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十九世纪美国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斯尼尔·霍桑的一部少儿精品,霍桑的作品素以关注人的心灵状态而著称,他在写作《神奇的故事》时,时刻不忘有益于少年读者心灵的健康成长这一神圣目标。古老的希腊神话原来就为想像力的驰骋,为诸如勇敢、善良、不畏强暴、不怕困难、爱与同情等等人类美好品质的展现提供了理想的广阔的舞台。经霍桑的生花妙笔加以改写之后,希腊神话中关于弥达斯、赫拉克勒斯、潘多拉、柏勒洛丰等人的故事闪耀出新的异彩,具有了更引人入胜的文学魅力。相信霍桑的《神奇的故事》也必定会使中国的少年读者感到神奇和喜欢。
霍桑在一八五一年六月至七月间根据古希腊神话所写的少儿读物《神奇的故事》 也在全世界享有盛誉,不仅为少年读者所钟爱,对成人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霍桑的作品素以关注人的心灵状态而著称,他在写作《神奇的故事》时,时刻不忘有益于少年读者心灵的健康成长这一神圣目标。古老的希腊神话原来就为想像力的驰骋,为诸如勇敢、善良、不畏强暴、不怕困难、爱与同情等等人类美好品质的展现提供了理想的广阔的舞台。经霍桑的生花妙笔加以改写之后,希腊神话中关于弥达斯、赫拉克勒斯、潘多拉、柏勒洛丰等人的故事闪耀出新的异彩,具有了更引人入胜的文学魅力。相信霍桑的《神奇的故事》也必定会使中国的少年读者感到神奇和喜欢。
鼹鼠一个早上都在他的小屋里忙碌着春季大扫除,丢下扫帚又拿起掸子,又拎着一提桶白石灰水爬凳上梯,扬起的粉尘呛了他的嗓子迷了他的眼,后脊上的黑毛也溅满了白石灰水,弄得他背也痛胳膊也酸。春天已经荡漾在上边的空气中,钻进了泥地里,环绕着他。春天以她那种不可名状的令人躁动不安的精神渗入他低暗的小屋。突然,他一个激灵,把刷子扔在地上,说:“讨厌!拉倒吧!”又说,“去它的春季大扫除!”不等穿上外套就蹿出屋子。有什么东西在上边不依不饶地呼唤着他,他一个劲儿地爬上了狭窄的坡道,这条砾石车道属于那些更靠近阳光空气的动物们。他又扒又挠又抓,然后顶了一下又顶了一下,再抓再挠再扒,他一边忙乎着,一边对自己叨叨咕咕:“我们上!我们上!”最后,噗!他的鼻子伸进了阳光里,他发现自己滚到了一片暖洋洋的大草坪上。
“爽!”他对自己说,“这可比刷墙爽多了!”阳光热烘烘地照在他的毛皮上,微风轻柔地抚过他发热的额头。那么长时间蛰居在地穴中,鸟儿欢乐的颂歌落人他发木的耳朵里,几乎像是在大喊大叫。有春天的喜悦,有生活的快乐,而没有大扫除的麻烦,他乐得立马四脚一跳,撒着欢儿蹦过草坪,一直跑到远处树篱那边。“站住!”一只老兔子站在沟边喝道,“留下六便士买路钱来!”急躁傲慢的鼹鼠压根儿不理睬老兔子,倒把兔子吓了一跳,他一溜小跑地擦身过去了,还耍笑其他那些支棱着脑袋从洞穴里朝外张望的兔子们:“洋葱酱!洋葱酱!”(吃烤兔常用洋葱酱作调料——译注),兔子们还一点都没想好怎么回嘴,他便一溜烟地跑了。于是兔子们开始互相抱怨起来:“你真是傻帽!你干吗不说他——”“好啊!那你干吗不说——”“你也许这么说他就好了——”等等等等,他们总是这么一套。不用说,一切都是马后炮。
所有一切看起来好得都不像是真的,鼹鼠在草坪上这儿那儿到处跑来跑去逛着,沿着树篱丛,穿过矮树林,看见到处是鸟儿们在筑窠,是花儿们在绽放蓓蕾,是树叶子们在发芽——一切都那么快快乐乐,欣欣向荣,忙忙碌碌。不知怎地,在这一片生机中,面对这些勤勉的芸芸众生,他只想做一只无所事事的狗,而不想让“刷墙”什么的念头纠缠自己。毕竟,假日中最快活的倒不是自己休息,而是叉着手看别人在那儿忙碌。他随意地四处闲逛着,以为自己到了快活的极点,这时候,一条充盈丰涨的大河突然在他眼前展现。他这辈子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条河——这样光滑如镜,蜿蜒曲折,像是躯体饱满的动物一样的河流。它在那儿追逐着,抚弄着,汩汩流淌中紧紧抓,住什么东西,又大笑着放开,又去缠上一个要挣开去的新玩伴,那个玩伴又被它抓在手中。一切都在颤动、鼓荡——闪闪烁烁,波光粼粼,潺潺流动,盘旋起伏,喋喋不休。鼹鼠完全被眼前的景象迷得心醉了。他在河边一溜小跑着,就像个很小的小娃娃在大人身边紧赶慢赶着听好听的故事,最后赶累了,他坐在河岸上,河水还在向他窃窃私语着,娓娓叙说着世界上最动听的故事。这故事来自大地的脏腑,一路倾吐,最后流向浩瀚的大海。
他坐在草地上,望到河的对岸有一个黑黑的洞穴正好露在水面上,这让他不禁有点想入非非起来,觉得这地方远离尘嚣,大水淹不着,又温暖又舒适,对于一个清心寡欲的喜欢河边小筑的动物来说,可真是一个绝佳的居处。正当他朝着那地方凝神睇视时,发现洞里中央有一个什么小小的发亮的东西一闪而过,接着又闪了一下,像是一颗小星星。可是那地方几乎是不可能有星星的,说是萤火虫也不像,因为它太小又太亮。于是他使劲盯着看,发现那里面有东西在冲他眨眼睛,是的,很明确是在眨眼睛,接着,整个小脸显露出来了,像是嵌在画框里的一张画。P1-3
纳斯尼尔·霍桑是十九世纪美国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于一八0四年出生于美国东部马萨诸塞州萨莱姆镇的一个移民家庭。萨莱姆镇原是美国大西洋沿岸的一个重要港口,霍桑家族久居该镇,其先祖担任过法官,在当地颇有影响。但至纳斯尼尔·霍桑出生时,萨莱姆镇已变得冷落萧条,霍桑家族也家道中落。霍桑的父亲是一位船长,在一八0八年的一次远航中,死于荷属圭亚那,其时霍桑年仅四岁。霍桑是在外祖父家长大的,一八二一年被送到缅因州博多因学院读书。著名诗人朗费罗与后来被选举为美国第十四届总统的富兰克林·皮尔斯是他的同班同学,并成为终生朋友。
霍桑自小便有志于文学,他曾说:“我不想做医生,靠人们的疾病生活;我不想做牧师,靠人们的罪孽生活;我不想做律师,靠人们的争吵生活。所以,除了做作家之外,我看不到我还能有什么事可干。”但是,他那通向成功的文学之路是漫长而又艰辛的。为了从事写作,他于一八二五年从博多因学院毕业后又回到萨莱姆镇,在经历了无数失败之后,才于一八三七年出版了获得一定好评的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仅靠从事文学创作这一点经济收入难以养家,所以直到一八四二年他才结婚,婚后不得不到波士顿海关做司磅员,边维持生计,边继续写作。一八四六年,他到萨莱姆港任港监,并出版了另一部短篇小说集《古屋青苔》。对自己这二十年间在文学事业上的处境,霍桑作过这样的评价:“他的大名不为学外国文学的学生所知,也不为许多他自己的国人所知……他必然会发现,除了零零星星的个人,或可能是一个孤立的小派系之外,自己没有一个读者。”但是,他坚信自己的作品“并不完全缺乏想像力和独创性,它们可以为他赢得更大的名声”。
一八四九年,由于当地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他失去了萨莱姆港港监的职位,但他因祸得福,从此可以为写出更好的作品而潜心努力。他的经典之作《红字》就是在这一年开始创作的。《红字》于一八五0年问世后,即在大西洋两岸引起轰动,霍桑被誉为“活着的出生于本世纪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一八五一年,霍桑又出版了他的另一部著名长篇小说《七个尖角阁的房子》,此书也被二十世纪的文学史家列为美国文学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之一。霍桑一生创作了四部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极为光辉的业绩。
一八五三年,霍桑应时任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皮尔斯之邀,出任美国驻英国利物浦总领事,至一八五七年离任。一八六四年,他与皮尔斯结伴在新罕布什尔州旅行时去世。朗费罗、爱默生等著名作家为其扶柩送葬。
霍桑在一八五一年六月至七月间根据古希腊神话所写的少儿读物《神奇的故事》也在全世界享有盛誉,不仅为少年读者所钟爱,对成人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此书一版再版,迄今久销不衰,其中以十九世纪末由牛津大学出版社所出的纪念版插图本最为有名。
霍桑的作品素以关注人的心灵状态而著称,他在写作《神奇的故事》时,时刻不忘有益于少年读者心灵的健康成长这一神圣目标。霍桑认为健康的少年应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和美好的心灵,他的《神奇的故事》有意要在这两方面对少年读者的成长有所促进。一个半世纪以来,他的这本书在世界各国始终处于常销书之列。这个事实本身就证明,霍桑在写作此书时为自己设置的目标是能够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身上得到实现的。古老的希腊神话原来就为想像力的驰骋,为诸如勇敢、善良、不畏强暴、不怕困难、爱与同情等等人类美好品质的展现提供了理想的广阔的舞台。经霍桑的生花妙笔加以改写之后,希腊神话中关于弥达斯、赫拉克勒斯、潘多拉、柏勒洛丰等人的故事闪耀出新的异彩,具有了更引人入胜的文学魅力。我们相信,霍桑的《神奇的故事》也必定会使中国的少年读者感到神奇和喜欢。
周晓贤 邓延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