄到莽山烙铁头蛇,他们能如愿以偿吗?P1-3
在一个生命科学研究者的眼中,科学,就是实验室中、显微镜下DNA双螺旋结构常人难以琢磨的复杂组合。而在2005年年初的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海滩,在那些刚刚从海啸中死里逃生的幸存者心中,科学,就是他们找寻亲人的唯一希望。在这场吞噬了数以十万计的无辜生命的灾难过后,无数的人在绝望与希望相互交织的复杂心情中乞问,我的亲人在哪里?他们还活着吗?于是,在炎热的气候下,在散发着臭气的已经不能辨认的尸体上,科学家们小心地提取着可以确认身份的DNA样本,也提取着无数人的泪水与欢笑。在这一刻,科学,就是希望的代名词。
在普通公众的眼中,一株雄花退化、不能自我授粉的水稻,就是一株废稻——不能繁殖的水稻能做什么用呢!而在当年只有30岁出头的袁隆平眼中,这样的一株“废稻”简直就是上天恩赐给他的宝贝。因为科学告诉他,只有拥有这样一系雄性不育稻,才能不断地通过杂交,集中优势品种的优势基因,从而极大地提高水稻产量。于是,在同行的怀疑中,在周围人的冷嘲热讽中,在一次次失败的打击中,他坚持下来。在每一个拼搏的日日夜夜,科学使他自信、勇敢,成就了一个“东方魔稻”的现代神话,为解决全人类的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一刻,科学,就是他最大的财富。
在一个血液科医生的眼中,科学,就是这样一条严谨的定律——造血干细胞移植必须要六个位点吻合。而对处于生死边缘,必须依靠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挽救生命的一位青岛父亲来说,这条定律对于他就意味着死亡。由于长时间无法找到合适的干细胞,他的生命只能在家人的痛苦煎熬中等待消逝。然而,科学的严谨不等于冷酷,现实的困境促使科学家们研究出三点配型移植的方法。尽管这是一场如此具有挑战性的手术,但正是它得以让17岁的女儿在最后一刻挽救了父亲的生命。同样温暖的血液流淌在父亲与女儿的体内,在这一刻,父亲布满泪水的脸和女儿灿烂的笑容都告诉我们,科学,是如此的富有感情。
在100多年前人们的眼中,麇鹿——这种被老百姓俗称为“四不象”的动物,是可以被随便打死,然后贩卖骨头以捞取大量银子的牲畜。于是,这种珍贵的动物在中国的土地上彻底消失。而在动物学家的眼中,麇鹿是哺乳纲偶蹄目鹿科的~种珍稀保护动物,是大自然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于是,1 00年后,人们历尽艰辛,把它们重新引回到中国大地。我们曾经让太多的生灵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但是今天,科学告诉我们,它们是这个地球上与我们平等的一份子,善待它们就是善待人类自己。麋鹿在属于它们的领地中自由地驰骋,在这一刻,科学,让我们的心胸更加宽阔。
科学,研究星体之间无色无形的引力:
科学,寻找我们肉眼根本无法看到的微小病菌:
科学,探索几十亿年地球变化的沧海桑田:
科学,捕捉我们视而不见的点滴瞬间:
科学,离我们如此之远。
然而,在媒体人的眼中,科学就是劫后重生时脸上的笑容,就是揭破谜底后畅快淋漓的心情,就是克服人生困难中无坚不摧的勇气。
科学,有血有肉,有喜有悲。
科学,离我们如此之近。
几年前,《走近科学》为扩大自己的影响出过单本的解说词集,但像这次系列化出书还是首次。据说还是被出版社看中,认为有市场需求,会产生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才确定出版的。这说明《走近科学》真的好看了,真的在广大受众中生根了。
的确,《走近科学》这几年一直在探索科普节目本土化、平民化的路子,并且取得了成功。它那种找由头、讲故事、设悬念、做演示的样式,那种好看、有用、贴近、轻松的风格,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也逐渐得到专家们的认可。这些迹象告诉人们,一个为中国人所喜闻乐见的电视科普栏目诞生了。
《走近科学》不但看的人多,而且来电来信,网上点击,甚至千里迢迢到栏目造访的人也多。这说明大家看过之后,还有进一步了解其内容和反复进行欣赏的需要。用专业术语说,就是有在平面进行二次传播的价值。不但有可视性,而且有可读性。尤其是这套丛书对节目进行了精心梳理,选取了其中引人入胜的内容,名日《解密中国》。我深信书的内容和这个书名一样吸引人。我向广大读者推荐这套丛书,因为读了它不但能开眼界长知识,还会得到美的享受和满足。
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