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揭示了我国航天事业从“神舟”1号到目前遨游太空的“神舟”6号研发、制造艰难、曲折的不凡历程。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决策过程、国际背景及航天人为之奋斗的动人故事,是目前最为完整记录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足迹的书籍,其中所透露的“神舟”6号的有关内容是目前可报道和面世范围中最为丰富和翔实的。全书向人们展示了中国航天科技人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的英雄主义精神,见证了共和国几代航天人成长和奋斗的足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神舟号揭秘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张传军//徐珊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揭示了我国航天事业从“神舟”1号到目前遨游太空的“神舟”6号研发、制造艰难、曲折的不凡历程。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决策过程、国际背景及航天人为之奋斗的动人故事,是目前最为完整记录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足迹的书籍,其中所透露的“神舟”6号的有关内容是目前可报道和面世范围中最为丰富和翔实的。全书向人们展示了中国航天科技人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的英雄主义精神,见证了共和国几代航天人成长和奋斗的足迹。 目录 第一章 尝试/001 第二章 曲折/015 第三章 爆炸分离/022 第四章 安然无恙/032 第五章 总设计师指点迷津/050 第六章 夜半船开/058 第七章 穿山洞跨草原/072 第八章 通天的铁路/087 第九章 向发射塔挺进/097 第十章 戈壁作证/116 第十一章 千年突破/126 第十二章 命中多舛/148 第十三章 迟射的“神舟3号”/162 第十四章 高原之歌/177 第十五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193 第十六章 太空中的衣食住行/21l 第十七章 一切为了载人/229 第十八章 登天传真/247 第十九章 “神舟6号”前夕的日子里/259 第二十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265 第二十一章 航天员的训练和太空生活大揭秘/274 第二十二章 “神舟6号”知多少/283 第二十三章 展望“神舟7号”、“神舟8号”与登月/288 试读章节 从中国人下定决心搞人造卫星到今天成功进行载人航天飞行,几十年过去了。其间经历了多少曲折与艰难,成功与失败,历史应该记载,人民不应该忘记。 一、钱学森为大家扫盲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后来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下,组建了有关航天工业的领导机构——第七机械工业部,由聂荣臻元帅挂帅。钱学森等专家和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副司令员王秉璋等人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详细地制定了我国的航天技术研制规划。 1955年6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留美从事喷气技术与火箭技术研究的钱学森博士,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1956年2月,钱学森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不久,航空工业领导机构和火箭、导弹研究院先后成立,钱学森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钱学森回国的第二年,在北京紫竹院公园西南角的一间屋子里,10多位将帅和156名应届大学毕业生齐聚在这里。聂荣臻元帅庄重宣布,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 这些大学生刚分配来时,根本不知道让他们干什么。他们所学专业各式各样,可就是没有学火箭导弹的,因此钱学森开始从一年级“扫盲”,首先讲人造卫星,再讲导弹概论。这种学习班连续办了三期,国防部五院的工作从此走上了正轨。由于钱学森的工作特别繁重,因此他辞去院长职务,专心搞研究,这样,空军副司令员王秉璋被调到国防部五院当院长,刘有光任政委。 1958年10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大跃进成果展览”开幕,人们看到了运载火箭的模型,高空探测仪器的模型,还有一些空间技术发展的推想性模型。 谈到探空火箭,我们就会想起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王希季。他是云南大理人,中科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49年10月,正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王希季在报纸上看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他放弃了美国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优厚的工作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历任上海交大、上海科大等大学教授。1958年,当他准备赴德国进行为期两年的教学互访时,忽然接到上海市委的调令,委任他承担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的研制任务。 王希季是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气象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在以后研制的18种探空火箭中,他担任了12种型号的负责人。探空火箭的研制,为卫星的研制打下了良好而坚实的基础。王希季倡导并参与发展无控制火箭技术和回收技术两门新学科,他不但主持了“长征1号”运载火箭和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工作,还主持制订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的设计方案。同时作为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他提出了重要的研制方案,并主持采用了新技术,使我国卫星返回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而成为掌握这项尖端技术的三个国家之一。如果没有这中间三十多年的停顿,中国恐怕早就跻身航天大国的行列了。 1960年2月19日,王希季来到上海郊区的一个发射场上,那里没有电,没有通信设备,更没有自动跟踪火箭的仪器;最危险的火箭加注,竟然是用自行车打气筒打进燃料贮箱中的。 就是在这种简陋的条件下,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随后,生物火箭也相继升空。1963,年我国第一枚气象火箭也发射成功,它带着40公斤重的探测仪器飞上了115公里的高空。1964年,又成功地发射了一枚生物火箭,测量并拍摄了生物在失重环境下的生理状态。 1965年,毛泽东视察了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刘少奇、邓小平、陈毅等也视察过火箭的研制情况,并对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极为关注。果然不孚众望,终于我们的火箭载着卫星飞上了3.8万米高的太空。 二、选拔航天动物 1965年6月,在安徽的发射基地成功地发射了一批生物探空火箭。跟随火箭升空的大白鼠、小白鼠、小公狗、小母狗及果蝇等都活着并成功返回。 当年,我国的宇宙生物试验刚起步,可以说是一无所有。科研人员就自己动手想办法,当时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那么,他们靠什么攻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呢?他们靠的是对祖国科研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著追求,经过了多少次的试验,又经过了多少年的辛苦,经过了多少年的默默无闻,终于揭开了宇宙生命研究的光辉篇章。 载人航天最重要的是生命保障系统的完善。一般说来,在距地球接近20公里的高度,动物肺泡的气体压强同外界大气压强相等,如果突然置于该高度,可能引起爆发性缺氧。首先受伤害的是动物大脑,其次是眼睛和心脏等部位。处在距地球接近20公里的高度,暴露在外的动物体液便转化为气体,从而形成气泡。如果受损伤时间过长,受伤部位的功能将很难恢复,无论人或动物,暴露在宇宙真空环境中都是无法生存的。 用动物做航天飞行试验,首先要培训它们习惯试验室和特制的小舱的环境。选拔航天动物虽不像选航天员那么严格,但考核项目也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必须要考核小动物的生理和心理。比如说小狗,平时行动自由,如果把它们关在狭小的环境中,它们就会烦躁不安,乱抓乱撞,大喊大叫,非常不适应。当然,这样的小狗是不会选做航天飞行试验的。另外,由于密闭舱的限制,小狗的体重要求必须在6公斤左右,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和地面模拟训练,小公狗小豹和小母狗珊珊被选中。 于是小狗们开始了艰苦的训练。在特制的小舱里,小狗被半固定在一个架子上,可以上下左右翻转,经过反复训练,小狗呆在小舱里的时间越来越长。航天员所经过的训练,小狗也都要经过,如噪声、振动及吃饭等。小狗还要适应特别的服装,携带卫生设备和记录生理功能的传感器。另外,最大的困难就是大小便,如果长期限制自由,没经过训练的小狗一般的生理功能都会受到影响。要想使小狗既能适应航天环境,又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惟一能解决的方法就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训练。在升入太空之前,小狗还需要做外科手术,将右颈总动脉移置颈部的皮瓣内记录血压,将银质电极埋入胸部第五肋皮下记录心电。 大小白鼠也要精心挑选,经过适应环境等各种项目的艰苦训练,才能上天。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吃饱饭都很困难的艰苦条件下,大家怀着为祖国作贡献的心情,克服重重困难,反复地进行高空物理的地面模拟试验。因为长年工作在荒郊野外,科技人员为了保持身体良好的健康状态,必须每天锻炼身体。做摄影工作更是又苦又累,需要扛着摄影机,跑得又快又远,脚上往往被磨出很多大泡,他们从没有怨言,仍默默无闻地工作着。直到后来做小狗试验时,空军才调来一架直升机,协助他们工作。 动物航天回收成功了。舱门一打开,参加航天的小动物们便活蹦乱跳地陆续跑了出来。看着上天的动物们活着回来,每一个参加试验的人的心情都很兴奋和激动。 参加试验并安全返回地面的两只小狗——小豹和珊珊,被专程送到北京生物物理研究所。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和党组书记张劲夫等,特意参观了从天上回来的小狗和大白鼠。后来,据说小豹和珊珊结为夫妻,并生下了健康的狗宝宝。 三、科学不能一步登天 1961年4月,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从太空回来,全世界为之轰动。中国造卫星的热情再一次被激发起来。6月3日,中国科学院召开了“星际航行座谈会”,钱学森是研究星际航行理论的先驱者之一,由他主讲《今天苏联及美国星际航行火箭动力及其展望》。范围涉及了卫星的返回理论、温度控制、遥测、火箭动力、宇宙医学等等。早在1949年,钱学森就提出了火箭旅客飞机的概念。1953年,他研究了卫星星际飞行理论的可行性。1962年,他出版了《星际航行概论》一书,提出用一架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设想。1963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星际航行委员会。随着我国自行设计的弹道导弹的突破,钱学森建议早日制定我国人造卫星研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他认为科学不能一步登天,需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去努力。 1965年,有关部门召开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的论证会议,初步确定了研制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计划。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的规划方案》,确定了我国发展人造卫星工作的发展方针。 时值“文革”期间,著名大气物理学家、中国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被迫害致死,卫星材料专家姚桐斌也被活活打死,身份也被打成了“特务”。从此没人再敢提起宇宙飞船的事。但值得庆幸的是,卫星试制工作并没有停止,还在继续进行。这时,钱骥提出,要求参加只有少数中央领导才知道的极其绝密的工程,他由卫星总设计师成了一名普通员工。 1967年初,研制“东方号”的工作已经展开,阶段性的结构星、温控星的试验与改进正在进行。试验星的技术规划也在试验和探讨中。 1967年“八一”前夕,正在忙着搞导弹设计的导弹总设计部副主任孙家栋接到通知,为确保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中央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担任院长,并由他推荐的孙家栋担任总体设计师。 1967年12月,由孙家栋主持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会议。会议对总体方案和各系统方案以及技术方案进行了重新论证工作,简化了过去的卫星设计方案,去掉了卫星的很多探测仪器,确定中国第一星是试验卫星,不追求高难技术,只要能上得去、看得见、听得到就算成功。这是国家对“东方号”的基本要求,这次会议正式把卫星命名为“东方红1号”。1968年1月,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了这一方案。 1969年10月,卫星初样完成。钱学森带着孙家栋等人向周总理汇报。周总理仔细询问了卫星的测试结果和质量情况,又看到有这么多年轻的卫星专家,感到非常满意和高兴。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东方红》乐曲的伴奏下,在酒泉发射成功。相比之下,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重83.6公斤,法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重38公斤,日本第一颗人造卫星重9.4公斤,美国的第一颗卫星最轻,只有8.22公斤;而中国的第一颗卫星重达173公斤,比几个国家的卫星加在一起还要重得多。 这一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毛泽东高兴地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了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专家钱学森和任新民等。 趁热打铁,我国有关部门在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之后,马上着手进行载人航天的飞船研制工作。(P1-6) 序言 中国载人飞船升上太空,是全世界关注的国际大事,也是亚洲国家有能力媲美西方强国的一大壮举。送人登上太空,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梦想,是中华民族历史性突破的壮举,也是未来中国长远太空计划的第一步。在将宇航员送入太空前,美国和俄罗斯曾进行过十几次试验,但是,中国只进行了四次试验。在成功进行了“神舟1号”到“神舟4号”的无人飞行后,中国用“神舟5号”将自己独立培养的航天员送入了太空,这是中国航天人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其载人飞行前的次数之少开世界先河。 科技不同于学术。在学术上,同一个题目已经有人成功地进行了研究,发表了文章,你再做就没有意义和价值了。但科技不一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科技实力的一大进步和提高。科技和发射载人飞船一样,有许多方面的难题需要克服,这就大大促进了整个相关工业设备和技术的发展提高,因此带动了整个中国的科技和工业水平的提高,是中华民族整体综合国力水平的最重要体现。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体现着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战略思维,提高了中国在全世界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对于提高国家声誉、增强国人自信心、增强全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人类的航天事业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从事航天技术研究。中国研制航天飞船虽然比美国和俄罗斯起步晚了一些,但起点高。飞船轨道既能进行留轨对地观测,又能作为未来空间交会对接的一个航天器,是今后天地往返运输的优良工具,堪称真正能摆渡天河的神舟。 “神舟”飞船自立项以来,数万人的科研队伍在科研生产第一线默默耕耘、勤奋工作。作者亲自参与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飞船试验船的发射合练工程,并一直与地面试验的一线科技人员一起工作生活,对一些重要事件比较熟悉。从不同的侧面描写了参与“神舟”研制的科技人员不畏困难、忘我奉献的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是广大科技人员生活的写照。作为一位在航天战线上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作者亲身体验了书中所记工作生活的酸甜苦辣。 希望本书为广大的读者朋友奉献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让我们在不同的学习、工作岗位上,为人类社会的美好生活作出自己新的贡献。 本书中所提到的基层科技人员全部采用化名。本书部分内容章节参考了舒云《中国宇航员准备出征》、左赛春《中国航天员飞天纪实》、北方《天堂里也有车来人往》等书的内容,本书图片由陈国英等提供,在此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