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儿童散文诗精品丛书之一,作者从事儿童文学创作40多年,曾出版诗歌、童话、散文等作品集《校园里的蔷薇花》、《小巴掌童话》、《张秋生童话精选》、《轻轻摇呀,小摇篮》、《城市魔法师》、《阁楼里的童话》、《狮子座兔子的自白》等70多种。作品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新作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张天翼童话寓言奖,及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等。本书是以作者自己的童心和诗心,营造了爱与美的儿童世界。对于促进我国儿童散文诗的发展,对于丰富孩子们的阅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与文化素质,都会有好处。
中国当代儿童散文诗精品丛书有七本,从作品内容看,既有闽南的乡土味,又有塞北的草原情;既有森林中绿叶的拍手歌唱,又有荷塘里莲蓬的举杯赞美;既有东海的渔歌,又有乡野的童话;既有云贵高原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又有江南水乡孩子们的欢歌笑语;既有校园里的渴求,又有大自然的召唤,可谓丰富多彩。这些作品又各有特色,有的讲究构思,有的倾心天籁,有的有回环往复的韵律感,有的有情景交融的意境美,有的充满童话色彩,有的蕴涵丰富哲理。作家们都以自己的童心和诗心,营造了各个不同的爱与美的儿童世界。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风格,使这套丛书色彩缤纷。
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于促进我国儿童散文诗的发展,对于丰富孩子们的阅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与文化素质,都会有好处。
灌木丛的倒影
清清亮亮的小溪边上,站着一排高高低低的灌木丛。高高低低的灌木丛上,长着大大小小的绿叶,开着星星点点的花。
小灌木丛,他们那么整齐地排着,他们那么高兴地站着,在看些什么呢?
哦,在看他们留在溪水中的倒影——
溪水中,有一排轻轻晃动的小灌木丛。
每一棵灌木都看得很专注。不过,他们不是在看自己。而是在欣赏着别人。看别人留在溪水里的美丽的倒影。
他们欣赏着别人,也被别人欣赏着。
连一棵最矮最小,最不起眼的小灌木,也引起大伙儿的注意——
因为,在他细细弱弱的枝条中间,游着一群自由自在的小鱼,他们摆动着小小的尾巴,在晃动着的枝叶间游来游去,就像树丛里飞翔着一群快活的小鸟……
每当游人们走过溪旁,也都会在这里看上半天的,看这些高高低低、粗粗细细的灌木丛留在溪水里的倒影。
他们就像在读一本书、看一场电影、浏览一幅很美很美的画……P4
在我国,专为少年儿童写作散文诗,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的一种新的文学现象。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这种文体发展得很快。这几年,我参加推荐和选编小学语文教材与课外阅读时,听说老师和学生们都很喜欢这种精致的美文。一些儿童报刊有时也向我约稿,叫我写些这类的短文。不久前,北京—位出版界的文友还向我要我和樊发稼选编的《儿童散文诗选》,那是1985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当时曾被列入全国红领巾读书书目,现在已很难找到这本书了。从这些需求的信息中,我仿佛听到了一种呼唤,呼唤儿童散文诗创作的繁荣。于是,我想编一套“中国当代儿童散文诗精品丛书”,找几位有特色的作家,把他们创作的儿童散文诗精选一下,分册出版。这个想法很快得到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谢清风先生的支持。我把这个消息告诉郭风后,郭老十分高兴,他是我国当代儿童散文诗的开拓者,很快就把他的书稿寄来了。
这套丛书虽然只有七本,但有一定的代表性。从作品内容看,既有闽南的乡土味,又有塞北的草原情;既有森林中绿叶的拍手歌唱,又有荷塘里莲蓬的举杯赞美;既有东海的渔歌,又有乡野的童话;既有云贵高原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又有江南水乡孩子们的欢歌笑语;既有校园里的渴求,又有大自然的召唤,可谓丰富多彩。这些作品又各有特色,有的讲究构思,有的倾心天籁,有的有回环往复的韵律感,有的有情景交融的意境美,有的充满童话色彩,有的蕴涵丰富哲理。作家们都以自己的童心和诗心,营造了各个不同的爱与美的儿童世界。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风格,使这套丛书色彩缤纷。
我想,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于促进我国儿童散文诗的发展,对于丰富孩子们的阅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与文化素质,都会有好处。
第一次读散文是在50多年前,当时正在读初中,偶然从书店中购得一本装帧精美的、由郑振铎先生翻译的、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作品《新月集》,一口气读完了这本著译俱佳的书,书中淡郁的诗情,精美的文字,天真无邪的童心童趣,深深打动了我,让我久久难忘。从此,这册书,一直成为我案头的珍爱。
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是从写诗开始的,一直坚持了很多年,但平时阅读较多的是散文。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尝试着将诗、散文、童话糅合在一起,创作了“小巴掌童话”,又写了一些诗和散文结合的散文诗。
平时,最爱读的是泰戈尔、屠格涅夫、纪伯伦、普里什文、列那尔等人的作品,我对这些大师和他们的作品,一直抱有敬畏之情。
真正要写好散文诗是不容易的,写好给儿童看的散文诗更不易,不仅要有很好的构思,很美的文字,更重要的是要有儿童的那份纯真,那颗童心,那种童趣。
要做到这点,不是轻而易举的。
这不禁使我想起美国诗人朗费罗在《孩子们》一诗中所说:
“你们的心田里注满阳光/你们的思想好似清清的小溪流淌。”“噢,孩子们,请到我这儿来!/悄悄告诉我/小鸟和风儿在你们那阳光普照的/世界里唱些什么。”
我常想,我捕捉到的这些东西,是否正如诗中所说的,是小鸟和风儿在孩子世界里歌唱的东西。
记得曾在我的一册由台湾出版的散文诗集中,对自己的创作,写下过这样的话:
“我想,写给孩子们的文字,篇幅应是尽可能地短,话语应是尽可能地浅;然而它的内涵应该是丰富的、多彩的,并能在小读者的心头激起一层层的涟漪,留下一串淡淡的,却是悠然绵长的回味,这种回味会伴着他们成长。”
这是我努力追求的目标。
很感谢吴珹先生和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能让我在编集这本儿童散文诗集的时候,又—次回顾了自己的创作历程。
我有点汗颜,但我也很欣喜。
毕竟,我在儿童文学园地里耕耘,我有一点小小的收获可以奉献给小读者,也可以求教于我的儿童文学界的同行们。
张秋生
2006年1月10日晨于上海芙蓉花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