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尼尔是现代美国戏剧的拓荒者,在美国戏剧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为美国戏剧赢得了世界声誉,不愧被称为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悲剧拓荒者,他不仅可以跟易卜生、斯特林堡和萧伯纳相媲美,而且可以跟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和莎士比亚相媲美”。不过,他由于受宿命论观点、神秘主义和其他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潮影响,始终没有弄清楚什么是他的悲剧人物实现理想的光明之路,便于一九五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凌晨在波士顿一家旅馆里逝世,结束了他那“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完成了他人生历程的循环和“回归”。但他的悲剧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并没有结束,用一九八八年十月十五日纽约市纪念奥尼尔诞辰一百周年大会用的一个标题“尤金·奥尼尔进入光明的长达一个世纪的旅程”来煞尾,也许更能概括奥尼尔悲剧的真正价值和对人生真谛探索的深远意义,以及他对世界剧坛的重要贡献,对我国二十一世纪的奥尼尔戏剧研究也许会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著名悲剧作家,是现代美国戏剧的奠基人和缔造者,一九三六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有世界影响的剧作家。他的剧作几乎全是悲剧,所写题材之新颖,涉及的领域之广阔,揭示的主题哲理寓意之深邃,以及艺术风格之绚烂多彩,在美国戏剧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他的悲剧大致可分为三类,细分起来可以说是五类:早期有浓郁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中期五彩缤纷的向内心世界开拓的实验悲剧或叫探索悲剧,其中有表现主义悲剧、精神分析悲剧和信仰探索悲剧;晚期是更加正视惨淡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本书主要介绍了了奥尼尔的戏剧作品,同时也介绍了他的诗歌和文论。
老人 (徒劳地拨动着火堆,想使火重新燃旺)奇怪,怎么这么久还不见他来?(听见有人走近)你好,杰克,我刚刚还在纳闷呢:你别是迷路了。
(老彼得进来。他身着简单的矿工服,靴上套着马刺,拿着马鞭,满身尘土,显然是急匆匆地远道骑马赶来。)
老彼得 不是杰克,是我。
老人 (失望地)你好,彼得。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儿吗?
老彼得 (从口袋里拿出电报)我刚要离开劳逊,电报员叫住我,让我把这个给杰克。我见你们这儿还有篝火,就想马上给送来。
老人 (接过电报)谢谢啦,彼得。不坐下歇会儿吗?
老彼得 谢谢,不过我还得赶路。我已经好几夜都没睡了,早上还得起早。(局促地笑笑)那鬼劳逊城可叫你们没个安稳觉睡吧!
(准备走,又站住)金子淘得还不错吧?
老人 一天比一天好。今天早晨我们从上面那一片还没动的地盘取了一小块样品,看上去成色不错,不过还没淘出来。
圣彼得 你们都该发大财。你们知道怎样攒钱,不像我,钞票和我总是没缘分。(沮丧地翻出口袋)你看,这次在劳逊我被他们赢了个精光,等到下次一准还得输净。(摇摇头)城市都他妈的见鬼。再见。
老人 晚安,可怜的彼得。总是这样,老是赌啊赌的,这回准是玩抽牌又输了。(看了看电报)嗯,不知道说些什么?我和杰克在一块儿五年了,没见他有信什么的。也许是什么和矿有关系的事儿吧?我最好拆开看看,杰克不会见怪的。(他拆开电报,读出声)“我等你来。”没签名,还是从纽约来的呢,真奇怪呀。算了,不去想它了。(把电报放进口袋里)兴许是那个笨蛋邮递员弄混名字了。我可不愿杰克听从这样的召唤。我现在就只剩下他了,我们马上就要发大财,我可不愿他离开。(不去想了)这电报肯定是弄错啦!(他打了个呵欠,四处望望,闪亮的眼光落在筛桶上)要是上头地盘的金子也像我们现在挖的这块地一样多就好啦!
(听见有人走近的声音)他来了。唔,你好哇,我的流浪英雄!
(杰克进来。他的穿着和老人差不多,但要年轻得多——刚三十出头。)
杰克 一匹马挣断缰绳溜了,叫我好找。搞了半天它在泉水边撒蹄子打滚呢,它还以为亚利桑那这一带水是那么好找哩,蠢家伙!
老人 (全然忘了电报的事)说来也怪,我们在这儿居然能找到水。地图上可是说没水的呢。这荒天野地的,在上帝顾不上的这地方,我们居然有这种福分。我们也好歹走了一回运。
杰克 (点头)可不是。(接着兴高采烈地)不过说到底,咱们也不一定非得就围着这鬼影都不见的地方转悠,哪儿有金子,能够找出来,哪儿就是咱的家。这里就有金子。(从衣袋里取出一小袋,摇晃着)我们找到了,所以我说嘛,就在这荒天野地里住下去吧!
老人 我也是这么觉得。(卷了一支烟,凑着火苗燃着烟卷)看样子我们总算在这儿有了出头的日子啦,也该着我们转运喽。咱们也够倒霉的了,从南非到阿拉斯加,每次就差那么一点儿。唉!到处碰壁,还得强装笑脸。(向年轻人伸出手,后者亲切地握住)自打在特兰斯瓦尔你把我从水里救出来,一晃都五年啦!我们可真是生死之交啊!(年轻人正欲开口说话)不,你让我说。我就是要感恩,我从来没有忘记那一天,以后也永远不会忘。
P2-3
尤金·奥尼尔(Eugene Gladstohe O’Neill,1888—1953)是美国著名悲剧作家,是现代美国戏剧的奠基人和缔造者,一九三六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有世界影响的剧作家。世界笔会副主席、当代美国戏剧泰斗阿瑟·密勒先生给予奥尼尔很高的评价,说:“事实上,他博览群书,熟谙中国哲学和德国哲学,并开始认真研究古希腊,他是一位卓尔不群的作家。”
奥尼尔于一八八八年十月十六日出生在纽约市百老汇剧院区的一家旅馆里,他之所以能引起世界剧坛的青睐,是由于他在悲剧创作方面的杰出成就。他是一位多产作家,包括早期散失的独幕剧在内,一共写了五十多部剧本,四次荣获普利策戏剧奖。除了《啊,荒野!》等个别喜剧之外,其他剧作几乎可以说全是悲剧,所写题材之新颖,涉及的领域之广阔,揭示的主题哲理寓意之深邃,以及艺术风格之绚烂多彩,在美国戏剧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他跟同代剧作家一起把美国戏剧推向成熟阶段,使之跻身世界剧坛。奥尼尔敢于独辟蹊径,善于博采众长,对戏剧艺术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从多种不同的视角反映了他一生孜孜不倦地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和对戏剧艺术的执著追求。他的悲剧大致可分为三类,细分起来可以说是五类:早期有浓郁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中期五彩缤纷的向内心世界开拓的实验悲剧或叫探索悲剧,其中有表现主义悲剧、精神分析悲剧和信仰探索悲剧;晚期是更加正视惨淡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
奥尼尔早年摈弃了对天主教的信仰之后,出现了信仰危机。他相信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说法,即上帝死了,死于对人的同情之中。他对人生感到迷惘,希望找出驾御世界的神秘力量是什么。他从普林斯顿大学辍学后做了海员,积累了丰富的海上生活经验,成了他早期戏剧创作的重要题材。这类剧本反映了人与大自然的冲突,写人与大海的搏斗,实则是写人与命运的搏斗。他把大海看作是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即宇宙神秘力量的代表和化身,颇像是上帝的替身。但人在狂暴凶猛的大海面前又显得十分渺小,无能为力,人跟它抗争无异于以卵击石,注定要失败,酿成一幕幕人问悲剧。恩格斯早就指出,悲剧的要素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奥尼尔的悲剧从一开始就反映了这种历史的必然。
……
奥尼尔晚期的现实主义悲剧中更娴熟地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他经常用雾作象征物,大雾弥漫象征人们生活在一个迷惘的世界之中,看不到前途和希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玛丽和埃德蒙喜欢雾是因为不愿意正视惨淡、痛苦的人生,想到雾中栖身避难。玛丽不喜欢雾号,因为雾号把她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受折磨;她的婚礼服是她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的象征。《诗人的气质》中的主人公梅洛迪埋掉的他那被撕碎的红色军礼服是他的不复存在的历史荣誉的象征,用决斗手枪打死的他的骏马是他虚荣心的象征,同时也象征性地打死了“梅洛迪少校”,使他恢复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一个邋遢的小酒店主,即他的梦幻(或叫白日梦)化为泡影,开始“屈尊俯就”,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直面人生。这是剧中主人公,也是作者思想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奥尼尔大量运用象征手法,无疑为他的五彩缤纷的悲剧增添了感人的力量和艺术魅力。
尤金·奥尼尔写了一些诗歌,发表了一些戏剧论文,但主要成就是在戏剧创作方面。他一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大胆地向自然界、现实社会和人的内心世界开拓,创作了许多哲理寓意深邃的不朽悲剧;他在艺术上独辟蹊径,善于博采众长,成功地运用或实验了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现代心理学精神分析、内心独白和旁白等多种戏剧艺术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奥尼尔是现代美国戏剧的拓荒者,在美国戏剧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为美国戏剧赢得了世界声誉,不愧被称为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悲剧拓荒者,他不仅可以跟易卜生、斯特林堡和萧伯纳相媲美,而且可以跟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和莎士比亚相媲美”。不过,他由于受宿命论观点、神秘主义和其他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潮影响,始终没有弄清楚什么是他的悲剧人物实现理想的光明之路,便于一九五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凌晨在波士顿一家旅馆里逝世,结束了他那“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完成了他人生历程的循环和“回归”。但他的悲剧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并没有结束,用一九八八年十月十五日纽约市纪念奥尼尔诞辰一百周年大会用的一个标题“尤金·奥尼尔进入光明的长达一个世纪的旅程”来煞尾,也许更能概括奥尼尔悲剧的真正价值和对人生真谛探索的深远意义,以及他对世界剧坛的重要贡献,对我国二十一世纪的奥尼尔戏剧研究也许会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郭继德
二00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于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