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两位认识论学者——一位是心理学家,另一位是物理学家——在认知心理领域唯一的一次合作的圆满结果,皮亚杰的思想和加西亚的思想在相互碰撞中得到了极大的充实和改变。两位作者的着眼点不仅仅局限于考察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中的共同性。在试图阐明内在于一切认识建构的过程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使心理发生和科学史接受建构主义认识论假设的检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心理发生和科学史/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精华译丛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瑞典)J·皮亚杰//R·加西亚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两位认识论学者——一位是心理学家,另一位是物理学家——在认知心理领域唯一的一次合作的圆满结果,皮亚杰的思想和加西亚的思想在相互碰撞中得到了极大的充实和改变。两位作者的着眼点不仅仅局限于考察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中的共同性。在试图阐明内在于一切认识建构的过程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使心理发生和科学史接受建构主义认识论假设的检验。 目录 总序/Jachque Voneche 中译本前言YRolando Garcia 前上/Bfirbel Inhelder 致谢 引论 I 发展的阶段 Ⅱ 形成和意义 Ⅲ 历史的问题 Ⅳ 实验和演绎 V 认识的最初工具 Ⅵ 建构和预成 Ⅶ 不同的道路及其终点 Ⅷ “事实”概念 Ⅸ 合理性和因果性 X 发现和证明 Ⅺ 本书的目的 第一章 从亚里士多德到动量力学 I 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学说 1.引论 2.理论 3.亚里士多德推理的一个例子 4.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特点 5.亚里士多德学说的批判 Ⅱ 中世纪力学 1.亚里士多德体系的继续 2.动量的理论 Ⅲ 认识论反省 1.从假必然性和假不可能性到逻辑和因 果必然性的转变 2.从属性到关系的转变 3.从一种根据最后原因和共同原因的“物 理解释”到一种动力学概念的转变,只 能建立函数相关和变换体系 第二章 心理发生和前牛顿物理学 I 动量的心理发生 1.预先的说明 2.第一阶段 3.第二阶段 4.第三阶段 5.第四阶段 6.结论 Ⅱ 三种共同的机制 1.假必然性 2.谓项、关系和变换 3.方法论和认识框架 第三章 几何学的历史发展 I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Ⅱ 解析几何学 Ⅲ 投影几何学 Ⅳ 变换概念的前身 1.古希腊概念 2.16世纪和17世纪的特征性例子 3.为什么变换滞后了? V 最后阶段:代数化 Ⅵ 结论 1.几何学中的变换概念 2.几何学的三种代数化 3.基本关系:图形内、图形间、图形外关系 第四章 几何结构的心理发生 I Ⅱ Ⅲ Ⅳ V Ⅵ Ⅶ 1. 2. Ⅷ 结论 1. 2. 3. 第五章 代数学 I 代数学的起源 1. 2. Ⅱ 代数方程的解 Ⅲ 体 Ⅳ 线性不变量 V 双有理变换 Ⅵ 代数曲线:从变换到结构和范畴 Ⅶ 结论 第六章 前代数体系的形成 I 在动作方面的“内”、“间”、“外”阶段 Ⅱ 关于序列和分类 Ⅲ “内”、“间”、“外”阶段的性质 第七章 力学的发展 I 牛顿力学 1.质量的定义 2.弹力领域 3.特殊定律的重合 4.经典力学的粒子结构 Ⅱ 对力学发展的认识论反省 1.可观察事实、理论性术语和理论 2.“经验”抽象和“反省”抽象 3.理论的连续 第八章 物理知识的心理发生 I 引论 Ⅱ 基本物理事实的构成所必需的抽象和概括 1.压力 2.速度 3.建构概括 4.变量的重新解释 Ⅲ 在重量的心理发生中过渡阶段的证实 第九章 科学、心理发生和意识形态 I 科学的社会学和认识的社会发生 1.认识框架和范型 2.外源因素:社会范型 3.内源因素:认识范型 4.意识形态,认识框架和范型 Ⅱ 目前关于科学发展的争论 Ⅲ 改革认识论的必要性 第十章 一般结论 I 工具 Ⅱ 过程 Ⅲ 整体机制 译后记 策划者后记 试读章节 2.第一阶段 我们终于开始讨论与历史的这些对应,关于亚里士多德两种推动者的理论,主要的问题显然是在无生命的运动物体情况下被认为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在推动者的作用,以及在受外力作用的运动的保持应是充分的情况下与一个外部推动者的连续接触的必要性问题。 关于第一点,与心理发生的比较看来是明确的,它证明了生物和无机物之间分化的滞后性。从这个观点看,内在推动者的普遍性是不言而喻的,并且与目的论的普遍性有联系。现代学者在生物学领域保留了这种目的论,并赋予它在因果关系上由目的性调节规定的地位,而亚里士多德仍把运动与一个生物形态的目的联系在一起,如同在思维的基本阶段的情况。儿童关于这种内在推动者的假设漫无边际,年幼的被试把风解释为是由摇晃的树木、翻腾的水浪或随意飘动的云产生的,这自然有助于我们将要讨论的反推格式的形成。 至于外部推动者与运动物体的连续接触的必要性,在亚里士多德学说中的两个决定性理由,已经在心理发生中起着潜在的作用。我们已经看到,第一个理由是不承认任何惯性运动,惯性运动是不合逻辑的,因为亚里士多德通过完美无缺的推理证明运动在虚空中的必然性,但这是为了得出虚空和惯性本身的双重不合逻辑性。第二个理由是固有的或自然的位置理论。该理由认为,一个无东西伴随的抛射物一旦与抛射者分离,应该垂直落到地面(在亚里士多德和幼小的被试认为的其水平轨迹的终点所发生的事情)①。不过,这两个理由不管明确与否都是儿童提出的,值得注意的是,它导致一种常见的和相当有系统的反推。因为没有惯性概念,所以直线运动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由于制动,或仅仅是由于冲力的丧失或运动物体的“疲劳”而停止。但是,当直线运动是连续的和看来没有最初的推动,比如说云,那么被试通常会说云是被风吹动的,他只要挥动一下就能产生风。所以,一种“在周围的反作用中”获得了或多或少的力量。在离心力(惯性的另一种形式)的场合,幼小的被试说固体或液体位于容器的圆周轨迹的顶点时不掉下来,是因为容器在转动时“产生空气”,空气推动和拉住在篮子或瓶子里的重物。这种空气反冲的其他例子,我们还能举出许多,在出乎意料的情况下通常成为能说明一个意外结果的解释。因此,向儿童提出关于抛射物的问题并不是人为的:为什么一个球被投出后不是马上落下?儿童没有看到其中的问题,因为人们“用力投”球,因为球适合这种运动(内在推动者),接着,儿童用亚里士多德指出的两个原因提到空气的推力:由抛射者的运动推动的空气和由运动物体产生的、又回到运动物体后面的气流。 关于固有的位置,不言而喻,石头的固有位置是在地面,烟的固有位置是“在空中”,在空中的重量没有相对性。但是,值得引用儿童的一些自发的回答:如果人们不要求讲出一个球落下的原因,有一个八岁七个月的被试这样回答:“如果我把球放在这里(出发点),那么它会一直走向一个目的,它应该有它的自然位置。”关于重物落下的问题,他不再是亚里士多德学说的信徒。 P44-45 序言 本书是两位认识论学者——一位是心理学家,另一位是物理学家——在该领域唯一的一次合作的圆满结果。在夺走其生命的疾病晚期,皮亚杰十分欣慰地看到了本书的完成。两位作者盛情地要我为本书写一个简短的前言。 自1967年起,我十分荣幸地成为两位作者在构思和写作《心理发生和科学史》的过程中持续不断地交换意见的见证人,人们能在带有作者个人风格的不同章节中看到这种意见交换的痕迹。我想强调的是,皮亚杰的思想和加西亚的思想在相互碰撞中得到了极大的充实和改变。 皮亚杰的整个事业旨在创建一种运用历史一批判方法和依靠心理发生方法的发生认识论。通过科学思想的历史研究,他的儿童认识发生观点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深化,并不断地更新,一直延续到本书。 而罗兰多·加西亚是卡尔纳普和赖欣巴哈的学生,曾在皮亚杰的协助下,在儿童的世界表象的心理发生方面发现了十分丰富和有说服力的事实,进而以新的观点考察自古希腊时代到牛顿革命的科学思想的发展。在这里,他研究了在这段历史中清晰可见的发展机制的一些问题。 两位作者的着眼点不仅仅局限于考察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中的共同性。在试图阐明内在于一切认识建构的过程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使心理发生和科学史接受建构主义认识论假设的检验。 在我看来,在皮亚杰和他的合作者的事业中,本书是第三次和最重要的认识论综合。在第一次综合——《发生认识论导论》(1950年①)在当时已经提出了一个纲领——中,皮亚杰以经典认识论的观点解释他关于思维范畴(数、质量、空间、时间,等等)的心理发生研究的结果,并同时指出了先验唯心论和经验实在论的缺陷。他强调,为了使认识论获得一个科学地位,应该研究认识转变的过程,问题在于个体发生或历史:“活生生的现实事物的本质不是通过其唯一的初始阶段,也不是通过其最终阶段,而是通过其转变过程本身显示出来的;这就是建构的规律,即在其逐渐形成中的运算体系。”只有知识的增长才能确定主体和客体各自的作用。 人们可能会惊奇地发现,自皮亚杰开始从事为其毕生事业定出基本方向的学科以来,他认为这门学科“应该是一门开放的科学”。此外,由于坚信能称得上是科学的、也就是能在学校传统之外传播的认识论只能是学科间合作的产物,皮亚杰十分高兴后来英年早逝的大逻辑学家和数学家E·W·贝特(Evert W.Beth)在严厉地批评了他的形式化尝试后,答应参与合作,于1961年共同撰写了《数学认识论和心理学——论形式逻辑和现实思维》②。在这部体现皮亚杰所说的认识论第二次综合的著作中,贝特在分析了数学的基础和提出了逻辑学和认识心理学的必不可少的独立性原则后,赞同皮亚杰的观点:认识论能解释人类的现实思维何以能产生作为客观认识的严密体系的科学。而皮亚杰则试图证明认知结构是动作协调的最普遍机制的结果。两位作者得出结论:认识主体在其发生过程中制定的标准可能类似于内在于科学思想的标准。因此,这部著作是形式模型和现实思维的关系的暂时建立,这种关系的建立体现了皮亚杰事业中“结构主义”时期的特点。 之后,皮亚杰通过对两个有待解决的大问题——物理思维和一种发展机制理论的全面修改——的研究,以新的激情进入其研究的第三个阶段。 《因果关系理论》③的研究是由理论家,如已故的罗森费尔德(Rosenfeld)、布日(Bunge)、库恩(Kuhn)、哈伯瓦克斯(Halbwachs),以及后来的加西亚共同完成的。它促使心理学家们进行综合研究,其成果是皮亚杰和加西亚合著的《因果关系解释》④。 因果关系解释的发生研究促使皮亚杰进一步关注客体在思维运算形成中的作用和发展一种完整的相互作用论。认识范畴的发生认识论因而变得完整,从此以后,作为用于分析的结构工具的逻辑一数学模型就建立起来了,深入研究儿童认识发展机制的时候已经来到,人们将看这个模型对科学史比较研究的重要性。 认识发展的机制能在主体对需认识的环境的最低适应的组织阶段到以后的顺序阶段的转变中得到解释。皮亚杰试图借用生物学机制的一个模型,即平衡化作用的模型来解释认识的发展或增长。这个机制服从内源的引导,能抵消不平衡产生的紊乱。再平衡不一定能到达体内稳定状态,但能作为新事物的原因。与超越和被超越者在认识的新形式中的整合有关的特殊过程有很多:反省抽象和概括,领悟和主题化,可能事物的虚构和导致必然性的推理。所有这些特殊过程都是螺旋形发展的原因,辩证地表明了使主体进行有效的再适应的不平衡的重要作用。 由儿童在解决问题时的许多行为表明的这些机制和手段看来是十分普遍的,它们对数学和物理思想的某些发展的历史顺序的深入研究具有启发意义。两位作者在研究概括机制中的意图不是描述一对一的对应,不是假设种系发生通过个体发生的重演,也不是停留在连续类比的证明上,而是力求证明在概念体系的范围内,一个历史时期到下一个历史时期转变的机制是否类似于一个发生阶段到下一个发生阶段转变的机制。显然,最引人注目的例子是儿童关于运动的传递给出的连续解释,这些解释是根据儿童思维的运算产生的,类似于在前后相继的各个时代由许多思想家,从亚里士多德到比里当和贝内德蒂,对动量作出的解释。他们研究客体之间的关系或转换,进行两位作者称之为客体外的、与结构的建构有关的分析,在认识论方面更重要的和更意外的发现是从客体内的分析,或客体的分析到人们能称之为客体间的分析的一种普遍过程的发现。 在几何学史中,加西亚划分出三个阶段:a)从古希腊思想到18世纪的几何学;b)彭赛列和夏斯莱的投影几何学;c)由克莱因引入的几何学整体概念。笛卡儿和费马的描述几何学,以及微积分提供了确保从a)到b)转变的工具,而群理论则提供了确保从b)到c)转变的工具。从拓扑学的直觉通过投影概念的形成到抽象的参照系的建立,从古到今观察到的这些发展和儿童的空间与几何表象之间的类似,向建构主义认识论提出了许多的问题。 即使研究涉及到在代数和几何学领域,或在物理学各个分支,特别是在力学中人类的发现和认识的顺序演变关系,皮亚杰和加西亚观察与搜集到的材料仍不断地提出认识论的新问题。因此,由于两位大学者富有成果的合作,这本重要的著作开辟了超越心理学和科学史界限的研究道路。 后记 皮亚杰其人其说的历史和学术地位国内外学界早有共识,笔者此处无须赘言。但笔者想说的是,皮亚杰不愧是一位老而弥坚、与时俱进的一代大师。直至垂暮,他都在从相邻学科汲取滋养,不断修正和完善他的理论,其创新之显,改变之大,以至于人们足有理由称其晚年理论为“皮亚杰的新理论”,以区别于之前所谓“皮亚杰的经典理论”。概括而言,新理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以抽象代数中的态射一范畴论取代早年的群、格等代数系统作为思维运算的形式化工具;其二是以注重意义蕴涵的内涵逻辑取代传统的外延取向的外延逻辑,从而改造了运算逻辑,使之更符合心理逻辑的实际状况。当然,新理论的产生并未使皮亚杰的理论变成数学和逻辑学。正如英海尔德所言,“皮亚杰从未试图,当然也从未宣称自己是一名逻辑学家。他只是选择和采用某种数学和逻辑的模型,为的是能够分析儿童所作出的对知识和范畴的建构”①。知识的个体发生、发展的心理学研究仍是其发生认识论的主题,这是他终其一生未曾放弃的主要目标。 遗憾的是,皮亚杰的新理论并未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国外如此,国内尤然。如从网上检索可知:有关态射一范畴观的文献竟只见寥寥数篇。近年见著报刊者更付阙如。笔者以为,这种状况并不正常。我们也不能把这一现象仅归咎于是皮亚杰新理论“曲高和寡”之故。或许,它与当前学界只勤于所谓实证研究的数据积累而疏于理论的概括和提升而有一定关联。这种局面应该打破。皮亚杰所主张并身体力行的发生认识论的跨学科合作的研究特色应予继承。 基于上述指导思想,笔者主持了此套译丛的引进和翻译工作。目的是引起国内心理学界更多同行对皮亚杰新理论的兴趣和重视。本译丛五本书均为皮亚杰晚年著作。《走向一种意义的逻辑》和《态射与范畴》更是皮亚杰及其合作者直接阐述其新理论的经典之作。前者采用新的内涵逻辑取代外延真值表逻辑作为刻画儿童认知发展的工具;后者以更具动态性和建构性的数学工具作为描述认知的过程、程序和机制的数学模型。另三本则与新理论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关联:《心理发生与科学史》探索儿童思维的心理发生和科学概念的历史演变之间的连续性和同构性,揭示新理论和新模型的普适性;《可能性和必然性》和《关于矛盾的研究》则是皮亚杰以新理论为视角,继续发生认识论关于可能性和必然性以及否定、矛盾等逻辑范畴的个体发生研究。当然,同属于皮亚杰晚年新理论之范围的著作还有《关于对应的研究》(1980)、《关于概括化的研究》(1978)、《反省抽象研究》(1977)和《认知结构的平衡化》(1975)等。这些著作我们拟在本译丛的第二辑中向读者继续推出。 现在,当本译丛的五本书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时候,我想表达对日内瓦大学皮亚杰文献档案馆馆长雅克·弗内歇(JacqtJes Voneche)教授及Jean Piaget,Archives Folmda—tion的由衷感谢。这五本书的人选是笔者1999—2000年在文献档案馆访学期间与弗内歇教授商定的。弗内歇教授是该基金会的主任,他慷慨地答应由基金会作为主要出资方,购得它们的中文版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同样也在资金上给予了支持)。尽管基金会确有鼓励和支持皮亚杰著作在世界范围内以多语种出版的宗旨,但由于基金会近年的财政情况并不理想,因此,我们获得这笔资助应该说并非易事。弗内歇教授还亲自出面与原出版社交涉。在中译本成书之际,作为现今日内瓦学派的代表人物和皮亚杰的当年同事,弗内歇教授还为之撰写了精辟的总序,并积极约请有关的皮亚杰研究专家为它们分别撰写中文版序言。所有这些,自然为本译丛增色不少,同时也更有利于读者对皮亚杰新理论的理解和把握。 关于本书的译者,笔者想略作介绍。笔者本人实际只译出其中一本(《走向一种意义的逻辑》),此书中涉及相干与衍推逻辑的部分还承蒙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逻辑学家冯棉同志审阅,笔者从中获益良多。《心理发生与科学史》由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姜志辉副教授直接从法文译出。姜先生曾为商务印书馆译过多部学术名著,是一位心理学专业知识与法文水平俱佳的知名学者。其余三本书的主译者均为笔者的已毕业或在学的博士(生),笔者虽忝为审校,实际上主要是他们的辛劳成果。熊哲宏教授曾以其博士论文《皮亚杰理论与康德先天范畴体系研究》(2002)及《皮亚杰哲学导论》(1995)等专著和有关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一系列论文,名噪中国理论心理学界。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副系主任吴国宏副教授研习皮亚杰理论多年,在弗内歇教授来华讲学期间作为现场翻译,其专业知识与外语水平均深得弗内歇教授的好评,至今教授在与笔者的来往信函中还屡有提及。刘明波、张兵与孙志凤三位同志着力合作翻译《态射与范畴》一书,应该说他(她)们完成了一件十分艰巨的任务。孙志凤同志受过数学专业的本科训练,因此可以期待在此书涉及数学的内容上,译文当无大的错误。另外,在本译丛译文的后期整理、打印等繁杂事务中,蔡丹同志做了大量工作。当然,本译丛最终能够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朱杰人教授给予了鼎力支持,心理编辑室的彭呈军同志和版权部的龚海燕同志更是付出了极大的辛劳。没有他们的决心和帮助,别说这套译丛的最终出版,或许连其最初的动议都是不可能产生的。 最后,我想再次引述英海尔德的话与国内有志于皮亚杰研究的同仁们共勉:“我们用不着赞美皮亚杰已完成的工作,对他的最好的纪念礼品是推进他的研究”。① 对皮亚杰的新理论更应作如是观。 李其维 2005年7月7日 华东师范大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