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学》的宗旨是“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什么是科学?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我们在这里所强调的科学并不是只有超导、纳米、基因、航天才是科学,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外层空间、地球深处、亿万年前、亿万年后都有科学的存在。可以说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左右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探索中国失落的文明,揭秘历史求解的谜团。本书是《走近科学》科普系列丛书之一。寻找飞虎队战鹰、揭密阿房宫的大火、揭示元坑镇怪洞之谜、解开颐和园“福山寿海”之谜……太多的疑问,太多的好奇,人类需要更多的探索,人类需要解开更多的谜团。翻开此书,让我们踏上探索未解之谜的旅程。
电视科技节目与其他新闻和娱乐类节目相比在吸引观众方面难度确实要大得多,因为它不仅要说明科学事实的表面现象,还要有严格的科学依据和符合逻辑。要把一个高深的、充满科学原理和逻辑关系的科学事实拍摄成一个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充满悬念的叙述方式,再加上牵动人心的人物命运,这些都成为提升收视率的不二法门。对于科技节目来说,光讲故事是不够的。故事中的科学道理,未解之谜的科学分析,才是区别于其他栏目最本质的特征。《走近科学》栏目定位于生活中的推理故事;热点、疑点的科学解析。在故事中怎样解析科学道理才能吸引观众是摆在制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其中道具在科普节目中的灵活运用是解决这道难题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狂妄奢华建阿房,室堂未就始皇崩,烈焰灼烧奢华梦,无人复作阿房宫。”
相传,阿房宫始建于公元前212年,它美丽雄伟、气势恢宏。这组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宫殿凝聚了秦始皇最狂妄的野心和最奢华的梦想。两千多年以来,人们一直流传着火烧阿房宫的故事,但事实上,这座宫殿已经在历史上消失了两干多年。它确实存在过吗?具体在哪儿?范围有多大?确实被项羽一把火烧尽了吗?20世纪初,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组建的阿房宫考古队开始了工作,被累累黄土尘封了两干多年的历史真相终于要揭开了。
世界上只有很少的几处地方拥有超过三千年的繁华,我国的西安就是其中之一。生活在此处的人们或许并不知道,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有过中国历史上最为华美的宫殿。此次由权威考古专家组成的工作队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寻找阿房宫并了解它的范围和结构,把这座传说中的宫殿妥善地保护起来。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从诗人杜牧豪迈俊爽的文字间,我们隐约还能看到两千年前这座宫殿的沉沉浮浮。
起初,考古队的意图非常明确,就是要找到那一片被大火焚毁的宫殿遗迹。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陕西省考古工作者的建议,他们顺利地找到了传说中阿房宫前殿的遗址,但接下来挖掘的结果却出乎意料之外。
李毓芳(阿房宫考古队领队):没有找到大火的痕迹。
最充分的理由就是经过两千多年无数次风霜雨雪的侵袭,大火留下的痕迹早已消失殆尽。为了探寻这座世人心中极具神秘色彩的宫殿,考古队来到了汉代长乐宫的遗址,这里曾经是汉朝首都长安城中最为华美的宫殿之一,是汉武帝的母亲的居所。相传两千多年前,长袖善舞的阿娇就是在这里遇到年轻的汉武帝刘彻,成就了“金屋藏娇”这样一段流传千载的风流韵事。然而到了东汉末年,长乐宫也和汉代其他宫殿一样逃不过被焚毁的命运。两千多年过去了,火烧过的痕迹仍然历历在目。P2-3
在一个生命科学研究者的眼中,科学,就是实验室中、显微镜下DNA双螺旋结构常人难以琢磨的复杂组合。而在2005年年初的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海滩,在那些刚刚从海啸中死里逃生的幸存者心中,科学,就是他们找寻亲人的唯一希望。在这场吞噬了数以十万计的无辜生命的灾难过后,无数的人在绝望与希望相互交织的复杂心情中乞问,我的亲人在哪里?他们还活着吗?于是,在炎热的气候下,在散发着臭气的已经不能辨认的尸体上,科学家们小心地提取着可以确认身份的DNA样本,也提取着无数人的泪水与欢笑。在这一刻,科学,就是希望的代名词。
在普通公众的眼中,一株雄花退化、不能自我授粉的水稻,就是一株废稻——不能繁殖的水稻能做什么用呢!而在当年只有30岁出头的袁隆平眼中,这样的一株“废稻”简直就是上天恩赐给他的宝贝。因为科学告诉他,只有拥有这样一系雄性不育稻,才能不断地通过杂交,集中优势品种的优势基因,从而极大地提高水稻产量。于是,在同行的怀疑中,在周围人的冷嘲热讽中,在一次次失败的打击中,他坚持下来。在每一个拼搏的日日夜夜,科学使他自信、勇敢,成就了一个“东方魔稻”的现代神话,为解决全人类的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一刻,科学,就是他最大的财富。
在一个血液科医生的眼中,科学,就是这样一条严谨的定律——造血干细胞移植必须要六个位点吻合。而对处于生死边缘,必须依靠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挽救生命的一位青岛父亲来说,这条定律对于他就意味着死亡。由于长时间无法找到合适的干细胞,他的生命只能在家人的痛苦煎熬中等待消逝。然而,科学的严谨不等于冷酷,现实的困境促使科学家们研究出三点配型移植的方法。尽管这是一场如此具有挑战性的手术,但正是它得以让17岁的女儿在最后一刻挽救了父亲的生命。同样温暖的血液流淌在父亲与女儿的体内,在这一刻,父亲布满泪水的脸和女儿灿烂的笑容都告诉我们,科学,是如此的富有感情。
在100多年前人们的眼中,麇鹿——这种被老百姓俗称为“四不象”的动物,是可以被随便打死,然后贩卖骨头以捞取大量银子的牲畜。于是,这种珍贵的动物在中国的土地上彻底消失。而在动物学家的眼中,麇鹿是哺乳纲偶蹄目鹿科的~种珍稀保护动物,是大自然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于是,1 00年后,人们历尽艰辛,把它们重新引回到中国大地。我们曾经让太多的生灵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但是今天,科学告诉我们,它们是这个地球上与我们平等的一份子,善待它们就是善待人类自己。麋鹿在属于它们的领地中自由地驰骋,在这一刻,科学,让我们的心胸更加宽阔。
科学,研究星体之间无色无形的引力:
科学,寻找我们肉眼根本无法看到的微小病菌:
科学,探索几十亿年地球变化的沧海桑田:
科学,捕捉我们视而不见的点滴瞬间:
科学,离我们如此之远。
然而,在媒体人的眼中,科学就是劫后重生时脸上的笑容,就是揭破谜底后畅快淋漓的心情,就是克服人生困难中无坚不摧的勇气。
科学,有血有肉,有喜有悲。
科学,离我们如此之近。
几年前,《走近科学》为扩大自己的影响出过单本的解说词集,但像这次系列化出书还是首次。据说还是被出版社看中,认为有市场需求,会产生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才确定出版的。这说明《走近科学》真的好看了,真的在广大受众中生根了。
的确,《走近科学》这几年一直在探索科普节目本土化、平民化的路子,并且取得了成功。它那种找由头、讲故事、设悬念、做演示的样式,那种好看、有用、贴近、轻松的风格,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也逐渐得到专家们的认可。这些迹象告诉人们,一个为中国人所喜闻乐见的电视科普栏目诞生了。
《走近科学》不但看的人多,而且来电来信,网上点击,甚至千里迢迢到栏目造访的人也多。这说明大家看过之后,还有进一步了解其内容和反复进行欣赏的需要。用专业术语说,就是有在平面进行二次传播的价值。不但有可视性,而且有可读性。尤其是这套丛书对节目进行了精心梳理,选取了其中引人入胜的内容,名日《解密中国》。我深信书的内容和这个书名一样吸引人。我向广大读者推荐这套丛书,因为读了它不但能开眼界长知识,还会得到美的享受和满足。
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