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美国育儿专家、儿童护理专家力作, 亚马逊网五星级推荐图书。全书有274个育儿常见小问题及解决办法,按照字母排序,几秒钟内轻松找到急需信息。
每个家长都全心全意爱孩子,但是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许多年轻的家长不知道怎样处理孩子犯的错误,也不知道如何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这本书给第一次为人父母的家长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它的创作经过了缜密的思考,并结合了科学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它帮助你有目标、有计划地养育孩子。当你遇到棘手的问题时,翻看一下这本书,花几分钟冷静思考,也许能寻找到最合适你家孩子的方法,然后按照它解决问题。
完美育儿是有计划地育儿。它是主动的行动,而不是被动的反应;它是一种知识,而不是运气;它是慎重的,而不是草率的;育儿存在着共识,而不是胡说八道。
这本书是一本育儿智慧的词典,它激励你寻找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它给你提供了选择和办法,帮助你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得更明智,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想你讲述完美育儿的关键,家长要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和孩子说话时要言简意赅,不要命令;家长要说到做到;让孩子做主,家长不要轻易妥协等等,记住一些重要的基本规则,他们普遍适用于各种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让你找出最适合你的家庭的育儿办法。
爱管闲事◇插嘴◇礼貌(家庭篇)◇礼貌(公共场合篇)◇尊重问题:
我的孩子想知道发生的每_件事。无论你是在他旁边还是在隔壁 房间说话,他都听着,并且问_些跟他毫无关系的问题。思考:
有的孩子天生就对所有的事情感兴趣,包括大人之间的谈话。这些孩子通常都很聪明,并且渴望学到新的东西。作为家长,你应该鼓励这种天生的好奇心,但是要教他们什么是礼貌。解决方法:
1.虽然这种行为可能很讨人厌,家长也要控制自己,不要咆哮:“管好你自己的事情!”一种更好的处理方式是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这不是你需要知道的问题。请在我们说话的时候找些别的事情去做。”
2.和你的孩子谈一谈,表扬他这种好问的天性,并告诉他有些时候打断别人的对话是不礼貌的。找一些例子,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来帮助他理解这一课。例如:“如果你和你的好朋友雷在你的房间里谈论昨天的棒球比赛,而你们正计划进行一场比赛,这时我走进你的房间并开始问很多问题,打断了你们的对话,你的感受如何?”
3.做一个手势或者表情来表示“这不关你的事”。让你的孩子知道当你做出这个举动时,就表示他越界了,不应该如此关注这个问题。例如,轻轻捏捏胳膊,或者说:“可以帮我拿张纸来吗?”同时眨眨眼睛,可能就足以让他不参与这场对话了。
4.让你的孩子知道,如果他对某个话题有所疑问,他可以过后再问你更多的问题。除非有人问他,否则他不能打断大人之间的对话。不愿父母去工作◇黏人◇分离焦虑◇拖长声音撒娇问题 每天早上,当我准备离开家去上班时,儿子总是黏着我,拖长声音撒娇并且跟我抱怨。我必须上班,但是儿子的态度让我感觉很糟糕。同时,用这种方式来开始-天的生活,简直是糟透了。思考:
孩子们能够轻易地挑起家长对于上班的矛盾心情。如果你自己对离开孩子去工作怀有矛盾的心态,那么你的孩子就很可能会加深这种情绪。如果你在离开孩子之前,给了他足够的关怀,那么去工作就完全没有问题。其实,有些家长之所以能和孩子相处得更好,正是因为有那些由于工作而同孩子分离的时间。先调节好自身的情绪,你才能够带着自信和快乐的心情离开家,开始一天的生活。解决方法:
1.试着向孩子传达你的信心。在离开家时,面带微笑地向孩子挥挥手。分别时说一些更积极的话:“在我回家后,你可以给我看看你都用新画具画了些什么。我真想快点看到它们。过得开心哦!”
2.缩短说再见的时间。设定一套告别的流程。每次你离开的时候,都使用同一流程。对小一点的孩子来说,这套流程可以包括,给他一个“玩具妈妈”,让他装进口袋里,而你则将“玩具宝宝”装进口袋带走。有的孩子很乐意成为家长的“助手”,他们会帮你扣上衣服的扣子,将你的公文包拿到门口,或者为你打开房门。然后他们会送你出门,这会让他们对你的离开比较有掌控感。
3.带孩子参观你工作的地方,这样他就知道你每天都在什么样的地方。允许他坐在你的座位上,用你的电话或电脑,接触你每天相处的人们。如果可能的话,让他在某个特殊时刻和你一起进去。你可以向他解释,你在哪里以及你在做些什么。这样,在他的脑海里就会产生一些关于你的工作场所的画面。在一次这样的经历之后,对于让父母离开家去工作,很多孩子会感觉好一点。 4.尊重他的感受,理解他,让他安下心来,帮助他面对那些不安和恐惧并逐步摆脱它们。“妈妈知道,我去上班的时候你很想我。妈妈也很想你。这是因为我们爱着对方并且希望可以在一起。但妈妈每天必须要去上班,而且我也很喜欢自己的工作。妈妈不在的时候,你也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妈妈回来之后,你可以告诉妈妈你今天都做了些什么。”P1-3
什么是完美育儿
完美育儿是有计划地育儿。它是主动的行动,而不是被动的反应;它是一种知识,而不是运气;它是慎重的,而不是草率的;育儿存在着共识,而不是胡说八道。
就像被贴上“完美婚姻”标签的两个人并不一定是完美的两个人,完美育儿也不代表家长应是完美的。完美育儿是一个过程。尽管家长也有缺陷或弱点,但他们会尽最大努力培养孩子成为有能力、负责任的人,并且快乐健康地成长。
这本书是一本智慧的词典,它激励你寻找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它给你提供了选择和办法,帮助你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得更明智。
先读读这个
抚养孩子长大是一件复杂的事情,父母及照看孩子的人需要帮助和建议。本书充满了智慧,它将帮你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你会发现,抚养孩子其实是件容易的事情。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个家长也是不同的。正因为如此,没有普遍适用的灵丹妙药,家长们需要“对症下药”。我建议家长们台上这本书时认真地思考,反复尝试,进而找出最适合你的家庭的办法。
记住一些重要的基本规则,他们普遍适用于各种情况,我称他们为“完美育儿的关键”。
完美育儿的关键1 树立威信
如果孩子不懂家长在家中“说了算”,再小的事情都会引发麻烦。可能你对这种说法的第一反应是: “我的孩子当然知道谁在家里说了算”,实际上,家长有时候却向孩子传达了错误的信息。这时,关键需要家长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家长树立威信的第一步是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家长的样子,这样孩子才会听你的话。
有了这个坚实的基础后,你就要和孩子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你要引导孩子成长为聪明、勇敢、坚强、独立的成年人,并且教给他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 告诉,不要命令
家长们经常犯的错误是用“命令”代替“告诉”。家长使用的词语决定着孩子把要求当做可选择的还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因此,家长和孩子说话的时候,要摒弃那些生硬的、不友好的词语。
当你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或者不做某件事的时候,要用简明扼要的词使孩子明白家长的意图,不要让孩子由于含混不清的话而感到困惑,或者钻空子。
比较下列语句的区别3 说到做到
有的家长总是一遍遍重复对孩子的要求,唠叨个不停。你见过这样的家长吗?或者你就是这样的家长?
孩子很聪明,懂得家长什么时候会“来真的”,什么时候不会。有的家长在孩子对自己一遍遍地要求不理不睬时,才会“来真的”,大发雷霆,气得脸红脖子粗,拍着桌子大吼。
家长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说到做到。这就要在孩子懂得对自己的要求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当你叫孩子过来,而他站在原地,没有反应,这时你就应该走过去。把孩子领过来,告诉他: “我叫你的时候,你应该过来。”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家长提出的要求不是在开玩笑,不能当做耳旁风不理不睬。对于那些懂得和家长作对的大孩子。这会比较麻烦。但是家长也要执行一样的要求,让他知道,家长会说到做到。坚持下去,长期的努力会有回报。4 言简意赅
家长们有一个通病,就是神经质絮叨。最明显的症状是像机关枪一样喷出一长串高分贝的、毫无意义的话。比如,你把孩子送回卧室,让他准备睡觉。半小时后,你发现他还在床上玩。你可能会生气地大叫:
“30分钟前我就让你准备睡觉,你怎么还在玩?现在已经八点多了,明天你还要上课。你怎么总是这么不听话?你就不能乖乖地早点几睡觉,不让我生气!看这屋子又这么乱,你就不能……”
其实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就像他喜欢揉眼睛一样平常。
有一个办法能拯救神经质絮叨的灾难。你不一定要说很多话,但是你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有意义,换句话就是和孩子说话也要言简意赅。当孩子没有听话,那一长串唠叨也可以简化成这样: “已经八点半了,换上睡衣睡觉。”说的话虽然简单,却表达同样的意思,并且同样的清楚。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使孩子能清楚你的要求究竟是什么;二是使你自己也变得轻松。5 不轻易妥协
许多家长很清楚应该怎样要求孩子,但是有些孩子蛮横不讲理,使家长束手无策。孩子经常同家长作对,反抗家长的要求。当你的孩子哭闹、喊叫、顶撞你的时候,你必须采取正确的措施。你要让孩子明白,你绝不会因为他的反抗而妥协让步。
作为家长,你的任务不单是让孩子生活得开心,更是培养他成为一个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人。因此.尽管很多时候孩子对你的要求和决定不满意,你还是要坚持,因为这些往往是正确的,并且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好处。现在各方面的资讯都很发达,家长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多读书,多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对自己的决策有信心。6 让孩子做主
孩子成长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学会独立。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
比如,让我们看看孩子乱七八稽的屋子——不爱收拾房问是孩子们的通病。家长会要求孩子打扫房间,但是许多家长都会犯一个错误——按照自己的时间和标准来要求孩子。孩子对这样的要求非常不满,并且不愿意按照家长的要求做,这又引发了家长的不满。结果双方都很生气,房间还是一样乱。
遇到类似的情况,更好的解决办法是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给孩子发言权,让孩子也参与制订要求、设计他的生活。聪明的家长可以给孩子提出几个选项,帮助他分析利弊,让孩子自己选择。例如:“你愿意今天放学后打扫房间还是明天打篮球后打扫?”或者是:“你想先做哪个——换床单还是拖地?''还可以是:“你愿意自己收拾房间还是要我帮你?”这些说法部比“马上去把屋子收拾干净”好,孩子也乐于接受。
另一个方法是给孩子提出问题,让他自己找解决的办法。你可以这样说:“你的作业本丢得满屋子都是,这样找起来很麻烦,如果有一个专门放作业本的地方会不会方便很多?我能帮你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吗?”
家长可以多和孩子沟通,和孩子一起讨论,了解孩子的想法。“我知道你觉得屋子乱不要紧,但是我给你换床单和收拾衣服的时候很不方便。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上述方法给家长提供了多种选择,鼓励孩子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7 养成好习惯
吃饭、睡觉、学习、娱乐……生活就是由琐碎的小事组成。如果你做事有条理,一切都会井然有序。否则,你的生活将陷入一片混乱。因此,家长有必要给孩子定下规矩,帮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首先,家长需要坐下来认真思考,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当你有了思路后,把它整理在纸上。这包括早上、放学后、睡觉时孩子应该遵守的规矩。家长还可以把家庭成员的活动绘成一张大图,在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同时,也有利于统筹全家的生活。
其次,家长要分析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将这些期望列出一个表.同时写出不允许孩子做的事情。当孩子懂得了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会听话得多,不会用哭闹对抗家长的管教。8 爱、信任和尊重
想象这种情况:你被朋友邀请去他家做客。朋友在门口迎接你,你正要进门,主人突然叫起来:“你的鞋上全是泥,在外面换鞋”,你很尴尬,连连道歉。当你脱下鞋后,发现袜子上有破洞,你的朋友也看到了:“嘿,你的袜子坏了,怎么还穿啊?”当你坐在餐桌旁,主人小声告诉你不要把胳膊架在桌子上。吃饭的时候,主人不断纠正你的餐桌礼仪,并且不停地跟你讲这是多么重要。这炼狱般的晚餐终于结束了,你站起来,听见朋友说:“如果有人能帮忙收拾桌子就好了。”
我想家长读到这儿,应该明白我要说什幺了。家长不会那样对待他们的朋友,却会那样对待孩子。他们想教孩子懂礼貌,却没有注意到这样的言行使孩子很难堪。想想每天你和孩子的交流方式,有没有告诉孩子“我爱你,相信你,尊重你”?孩子得到生命中重要的人的赞赏和肯定,会表现得更出色。
家长应该怎样和孩子相处?首先,给孩子最需要的东西——你的时间。每天督促孩子改正坏毛病比一个月一次暴风骤雨似的训斥有用得多。其次,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有时这比代替孩子解决问题更好。家长还要能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经常表扬、鼓励孩子,对孩子的成绩——无论大小——做出积极的回应。告诉孩子你爱他,信任他,用你的话语和行动传递这样的信息。9 先思而后行
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经过仔细思考就做出草率的行为是错误的。你会失去耐心,被孩子的行为激怒,大声呵斥、责骂孩子,甚至还会打人。当你没有为自己的家长身份做好准备,上述情形就会发生。
每个家长都全心全意爱孩子,但是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许多年轻的家长不知道怎样处理孩子犯的错误,也不知道如何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这本书给第一次为人父母的家长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它的创作经过了缜密的思考,并结合了科学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即便是大名鼎鼎的厨师,如果没有原料和工具。也不能做出五星级饭店的菜肴。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厨师,如果有了最好的菜谱和原料,也可以烹饪出丰盛美味的大餐。同理,当你掌握了解决育儿难题的方法,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完美育儿手册》是家长的好帮手,它能帮助你有目标、有计划地养育孩子。当你遇到棘手的问题时,翻看一下这本书,花几分钟冷静思考,也许能寻找到最适合你家孩子的方法,然后按照它解决问题。
充分利用这本书中的信息,先思而后行,做一个完美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