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疾病发明者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德)耶尔格·布勒希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小孩子缺乏注意力就是多动症?身强力壮的男性也需要“伟哥”?女性更年期必须服用激素来治疗?老年人骨头退化一定是骨质疏松?现代医疗产业正在卖掉我们的健康!

这个生命医疗化的过程到底进展到什么程度?到底对我们的社会、对我们的医疗体系、对我们每个人产生了何等重大的影响?这一切到现在还很少有人谈起,更没有引起过任何争议。本书将改变这种情况。书里将会谈到,贩卖健康的规则是哪些,而我们要如何才能保护自己的健康不被卖掉。

内容推荐

《疾病发明者》这本书很有趣也颇有意义,作者从另类的角度来看医学,特别是在医学快速企业化、商品化及世俗化的时代,部分不当的行为已经扭曲了医学的真义。本书用不同的思考模式来批判医学,有振聋发聩的功能,但也有一些小小的偏差,为使这本足够颠覆医学的书不致于误导大众,便应允为序,借以提出另类的看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治疗无极限

 耀眼的药品商机

 贩卖疾病的操作方式

 医疗化成为超级趋势

 家访健康者

第二章 医学童话

 被药商锁定的医生

 厂商热心推荐

 公正研究的假象

 拿人钱财,看人脸色

 被详尽告知信息的病人是一则神话

 名流病人

 广告攻势,请君入瓮

 记者也来凑一脚

第三章 有种疾病叫诊断

 没意义的检查讨病人欢心

 医疗影像的狂热

 全身扫描仪来了

 用医学行话掩饰无知

 治疗大自然的变化

 疾病让人功成名就

 有病就有药,有药才有病

第四章 风险大拍卖

 恶性胆固醇的迷思

 他汀传奇

 高血压通缉令

 唯恐天下不乱的骨质疏松症游说团体

 健康!百分之百的新陈代谢疾病

第五章 发疯当正常

 新精神疾病

 诊断结果:怕生

第六章 精神药物成了下课点心

 多动症歇斯底里

 开启数十亿商机

 医生的儿子也吃药

 吃药上瘾的儿童

 多动症:石器时代的遗产

 哌醋甲酯在脑部——凡用过必留痕迹

第七章 女性综合征

 妇产科终身相伴

 改变月经周期

 名叫怀孕的病

 无痛分娩

 母马尿制万灵丹

 日本没人听过潮热

 激素造福群众的神话破灭

第八章 老男人,新烦恼

 老男人的病,名堂还真多

 摆平了女性,下一个目标就是男性

 男性更年期根本未获证实

 为什么阉割者比较长寿

 青春泉奇闻

第九章 完美性爱,随时可以

 性爱是应尽的义务

 女用万艾可

 发现没有性欲的女性

 正常人化身为精力无穷的性伴侣

第十章 基因变成宿命

 崭新的基因检测服务

 基因普查

 基因成为欺骗的关键

 健康——这还远远不够

第十一章 其实你比想象中健康

 因药得病

 比健康更多

 生命喜悦变成生活恐惧

 穷人死得早

 如何对付疾病发明者

 沉着冷静才是良药

 其实你很健康,只是不知道而已

注释

试读章节

吃药上瘾的儿童

德国联邦政府的药物问题专员卡斯伯斯梅克一谈到哌醋甲酯就浑身不舒服。她很惊讶这种药物的使用量每年增加一倍,因而展开调查。2000年德国各邦的哌醋甲酯开药频率差距甚大,极不寻常:不来梅和汉堡两个城市的开药次数远多于北威州和萨安州两个州。

有一些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医生常常开精神药物给儿童。卡斯伯斯梅克从200家所谓的特约药店收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有1/3的处方并非来自儿科医生或儿童精神科医生,而是检验室医生、放射科医生、耳鼻喉科医生、妇产科医生,其中一例甚至开自牙医。卡斯伯斯梅克专员据此推论:“并非所有开出哌醋甲酯的诊断证明都是毫无瑕疵的。”

卡斯伯斯梅克并非唯一有此疑虑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和治疗师出面指责迅速膨胀的开药情况。柏林慈善医院的雷库尔和汉堡北区医院的菲肯等专家一再发现儿童因误诊而服用哌醋甲酯的案例。有些小孩身上虽然有注意力障碍的充分证据,但也只有1/3的人符合用药条件。

小孩每天服药的情况就这样盲目形成,要对抗的病状却十分模糊。“多动症儿童”的沉重标签往往基于医生的主观印象;诊断多动行为的某些准则也可以在多数健康儿童的身上找到,例如经常无法专注聆听他人说话、做作业和组织活动经常有困难、回答问题经常不假思索。这些是症状吗?或者只是令(某些)大人心烦的行为。

医生自己经常搞不清楚,因而常常误用有争议的诊断辅助工具。连多动症支持者都估计,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儿童有1/3是诊断模式下的牺牲品。比较各国,也可以发现把多动症的标签贴在孩子身上是多么随便的事。根据研究,巴西儿童有5.8%患多动症,芬兰有7.1%,阿联酋14.9%的孩子患有注意力缺乏症。怎么会有这样的差异?谁知道!

美国服用哌醋甲酯的儿童中,甚至有一半根据多动症促进会的诊断协助准则(标准化的判断表格)来看是没有多动症的。美国注意力缺乏症患者数量全球领先,哌醋甲酯消耗量占全球80%。在当地,多动症就像汉堡王和麦当劳一样,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约500万儿童被认为患有多动症。中小学校每有一个小病人即可收到一笔每年400美元的补助费,以弥补学校可能因孩子扰乱而造成的损失。1999年法院甚至判决一对父母必须让他们7岁的儿子服药。哌醋甲酯类药物制造商细胞科技公司使用希望无穷的信息来为产品做广告:“只要一颗,多动症儿童上一整天课都没有问题。”

美国国家心智健康研究院目前甚至资助一项儿童临床研究,地点在幼儿园,对象是300名才刚脱离尿布阶段的幼童。受测者年龄3—5岁,须在科学监督下服用3年哌醋甲酯。但哌醋甲酯是否真能长期帮助儿童提高学习能力还在争议中。这主要是因为目前长期追踪研究做得不多。美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长期使用该药治疗既无法提高学校成绩,也无益于矫正社会行为。

不论在美国或德国,医生、治疗师和父母都对多动症的存在和原因争执不下。2002年4月在汉堡北区医院开了一场讨论会,群众蜂拥而至,会中提出的猜测和想法如同一般人无助的写照。一位母亲直指使用药物压抑好动是错的;一位心理学家认为,用药已使社会分际模糊;主持讨论会的医生则以独立抚养小孩的母亲人数增加为由而赞成用药。

另外,药剂师荷尔塔·哈佛的早期推论再度成为争论焦点。30年前,哈佛女士宣称食物(及人体)中的常见成分磷酸盐是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她当时以儿子黑尔夫利为受试者,一周给他吃不含磷酸盐的特制香肠,一周给他吃含磷酸盐的正常香肠。

这个私人实验结果出炉了:黑尔夫利吃不含磷酸盐香肠的那周,异常行为即行消失。这个磷酸盐论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信徒。汉堡屠宰场每天清晨6点一到,就出现忧心忡忡的父母,只为抢到最新鲜的肉。他们相信现宰鲜肉的磷酸盐含量特别少。虽然磷酸盐减量论未获科学证实,却无损于它受欢迎的程度——哈佛女士写的专题书巳出到第6版。

对抗多动症的最新一波广告主打一种菌泥产品,叫Afa海藻。德国消费者健康保护协会2002年3月对此产品发出强烈警告,他们指出该产品宣称的疗效并无科学证明,而且可能含有毒物质,因此基本上儿童不应食用Afa海藻产品。

虽然没有医生能从求诊者的脑部结构得知是否患有多动症,但近年来兴起一种专家意见,认为多动症是器官障碍。这种看法尽管引人瞩目,但仍无法区分多动症儿童和正常儿童的脑部有何不同。 

                    P94-96

序言

根据伏尔泰的说法,医术的高明之处,在于能不断玩弄病患,直到病痛自然痊愈为止。现在的情况则和这位法国哲学家的看法恰恰相反:现代医学告诉大家,大自然不断带给人类新的疾病,只有医生才治得好。由于各种文化、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疾病,所以疾病在不久前还被看做社会现象。我这里要说的是,这种情况是如何在德国和其他工业国家发生变化的:如今的制药厂和医疗利益团体发明出种种疾病,疾病成了工业产品。厂商和利益团体把正常的生命过程扭曲成医学问题,他们把生命“医疗化”了。

这个生命医疗化的过程到底进展到什么程度?到底对我们的社会、对我们的医疗体系、对我们每个人产生了何等重大的影响?这一切到现在还很少有人谈起,更没有引起过任何争议。本书将改变这种情况。书里将会谈到,贩卖健康的规则是哪些,而我们要如何才能保护自己的健康不被卖掉。

我们一直忽略“疾病发明者”的存在,原因有两个。一方面,药厂和医生不厌其烦地宣称,是人们自己上门来求诊的。这种观点是拙劣的借口。追求健康固然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但是这种需求却被疾病发明者不断扩大,成为他们达成自私目的的工具而被彻底利用。

另一个原因是疾病发明者总是在暗处活动,外界一直无法全面了解他们。而我作为一名非医疗人员,现在打算做的,就是把他们的面貌呈现在大家眼前。我是自然科学家,也是记者。我的职业就是在一堆艰涩难懂的事实和研究资料当中仔细梳理寻找。我在医学编辑方面有10年的工作经验,刚开始是在《明星》杂志和《时代》周报,现在在《明镜》周刊。资料方面,除了德语地区的例子,也采用英语的来源,毕竟疾病的制造和营销是全球化的趋势。

我在这本书里阐述的许多研究工作和观点,都是医生自己的看法。这些医生的研究和评论散布于各种专业期刊,因此社会大众不易直接读到。我的目标是把发明疾病的种种知识整理出来,写成一本能快速读完、又能通盘了解的书。

本书还要介绍一种逆向潮流。根据我的直接了解,有一大批医学界人士正在反抗制药产业和其医生同伙所推动的生命医药化。在这群医学界人士心中,医德是至上的,他们不会黑心地把健康的人诊断出病来。他们痛恨有人把医疗场所神不知鬼不觉地变成卖场。

我和这群具批判意识的医生相同的是,我们绝非反对制药产业,也不是想反对现代医学。我会去打流感疫苗,也会去做防癌筛查。问题是医学已发展到让人难以知道自己是否健康的地步。正是这一点促成本书的诞生。我动手写这本书,是因为我还想健健康康地活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1: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