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域往事(新疆最后一个王公200年的家族记忆)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许福芦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西域王族与大清帝国之间的战争珍闻。本书通过军旅作家许福芦的描述,一幅幅带有历史传奇和浪漫血腥气息的壮阔画卷跃然纸上,西域、具体地说是对南部新疆库车的历史、地理、宗教、战争乃至其一个沉睡了200多年的家族记忆本身的阅读。

内容推荐

辽远而神秘的中国西部,200年尘封着一个血腥的故事。当清军的马蹄声惊醒了准噶尔大地那些飘荡的幽灵,一场人间悲剧不可避免地拉开了序幕。大小和卓包藏祸心的投顺与背叛,乾隆皇帝一波三折的怀柔与征讨,古老的家族、古老的宗教、古老的恩怨,在天山南北的血火交迸中熔铸成一首凄婉的木卡姆悲歌。库车城头幼童绝望的尖叫,叶尔羌河畔母亲愤怒的控诉。正义点燃伊犁将军的热泪,千军万马的困守与进击,皆成为壮怀激烈的篇章……如烟往事。花开花落,承受了太多的风风雨雨。现在,通过新疆最后一个王公达吾提·买合苏提先生的娓娓口述,历史终于轻轻地掀开一角,那些陈迹斑斑的爱恨情仇。带着岁月的沧桑。正在向我们蹒跚走来……

目录

我这一辈子

一、王位与王府

二、在三区民族革命中(上)

三、在三区民族革命中(下)

四、解放后的日子

五、我的家庭

引子 准噶尔的囚徒

乾隆皇帝的国事家事

小镇上的哈萨克女人

天山落日

“雪山飞狐”在月光下去了

深夜苏醒的穆斯林兄弟

第一章 婚礼和血泊

待嫁

迟到的新郎

天山脚下的牧马小屋

夜深远归人

迎亲途中的意外邂逅

欢乐中的斑斑血迹

第二章 后噶尔丹时代

伊玛木的往事

博罗尼都的一天

热依姆的烦恼

隔墙有耳

第三章 扬眉出伊犁

密召陕甘总督

都统大人的惊喜

生养着一群巴郎子

两路大军追杀达瓦齐

在战乱中寻找伊玛木

第四章 对和卓说“不”

班第将军魂断喇嘛庙

伯克们对和卓兄弟说“不”

阿敏道血洒库车城

出奔伊犁

在库车监狱

第五章 南疆火烧云

赵东来密奏

库车城下

夕阳如血

魁首漏网

兆惠受命

第六章 全守卓越

库车相逢

困守“黑水营”

和阗六城投顺清军

围解南疆

爱恨终结在巴达克山

第七章 天地问的流芳

乾隆君臣话人心

官玉私采

变起乌什

情动叶尔羌

第八章 王者之风传百年

一、鄂对伯克的长孙迈哈玛特爱三及其子孙们

二、鄂对伯克的次子米尔扎伊萨克王

三、米尔扎爱玛特王

四、米尔扎阿密特

五、米尔扎马木提王和米尔扎买买提明王

六、买合甫孜王

后 记

试读章节

我这一辈子,怎么跟你说呢?经历了很多曲折。风光也好,受罪也好,都跟继承王位有点关系。那我就从这里开始谈吧。

汉族同志有句话是这样讲的,生活是命运。啥叫命运?我也说不好,恐怕不光是自己的努力,有时候,一些事是很难改变的,比如说我继承王位这档子事儿。

我本来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后来承袭了这个“库车王”,就一直很麻烦。要问是谁改变了我,我看是盛世才。为什么呢?因为我这个王位,是盛世才封的。他是当时的新疆督办。

那是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我记得很清楚,是秋天,我们库车开了个会,全县大会,各界的代表人士都参加了,300多人呢。在这个会上,县长宣布说,盛世才封我为“库车王”。那就是个命令,很简短,很有力。那年我才14岁,还是个小孩子,所以,人家都叫我“巴郎子王”。

我继承的王位,是买合甫孜王爷传下来的。买王爷是被盛世才下令杀掉的,那是1942年4月份的事。他的许多事,后面我还要讲。过了不久,大概就几个月吧,盛世才对库车县的县长韩云程说:买王没有了,我们再推荐一个吧,可以从买合甫孜王爷的亲生儿子当中选一个。结果一调查,买王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个3岁的女儿,还有我。那时候,我是买合甫孜王爷的养子。

买合甫孜王爷和我亲生父亲是兄弟,买王是老大,我父亲是老三。买王50岁的时候,有一天,对我父亲说:“我没儿子,将来这个王位怎么办呢?把你那个大儿子给我吧,让他以后接我的王位。”我父亲当然愿意,就把我过继到了买王这边。这样,我就被库车县的韩县长,推荐到盛世才那里,成了亲王。

我虽然当了“王”,也是贫寒人家出身。所以,过去人家说我历史如何如何,那真是冤枉。我不是富家的少爷,小时候,生活条件很不好。我是民国十六年,也就是1927年出生的。几月份?记不得了。好像是8月份的样子,树上结果子了嘛。我的亲生父母,也就是一般的群众,有好几个子女,尽管也在王府边上,可谈不上富有。我小的时候,读了一点经,可能是因为要继承王位,家里故意培养我吧。具体读的啥,也记不大清了,后来进了县立第一小学。学习成绩嘛,马马虎虎还不错。

我继承王位之后,文化知识就显得不够了,幸运的是,来了林基路县长。这个林基路,对我们库车贡献可大了。教育方面,也做了不少事。他是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6月份,当我们库车县长的,是受盛世才的邀请,从陕北延安过来的,是共产党员。盛世才当时是新疆督办,开始很革命的。向共产党要人才,要来一大批共产党员,建设新疆嘛,样子做得很好。后来不行了,本质就不行的。来的共产党员,有很多又被他杀害了。

林基路到了库车,兴修水利,兴办教育,为民作主,很受群众的敬重和喜爱。在他的提议下,库车城内修建了中心小学,两层的教学楼,很气派的。那一年,这个学校办了个国语学习班,是利用暑假办的。我报名参加了,学了三个多月。我的汉语基础,就是那个时候打下的。后来,县政府又发来通知,据说是盛世才安排的,要我到迪化(乌鲁木齐)去学习。因为当时县上财政困难,我自己经济状况也不好,政府还是从县文工队的演出收入里面,为我凑齐了路费。我拿着县政府给新疆省教育厅开的介绍信,坐了沙雅一个商人的畜力车,在路上跑了27天,才跑到乌鲁木齐。第二天,教育厅的徐厅长、新疆督办盛世才,分别接见我,说了一些大道理。根据盛世才的安排,我公费进了省立第一高中,学习了三年。

P1-3

后记

我在乌鲁木齐参观西域三十六国展览时,突然想起印度政治家尼赫鲁当年说过的一句颇有见地的话:“历史是人类进步情形的记录,也是人类内心精神朝向已知或未知目标前进的奋斗情况的记录。”此后很多天,这条格言在我心中始终挥之不去。我不知道远在南疆而相隔百年的那些陌生人,那些大毛拉、阿訇、和卓木和阿奇木伯克等我所尊敬的维吾尔智者们,生存于那样一个在我看来玄而又玄的岁月里,都怀有怎样的一种生活态度,但我知道他们是虔诚的,不管是对天、对地,还是对人,都有一份难能可贵的虔诚,就像我们心中所奉行的仁义道德,你可以不一定赞同,然而却决不可以轻视。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她这种包容的品质。阅读中国人民的苦难及其奋斗的历史,忽略了西域这块土地是绝对不完整的。这并不仅仅因为它今天占着国家六分之一的版图,也不仅仅因为盛行于此地的伊斯兰教穆斯林群落有什么奇异的看点,而在于那种边缘性质的特殊空间给人性的舞蹈所提供的展台,与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切大不一样。它具有许多珍贵的可能性,之于思想者(或思考者),就是难得的营养和享受。

那么,虔诚的人是怎样对待内心的呢?我的任务是面对库车王公的个案说话。这个家族以其特有的信念,或尊贵或屈辱地延续百年。它用一个血淋淋的事实作为基石,开始构筑自己的精神大厦,不管这是一栋怎样的建筑,它在何日才能够成为真正的风景,这一族人总在为此不停地忙碌着,就像春燕衔泥或是大雁寻找着远方的归巢,无论如何你都不能够漠然地对待那个顽强而执著的过程。

由此我看到了清真寺礼拜堂那一小片净土。那些匍匐在圣地上的白色穆斯林们那幽深的底处究竟在燃烧着什么?除了先知穆罕默德,谁还能在人类最柔软的领地上建立起一道铜墙铁壁呢?朋友告诉我,有一瑞典的修女,青年时代就来到库车地区,宣传基督教教义,鞠躬尽瘁。可直到她快60岁的时候,尚未得到一个信徒。那年冬天,她突然身体欠佳,为了不使自己长眠在异教土地上,她恐惧地离开了库车,匆匆忙忙翻越天山,取道伊犁回国,结果死在跋涉的途中。到临终的时候,这位上帝的女儿悲痛万分地仰望苍穹,对自己的无功而返怎么也想不明白……

无奈的写作是写作者的沧桑之旅。一段时间来,我多么羡慕那位叫毛拉木沙的维吾尔族学者,羡慕他是那样从容地写出《安宁史》和后来增补而成的《伊米德史》。他手上那管软笔居然可以那样自如地力透纸背,而我这个穿着军装的人,手中所握号称刀剑,面对这些坚硬的山脊,却只能轻轻地抚摩与哀叹。这足以说明一身行头实在没有多大的作用,真正的写作与那些外在的东西毫无干系。在此我应表白的是:整个2005年春节及节后所有与春天相关的日子,我都毫无保留地将它葬送在自己的叹息声中。我几乎走不出无边的沼泽,甚至想放下笔来,永远沉湎于那些生动的冥想。可是我不能,我的承诺不仅仅是面对朋友和出版社,更是面对无数的阴灵。只因当初一念,便让我终日听得清他们的呼号,在我的梦中,在我的眼前……我实在不能将他们放下。

我要感谢乌鲁木齐的赵郭明、铁梅和卢一萍等诸位道友,感谢中共库车县委宣传部张国领部长、艾合买提·克比尔副部长、县文明办克尤木·卡德尔副主任,更要感谢县政协达吾提·买合苏提副主席。特别是库车县史志研究专家裴孝曾先生,还有原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买买提·达吾提先生、库车镇政府统战干事吾买尔·阿不都拉先生、原库车县草原站站长孜牙甫·再依东先生、原检察院办公室主任马文礼先生、原经贸委翻译王义先生、原林基路学校党委书记尼牙孜·而西先生、作家玉山衣明阿吉、县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科科长吐尼牙孜·依明先生、县政协翻译魏兵先生等,是他们温柔的鞭策和无私的援助,才让我跌跌撞撞终于走完这段文化苦旅。

现在,我气喘吁吁所停留的地方,不知是不是终点。我只能静心等待着时光的裁决。最后,我要小心翼翼地说明的一点是,历史是需要大量佐证的,自述或许是最好的佐证之一种,但其本身并不能当作真实的历史。至于文学,相信读者诸君自有见解,便不需我的饶舌了。

作  者

2005年5月5日

于北京缀网斋初成

6月30日改定

书评(媒体评论)

西域的神秘与历史的幽深,给这个以古老维吾尔郡王家族史为线索的战争故事,蒙上了吊诡的文化与人性意味。我们徜徉其间,或许会在一种丰富的迷失中,体验到作品独特的精神魅力。  

——朱向前(著名军事文学评论家)

好小说就像稀有金属,常常是藏在深山人未知。好作家就像劫探队员,餐风露宿,锲而不合,找着找着,有人老死荒野,有人踢翻一块石头,眼前十亮,灵感喷涌,一片新土大放异彩,好小说于是横空出世。许福芦钟、说不多,板凳坐得十年冷。小说却写得很精彩。  

——徐贵祥(著名军旅文学作家、《历史的天空》一书作者)

西域王族与大清帝国之间的战争珍闻,通过军旅作家许福芦的描述,一幅幅带有历史传奇和浪漫血腥气息的壮阔画卷跃然纸上,西域、具体地说是对南部新疆库车的历史、地理、宗教、战争乃至其一个沉睡了200多年的家族记忆本身的阅读,这都是令人欣慰并值得期待的重要精神游历。 

——刘亮程(著名散文家、《一个人的村庄》一书作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8: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