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子方圆智慧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水成冰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老子是“方”,独特的视角,深邃的见解,成为道家思想的开拓者,一条文化的河床,逶迤曲折,从历史深处汩汩流淌,一直没有干涸;诸子百家是“圆”,理论纷呈,碰撞交融,汇聚成浩瀚大海,中华文明冉冉升起,璀璨夺目。

老子五千言是“方”,“大音希声”,响彻千古,震撼人心;老子五千言又是“圆”,做人、处世、养生、管理等等,无所不包,以洞见本源的智慧受到世人瞩目,构建成我们回避不了、也不可回避的文化背景,蕴藏着使我们血管里都浸染其精神元素的智慧力量。

“智欲圆而行欲方”,圆,是思想开放,兼收并蓄;方,是行动有据,收放自如。方圆结合,可进可退,进不是盲动,退不是逃避。圆,是心量宽,气魄大,虚心接受他人;方,是富于个性,以清醒的自我意识处世。圆是圆融,方是方正……

内容推荐

老子思想很深,但却非常清澈;老子思想好像离我们很远,实际上它就在我们身边,被忽略了而已;老子思想不是可望而不可及,完全可以了解它,利用它,发扬它,成为我们的智慧力量。

为了让博大精深的老子思想,尤其它的处世智慧,被更多人所认识和接受,本书在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五千言中提取精华,“还知于民”,从自我修养、做人原则、做事技巧、合作竞争、领导艺术、口才魅力等不同的角度或层面,进行开放性地解读,以达到传递智慧的功效。

目录

第一篇 以圆容方

——守静笃:把握自我的修养功夫

第一章 赤子之心——宁静地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第二章 宠辱若惊——冷静地面对各种诱惑

第三章 慎终如始——沉静地让自己保持前后一致

第二篇 以方制圆

——惟道是从:恪守原则的做人信念

第一章 以道临天下——在自爱中规范自己的行为

第二章 见素抱朴——在自重中经营好自己的位置

第三章 知雄守雌——在自信中盯准自己的目标

第三篇 方圆并用

——上善若水:游刃有余的交际方法

第一章 居善地——与朋友同事玩得好的方法

第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与领导上司处得好的方法

第三章 高以下为基——与下属员工磨得好的方法

第四篇 方中有圆

——柔弱胜刚强:零风险的竞争策略

第一章 其未兆易谋——以缜密的谋划减少风险

第二章 为而不争——以“吃亏式竞争”赢得回报

第三章 不以取强——以“合作式竞争”规避风险

第五篇 圆中有方

——处无为之事:巧于变通的领导艺术

第一章 知人者智——成功的领导用人重于谋事

第二章 以身为天下——高明的领导授权重于用权

第三章 功成而不有——魅力的领导激励重于施令

第六篇 由圆而方

——言有宗:能说会道的口才魅力

第一章 信言不美——好口才是追求和谐之美

第二章 不言之教——好口才的终极目的是心的沟通

第三章 大辩若讷——好口才的价值是帮助自己应对环境

第七篇 由方而圆

——大巧若拙:抱成一团的做事技巧

第一章 执大象,天下往——凝聚每个人的精神来做事

第二章 抱一为天下式——整合每个人的力量来做事

第三章 方而不割——磨合每个人的心意来做事

试读章节

6.我行我素是对自身的扭曲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

老子与孔子所讲的“中”的意思不同,孔子的“中”是不走极端,要保持“中庸”;老子所说的“中”是“中空”的意思,保持虚静的状态,甚至是“无我”的状态。“无我”不是我不存在,而是以他人存在而存在,这是一种处世态度,“无”是“空”,“空”可以装“有”,也就是以圆容方。

老子说理喜欢打比方,富于形象化。他说口袋,只要把一端缝合了,它的深浅就可以测出来,能装多少东西,也可以估算出来。但是,如果两头都不缝合,谁能知道口袋的深浅呢?能装多少东西呢?在处世中,某些特殊的场合,说话要谨慎,要像收紧的小口袋那样,将想表达的意思好好地组成合适的语言,且用合适的语气表达出来,切不可张嘴就说,说过后又不负责任,不认账。要知道这样会给自己惹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还会损害自己的名声。

所以,对于那种口无遮拦的人,切切要谨慎,管好自己的嘴,否则会误事的。

有位企业人力资源部部长讲过这么一件事:一天,她办公室来了一位应聘的年轻人。表面上看去这个人很内向,回答问题时,显得有些木讷嘴笨。但在十几分钟时间里,他竟然抢着别人的话题说了不该他说的话。于是,她果断地判断这是个爱管闲事、口无遮拦又缺乏经验和修养的人。于是对他说:“请到其他单位去试试吧。不过,我想送你一句话:今后无论你在何处高就,都要谨慎开口,不该说的话半句也不说,该说的话一定要认真、诚恳地说好。好吧,你走吧……真是一位心肠太软的女士,宁可得罪一个人,也要想办法帮助一位青年改正自己的缺点。

试想,如果这位年轻人依然我行我素,还能找到理想的单位吗?还能受到朋友的喜欢吗?人们都说“人言可畏”,要知道那些可畏的“人言”正是从不知道自己为何许人嘴里出来的。

与朋友在一起聊天时,有些人经常会为无谓的小事“抬杠”。争辩的结果也许能分出胜负,但绝对不会有助于增进彼此的友谊,相反,还会伤害彼此的感情——争辩的程度越厉害,失去“真我”的程度也越厉害,对彼此的精神伤害也就越大。

为了一时的痛快或为了面子而争辩,即使在争辩中获胜,心里得到了暂时的满足,但却会失去对方的感情——既使表面上服了你了,内心却会更加厌恶你。所以,这时,看起来是你胜了,其实是你败了。

斯蒂夫·哈德逊是一个职业运动员,还是为商界精英服务的私人教练,他说:“当我对是非问题尚未弄清原因前,我就送人一份礼物——沉默。,’他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最了不起的倾听者。他的训练效果有一半得归于他的听的能力,而沉默是这种能力的表现之一。他训练他的客户对沉默表示尊敬。他说:“如果你和一个重要的人在一起,你所要做的仅仅是保持沉默,让他们说话,去思考,让他们打开心扉,把那些一直想说但却常常被别人的高谈阔论吓了回去的东西讲出来。何况一开始你并不明白他们所讲的真正含义,乱插嘴是不讨好的。当我保持沉默的时候,一种纯粹的自我,开始与自己对话,它引导着我,给我以心灵的触动。我静默下来的时候,我可以听到另一个人的声音透露出几种含义,我从这些含义里进行分析,找到我认为真实的东西。,,

生活中,人们相互交往的机会多,同时是非纷争也相应增多,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行我素、自以为是的人最容易与人发生磨擦,不如虚己待人。容人容言,少给自己添麻烦。有人认为老子“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是明哲保身、与世无争的教条,所谓“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但是,注意,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并不完全是教人不可开口说话。只是说所当说的,不可多说,不可不说。最怕一开口就讲违心话、假话,把自己给出卖了,扭曲了。

P15-16

序言

老子是“方”,独特的视角,深邃的见解,成为道家思想的开拓者,一条文化的河床,逶迤曲折,从历史深处汩汩流淌,一直没有干涸;诸子百家是“圆”,理论纷呈,碰撞交融,汇聚成浩瀚大海,中华文明冉冉升起,璀璨夺目。

老子五千言是“方”,“大音希声”,响彻千古,震撼人心;老子五千言又是“圆”,做人、处世、养生、管理等等,无所不包,以洞见本源的智慧受到世人瞩目,构建成我们回避不了、也不可回避的文化背景,蕴藏着使我们血管里都浸染其精神元素的智慧力量。

“智欲圆而行欲方”,圆,是思想开放,兼收并蓄;方,是行动有据,收放自如。方圆结合,可进可退,进不是盲动,退不是逃避。圆,是心量宽,气魄大,虚心接受他人;方,是富于个性,以清醒的自我意识处世。圆是圆融,方是方正……

“何方圆之能周?”这是屈原痛苦地发问。其实在他之前,老子就给予了回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自然是人类的老师,老子观察自然,一次次聚焦,发现了生命本身的精彩,人如果做到效法自然,遵循原则,把握规律,那么心态平衡,即使一时行动偏差,也可以“损有余而补不足”,回到平衡状态,从而获得一种充足自在的人生,轻松快乐的生活。

老子不看一点,看全面,然后在全面中把握自我这一点,以最小的风险建立自己的行为坐标。老子不看一面,看正反两面,然后从反面窥视自己站立的这一面,以最大的概率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相处的胜数。

人与人和谐相处,需要遵循“道”——“道法自然”,即“做事原则”。做一个心性相融的人,而不是做一个违心逆性的人。老子不是教人避世,而是提供一种生存智慧。这智慧可以用形象化的概念来表现:人的性格是方,做人的原则是方;做人不讲原则,规避规则,只圆不方,一味圆滑,那么什么手段都会使出来,社会必因此陷于无序,人必因此活得紧张。人本身是自私的,但老子以“无私”而“成其私”,即以个性与原则的“方”去应对共性与他人的“圆”。

老子推崇水,因为水有“善德”,既能藏垢纳污,又能激荡澎湃。人在交际中也当效仿水,学习水,灵活地掌握交际方法,当方则方,当圆则圆,以“处下”的姿态和胸怀处世,实现与人友好相处的理想状态,达到“居善地,心善渊”的最佳境界。

老子不反对“竞争”,但竞争得把握尺度,是善意的竞争,不伤害双方的竞争,合作共赢的竞争,而反对过激的竞争,顾此失彼的竞争,急功近利的竞争。老子推崇“柔弱”,但柔弱不是做“老好人”,做缩头乌龟,而是对环境的充分把握,做出积极地应对,目的还是“将欲取天下”,达到与人“天长地久”相处的最佳效果。“无为”是为了不让矛盾尖锐化,“不争”是为了避免行为过激,“明哲保身”是对自我行为的校正,调和与磨合双方的观点,回到能彼此接受与认可的状态……

老子思想很深,但却非常清澈;老子思想好像离我们很远,实际上它就在我们身边,被忽略了而已;老子思想不是可望而不可及,完全可以了解它,利用它,发扬它,成为我们的智慧力量。

为了让博大精深的老子思想,尤其它的处世智慧,被更多人所认识和接受,本书在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五千言中提取精华,“还知于民”,从自我修养、做人原则、做事技巧、合作竞争、领导艺术、口才魅力等不同的角度或层面,进行开放性地解读,以达到传递智慧的功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2: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