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期盼,促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文化之于人类的伟大力量。建筑,让我们听到历史的声音;建筑,让我们看到文明的画卷;建筑,让我们感到今天的遗憾;建筑,让我们肩负未来的使命。我们要谱写历史上百年建筑的赞歌,我们更要探寻未来百年建筑的身影。文化是文明的外在表现。传播世界经典建筑文化,倡导具有“中国创意”的新建筑文化精神,提倡“开放、包容、相互尊重”的建筑文化观,开启提升全民建筑文化修养的普及教育,使命要我们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建筑文化运动”。
城市因和谐而美丽,建筑因文化而丰满,品质因用心而精良!本系列丛书对建筑文化和建筑品质进行了探讨,于宏观上概览各地域、各民族的建筑文化,总结共同性之处,对一些以坚守文化而精雕和锤炼出品质的房地产项目,做出学理的分析与受众市场的研究。
本书是第42期,主要介绍了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及房地产市场的预测。
很多人有这样的观点:当今的房地产企业缺少文化。事实上,并不是他们没有文化,而是企业文化并未被广大房地产企业真正重视并发展起来,有不少企业已具备了文化的形态,却没有进一步凝聚出其神髓。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我国房地产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将企业自身的文化优势与其经营规模、经营策略相结合。仅靠耀目的房地产产品已不足够,一个企业能企及的最高市场地位将促成消费者对其企业文化及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知与认同。同时,员工是企业效益的创造者,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企业的整体素质提高和全面实现现代化:先进的企业文化塑造出现代的企业人,而现代的企业人深谙经济规律和市场运作机制才能引领企业更加契合市场。
从上海爆发集体退房风潮
看我国房地产当前走势
深圳市某些楼盘价格最近上涨约30%,但不多久就有报道称,深圳房地产的一时上涨,不过是投机资金掀起的炒做波浪。像上海一样,让外来资金爆炒了一通后,房价鸡飞狗跳,但投机资金一撤,上海房市顿时就没了戏。最近,上海就爆发了大规模的退房风潮,越来越多的预售房买房人开始群体性行动,或拒收房屋,或停止还贷,或走向法庭,目的都是退房。
可见上海前一时期的高房价有多么不合理,其根源就是外来资金的投机炒做。待到管理部门采取调控措施时,这笔海外投机资金早已跑得无踪无影,剩下的只是那些被套的国内老百姓,而集体退房成为他们采取的惟一决策。若不退房,就得面临还贷危机,据悉上海的房地产购房贷款额一度高达3000亿元。
2005年11月23日,位列上海地产十强的大华集团遇到了大麻烦:其”水岸蓝桥“的51名业主,递交上一份联名解约”通牒”,贷款银行和贷款担保公司均强烈要求退房,并声明集体停止偿还房贷。继大华公司之后,退房风潮一波接一波,“达安春之声”、“金沙雅苑”的退房风波未平,浦东超大楼盘“风雅颂”的拒收事件又起,“蓝山小城”也因降价引起前期业主大打“退房”旗号。
不难看出,凡是在今年春签定的买房合同,都无一例外地遇上了麻烦——不是卷入了退房潮,便是遭到购房者索赔差价,上海前一阶段房价的水份和泡沫有多大。退房者宁愿损失高额违约金也坚决不买房。以”水岸蓝桥”为例,退房者们大多是在去年底和今年初上海楼市巅峰时预购,当时买价每平方米在9000~14200元之间,此后周边同类新房的房价已跌至每平方米8000~9500元,且许多房子带装修。这样一来,房子还没到手,每套价格就缩水几十万元,相较之下,岂有不退之理。
北京房市状况
上海与深圳的差异无不显示着我国房地产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北京尚算平静,但平静的表面之下掩藏着开发商们的恐惧和忧虑。北京的房价会不会降7目前还是未知数。当前的形势是——开发商们拼命放风“房价还要涨”,而消费者们则静静观察等待。这是一场典型的市场博弈,一方是开发商,一方是消费者,究竟双方谁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还要看消费者的智慧和国家的政策。
2005年11月17日,国家统计局10月份“国房景气指数”出炉,景气指数已降至101.10比9月份回落0.47%,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3184%,已接近不景气的100点以下区间。全国房地产投资呈持续下降趋势,在政策调控之下,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幅已降至近几年最低点,并将可能继续下降。报告还显示,全国1~10月的房屋空置面积1.12亿平方米,同比空置量增长了14%。
2005年11月23日,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则显示:截至9月底,全市空置商品房面积10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1%。至2005年10月末,北京商品房空置率又有大幅上升,数据显示当前北京空置房的总面积已达到了15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大约60%。
1~10月份,北京市商品住宅买卖成交22.4万套,约2652.7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215%和10.9%。其中,商品住宅期房预售成交14.5万套,约1703.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22.6%和20.6%。
在销售量快速下滑、空置率大幅上升的同时,北京的房价却依然上扬,前几天,国家统计部门公布全国房价变动情况,北京市的房价全年上涨了20%,与空置率相背离。
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北京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却是交易平平,各售楼处门庭冷落。继上海退房事件后,北京房市很可能要迎来寒冷的冬天,处于“泡沫崩溃的边缘”。北京的房价虚高,一旦开发商们撑不下去,必然降价,甚至会引发价格战,从而导致整个市场崩盘。目前情况是开发商与购房者互相对峙,比谁功夫深,看谁能“挺”得住。
对全国房地产的情况总判断
全国范围内房地产的走势还处在上升趋势中,除了局部地区过热外,大部分地区温度适中,房价涨幅不大。从全国房地产投资增幅看,2005年全年同比增长大约28%,由于前两年新开楼盘较多,今明两年的新房增量还是较大的。
有人认为从2003年起,全国房地产业出现了一波井喷式的开发,可能会造成一段时间内的供给过剩,因此未来房价平稳运行很有可能。也有人认为某些过热地区会出现房价下调,有些地区房价还要继续上涨。其实房价涨跌一定程度上与购房者的行为有关:当市场认为房价平稳或趋向下降时,消费者会出现推迟消费的行为,等待价格落到一定程度再购买:如果房价上涨,消费者会出现提前消费的行为。这些消费者行为都将影响我国房价的今后走势。
一些沿海城市,其房价具有一定的过热性和投机性,消费者在泡沫时期要耐得住性子。但对于那些确实需要住房的消费者来说,推迟消费很难做到,这些人才是真正决定中国房价的人,且这样的消费的确还存在不少。因此,对住房的需求决定了我国的居住热至少还要持续8~10年。现在尚处于增量交易阶段,房价将始终处于上升期,除了个别被外资投机炒做的城市,房价会出现阶段性的回调。
P30-31
重塑房地产企业的灵魂
企业的灵魂在于人,人的灵魂在于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企业的进步与人的进步同时进行。如何为人与企业的结合提供有效的载体和渠道,则是一个企业获得持久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房地产行业也一样。
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针对房地产行业具体特征要求,房地产企业最终必须与消费市场紧密结合起来,而优秀的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也是有效连接二者的桥梁。人们从四面八方聚拢到一个企业里,带来了应各自经历、背景而生的市场观念与价值取向,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经由不断的磨合与互融而统一起来,并不断向消费市场靠拢,这促使企业更好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
但同时,市场经济又确定了人的主体地位,形成了人的全面关系,促进了人的各种文化能力的发展。企业文化为现代企业人全面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房地产企业文化作为管理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念、制度模式、品牌理念以及营销方式的文化提升和凝练。它往往为企业内的员工所共有,经由较长时间的沉淀而留存下来。企业员工通过对企业文化这种延续性知识的学习,把企业的价值观念和自己的行为方式逐渐融合为一体。
很多人有这样的观点:当今的房地产企业缺少文化。事实上,并不是他们没有文化,而是企业文化并未被广大房地产企业真正重视并发展起来,有不少企业已具备了文化的形态,却没有进一步凝聚出其神髓。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我国房地产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将企业自身的文化优势与其经营规模、经营策略相结合。仅靠耀目的房地产产品已不足够,一个企业能企及的最高市场地位将促成消费者对其企业文化及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知与认同。同时,员工是企业效益的创造者,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企业的整体素质提高和全面实现现代化:先进的企业文化塑造出现代的企业人,而现代的企业人深谙经济规律和市场运作机制才能引领企业更加契合市场。
成功的房地产企业大都具有强势文化,譬如万科、华远等。尽管我国的房地产企业文化目前仍处在传统公司文化与自我更新的企业文化并存的状态,但无论是万科的“建筑无限生活”,还是华远的“来自于社会,服务于社会”,都足以说明企业文化已经深入影响着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并将企业引向依靠优秀品牌参与市场竞争之路。
而如何重塑好文化这一房地产企业的灵魂,将会是接下来很多企业都须要尽心去探询的究竟,我们关注、讨论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以及归纳方法。一个人的灵魂不足以支撑起整个企业的灵魂,企业整体完善的文化才是她恒久的生命力;一个企业灵魂的力量不足以带动整个房地产业的发展,每个灵魂都引导其企业健康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才能永葆房地产行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