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日本对海南的侵略及其暴行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苏智良//侯桂芳//胡海英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首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日本军国主义对海南的侵略及其暴行,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学术空白。本书所采集的大量证据,是对日本保守势力否认侵华战争责任的有力批驳和反击。日本侵华战争已过去58年了,战争的遗迹几乎每天都在消失,受害幸存者们也不断地走向人生的终点。抢救劳工、毒气战、细菌战、“慰安妇”、“三光”政策、大屠杀等战争受害者的口述资料,并给幸存者以援助,由此推及到抗日光辉业绩的记录、日伪政权的统治等方面,将中国人民所受到的灾难与痛苦,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

内容推荐

1939年2月l0日,日本基于海南岛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经济资源及日本南进政策的考虑,悍然攻占了海南岛。直到1945年8月的战败投降,日本对海南人民实行了6年多的殖民统治。  日军在统治海南岛期间,为了泯灭海南人民的反抗意识,始终对当地广大人民进行疯狂掠夺和大屠杀,对海南岛无辜女性更是肆意摧残、杀害。具体地说:日军对海南岛的矿业、林业、农业等各种资源进行疯狂掠夺,统制商业,垄断金融,以支撑其侵略战争的进行;为了掠夺经济资源及修建各种军事工程,日军从海南岛及中国其他沦陷区诱骗、抓捕了l0多万劳工,供他们驱使,无数劳工丧命于日军的魔爪之下;日本殖民当局还对海南岛广大人民进行奴化统治,设立各种日语学校及日语讲习所,企图在精神上征服海南岛人民,把海南岛建成其永久的殖民地。  日军还设立了万恶的性奴隶制度——“慰安妇”制度,肆意蹂躏和摧残海南当地汉、黎、苗等各族受难女性。类似于上海、南京、山西、云南等省市,海南是日军“慰安妇”制度的受害重灾区之一。就慰安所而言,日军设立的正规的专职慰安所以及在其据点、炮楼或营地建立的临时慰安所,几乎遍布于海南的市县各地。到目前为止,在海南发现日军当年设立的慰安所就有62家。海南的“慰安妇”,也是受日军“慰安妇”制度侵害较重的群体。她们来自于海南本岛、中国的大陆尤其是广州、香港、台湾等沿海省市,朝鲜、菲律宾、新加坡等地,甚至还有少数的日本“大和”女子。在这成千上万的受害者中,海南本岛的汉、黎、苗等族的受害女子占据着其中的绝大部分;她们不仅是日军的性奴隶,同时还扮演着日军劳工的双重角色。时至今日,作者在海南调查采访到的“慰安妇”受害幸存者有20位,占目前所知的全国“慰安妇”幸存者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可以说,海南既是当前发现“慰安妇”幸存者较多的省份,又是日军慰安所的原貌保存得较为完好的省份之一。  作者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海南省档案馆和海南铁矿档案馆馆藏资料,海南省各县市的文史资料及两次赴琼调查受害者和见证人获取的口碑资料,对以上内容进行论述。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对日本在海南岛的殖民统治进行论述。全篇分四章,主要从日军在海南岛的屠杀、日军对海南岛妇女的性暴行、日本对海南岛的经济掠夺、日本侵略者对海南岛劳工的奴役及日本在海南岛的奴化统治五方面对日本在海南岛的殖民统治进行详细论述,以揭露日本当年在海南岛的血腥统治,在资料上对以往研究成果中对以上五方面有所疏忽的地方进行补充,以填补学术界对日本在海南岛殖民统治研究的空白。下篇则集中对日军在海南设立的“慰安妇”制度进行详细的剖析。内容分为四大部分。首先在学术回顾的基础上,爬梳了国内外史学界学者就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研究的主要成果;接着又从整体角度,分析了海南日军“慰安妇”制度建立的背景及概况;其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作者着重对海南日军慰安所的解析和“慰安妇”幸存者的透视;从而导出海南是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深重的地区之一。不仅慰安所的设立星罗棋布,“慰安妇”受害者也是成千上万,其中以海南本地的无辜女子受害的人数最多、程度最深;尽管战争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这些幸存者心理和身体的创伤至今未平。

目录

序 唐力行

前言 苏智良

内容提要 /1

Abstract /4

上篇 日本侵略海南岛及其殖民统治 /1

第一章 绪论 /3

一 学术回顾 /3

二 研究缘起 /11

三 写作思路 /12

第二章 日本占领海南岛 /14

第一节 日本觊觎海南岛 /14

一 海南岛概况 /14

二 倭寇和早期日本商人在海南岛的活动 /18

三 日本各界对海南岛的窥探 /22

第二节 日军侵占海南岛及其驻兵沿革 /27

一 日军侵占海南岛 /27

二 日军在海南岛驻兵沿革 /32

第三章 日本在海南岛的黑暗统治及其暴行 /40

第一节 日军在海南岛惨绝人寰的屠杀 /40

一 日军在琼屠杀概况 /40

二 日军在琼屠杀实例 /48

三 日军疯狂屠杀无辜百姓的原因 /52

第二节 日军对海南岛妇女的性暴行 /58

一 日军在琼性暴行概况 /58

二 日军在琼性暴行的特点 /68

三 日军在琼性暴行受害者实例 /73

四 日军实施性暴行的根源 /74

第三节 日本对海南岛的经济掠夺 /78

一 垄断金融,统制商业 /79

二 掠夺各种资源 /88

三 设立会社 /102

第四节 日本侵略者对海南岛劳工的奴役 /110

一 劳工分类及人数 /110

二 劳工的悲惨生活 /114

三 日军对劳工的虐待 /122

四 监工对劳工的虐待 /125

五 对逃跑劳工的处置 /127

第五节 日本在海南岛的奴化教育 /131

一 日本在华奴化教育 /131

二 日本在海南岛的奴化教育 /133

三 愚民政策 /145

第四章 结语 /149

一 日本占领海南岛与国际形势的变化 /149

二 日本在海南岛殖民统治的特点 /151

三 日本在海南岛经济开发中所起的作用 /154

下篇  海南日军“慰安妇”制度研究 /157

第五章 绪论 /159

第一节 学术回顾 /159

一 “慰安妇”释义 /159

二 国内外“慰安妇”问题研究现状 /166

三 海南“慰安妇”问题研究现状 /171

第二节 “慰安妇”研究的缘起、资料及方法 /174

一 研究的缘起 /174

二 研究的资料和方法 /177

第六章 海南日军“慰安妇”制度建立 /182

第一节 “慰安妇”制度建立的背景 /182

第二节 “慰安妇”制度建立的概况 /184

第七章 海南日军慰安所解析 /199

第一节 慰安所的建立 /199

一 慰安所的名称与设立时间 /199

二 慰安所的建立者与管理者 /207

三 慰安所的房屋及内部结构 /210

四 慰安所的解散 /215

第二节 慰安所的管理 /217

一 慰安所的站岗与购票 /217

二 慰安所的接待对象与时间 /223

三 慰安所的避孕与防病措施 /227

第三节 慰安所里的“慰安妇” /230

一 “慰安妇”的来源及人数 /230

二 “慰安妇”的年龄和籍贯 /240

三 “慰安妇”的苦难 /244

第八章 海南“慰安妇”幸存者透视 /254

第一节 受害者沦为“慰安妇”前后 /254

一 沦为“慰安妇”前的状况 /254

二 沦为日军的“慰安妇”  /261

三 离开慰安所后的生活 /283

第二节 海南“慰安妇”的整体分析 /307

结束语 /314

后记 /316

附录 /317

参考文献 /350

试读章节

三 日军疯狂屠杀无辜百姓的原因

“大凡历史上的战争,都是敌我双方以军队作为攻击的目标,而对平民不进行大肆伤害”。但是,侵华日军在对海南岛进行殖民统治的6年多时间中,不顾战争法则,对海南人民大肆P52屠杀,动辄血洗全村,制造“无人村”。追究日军对无辜百姓疯狂屠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日本国民的优越感及对中国人的蔑视。

以明治维新为界,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日本通过维新,一跃成为亚洲唯一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却一步步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这就导致了日本人才中国人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之前,日本人一直以中国为师,虚心向中国学习,对中国怀有“敬畏”、“尊敬”与“亲近感”,甚至是一种“极端的自卑感”。国力的变化,使日本人产生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他们开始蔑视中国人。1895年甲午一战,学生打败了曾经的老师,中国人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是完全颠倒了过来,日本国民从甲午战争中尝到了战争的甜头,在执政者的引导下,“大国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思想也已渗透到日本国民当中”,“啊,高兴呀!可喜呀!打了胜仗啦”这类歌颂战争的声音充满了日本社会,甚至小学生也唱起了“支那佬,拖辫子,打败仗,逃跑了,搬进山里不敢出来”。他们甚至狂妄地认为“东京是日本的首都,日本是世界的首都”。中国人在他们眼中是没有任何本事的“猪猡”、“支那階”。这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和对中国人极端的蔑视感一旦和战争糅合在一起,便使日本士兵脑中充满了邪恶的力量。因此,他们把对中国人的屠杀行为视为是对不听话的中国人的“膺惩”行为,目的是让不听话的中国人承认日本人的优秀,服从他们的统治。正如《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中指出的:“日军的P53首脑认为这种战争是‘膺惩战’。因为中国人民不承认日本民族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拒绝与日本合作,所以为惩罚中国人民而作战”。因此,日军在海南岛甚至全国每占领一处地方,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当地人民大肆屠杀,以消灭海南岛人民的反抗意识,而一旦哪个地方有抗日力量存在,甚至哪个村存在没有悬挂日本国旗之类的事情都被日军视为有反对大日本统治的倾向,即立即对该村进行集体大屠杀,甚至将之夷为平地,“支那人什么的,有多少杀多少”。

(二)武士道精神、军国主义教育及日本军队内部关系对士兵的影响。

早在公元十世纪初,日本武士领主不断兴起以来,就在武士集团内部逐渐形成了一套武士的道德规范,这就是武士道,它强调武士要“忠节”、“武勇”、崇拜武士刀,强调“礼仪”。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武士道精神发生了变化,“成了日本近代军队反动教育的核心”,“后来的日本统治集团将法西斯主义同封建‘武士道’精神糅合起来,使之‘现代化’,成了法西斯的‘武士道’精神,其反动性、野蛮性和腐朽性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种武士道精神造成了日本士兵绝对服从天皇,以天皇为中心而迷失了自己,变成了天皇军队的杀人工具,前日本军官山冈繁这样描述他们的精神状态:“当时,我们对日本民族抱有一种根深蒂P54固的优越感而对其他民族采取蔑视态度。还有一种残忍的武士道精神,把杀人当作英雄行为,并从崇拜天皇的极权主义出发,产生了非人道的思想,即对强者、掌握权力的人绝对服从,对弱者、不掌握权力的人使之服从。这些思想是从少年时代就开始接受教育,在军队里通过军人精神的熏陶而形成的,正由于有这些思想,才把侵略战争视为正义战争,若无其事地干下了惨无人道的行为。”

日本的军国主义教育则是“明治维新在教育方面产生的一个畸形儿”。它要求国民把天皇推崇为日本的旗帜和精神支柱。从小学开始,就对学生灌输这种教育,一名侵华日本士兵铃木良雄在《我的战争体验》中回忆他的少年时代说:“当时的小学校,开始以‘精神教育’为重点了,我们上的‘修身’道德课,第一讲忠君,第二讲孝亲,这就是所谓‘忠孝一体’为教育的中心。……国史课上,也是我们灌输崇拜天皇的思想。说什么天皇陛下是天照大神的子孙,是日本国家神圣的元首,日本国民都要团结在神圣天皇的周围,成为世界闻名的‘大和民族’。还讲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都是忠于天皇的模范。每年,学校都组织我们到楠木神社、乃木神社、靖国神社去参拜”。入伍后,这种军国主义教育更为严重,士兵白天军事训练,晚上就接受“帝国军人”精神教育。军官要求士兵“作为一名日本的军人必须效忠于天皇、效忠于大日本帝国。在战场上要拼死作战,若是负伤或无法逃脱的时候,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多杀死敌人,然后剖腹自杀,保持大和P55男儿的气节,为国捐躯”。可以说,经过军国主义的精神教育的熏染,再加上白天刺刀战的训练,日本士兵身上的人性在逐渐丧失,富永正三回忆自己初到军队的情景时说:“当我来到排里见到自己的部下的时候,心里感到很惊讶,士兵们的目光很凶,充满了野兽一般的杀气”。

在军国主义的影响下,日本军队中形成了极为冷酷无情的气氛。日本军国主义为了对别国进行侵略,对军队进行极其严格的控制,从1881年建立了称为士兵之“禁锢”的野蛮的宪兵制度,用以压迫士兵和人民。1882年,明治政府又以天皇名义发布了以1878年《军人训诫》为基础的《军人敕谕》。根据这个《军人敕谕》,凡日本人一穿上军装就是天皇的拿枪的奴隶。军队内部建立起了官兵对立、军官欺压士兵的野蛮制度。这样,上级可以任意欺压下级,军官可以任意虐待士兵,暴力与肉体的惩罚充斥在他们之间,造成了他们之间关系紧张,毫无人情味可言,下级士兵们生存在极其压抑的环境中,承受着极大的精神压力,时间久了,造成了很多士兵心理变态。因此,一旦有了释放压抑的突破口,这种力量就会以极其残暴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日本士兵对海南岛人民大肆杀戮时手段会如此残暴。P56

序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推行的“慰安妇”性奴隶制度,是20世纪人类最大的灾难和耻辱之一。为了从道义上对“慰安妇”制度进行彻底的清算,各国法律界、史学界人士和受害者一直在努力,以揭露和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罪行。

苏智良教授长期以来以巨大的爱国热情和社会正义感,投入慰安妇问题的研究,并已经取得一系列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成果,深刻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暴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最近,在苏智良教授主持下,新作《日本对海南的侵略及其暴行》已完稿。该书是他系列研究成果的新发展,主要讲述1939年2月工O日日本攻占海南岛至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的6年间,侵略者在海南烧杀掳掠犯下的滔天罪行,其中最为令人发指的是对海南无辜女性的肆意摧残、使海南成为当时中国受日军“慰安妇”制度伤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为了深入调查和揭露日军在海南的罪行,苏智良教授与侯桂芳、胡海英多次深入海南山区,对各类幸存的受害者包括“慰安妇”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当年“慰安妇”等受害存世者已寥寥无几,且都已到风烛残年,因此寻访她们,留下日军罪行的证词,是刻不容缓的。作者在海南调查采访到的“慰安妇”幸存者达20位,占目前所知的全国“慰安妇”幸存者总数的近三分之一。这说明对中国“慰安妇”问题的研究,只有充分注意到海南地区,才是完整的,才能更全面地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

除了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以获取历史见证人的口述资料外,作者还充分利用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海南省档案馆和海南铁矿档案馆馆藏资料,海南各县市的文史资料,从而使研究有坚实丰富的资料基础,内容信实可靠。捧读之余,我不禁为这段被日本政府所刻意掩盖的历史而震惊!历史不应被抹杀,历史也不能被抹杀,正视历史正是为了开创未来。苏智良教授与侯桂芳、胡海英本着对历史和民族负责的态度,对半个多世纪前的那段尘封的历史进行反思和总结,这种精神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希望本书的问世,能够唤回人们渐渐淡去的记忆。是为序。

美丽富饶的海南岛,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国的南海之中,茂盛神秘的热带丛林、蓝天下的黄金沙滩、奇特的苗、黎风情……像磁石般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引发着持久的海南旅游热潮。可是,有谁知道,在60年前,就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一场史无前例的暴行——日军的侵略和殖民统治。遗憾的是,对于日军在海南殖民统治和暴行的调查和研究,尚刚刚起步,且当代中国人大多并不知晓这页苦难的历史。

日军对于海南的觊觎由来已久。早在工9世纪末期,日本当局就曾派人到海南进行秘密侦探,随后在《朝日新闻》上发表极富煽动侵略性的文章如“该岛如世外桃源”,叫嚣“日本应该在这里筹设领事馆,停驻军舰,为日本南进政策之基地”。“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再次公然派“记者”到海南对海岛经济资源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大体的调查,为侵占掠夺作准备。的确,海南自古就有“南疆要塞,海上堡垒”之称,无论在军事上、经济上还是在地理位置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首先,从地理位置上讲,海南地处南海,是祖国南大门的一座重要屏障。1938年1O月21日广州沦陷之后,作为中国抗日战场主要补给线之一的香港通道被日军切断,这样以英、美为首的盟军提供给蒋介石的战争补给通道只剩下河内和缅甸两条。而地处南海的海南,正是通往东南亚各地的要冲,所以日军如要再次切断国际上来自于河内和缅甸的两条仅有的援蒋通道,海南的战略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日本大本营十分重视对海南的占领,妄图在此建立空中基地,把海南变成日本在“太平洋上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在抗战初期,海南也是中国华南战场的重要阵地,因而日本妄图侵占海南,并使之成为日本“对华南航空作战及海上封锁的作战基地”,“控制整个南太平洋”,“囊括东南亚”,占有“天然资源宝库”,为其“大东亚战争”服务。海南也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多样的岛屿,占领这个庞大的“天然资源宝库”,也是日军对海南垂涎三尺的一个重要原因。日本本身是一个四面环海、资源匮乏的岛国。为了发展自己的工业,为了攫取工业发展中所需的原材料和开拓工业发展中所需的广阔消费市场,日本就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中国和东南亚各国。而“海南岛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阶段,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矿产。”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铁、钴、锰、铜、钛、铝、褐煤、油页岩、石油等50多种,其中有开采价值的有35种,铁和水晶尤为重要。其中屯昌县的羊角岭水晶矿、昌江县石碌铁矿以及崖县(今三亚市)的田独铁矿,更是日军疯狂侵占、大肆掠夺的对象。

我们对海南日军的侵略和暴行的调查与研究已持续3年多了。2000年2月,我、陈丽菲、西野瑠美子等组成中日联合调查团,对海南的海口、陵水、三亚、东方、昌江等地的日军“慰安妇”暴行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并拍摄了海南日军“慰安妇”纪录片.这部40分钟的纪录片,在当年3月3工日上海举行的中国“慰安妇”问题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放映后,即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有关部门和各国学者强烈要求对海南的日军暴行继续深入调查.于是,我决定让研究生胡海英和侯桂芳作进一步系统和细致的调查。在2000年工2月—20世纪的最后一个月,她们来到海南,在当时海南省政协副秘书长符和积先生(现任海南省党史办公室主任)、海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王国建主任(现任陵水县副县长)及整个海南政协系统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到工0余个县查访受害者和证人,取得了丰富的口述资料;她俩是在海南的黎寨里迎接新世纪的曙光的。在2001年8月,她俩再次来到海南,继续并深入着上一次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她们又查阅档案资料,研究前人的研究成果,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完成了这一课题。我尤其要感谢那些生活在大山和丛林中的日本侵琼受害者,特别是20多位“慰安妇”幸存者,是她们鼓起勇气,挺身出来揭露日军的暴行,才使得这最隐秘的一页历史被揭开。直到现在,我们仍在继续向海南的“慰安妇”受害者们提供生活费援助,而保亭县的陈厚志先生、陵水县的冯少雄先生等还在不断地向我们提供新发现的史料。2003年9月18日,经中国外交部批准,我们在上海举行日本侵略战争国家责任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南保亭的陈金玉老人不辞辛劳,到上海作证。

我要感谢台湾郭俊铄先生、美国日本侵华研究学会负责人吴天威教授和朱永德教授的慷慨支助,他们为海南日军暴行的调查提供了部分调查资金。我衷心感谢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出版基金对本书出版所给予的大力支持,使得这一填补抗战研究的成果得以公开出版。

近年来,我多次公开呼吁政府应确立抗日战争研究为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全面展开抗日战争史的调查和研究。50年来,尽管中国的抗日战争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选题分散、研究重复、研究深度不够、资料搜集凌乱、有些重大问题没有重大成果等。尤其是缺少认真、踏实、全面的调查,扎扎实实地进行实证研究。以海南为例,很多幸存者已到了人生的最后时刻,口述资料需要抢救,经历苦难人生的他们,也需要同胞的关怀;同样,今天的中国人也需要从他们的身上汲取做人的营养。稍感欣慰的是,我们在海南一地的调查研究方面,终于有了一些收获。

现在,我们出版这本小书,与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艰辛与成果,并诚恳地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指正。本书首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日本军国主义对海南的侵略及其暴行,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学术空白.本书所采集的大量证据,是对日本保守势力否认侵华战争责任的有力批驳和反击。日本侵华战争已过去58年了,战争的遗迹几乎每天都在消失,受害幸存者们也不断地走向人生的终点。抢救劳工、毒气战、细菌战、“慰安妇”、“三光”政策、大屠杀等战争受害者的口述资料,并给幸存者以援助,由此推及到抗日光辉业绩的记录、日伪政权的统治等方面,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有志者应该争分夺秒,深入村寨,访谈山乡,去埋头苦干,踏实工作,将中国人民所受到的灾难与痛苦,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 让我们共勉之。

苏智良

2004年5月于上海师大新村

后记

本书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国近现代史重点学科项目。

本书的上篇《日本侵略海南岛及其殖民统治》由侯桂芳负责编写,下篇《海南“慰安妇”制度研究》由胡海英负责编写,我对全书结构进行了修改,并补充了一些日本方面的材料。能够完成这一抗日战争的前沿课题,主要归功于侯桂芳和胡海英两位三年的心血和努力。我也再次感谢对本课题顺利完成而给予过各种帮助的人士。

当然,由于经费、时间所限,我们只是描述了日本占领海南时期统治和暴行的轮廓,要完全复原历史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希望有更多的年轻的后继者能继续开拓。我们对一些性暴力受害者隐去了名字,这样对阅读带来了一些不方便,只能请读者予以谅解。书中肯定有不少不足,甚至错误,敬请指正。

苏智良

2004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3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