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S芯片涉及各个领域,下至游戏机、网络路由器、激光打印机和机顶盒,上至高端工作站。本书将这些非凡的形式与功能综合在一起,提供给嵌入式系统程序员和设计者惟一、杰出并且实用的MIPS处理器运行原理。从编程参考的具体细节到整体描述,一些只有真正专家才能解释的内容,全都包含在本书中。所以通过阅读本书,逐步深入学习,就会了解MIPS的全貌。
MIPS是一种优秀的RISC体系结构。MIPS处理器应用范围极广,从嵌入式领域到超级计算机应用无所不在。在嵌入式领域,MIPS是使用最广泛的体系结构之一,广泛地应用于打印机、游戏机、路由器、多媒体设备及机顶盒等。随着近年来嵌入式系统在国内的兴起,越来越多开发人员开始接触到MIPS。国产的通用高性能微处理器龙芯一号和龙芯二号以及清华大学的THUMP嵌入式处理器等均采用MIPS体系结构。
作为译者,我有幸组织翻译了《MIPS处理器设计透视(See MIPS Run)》一书。本书是一本面向MIPS系统程序员(尤其是嵌入式系统程序员)的经典著作。其特点包括:
作者对MIPS体系结构有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一直致力于设计:MIPS硬件和底层软件(包括工具链、Boot Loader和操作系统等)的设计。1988年,他成立了一个MIPS咨询公司——Algorithmics,此后一直担任其主管并活跃于技术前沿。
内容精炼实用。如果想要运行您的第一块MIPS开发板,可能遇到的问题几乎都能在里面找到答案。例如,本书阐述了MIPS技术的发展历史,对其中各种技术的设计和实现作出了独到的评价,对设计者有很高的借鉴价值。书中对MIPS指令集给出了一个深入而好用的指南,并对其中的处理器控制指令和一些特殊指令做了清晰的解说。它覆盖了从MIPS I到MIPS IV的所有内容,并在附录中讨论了指令集的可选部分,包括MIPS 16指令扩展、MIPS V和多媒体指令扩展。也给出了MIPS的汇编编程、MIPS的C语言编程以及二进制代码等知识。对这些问题,作者并不在一些从别处可获得的通用知识上浪费笔墨,而是集中在与MIPS特性相关的部分。
语言生动,可读性很强。MIPS创始人之一John Hennessy博士为本书写的序中说:“总之,本书读起来很有趣。”
2003年,我通过AKA嵌入式小组(www.akaembed.org)了解到本书,并出于兴趣开始翻译,这个工作很快得到了许多网友的支持和帮助。后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马广云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有了出版本书的机会。但是,出于兴趣爱好的翻译到真正的出版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得到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龙芯CPU组的大力支持,并在他们的帮助下最终完成了翻译工作。
本书主要翻译人员为赵俊良、张福新和陶品。参与翻译的人员还有姚文龙、杨兵、戴晟晖、崔自峰、管小宇、芦潇静、黄昆、高翔、马可、伍鸣、李建松等。在翻译过程中还得到了AKA嵌入式小组、Linux论坛(www.1inuxforum.net)的网友们和陈怀临博士(www.xtrj.org)、龙芯公司的杨勇和何家盛工程师以及张金龙、周维保、梁坤、冯跃强和其他一些网友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龙芯CPU组对本书进行了校订。
由于原书的语言比较生动,这给翻译带来了一些困难。有时我们很难找到确切的语言来保持原文的韵味,而只能采用一些平实的叙述。本书的译者较多,而且背景差异很大,因此翻译的风格和质量差别比较大。在统稿和校对过程中我们努力消除了一些问题,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全书在协调方面可能仍然有不足之处。此外,由于译者自身水平有限,难免会出现差错,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译者
200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