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烟雨平生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绍铭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香港岭南大学荣休教授、著名华文散文名家刘绍铭先生的自选集,也是作者的第三本散文集,时间跨度三十多载。作者行文不拘一格,所闻所想均信手拈来,加以学识广博,不时穿插古今中外文学典故,幽默风趣、见解独特,令人折服。作者在《万象》杂志行文既久且多,很受欢迎。

目录

香港版前言

一、淡紫的记忆

 花旗八卦

 落发传奇

 梁实秋理发记

 取名的艺术

 Lingua Franca

 PoMo·Babble Babble·教人心里发毛

 费兰明高之歌

 007的忧郁

 活宝丘吉尔

 丘吉尔的独门武功

 观画弹泪录

 通识忍者龟

 涕泪交零的现代中国文学

 落难才女张爱玲

 燕京·哈佛·洪业

 燕京·哈佛·洪业续记

 母语与母体文化

 批评家的清规

 道德·文章

 自我感觉良好

 淡紫的记忆--董桥的《从前》

 通天之路

 美国人的嘴巴也会出象牙

 O,Wow Yeah,乔志高

 多少个杜甫才够用?

文字岂是东西

红拂新识

 一部电影,两种编法

上帝·母亲·爱人

 超级明星的身价

 经济·民生·林行止

 天堂的模样

 独留香水向黄昏

 知音如不赏

 仲夏书钞

 高官亦人子耳

 嘴里淡出鸟来的日子

 黎锦扬传奇

二、怀念旧台北

 旧时香港

 怀念旧台北

 中国人“吃”的文化

 前辈风范

 文化瘾

 工作瘾

 李小龙之死

 一饭之恩

 情是何物

 一双双讨债的眼睛

 向生命报复

 孔庙堂前讲耶稣

 日本人的“精神阳痿”

 死亡的现实

 可信者不可爱

 金漆屁股

 谁是孔丘?

 一个学生能有多少祖母?

 精致文化

 有钱人就跟你我不一样

 香肉传奇

 跷  课

 示  众

三、半仙·如半仙

 借问酒仙何处有?

 半仙·如半仙

 八股·情书

 跟洋妞说爱,与番佬谈情

 地铁春光

 港式温柔

 扬才露己

 名网恢恢

 文化包装

 请卿一泓秋水醉我

 恍如隔世

 高等华人

 头衔与身份

 八卦纵横谈

 美国出品(一)

 美国出品(二)

 美式田鸡汤

试读章节

以美国时间算,日机偷袭珍珠港那天是1941年12月7日。可是在北京,在燕大校园,已是8日早晨了。

那天一早,洪业就被哲学系教授张东荪电话吵醒,告诉他美国和日本已正式宣战了。美曰既成敌国,燕大是美国教会办的学府,当然是日本人要对付的目标。但事出仓促,在北京的东洋人一时也拿不出什么“对策”。他们急着要抓的人,只有林迈可夫妇(Michael Lindsay)。林迈可1937年起在燕大任教,与洪业极相处得来,两人常在晚上咬着烟斗,对着壁炉聊个没完。

洪业和其他同事完全想象不到的是:林迈可竟然是西山那边共产党的幕后接济线人,供给他们大批火药、医疗用具和无线通讯器材。林迈可夫人是李效黎,国民党将军的女公子。

燕大的“中立”地位因珍珠港事变消失后,日军马上上门抓林迈可,谁料他们夫妇在数小时前已乘司徒雷登的车子溜到西山去。

林迈可抓不到,燕大的中国籍教授如洪业却像网中鱼,让日人随手捡来。

洪业在燕大校园地牢幽禁了差不多一个星期后,一个被迫作曰军鹰犬的韩国汉子带他上楼审问.

洪业面前是一个日本军官。

“请向大人行礼鞠躬。”韩国汉子用中文向洪业说。

洪业年近五十,却被命令向一个二十来岁的阿兵哥行礼鞠躬,屈辱可想而知。他一边行礼,一边说:“我是向武力鞠躬。”

日本军官吩咐韩人给洪业拉一把椅子,然后开始间他的身世,为什么到美国念书,到过日本多少次,和在日本有没有朋友等细节。

约莫半小时后,日人谈锋一转:“你是否反对皇军政策?”

“对的。”洪业并不回避说。

“你反抗大日本的理由是什么?”P76-77

序言

《烟雨平生》是我1994年回港后出版的第三本散文集。第一本是《香港因缘》(1995),第二本是《旧时香港》(2002)。这两本选集所收文章,大部分先后在《信报》和《明报月刊》发表过,此外还有《文学世纪》和《香港文学》。

本集所收,亦多为上述刊物旧作。但也选了不少七八十年代在台湾《中国时报》、《联合报》和《中华日报》发表过的文章。《二残游记》是70年代产品,以章回体的形式不定期地在《中国时报》连载。虽说是“章回体”,但故事结构独立成篇,不靠“下回分解”穿针引线。大概为了这个理由,“二残”偶然会接到编辑朋友的邀请,到“他报”客串一段时期。不过这是题外话,与本序言无关。  

《游记》系列结束后,《中国时报》和《联合报》两位副刊编辑,觉得“二残”在文字上插科打诨潇洒的一面从此消失江湖,未免可惜。《游记》既告一段落,那么以类似的嬉皮笑脸笔法点拨众生,总可以吧?本集所取诸篇,如《金漆屁股》、《一个学生能有多少祖母?》、《半仙·如半仙》、《八股·情书》和《跟洋妞说爱,与番佬谈情》,这类文字,就是盛情难却下“发潜质之幽光”的另类书写。

这些当年用笔名发表的东西,今天再也写不出来了。一个人的文字生涯,是有阶段性的。年龄的增长,固然阶段分明;经验的感受,也有阶段。同样的我,今天再来处理同样的题材,譬如说《八股·情书》吧,恐怕成文时只见“八股”的暮气,再看不到情书的火花。苍老的心境,无法模拟醉人的春色。

《地铁春光》是我1994年刚回香港所见所闻所思的即兴之作。初见华夏标帜的黑发,变了金毛,已觉震撼;但最令我觉得恍如隔世的,莫如地铁内痴男怨女的示爱方式。当时觉得他们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互相毛手毛脚,未免太“超英赶美”了。

地铁风光如旧,但眼前这种景致,已引不起我成文的兴趣了。经验相似,但感受不同。见怪不怪的事,了无新趣。再说,当年毛手毛脚的金毛,也随岁月的增长,开始樽前悲老大了吧?

粗略来讲,《烟雨平生》收了我三个阶段的文章。第一阶段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散见于台湾报纸副刊,后来分别在台湾结集成书的作品。第二阶段是我1994年至1995年间每周在《信报》发表的专栏文字,后来结集而成《香港因缘》。除《地铁春光》外,这集子还有几篇我特別喜爱的文字,趁此机会在《烟雨平生》内重刊,给自己做个纪念。第三阶段就是近两年见于《信报》和《万象》的新作。书为三辑,编排以文字性质分类,不以年序为依归。但话虽如此,这些辑別不是什么楚河汉界、甲乙丙丁范围内的篇章,是可以随时调换的。

本书所收稿件覆盖的时光,前后三十多年。30年是长长的一段日子。如果要把当初错爱刊登我稿件的编辑朋友——罗列出来,恐怕会像洋人所说的Laundry list一样,仅是一张毫无感情的“细目清单”。几经考虑,决定不从俗了。但我不会忘记他们对我的恩情。书一出版,就会寄到他们手上。

“烟雨平生”脱胎自东坡居士《定风波》词。原句为“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我多年来一直情迷的句子。既是这么喜欢,又能托出我三十年来的沧桑感,就冒昧地借用四字作书名了。

刘绍铭

书评(媒体评论)

刘教授自选集《烟雨平生》处处见得到这样严肃的俏皮文风。学术不死,靠的正是刘教授这样的热肠鸿儒在学术殿堂的后园里死命保住那片繁花杂草!……他的西学造诣赐给了他的文章无尽的养颜汤:You will be sotickled!

……读书教书和写作把他带到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境界,他终于可以在最清雅的书房咀嚼小镇酒商的广告词:Life is too short for bad wines!我喜欢读《烟雨平生》里写中国文人在美国的生活。刘绍铭写这一类小品下笔仁厚得很有意思……中国文人学者在美国学术界讨生活真不容易,难为刘绍铭烟雨归来一蓑无恙。

——董桥

譬如他说喝酒,说杨牧是因独饮而念故人,他却是因念故人而独饮。这因果一换,喝酒兴致和文章就都两样。刘公子说酒,那是三分喜气三分豪气再加四分似有若无的仙气,列入刘氏酒仙谱自当仙则加勉,没列入的那是要惆怅死了。刘公子的“半仙谱”和他的“八股情书”一样,笔墨灿烂,见性见情。那是二十年前。

江湖忽忽,刘公子也变成了刘公,却是性情不移。

在这里造次刘绍铭教授,都是因为读了他的自选集《烟雨平生》,有荤有素,有人有仙,好看得紧。

——香港《信报》

刘绍铭教授的散文,在在表现出其对文字的细腻的触觉和敏感,《烟雨平生》是最佳的示蒞。

——香港《文汇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6: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