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和地图市场监管协调指导小组审定推荐,本书向中学生讲述了国家版图的概念,以及国家版图与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地图等的关系,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了中国领土的构成、中国版图的历史演变、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等内容,本书经由国家测绘局、中宣部、外交部、教育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组成的全国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和地图市场监管协调指导小组审定推荐。
本书向中学生讲述了国家版图的概念,以及国家版图与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地图等的关系,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了中国领土的构成、中国版图的历史演变、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等内容,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版图意识,掌握中国版图在地图上的正确表示方法,做到自觉维护国家版图的尊严和完整。
“国家”名称来源
我国古代很早就使用了“国家”一词。在汉语中,“国家”这个词语由“国”和“家”两个字组成。在两三千年前的周朝,天子统治的领域称为“天下”,诸侯的领地称为“国”,士大夫的领地称为“家”。士大夫的这个“家”指庞大的家族,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家庭”不同。因此,“国家”是天下、邦国、家室的总称,表示了具有一定地域范围的政治空间组织。
政治地理意义上的国家必须具备4个基本要素:
首先要有定居的人民。人是国家存在的根本,没有人也就没有了国家。有了一定数量的固定居民,才能形成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结构,从而组成国家。至于人口有多少,种族或肤色是否相同,是单一民族还是多民族,则无关紧要。
其次要有确定的领土。领土是国家存在的重要物质基础,有了一定面积的领土,居民才能定居和休养生息,才能生产出自己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财富,国家也才有行使主权的对象和范围。
第三要有一定的政权组织(政府)。政府是国家存在的标志,它代表国家对内实行管理,对外进行交往。
第四要有完整的主权。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完整的国家主权概念由领土主权和独立权两部分组成。所谓领土主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国家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二是国家对其领土本身及领土范围内的一切人和物享有最高的管辖权。所谓独立权,主要指国家有权独立地决定自己的外交政策、处理国际事务和享有国际权利与国际义务,不受其他国家或实体的干涉。
国家版图
国家版图指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疆域,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在我国古代,“版”指登记户口和土地的簿册,“图”指地图,“版图”代表了户籍和地图。后来,版图一词逐渐成为国家疆域的代名词。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版图就好比是一个国家的“户籍”,是这个国家在“地球村”中生存的基本凭证。
国家的疆域可以用地图、文字等多种形式来表达,其中,地图是表示国家版图最常用、最主要的形式。在地图上可以形象直观地表示出国家的疆域范围和边界、各级行政区域、行政中心、主要城市等。人们习惯上把表示了这些内容的地图统称为“国家版图”。
由于表示了国家版图的地图象征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体现了国家的主权意志和政治外交立场,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本国版图在地图上的正确表示。
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维护国家版图的尊严,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来增强全民的国家版图意识,规范地图管理,杜绝错误表示中国版图的“问题地图”的出现。
国家版图的变化
国家是历史的产物,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数目是不同的。目前,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190多个独立的国家,另外还有一些尚未独立的地区。
当国家数目发生变化,例如一个国家分裂成2个以上的国家,或者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合并时,必然会引起这些国家的版图变化。
对照1989年与2003年的欧洲地图(局部),看看哪些国家的版图发生了变化。P2-3
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1月转发了国家测绘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和地图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5]5号)文件,明确提出“国家版图意识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校有关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中要有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的内容,组织丰富多彩的国家版图意识教育活动”。在国家测绘局、中宣部、外交部、教育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中国地图出版社组织有关权威专家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编写了本书。
本书向中学生讲述了国家版图的概念,以及国家版图与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地图等的关系,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了中国领土的构成、中国版图的历史演变、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等内容,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版图意识,掌握中国版图在地图上的正确表示方法,做到自觉维护国家版图的尊严和完整。
本书经由国家测绘局、中宣部、外交部、教育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组成的全国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和地图市场监管协调指导小组审定推荐。
编者
200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