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机遇的基本范畴、机遇与机会、风险的异同、机遇的发现和辨识以及机遇的把握和利用、机遇的营造作了理论分析和案例说明,对读者的学习、企业的发展,也对机遇管理理论体系的建设具有先导性的作用。
在艰苦的笔耕过程中,笔者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要花那么大工夫写《机遇管理导论》这本书?答案是人们太需要机遇管理方面的知识了。
机遇神秘而实在,它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人们因机遇而改变命运,企业因机遇而跨越式发展。不管是否有意识,每个组织(包括政府、企业、学校、军队、球队)、每个人都在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捕捉机遇,他们都有过成功的经验,更有痛失机遇的遗憾。
利用机遇确实是聪明的生存发展之道,确实是实现目标的“多、快、好、省”之道。然而系统论述机遇管理的专著实在难找,于是笔者奋起而为之。
为什么笔者将本书书名确定为“机遇管理导论”?因为机遇虽稀缺宝贵,但只有处于管理状态下,才能够充分体现其价值,又因为机遇的形成机制太复杂,管理太困难。在理论上,它涉及哲学、物理学、数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在实践中,它涉及战咯和战术、决策与行动、经验与人格,而且与非线性、非均衡、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真可谓博大而精深。笔者虽已研究多年,但也仅仅是作了初步的探索而已;虽洋洋万言,也不过勾画了一个约略的轮廓,因此本书至多只能称为“导论”。笔者非常希望藉此在学术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大家的努力,将机遇管理的理论体系建立起来,为管理学的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
本书的目标是:向读者揭示机遇的本质,从理论上解释机遇的产生机制和现实价值,阐明机遇和风险的关系,探讨分析评估机遇的方法,把握、营造和利用机遇的原则,尽可能从理论和实例结合的角度,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机遇管理的知识。
本书的研究思路是从阐明机遇的定义开始,以机遇的形成机制为依据,以此分析机遇的辨识、价值评估、利用和营造原理。
本书的主要贡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从多学科角度定义机遇的概念,界定其范畴,系统阐明其性质。明确指出机遇是有利于实现目标的不稳定的形势。
2.突破传统观念仅仅将机遇当做有利的客观环境的认识,指出机遇是目标一资源一能力一环境等主客观因素的优化偶合状态。
3.深入分析机遇和风险、机会的关系,特别是相互之间的区别,试图改变长期以来理论界的误导,提醒人们防止坠入机会的陷阱,防止将风险等同于机遇而冒险。
4.揭示了机遇的形成机制,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模型,为机遇管理奠定了逻辑思维的基础。
5.提出了机遇价值的概念,以及决定机遇价值的主要参数(类别、频率、有效区间、纯收益)和基本评估方法。
6.初步建立了机遇管理,包括机遇的辨识、评估、利用、营造四个环节在内的策略体系。辨识是发现客观存在的有利形势;评价是判断有利形势的价值;利用是将有利形势变成收益;营造是主动构建有利形势。全书努力体现管理策略的可操作性。
7.方法论上笔者在将博弈论应用于机遇分析方面作了初步尝试。
8.为便于理解和借鉴,机遇管理策略尽量反映中外企业的实践经验,笔者在最后一章还提供了本人亲自参与的若干机遇分析评价的案例。
9.全书虽然以企业管理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但是力求兼顾各方面读者对机遇管理知识的需要。
10.提供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数据,包括笔者实证调查的数据,可供他人进一步研究参考。
综上所述,机遇管理是一个非常古老然而又是学术研究不足的命题,作为探索性成果,难免有疏漏乃至谬误,敬请读者指正。
黄津孚
2005年2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