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化产业学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作者 刘吉发//岳红记//陈怀平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以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主线,以文化产业系统的互动格局为框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全书遵循文化产业的内在逻辑,以历史进程作为逻辑起点,进而扩展至发展条件,延伸到运行机制,最后落脚到政策取向。作为当前文化产业的一部理论性著作,本书既具有自身逻辑结构的完整性,同时又体现了理论观点的创新性。

内容推荐

文化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结果性表征,不同民族在不同时代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产品,文化的进步是由其物化形态和传播方式决定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文化产业正从各国经济的边缘向中心内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以来,中国的文化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发展文化产业,对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国力、实现共同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文化产业学的宏观定位1

第二节 文化产业学的微观结构8

工.历史进程篇

第二章 文化产业的历史沿革15

第一节 文化产业概论15

第二节 西方文化产业的历史沿革31

第三节 中国文化产业的历史沿革36

第三章 文化产业的现状分析49

第一节 西方文化产业的现状分析49

第二节 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分析54

第三节 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60

Ⅱ.发展条件篇

第四章文化产业的发展条件71

第一节 文化产业发展的物质条件71

第二节 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本条件78

第三节 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84

第五章 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10l

第一节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特征101

第二节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构成105

第三节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培养111

Ⅲ.运行机制篇

第六章文化产业的市场运行121

第一节 西方文化产业的市场发展状况121

第二节 中国文化产业的市场消费状况134

第三节 中国文化产业的市场发展趋势140

第七章文化产业的体制创新157

第一节 文化体制改革的时代需要157

第二节 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166

第三节 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176

Ⅳ.政策取向篇

第八章文化产业的时代特色195

第一节 产业手段信息化195

第二节 产业运作市场化198

第三节产业发展全球化206

第九章文化产业的政策定位213

第一节 文化产业的政策体系213

第二节 西方文化产业的政策取向219

第三节 中国文化产业的政策制定231

参考文献243

后记245

试读章节

一、文化产业学的研究内容

文化产业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化产业,即在文化产业生产中具有共同特征的经济活动主体的集合以及文化产业发展过程的规律性。

文化产业既有物质生产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就是文化产业生产的产品具有意识形态性,属于精神产品,它的创造、制作、传播、消费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等同于物质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销售。因此,文化产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产业的历史进程

文化产业的提出是由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本雅明在1926年撰写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首先提出的,他的这一观点遭到了当时“法兰克福学派”另一位代表人物阿多诺在1947年出版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的强烈抨击,同时,阿多诺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一名词。之后,对于“文化产业”的概念、功能及其社会地位,西方学者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多年来这一争论始终没有停止。

中国理论界对于文化产业的认识同样也经历了一番争论。然而,“文化产业”这一概念,随着理论界的研究、争论以及我国社会文化、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成熟,特别在“十六大”以后,文化产业的地位得到了肯定,从而推动了文化产业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二)文化产业的发展条件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结果,不同民族、不同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产品,文化的进步是通过其物化形态和传播方式决定的。因此,文化产业的诞生体现着文化的进步,同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文化产业也同样需要其发展条件,主要包括物力条件和人力条件,其中物力条件包括物质条件、资本条件和资源条件。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在物质条件中,经济基础是文化产业的发展的基石;科学技术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文化产业的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要进行资产兼并和重组,必然要有金融系统的参与,所以资本条件是其快速发展的保障。由于文化产业的资源与别的产业的资源相比,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以市场为依托,进行合理开发文化资源和有效配置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文化产业的人力条件中,文化产业对人才的要求与物质生产的企业相比,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对从业人员在知识结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三)文化产业的运行机制

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在一定的机制下进行,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只有在一种良性的、完善的机制下运行,才能快速发展且不断壮大。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变了原有的文化体制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基础性关系,必然要求文化体制朝着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方向改革。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不仅是我国现在和将来的主要经济制度形态,而且也将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

从现阶段我国推进的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来看,它涉及文化生产、文化交流、文化组织、文化结构、文化分配、文化权利等各方面,而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国有文化企业,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就是要正确理解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之间的关系。

(四)文化产业的政策取向

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已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有的已成为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同时,随着我国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文化消费所占的比重也在进一步提高,这就迫切需要相关的政策支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国文化产业至今仍处于培育和初步发展阶段,其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为此,需要借助于国家政策的力量,通过制定有效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中国的文化产业以超常的方式转型和发展。所以,在我国制定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政策时,很有必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韩国、芬兰等国制定的产业政策及相关法规,以便更好地为发展我国文化产业服务。P9-10

序言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历史现象,它的发展史表明了人类进化的历史过程。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过程与结果的总和;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产品,它体现了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历程。从社会建制的角度讲,文化有事业和产业之分。文化事业是国家公共部门以向广大国民提供公益性文化为目的的非营利性组织;而文化产业则是以生产和提供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和服务为特征,以文化市场为导向,以文化生产和经营的企业为主体,并通过投入产出模式,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营利性经济部门。

在人类步入21世纪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为经济力、科技力和军事力的竞争,而且更重要的是文化力的竞争。近年来,随着文化经济化浪潮的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在经济界和文化界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进而成为各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时代重心,凸现了产业结构软化的基本趋势,顺应了各国国民消费层次不断提升的历史潮流。文化产业,作为一国文化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消费品,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而且还是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为其他产业提供大量的产品附加值,进而贡献于GDP增长,提升各国的综合国力。为此,文化产业正以其自身的优势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从各国国民经济的边缘向中心内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回顾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远远早于中国。但是,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都经历了一个艰难的选择过程。文化产业从诞生之日起,就经历了来自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关于其能否作为产业发展的持久争论。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产业已显示出了其强劲的生命张力和迅猛的发展势头,我们终于欣喜地看到了文化被当做产业来发展及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文化产业,无论是对满足我国人民的精神消费,还是对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1949年以后,文化一直只是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部分,发挥其宣传党政方针政策的功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体制的转型、公众文化需求的提高以及西方文化产业的影响,文化产业才开始在中国逐渐兴起。党的“十六大”的召开,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里程碑。“十六大”报告首次把“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列提出,并进一步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对于我国文化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创新与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意义,它不但回答了理论界多年来关于文化能否产业化问题的争论,而且还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支持,从而使文化产业发展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为此,我们既要进一步打破传统的文化产业发展观念,又要努力建构适应21世纪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理论体系。目前,在许多专家和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文化产业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实例研究多、理论研究少,论文成果多、专著成果少等不足,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深入。

《文化产业学》一书,正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部理论性著作。首先,该书作者以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主线,建构其逻辑框架和理论体系,使本书逻辑严密,体系新颖。其次,该书将文化置于国际经济大背景中,研究其发展的逻辑轨迹,使本书观点独特,资料丰富,分析深入,论证有力。最后,该书始终坚持把文化产业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设计其理论构架,并深入研究,从而填补了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的空白。该书是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中论述较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论性著作。

作者请我作序,我欣然命笔,述之以上数语,以励作者。同时,也以此书荐读者。

后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人心,文化产业作为融文化与经济为一体的产业部门,正在由各国经济的边缘逐渐向中心内聚,成为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构成了2l世纪各国抢占经济制高点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国,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同时我国还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文化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却取得较为显著的成就,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备受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史和文化产业实践的展开,是这本文化产业学论著产生的时代背景。

《文化产业学》一书,是我们对文化产业长期研究和认真审视的理论成果,其中凝结着我们对文化产业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理论见解。本书以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主线,以文化产业系统的互动格局为框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全书遵循文化产业的内在逻辑,以历史进程作为逻辑起点,进而扩展至发展条件,延伸到运行机制,最后落脚到政策取向。每篇中又以其内在联系分为相对独立的两章内容,从而形成了本书的“四篇八章”结构,使本书具有“逻辑严谨、体系新颖、分析深入、论证精辟”的述著特征。本书汲取了目前学术界关于文化产业研究的理论成果,并结合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概括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从而深化了对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成果。作为当前文化产业的一部理论性著作,本书既具有自身逻辑结构的完整性,同时又体现了我们理论观点的创新性。

本书在形成过程中,长安大学各级领导和经济管理出版社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特别是我校党委副书记杜向民研究员对本书的撰写提出了诸多建议并给予多方支持。另外,西北大学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经济学家何炼成教授对本书的形成也给予了诸多指导,并在百忙之中为本书欣然写序。在此,我们一并表示最为诚挚的感谢。

作为对文化产业学理论的初步探索,本书的缺点和谬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赐教。

作 者

2005年4月于长安大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