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平视张爱玲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金宏达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张爱玲去世已经十周,斯人已渐行渐远,文字却风行依旧。本书为表达对她的纪念,提出“平视”的观点,列举她在创作上的“三项成就”、“八大特点”,认为不必排座次,她应是一位“重量级作家”。“作为中国传统小说二十世纪最佳传人,她的征服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对传统的深切认同,反过来,传统借助她以特殊形态风行海内外,大概是她成功的秘密。

目录

引言 /1

上卷

遗音 /3

——张爱玲的文学理念

第一章 重量级作家 /3

第二章 天才乖僻特色 /18

第三章 生命即美 /30

第四章 经经纬纬一文学理念(上) /47

第五章 经经纬纬一文学理念(下) /78

第六章 惟造平淡难——小说史观与后期变法 /94

下卷

上海滩上的新好男人? /115

 ——范柳原论

断尾巴的遗稿 /133

——从《年轻的时候》到《同学少年都不贱》

撒旦的“心经” /140

——《色·戒》的提炼

旧作“变脸” /150

——从《金锁记》到《怨女》

若有人知春去处 /159

——论《十八春》

再看《十八春》 /174

张爱玲其人其文 /184

——《张爱玲文集》编者前言

《红楼梦》·鲁迅·张爱玲 /195

张爱玲:非关“炒作” /204

——《张爱玲评说六十年》编者前言

“张学”万花筒 /208

——张爱玲研究新的视角和趋向

“张学”随想 /222

——《回望张爱玲》前言

张爱玲人文注 /227

后记 /267

试读章节

(三)写实白描,真切自然

张爱玲熟读古典小说《金瓶梅》、《红楼梦》,练就的第一等功夫就是白描。不涂饰,不粉饰,如实写来,仅靠人物的说话和动作,寥寥几笔,就使人物神情毕现。早年,她的描写或还带有夏志清说的“华丽的程度”,愈到后来就愈追求平淡而自然。她由衷地说自己实在喜欢和向往白描的手法。好的白描应该没有止境,有时真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她的作品中不难碰到。

(四)心理洞察,犀利深刻

心理观察、剖析和描写也是她的强项,读过她的作品的人大都为之折服。她熟稔于中国社会风俗与人情世故,又兼具弗洛伊德、荣格等现代心理分析的知识,能把她笔下的人物琢磨个透。她的敏锐几乎使她近于刁钻,有的评论夸张地形容她像是“绕缠了一身高压电线般的神经纤维”,每每令人有悚然之感。夏志清说她笔下的人物“都是道地的活人,有时候活得可怕”,就是因为她洞见了人物心理的曲折深处。她又善于表达,“利用暗示,把动作、言语、心理打成一片”,人物的“每一个举动,每一缕思维,每一段对话,都反映出心理的进展”(傅雷语)。这些地方,相比于古典小说,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五)意象丰富,想像活泼

意象原本多是借诗词为舞台,只有到了张爱玲,才在现代小说中完成了一次辉煌的上演。简截地说,意象就是一种很有意味和意蕴的形象,它们与作品的整体艺术形象融为一体,却又“因时因地不同,各各伸展出巧妙的机能来”。P24

张爱玲创作的成功,天才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崇尚和追求真实,则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倘若她只是依恃自己的天才,一意天马行空,罔顾生活的真实地写,恐怕是绝不可能赢得如此多读者青睐的。一般读者喜欢看她的作品,可能会有许多因素,但其中无疑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她所写的人和事,她所写的那个世界,都相当真实,甚至是达到很真实的程度。正如夏志清先生所称道的:“她对于中国的人情风俗观察如此深刻,若不熟读中国旧小说,绝对办不到……她受旧小说之益最深之处,是她对白的圆熟和中国人脾气的给她摸透。《传奇》里的人物都是道地的中国人,有时候简直道地得可怕;因此他们都是道地的活人,有时候活得可怕。”(《中国现代小说史》,第403—405页,台湾传奇文学社1991年版)这段话是从张爱玲受旧小说之益立论的,而真正能使她写出“活得可怕”的“道地的中国人”的,首先,还是由于她立足于生活真实,高度忠实于生活真实、人物的性格与心理真实。

张爱玲并不标榜自己是个现实主义作家,或者是现实主义的信奉者。她对于当时文学界宣传的从苏俄或日本引进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也许还有意保持距离,但是,深受传统文学熏陶,又朝夕感受着当时强大的文学主潮的信息,她已然形成了一个清晰而坚定的理念:真实,是一切艺术创造的生命。

她是非常重视人物创造的,曾经将自己的创作任务归结为——“在传奇中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中寻找传奇”,也就是说,她的目光之投注,始终不离开人,特别是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普通人。在她看来,作家的天职就是要研究人,从中有所发现。她决不因为小说要追求传奇性,而忽视人物形象创造,相反,她认为,真正引人入胜的传奇性,只能存在于人物自身,存在于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中。P49

序言

星移斗转,不知不觉间,张爱玲离开人世已有十个年头了。

一九九五年九月末的一天,她被发现死在美国洛杉矶市罗契斯特街一个公寓的住房里。其时,她家徒四壁,身边且无一人,无法知道她究竟于何时停止呼吸。

如此一种孤寂凄惨的结局,令人不胜唏嘘,随即,海内外华人世界,掀起了一阵悼念的浪潮。

命运之于张爱玲,是何其厚,也是何其薄。所谓厚,是她秉有那样高的天赋和才华,出手不凡,年纪轻轻,就蹿红于上海文坛;晚年,又在海外华人文学界享有盛誉,被尊到一个令人仰视的高度。所谓薄,是她出身于一个没落世家,自幼父母离异,长久栖身在不幸的阴影中;及长,又遭遇战乱,与首任丈夫胡兰成的婚姻失败,实际上是被遗弃;流落海外,谋职无着,生计艰辛,继任丈夫赖雅又重病缠身,后则长期孤身一人,举目无亲,衰病相连,居无定所,乃至死时无人知晓。

外界的声誉和虚荣,于她何有?

如果她不是一位华人知名作家,那么,她的去世,在美国,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最普通的老贫妇的死而已;即便是仰慕者们为她举行了葬礼,于光怪陆离的美国社会,并不足以引人注目。

后期张爱玲刻意避世,闭门谢客。她的这一结局,就其主动的意义而言,也是她处理与这个世界、人生和命运的一种态度和方式。 “不关情处总伤心”,虽说是生性孤僻,其实也是有太多的沧桑阅历和刻骨的人生感受,令她向往坚贞决绝。

有一类作家,不但以其作品文字作为解读他(她)的内心世界的文本,也会以其行为方式和人生选择,乃至大结局,补足他(她)的创作,张爱玲大约属于这一类。年轻时,她即以森森然的“苍凉”观闻名,百般倾吐其所感受的人生之苍凉;后期,其生涯更是浸透了浓浓的苍凉意味,终至于将自身包裹进自织的厚厚茧中,留给世人一个幽丽凄怆的标本。

张爱玲是一个已经沉落、消逝时代的代表。她的意义,一部分是来自于此。

张爱玲已经辞世十年,她的老迈佝偻的身影,离我们越来越远。

然而,其作品依旧为一部分读者嗜读,依旧拥有相当大的市场。这些年来,国内出版社,经授权的、未经授权的,出她的作品的大约有二三十家,相互重复,比比皆是,居然都有一定销量,可见读者需求之旺。直到最近,一家出版社拿到了台湾皇冠均授权,出版《张爱玲典藏全集》,据说很短时间就销售了几万套,在几十家出版社已经行销张爱玲作品多年之后,这个数字,不能不叫人刮目相看。

一个隐居海外多年、早已过气的作家,她的为早已消失能旧上海人物造影的作品,何以会在现今如此畅行?

这个老上海的女作家,其实也没写出什么“时代的纪念碑”式的巨作,用她自己的话说,她不过是“为上海人写了一本香港传奇”的书,以及其他种种,推开了一个窗口,让人看到那时许多“男女间的小事情”,无爱的、残缺不全的婚姻,以及“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甚而至于,还有文明末日的“惘惘的威胁”。若是仅就此而言,即便说也提供了特殊时期、特殊地域社会人生若干认识的价值,实在也不值得人们如此眷顾。

其之所以超时代、跨地域地流行,只能有一种解释:就是它携有某种普泛的价值。难得的是,张爱玲早就有这种追求,她不是“为要证实自己的存在,抓住一点真实的、最基本的东西”,有心求助于“古老的记忆,人类在一切时代之中的记忆”,让“回忆与现实之间时时发现尴尬的不和谐,因而产生了郑重而轻微的骚动,认真而未有名目的斗争”吗?不是也曾向往虽然是“一般的微波粼粼”,“也仍然饱蓄着洪涛大浪的气象”(《自己的文章》)吗?所以白流苏和范柳原一对自私的男女,在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的结合,仍然透示着一种世界和历史的“不可理喻”(《倾城之恋》);特殊时期封锁期间吕宗桢和吴翠远一场“闪恋”,虽然随着封锁的解除而结束,人生那种“不近情理的梦”还会继续(《封锁》)。所以那份苍凉会是一种永恒的苍凉,那种悲悯才是无边的悲悯。

这个老上海的高个子女作家,当初从香港辍学回来,一半是I因为喜爱,一半也是为了谋生,拿起笔来写作。在日本人统治的沦陷区,她的选择其实颇为险峻:一方面固然如柯灵所言,“日本侵略者和汪精卫政权把新文学传统一刀切断了,只要不反对他们,有点文学艺术粉饰太平,求之不得”,给了张爱玲难得的“机会”;另一方面,除非不写,否则,写什么,怎么写,左顾右盼,也大费周章。她不想问政治,政治却不放过她,她只能极力守住底线,远飚在时局的一定距离之外,为此,她蒙受过严厉的批评,却也别有文学上的收获,诚所谓“幸与不幸,难说得很”(柯灵语)。

文学上有些东西肯定是有永久性的:比如说,刻绘人物,直抵人心、人性的曲折深处,因此而人物逼真鲜活;比如说,描摹一件事物,下的写实功夫非同寻常,留给人们的视境鲜明、宏阔又深邃。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契诃夫如是做了,我们称道不绝;《红楼梦》、《金瓶梅》如是做了,我们称道不绝;高尔基、鲁迅、茅盾如是做了,我们称道不绝。决不以其未写更宏大、更急迫的题材,更伟岸、更飞扬的人物而废。张爱玲也如是做了,当也不以其他而废。

在“张迷”的队列中,不会个个都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有些人可能人云亦云,跟着大轰大嗡,但是,应可相信,多数爱读张爱玲作品的人,是因为多少获得了一些令其兴奋的阅读经验,使他们有所流连。

有句成语叫“文人相轻”,历来如此。而在张爱玲这里,似乎不是这样了,当代有那么多的作家同行,读了她的作品,竟都由衷地佩服她。她没有给谁送过“红包”,也没有亲自写信,或托人带口信,然而,这些作家竟都不约而同地盛赞她。像台湾著名女作家施叔青就说,张爱玲的作品是“我的圣经”。贾平凹则说,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张爱玲的作品读,这就够了。写“妻妾成群”很拿手的苏童也说,作为一个写作者,他怕张爱玲。此类感言,不胜枚举。别的人或会出于各种目的来炒作,而这些身手不凡的知名作家,如果不是出于自己的价值判断,让他们一起来跟着一个指挥棒唱赞歌,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的吧。

如是一些评论和感言,还传给人们一个信息,即是张爱玲确实写得好,或者说,许多作家确认自己没有她写得好。此标准或许很模糊,却很通行。一个作家,一部作品,不一定与张爱玲写同一题材、同类人物,但是对题材的拿捏,对人物的洞穿,对意象的洗练,对文字的调谐,仍然是有精粗高下之别的。相比于一些作家,张爱玲是一个写得好的高手,斯言大概不为太过。

世路是崎岖的。当年张爱玲从大陆出去,长期漂在美国,晚年她的作品又回归祖国大陆。曾经有人说她是“台湾作家”,哪里的话?她的成名作、她的主要作品都出在上海,她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作家,是属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作家。

我曾经想过,这个作家,我们最不能拒绝她的理由是什么?就是她是深深植根在中国,植根在中华文化。

她说不上有多么深厚的国学根底,但她绝对是薰沐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沉香”氛围中长大的——有几人能像她那样,小小年纪就拟写章回、演义小说?有几人能像她那样,一生无限崇拜《红楼梦》,将《红楼梦》熟读到那种程度,一打眼,稍微生的字就看出来;一下笔,旧的文字意境又汩汩而出?有几人像她那样对传统的中断痛心疾首,将一本前朝的方言小说《海上花》注了又译,不遗余力?京剧、小曲、通俗小说,这些被列入“国粹”的东西,她都喜爱。连带地,她也喜爱中国的太阳,太阳下,中国的日子——

我真快乐我是走在中国的太阳底下。我也喜欢觉得手与脚都是年青有气力的。而这一切都是连在一起的,不知为什么。快乐的时候,无线电的声音,街上的颜色,仿佛我也都有份;即使忧愁沉淀下去也是中国的泥沙。总之,到底是中国。(《中国的日夜》)

现代作家中,最能称之为“国粹主义”者的,恐怕就是她。后来,她羁旅美国,置身于洋文化的环境,心中的落寞和痛苦,想必一部分也源于此,否则,她也不会反弹出那样大的毅力,一掼十年做一次《红楼梦》的考证,又流连在《海上花》中的上海市衢里弄,久久不出。虽然栖息在异邦的土地上,她的梦却永远地留在了故国故乡。不论身在何处,她的文字的根系,却总是伸向祖国文化的厚土中。

我们理解,何以她的作品为跨地域的世界华人所推崇,也就因为有这一点文化认同。

维护和承传传统究竟以何为适度,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张爱玲并非树立了一个样板,或者,我们会觉得她有点偏于守旧,用傅雷先生的话说,“文学遗产记忆过于清楚”,但是,在一个“西风吹得游人醉”的时代,我们何妨多接受一点来自张爱玲的气息?同时,也不要忘了,张爱玲还是一个被尊为很现代的作家,常常是,与其说是一些人用新的理论方法为她的创作作诠释,还不如说是以她的创作为新的理论和方法作诠释,这会叫人搞不懂:

传统在她的手里到底怎么了?

 四

对张爱玲的评论中,并不尽是褒扬,也有贬抑,但是,褒扬的,乃至赞颂的居多。随着“张热”的升温,人们越来越多地对她取一个仰视的角度。

于是,有一个“张爱玲神话”在飞腾。

正像旅美著名评论家王德威所说的,张爱玲“不断地被创作:被学院里的评论家学者、学院外的作家读者,一再重塑金身。张爱玲‘神话’的发扬光大,你我其实皆与有荣焉”。(《落地的麦子不死》)

撇开那些纯个人、纯文学性的过甚其词的颂扬,为这个“神话”的光环所投射辉耀的有:

1.对张爱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评定。从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破例给她专章,发展到后来,有人要将她排在中国现代作家的前几位,甚至是头一名。

2.对张爱玲的文学成就和才能的估价。张爱玲的主打作品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出版的《传奇》和《流言》,其中篇什参差不齐,有一些是脍炙人口的精品,也有比较一般的作品。作为一个小说家,她的天才是华彩四溢的,但是,作为一个年轻的初出道的作者,她也还有一些不成熟的、粗糙甚至是拙劣的地方(这些她自己也都承认),有一些明显的缺陷和败笔,岂可一概以天才的光芒掩盖之或美化之?

3.张爱玲的写作题材相对狭窄、凝固。对此固然不可偏执一端,予以棒杀,但是,评价过高也不当,这毕竟对于一个作家自身的艺术发展是一种无形的束缚。

4.对张爱玲的创作理念和手法的认知。这方面,应该允许有不同的解读和阐释,但也不可生拉硬扯,牵强附会,把张爱玲当做一个巨大无比的筐,什么都往里装,造成一个她全知全能的假象。

5.对张爱玲的影响的估计。这方面更需实事求是。她的作品通过评论,通过一些作家或作家的社团的提倡,也通过一些论争,确实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在创作的主潮上究竟有多大的影响,难以估计过高。

6.任何一个作家都会有他(她)的“软肋”,有他(她)不可逃避的时代局限性,在对一个作家做很高评价时,尤其不可忽略这一方面,在“张热”中,这方面留下的空白较多。

总而言之,张爱玲决不是文学神坛上的“神”,如果谁要把她造成文学神坛上的“神”,就应该把她拉下来,还她一个更具亲和力的本来面目。

对张爱玲既不要轻视,歧视,也不要仰视,合适的角度,应该是平视。

曾听过一家专门发表文学研究文章的刊物的主编说,如果是研究张爱玲的稿子,除非特别好,一般就不要了——实在太多了。

还有位海外的华人作家筹划、召集一个学术会议,一听说报上来的是关于张爱玲的发言题目,也立马说,拜托,快别张爱玲了,我们听得耳朵都起腮子了。

张爱玲在世时,海内外研究文章已经连篇累牍,汗牛充栋;去世时,更是铺天盖地而来。对于一部分受众,真有一种应接不暇,“审美疲劳”之感。

再好的东西,如果成天价鼓噪不休,也是会令人餍足、起腻和疲劳的。

当然,从媒介上说,也会有一种自然调节,前面所提的那家刊物主编的意见,就是一种自然调节——渐渐的,我们见到关于张爱玲的文章便少下去了。

然而,关于张爱玲,我们真的可以说审美已经进行得很充分,以至于因之“疲劳”了吗?

大概还不是。

尽管已经有很多的文章和图书,抒写了许多观察的结论和见解,也有许多的话题被许多的论者反复叙说和讨论,但是,客观地说,作为一个审美对象,张爱玲和她的创作仍然是未被穷尽的。

我在一篇文章中曾这样陈述道:“奇迹往往就是这样,张爱玲主打作品两部而已,一本《传奇》,一本《流言》,已经被人津津乐道了近六十年,傅雷在其中看见了上乘的‘结构、节奏、色彩’和心理描写,夏志清看见了繁复丰富的意象和严肃而悲剧式的人生观(自然也还看见了许许多多别的),唐文标看见的是一个荒凉黑暗的‘死世界’,水晶则看见了弗洛伊德‘性恋物’、神话原型以及其他,王德威看见了海派文学的流脉和女作家的鬼话情怀,林幸谦看见的是反父权制的‘杀父书写’、‘性别政治’,蔡美丽看见她‘以庸俗反当代’的后现代书写本旨,张小虹等人又看见她‘商品拜物’以及种种殖民与后殖民的迷魅,而大陆的年轻批评者所看见的是:沪港洋场的真实的历史画面,失落者的心态,女性的自审意识,古典与现代、民间与都市文化的交错以及种种错位和悖反的现象……也是不一而足。”(《张学随想》)

诚然,我们并不赞成将一个作家的做品当做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但是,历史上优秀作家的作品,确实涵容量很大,就像一座宝山,人们可以从中发掘出许多东西来。好作品之所以为好作品,就是有这个好处。

张爱玲的作品并非篇篇都好,但是有几篇,如《金锁记》、《倾城之恋》、《封锁》等等,确实是好,大约是可以流传的。不同的时候,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下,都会读出属于自己的心得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千个人的眼里,就有一千个莎士比亚”,同样,无数个人的眼里,就会有无数个张爱玲。

话再说回来,张爱玲已经作古了,人世间的声名荣宠,于她何有?

如今,人们或愿以自己的阅读感受与诠释,向这个才华横溢而身世不幸的女作家献上一瓣心香,而更多的辛勤的审美劳作,则必定厚馈于自己。

后记

书名题为《平视张爱玲》,意在调整一下观察张爱玲的角度,即不是仰视,也更不是俯视,平正一点看过去,庶几看到符合张爱玲原样的一些东西。即便是努力这样看吧,也还只是局部之局部,要看得更完全,非这些篇幅可做到,想必是可以谅解的。

本书在所谓“张学”研究中,如果说还有点意义,首先还是上卷的七八万字,将张氏的文学理念等等爬梳了一番,动作有些笨拙,语句也不轻盈,但可能是填补了到目前为止“张学”研究的一段空白。笔者一直以为,在种种高睨大谈之余,尝试化验一下作者自己思想的咳唾,或许更能了然他或她的肺腑肝胆的实际情形,以免误判,这也合乎“平视”以求真的初衷。 看来看去,无论给张爱玲戴上多少文学花环,她的创作还是写实主义的变身。本书卷首引庄子的“窈窈冥冥,至道之精”,借以指写实主义之道,其实真正渊深莫测,不知道还会因缘际会变衍出何种精品、绝品——这一定要待高人或天才。有人宣布写实主义或现实主义已经衰微、过时,未免太早,我们看到的是,它们如今在荧屏的演映和在纸介的阅读中,仍然唱着主角,全然没有穷途末路的迹象。在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规律没有改变之前,它们定然还是一个很大的平台,能供文学和阅读腾挪和栖息。

下卷收录了一些文章,大部分是新近写的,也有几篇是旧作,如《(张爱玲文集)编者前言》、《论<十八春)》等,一方面自己觉得有点纪念意义,另一方面,也以为能显示一些阅读的印迹,总起来说,或正是都在所谓“平视”之中罢。

 金宏达

  二00五年春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3: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