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代代在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具备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公民,是社会沿着文明发展大道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本书从当代青少年德性素质发展中的问题现状和矛盾冲突分析入手,在阐述德育环境及与人的德性素质形成发展的关系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类与青少年德性素质发展密切相关的环境构成及各自德育影响特点的解构分析,对如何整合各种德育环境因素以形成德育合力,综合优化青少年德育环境,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探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冲突与整合(德育环境的系统建构) |
分类 | |
作者 | 陈正良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培养一代代在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具备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公民,是社会沿着文明发展大道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本书从当代青少年德性素质发展中的问题现状和矛盾冲突分析入手,在阐述德育环境及与人的德性素质形成发展的关系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类与青少年德性素质发展密切相关的环境构成及各自德育影响特点的解构分析,对如何整合各种德育环境因素以形成德育合力,综合优化青少年德育环境,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探索。 序言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保证,培养一代代在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具备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公民,是社会沿着文明发展大道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 当代青少年是幸运的,他们一出生就遇上了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了全球化,一交流就用上了互联网。这些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下的“蛋”,身处于与前辈人迥然不同的成长环境下,他们没有上几代人都曾经历的由于物质匮缺带来的生活之忧,没有严格的社会控制和各种清规戒律形成的那份凝重与单调;他们越过了改革开放初期开创的艰辛,身逢国家现代化伟业勃发中兴盛世,他们是中国第一代可无忧地享有物质昌明成果的人,有着一种身逢盛世的荣幸。 作为21世纪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生力军,当代青少年群体正在日益表现出或逐渐显现出现代人的许多良好素质特征。当然,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一代人,其综合素质和精神世界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当代青少年比前辈人多了些世界眼光、国际意识,但同时对民族传统和价值规范体系的认同一定程度在下降;他们的价值观更加注重实际利益,并对奉献与索取统一的要求更为实际;他们普遍有较强的主体意识,但人生理想多了一份狭隘功利;他们的信仰不再单一,不再凝重,他们更加注重对现实的生活要素方面如快乐、友情、健康、轻松等的追求;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许多事理的认识是正确的超前的,但在行动上常常不一致:如他们既推崇正义美德、英雄人物,但个人的实践和行动取向上常常不够;他们对成功同样渴求,但对靠努力、靠吃苦去争取成功的认同度在下降,而愈益偏重于运气的成功观;他们普遍有较强的独立意识,有强烈的自尊心,大多希望师长少加干涉,事事最好独立自主,却因少了一份人生的历练,在意愿和能力之间有较大差距;他们向往完善自身,又摆脱不了外界的种种诱惑;他们既充满自信,又在物质理念支配下,急于功利而显得浮躁;他们许多人身上具备了很多现代性思想品质,比如愈来愈鲜明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公平意识等,但总体上在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公德意识、心理素质等方面却有许多的欠缺,亟须完善提高;他们接受着开放文化环境的熏陶,许多人见闻广博,但在享受着信息时代的各种便利的同时,却难免良莠不分,吸收进各种难以消化的文化毒素;作为以独生子女为主的一代,一方面享受着社会、家庭的宠爱,但同时荷载着家长过多的期待,又面临现代社会不断提出的种种要求和挑战……如此等等。这些特性为他们未来的人格精神、德性素质发展提供了不同向度的可能性。 当然,对于当前新生代青少年的德性素质,我们需要理性、客观地分析看待,对这些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出生成长的新人类的思想品德行为发展中所呈现出的特质及其问题,既应看到其素质发展中确实存在的各种不足,也应看到其中所蕴涵的符合时代性的必然的一面。但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代青少年成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素质上的种种缺陷,本质上已主要的不是青少年自身的问题,社会、家庭、学校更应作出认真的反思,检视各自在对青少年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虽然我们从来都重视青吵年事业,特别是重视对青少年的德性素质的培养教育,但是当面对着在当代青少年身上所呈现的极具时代特点的这些新的精神样态,我们当会产生这样的一种感受:当前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与以往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当我们的社会正以空前的速度与幅度在发展变化,能够影响人、改变人的时空环境在不断的扩展,青少年接受外界信息的触角凭依着现代日益发达的科技手段和交通传媒工具也在大大地增加和延伸,而且社会日趋理性、宽容所带来的文化发达、价值多元、生活样态的多姿多彩,这是当代青少年的幸运。但同时,种种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各种消极环境因素也大量存在出现,这又是对当代青少年成长发展的考验。 从现实的社会生活来看,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广大青少年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但与此同时,西方世界的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不能低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青少年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青少年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青少年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再联系到这些年,全国各地诸多青少年中所产生的各种典型的现象、趋势以及极端的行为范例……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显示出今天的青少年已经迈人一个与他们的上一代人完全不同的全新的生存发展环境中,也确实使我们当前的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课题,这一切也同样意味着传统的德育手段途径已显示出极大的局限性,“教育者”依赖于自身经验、信息获取优势而获得的权威也正面临挑战,一代代青少年的培养教育,单凭某一种教育影响力量已力所不逮,亟须社会各方形成一种合力共育的环境才能达成。 有人说:“我们给子孙留下什么样的世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而“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关键在于我们给子孙的成长营造了什么样的成长环境。一个优化的有利于青少年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意味着在影响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各类环境中的各种积极因素的作用的充分发挥和内在的各种消极因素得以抑制和转化。也正由于此,促进当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无疑就成为社会各方共同的职责。 党中央十分关注在新的形势条件和社会环境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江泽民同志曾在2000年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特别强调指出:“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要“创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被列入2001年3月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如何优化社会德育环境在这些年已引起全社会的越来越多的关注。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2004年2月26日提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时期的青少年德育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也正由于此,对青少年德育环境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出系统的研究梳理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多重意义。 对德育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可以说是一个永恒和常新的课题,不同时代的中外教育家都从不同角度直接或间接有所论及,对于当代中国德育环境的研究近几年国内学者们也取得了一些相应的成果,但从总体情况来看,泛谈式的论述较多,对目前青少年与德育环境的关系的系统分析研究的还不多。本书试图在从对德育环境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对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和各类德育环境现状的分析,对如何综合优化德育环境,整合各种德育环境因素问题进行较系统的理论探索,以期对德育实践能起到推动作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