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哲学的视角,借鉴心理学、经济学、生理学、解剖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对管理学进行了哲学性的思考,介绍了一个经过抽取的,能够为处理为人、处事问题提供帮助的基本工具——“相变模型”。这个工具会使您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能比较从容地分析问题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从而提高您处理问题的效率。对于中国本土企业家、经理人、MBA来说,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对于那些已经工作一段时间,准备走上管理岗位的“潜在经理人”来说,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公司管理的哲学(相变模型及公司管理应用)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张林先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以哲学的视角,借鉴心理学、经济学、生理学、解剖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对管理学进行了哲学性的思考,介绍了一个经过抽取的,能够为处理为人、处事问题提供帮助的基本工具——“相变模型”。这个工具会使您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能比较从容地分析问题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从而提高您处理问题的效率。对于中国本土企业家、经理人、MBA来说,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对于那些已经工作一段时间,准备走上管理岗位的“潜在经理人”来说,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内容推荐 张林先先生所做的探索是很有意义的,从他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日常现象进行深刻的哲学性思考,可以获得非常有益的认识成果。举一可以反三,触类可以旁通,悟出一个道理可以看透许多现象。如果我们有更多勤于思考的管理者,将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提升为具有普遍价值的管理理论,再反过来运用于管理实践,那么,中国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将会有显著的提升,从而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极为重要的动力资源。 目录 序言:管理是一种思维方式 1引子 1.1 从书名说起 1.2 为人与处事 1.3 什么是管理 1.4 管理的有效性 1.5 相变模型与效率 1.6 经理问题与效果 1.7 如何阅读 1.8 生活镜头 模型构建篇 2ABC构建的世界 3相与世界 4相之三变 4.1 相的自体剖析 4.2 相之三变 4.3 模型展示图 5相之四变 5.1 相的他体认知 5.2 相之四变 5.3 模型展示图 6“相变”规则 6.1 基本定义 6.2 应用范围 6.3 分析步骤 6.4 相内关系 7“相变”模型的启示 7.1 重视交流方式(SB) 7.2 关注别人的看法(OC) 7.3 别人看法的多样性(OC) 7.4 发挥自己的主动性(SC) 7.5 重要的是做出来(SA) 8“相变”应用案例 8.1 分析“生活镜头” 8.2 分析盲人摸象 8.3 分析诸葛亮增灶退兵 8.4 分析人的压力源 8.5 分析儿子的期中考试减压 8.6 分析开车并线 8.7 分析应聘与招聘 9偈语 模型构建篇 10人 10.1 开篇、 10.2 人本与信任 10.3 人体与系统 10.4 人脑与思维 10.5 人与能力模型 11管理基础 11.1 开篇 11.2 管理学的相变 11.3 公司系统分析 12公司建设 12.1 开篇 12.2 股权结构是根 12.3 人、法与道德治理 12.4 公司文化不是口号 12.5 战略是找规律 12.6 拆掉部门隔墙 12.7 产品要对思路 12.8 流程固化行为 12.9 品牌虚拟公司 13公司看职员 13.1 公司不是家 13.2 经理人与员工 13.3 矢量一致模型 13.4 公司用人模型 13.5 员工所得评价模型 13.6 如何检验内生能力 13.7 员工和您谈薪酬 13.8 在职员工不累心 14职业人 14.1 职业与专业 14.2 职业生涯规划 14.3 职业员工 14.4 职业经理人 14.5 高阶经理入 15管理感悟 15.1 关于管理 15.2 关于经理人 15.3 词语解析 后记 试读章节 抽相在相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抽相的主导性体现在它的主动性和目的性上。抽相可以决定如何调整“具相”和“表相”,来影响、应对他相的反馈。 一般来说,在“合作博弈”的情况下,多采用“一以贯之”的手段,因为合作博弈需要逐步建立博弈参与者的信任基础,越是信任,交易成本越低;在“非合作博弈”,如“零和博弈”中,则采用“兵不厌诈”的手段。如我们去菜场买菜,当我们对某种菜的质量、价格等有疑虑时,卖菜的阿姨常会讲:“你放心,我一直在这儿卖呢!”。“我一直在这儿”这句朴实的话中,就包含了“合作博弈”的“重复博弈”的含义。“重复博弈”的概念,就是指某些博弈多次重复进行所构成的博弈过程。在一次性静态博弈中,双方会毫不顾及其他博弈方的利益,而在重复博弈中,一方作出一种合作的姿态,可能会使其他博弈方在今后也采取合作的态度,从而实现共同的长远利益。她卖与我们买已经被设定为一个次数无限的重复博弈。今天她骗了我们,我们今后就不会再去她那儿买了。 所以,为了留住老客户,形成客户忠诚度和重复购买行为,她必须注重自己的信誉。她的信誉是什么?就是我们通过考察她说的菜的品质、所卖菜的价格等“表相”和菜的真正品质等“具相”是否相符。只有她能够“一以贯之”,我们才能够对她形成“信任”。 但在军事和政治斗争的“零和游戏”中经常采用“兵不厌诈”的手段。《孙子兵法·计篇》中云“兵者,诡道也”。虽然俗语说“纸包不住火”,这种“相”之间的不协调、不统一是暂时的,会被揭穿的,但是能取得此次博弈的胜利。 故事:《三国演义》第一百回“汉兵劫寨破曹真武侯斗阵辱仲达”中,描写了诸葛亮减灶退兵的计谋。 后主下诏,宣孔明班师回朝。蒋琬出班奏曰:“丞相自出师以来,累建大功,何故宣回?”后主日:“朕有机密事,必须与丞相面议。”即遣使赍诏星夜宣孔明回。 主使命径到祁山大寨,孔明接入,受诏已毕,仰天叹日:“主上年幼,必有佞臣在侧!吾正欲建功,何故取回?我如不回,是欺主矣。若奉命而退,日后再难得此机会也。”姜维问日:“若大军退,司马懿乘势掩杀,当复如何?”孔明曰:“吾今退军,可分五路而退。今日先退此营,假如营内一千兵,却掘二千灶,明日掘三千灶,后日掘四千灶:每日退军,添灶而行。”杨仪曰:“昔孙膑擒庞涓,用添兵减灶之法而取胜;今丞相退兵,何故增灶?”孔明曰:“司马懿善能用兵,知吾兵退,必然追赶;心中疑吾有伏兵,定于旧营内数灶;见每日增灶,兵又不知退与不退,则疑而不敢追。吾徐徐而退,自无损兵之患。”遂传令退军。 这个故事中,如何用“相之四变”分析? P66-68 序言 张林先先生请我为他的新作《公司管理哲学——“相变模型”及公司管理应用》作序,其实我对管理学没有特别的研究,不敢对管理学著作妄加评论。只是由于自己进行学术研究的需要,也读过一些管理学的著作,同时又兼做一些管理工作,所以略有些体会。 我对管理有两个也许在管理学家们看来不以为然的“偏见”,一是管理无定式,即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原则和模式。二是管理学没有严格的演绎逻辑基础,而只能以归纳逻辑的方法从经验和现象中获取某些抽象“原理”和“论断”。所以,不同的管理者可以有不同的管理思路,相同的管理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总之,管理理论特别是管理实践中并没有一一对症的“药方”。如此看来,管理似乎是一个混沌的领域,既像科学,又不像科学;既像艺术,又不像艺术。说它像科学,是因为它与科学一样力图从客观事实中发现规律;说它不像科学,是因为它不像科学那样总能分出对错,不同的人做同样的事一定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说它像艺术,是因为它与艺术一样,所设想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变幻无穷,选择无限,而且包含着难以言传的运作技巧;说它不像艺术,是因为艺术的评价标准是主观的,而管理的评价标准则是客观的。如此评说并不是贬低管理学的价值;相反,我们不能不承认管理学所研究的是一个比任何学科更复杂更难把握的对象。因此,凡有进步,我们都应为之欣喜。 正因为管理学的研究对像十分复杂,所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所以,尤其需要一种清晰的思路,即用一系列概念范畴,把纷繁复杂的现象整理为一个具有逻辑连贯性的表达形式。从这一意义上说,管理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方式,管理学实际上就是管理思维的系统表达方式。 张林先先生酷爱哲学,习惯于进行哲学性思维,在《公司管理的哲学——“相变模型”及公司管理应用》一书中,他以哲学方法来思考管理问题,或者如他自己所说,对公司管理问题进行哲学性思考。他把管理所面对的问题概括为“为人”和“做事”两类基本内容。尤其具有特色的是,他以“相”和“相变”的概念,将各类管理问题归纳为逻辑思路十分清晰、形式十分简洁而且涵盖性十分强的理论解释体系。 张林先先生所做的探索是很有意义的,从他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日常现象进行深刻的哲学性思考,可以获得非常有益的认识成果。举一可以反三,触类可以旁通,悟出一个道理可以看透许多现象。如果我们有更多勤于思考的管理者,将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提升为具有普遍价值的管理理论,再反过来运用于管理实践,那么,中国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将会有显著的提升,从而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极为重要的动力资源。 首先对书中赠送的书签给一个解释: 在高中的时候,给自己写点座右铭的活动非常时髦,我当时就根据自己的特点,从古文中找了三句话,即,激励自己要保持信心的一一“哀莫大于心死”,激励自己要提高做事情能力的——“无他,惟手熟耳”,和知道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激励自己多整合资源的——“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工作了以后,和大家玩吉卜赛扑克的性格预测游戏,不知怎么地,给我算出来了个“十事九不成”的结论。当时,虽然嘴上没说,但心中懊丧得很。回去一想,也对,自己业余爱好太多,比如喜欢篆刻、弹吉他等。这样不是“十事九不成”吗?所以自己的心情也顺了,从那以后,我就放弃了几个业余爱好,比较专注了。 真是天作之合,正好能用“相变模型”的相之四变分析,而且四相都全。所以,就用它做成书签,一来有助于您了解本书“相变”理论的内容,另一个就是给您也当个座右铭,激励您一下。 后记 关于写书 看到国外将哲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以及神经科学、脑科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心中也是暗暗地着急。虽身为一介书生,但一颗拳拳之心,似“夜夜龙泉壁上鸣”。我想,国家和国家竞争取决于企业的经营能力,企业和企业的竞争取决于人的能力,人和人的竞争取决于思维能力。我们必须在思维能力上,在思维研究成果的应用上,与国际先进国家齐头并进。 我只是一名公司经理人,一名哲学爱好者,但是由于兴趣使然,使得我把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消耗在了“思维模式”的探究上。本来想先读个博士,在攻读博士的过程中,将“相变模型”研究透彻,再拿出来发表。可是我终究按捺不住“与人乐乐”的冲动,还是想把自己的积累写出来,向大家作个汇报。 经过这近四个月几乎是夜以继日地煎熬(白天还要上班),终于将这近二十年的工作经验、十多年的思考,构建成了不算理论的“体系”,把书给“整”了出来。这也让我知道了爬格子写书真的很累,这段时间看到电脑,就有种想“吐”的感觉。 现在的心情是“神清气朗和忐忑不安”。“神清气朗”的原因是将自己的思路重新加以梳理和印证,并且有了这本小小的作品,落实到了纸面上,真是让我感到一种“秋高气爽”式的浑身轻松。还有点兴奋,就像当时看到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那样。“忐忑不安”的原因是,不知道是否真正地写清楚了,能够让您看明白并得到您的认可;不知道是否能够对您有帮助,如果没有,岂不是浪费了您的时间,成了“谋杀”读者的凶犯。 我写作之初,就给自己定了个目标。 ·易读。本人文笔不佳,也无法妙手偶得,但是行文尽量做到不生涩,尽可能地用图来表达(我相信,一张合适的图可以顶一千句话),章节分布也尽量方便阅读,主要是能把自己的思路介绍得清楚明白,尽量不把您弄晕了。 ·真实。所用资料以自身经历为佳,其次是自己所闻,尽可能标明出处。 ·有用。材料取舍的原则是有用,至少我认为有用、有价值,才敢于拿出来晒太阳,并与您共享。 ·节省。用轻型纸,要轻;页数控制在200页左右,是本小册子。您喜欢的话能够尽快读完,不浪费您过多的时间;您不喜欢的话,它放在那儿也少占地方。 关于中国字 那天看柏杨写的《中国人史纲》,提到了中国汉字的威力,颇有同感。他说,汉字不是字母,就像一条看不见的魔线,把不同语言、不同风俗习惯、不同血统的人民的心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自觉的中国人。 用“相变模型”来分析,语言、文字是一种工具,它是人们用来表达、交流思想的工具。中国文字、西方文字都体现了这个功能,但是中国文字与西方文字的不同在于,中国的文字,是图形,是会意的;西方的文字,是字符,是表音的。也就是说,中国的文字,是个图形,直接表达了“相”的“具相”和“抽相”,即所要表达事物的“形”和“意”。这个图形起到了统一、固化“文字意义”的作用。不管是东北人、上海人还是广东人,对要表达的内容,会发不同的音,只要写出来,就会是同一个文字。思想,就能想通了。而西方文字,是字符,字符表达的是语言,是经过语言转换的思想,它表达的是“表相”。字符也就不能起到固化“文字意义”的功能。如英语、德语同属于日耳曼语系,但在发展过程中,现代英语融入了大量的拉丁语、法语等非日耳曼语系的语言。原因在于拉丁语、法语同日耳曼语系一样,都是“表音”的。以致现在说英语的人与说德语的人在交流同一个事物的时候,会出现发音不同,写出的字符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的现象。要了解彼此,必须学对方的语言才行。 感谢!感谢! 虽然是本小册子,但是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关爱,同时也借这个机会感谢给了我莫大帮助的人。 感谢父母,父母含辛茹苦一生,靠一针一线地做衣服养育了我们。到现在父母最骄傲的一句话仍在耳边回荡:“我供孩子上学,一直到他们自己不能上。” 在此也要感谢我的哥哥姐姐,在家中我最小,他们都非常地疼爱我。虽然我们的物质生活不是很富裕,但我们一直很团结,也都很孝敬父母。 感谢妻子,她在我工作和生活上给了我最大的支持,她默默地为这个小家作着奉献;感谢儿子,他是我最满意的作品,将是我一生的骄傲。 感谢老师,我非常幸运,从小学到研究生我都遇到了非常敬业的老师。张士诚老师、张济老师、张炎老师、顾莉老师、周虎城老师、吕伟老师、潘福振老师、曾宪林老师,他们不仅教授我学业,给我释疑解惑,指导我强身健体,还告诉我为人处世的道理。 感谢同事,新老同事,如韩大喜先生、孙莉女士、李继玲女士、吴茂庆先生、黄亚清先生、马宏耀先生、陈俭先生、张海峰先生、曲道俊先生、门相卿先生、张士栋先生、王浩先生、卢毅先生、吴霞女士等,对我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指导和帮助。没有他们,我很难在房地产、商业零售、保健品、IT软件行业中立足游弋,也就不可能有这样的工作经验和思维方法出现,当然就写不了这本小册子。 尤其感谢曲道俊先生,共事六年来,他虽身为总裁,但是对我一直非常关心和照顾。尤其2005年年底体检后,知道我身体不适,他立即将我主管的企业销售工作揽给自己,让我调理身体,对我体恤有加。 感谢朋友,如张安君、伊明、刘伟、李伟等儿时玩伴,如朱晓东、陈轶国、花达、王磊、李中迎、郭永发、王云、叶茂芬、金研君、赵金辉等同学,以及那些没列出姓名的朋友。他们与我交流工作经验和生活感悟,给予我信任和鼓励,这些都为我的人生旅途增添了美丽的色彩,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情趣。 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他们认可了这部作品,使得本书有出版面市的机会。 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金碚老师,能够在百忙之中,给予我指导并为本书作序。 陈葆棣先生作为中国当代实力派花鸟画家,具有很深的绘画功底和艺术修养。他专为本书创作了《鹤望兰》,使得本书不只赏心,而且悦目。他在《瓦壶斋学画记》中回忆恩师王雪涛先生对他说的”绘画绝非易事,必须聪明人下笨功夫,方能成功”,也让我悟到管理的真谛。在此,特别感谢! 我衷心地感谢各位! 结语 相变模型能在您的公司管理过程中,帮助您把人、事看得更透,为处理“为人”、“处事”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工具、一个方法,提高了效率。 最后,我提醒大家,本书写作是以哲学、管理学为主线的,但是涉及心理学、经济学、生理学、解剖学等学科,尤其涉及脑科学。个人能力所及,相变模型也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本书难免会有挂一漏万甚至错误之处,万望大家不吝赐教。 期待与您交流,可通过我的邮箱zhanglx@hollycrm.com,或通过本书的网站www.xiangtheory.com进行联系。 张林先 2006年3月完稿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