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看金庸,二十一世纪看《昆仑》!后金庸时代武侠奇迹,感动千万武侠迷。孔庆东、韩云波联合推荐,面市90天,累计销售50000套,直追武侠盛世。当当网小说类畅销图书第2名!西单图书大厦畅销书排列榜第10名!QQ网络167个《昆仑》主题聊天群,人满为患!google搜索,“昆仑-武侠”776000项!
《昆仑》以宋末元初为历史背景,通过主人公梁萧的传奇经历,给读者展开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江湖画卷。江湖,情仇,家国,浩浩荡荡百万字,出场人物数百,通篇神采飞扬,是一部直追金庸实力的巨作。神完气足,容量极大——天文地理、机关数术、排兵布阵,无一不及,且无一不精,尤其是对古代算学的运用可谓神来之笔,直叫人拍案叫绝。作者丰富的想像力和对历史史实的精确还原,使得这部以宋末元初民族纷争、国家兴亡为背景的传奇故事更具一种波澜起伏的大气,同时他将现代的思想与古代的知识相互融合,令故事更具新意。
宋朝末年,蒙古南侵,少年梁文靖与父亲梁天德为逃避蒙古兵役进入四川,途遇朝廷督师淮安王被刺。王府策士白朴发现梁文靖与淮安王相貌相近,行李代桃僵之计。梁文靖不愿假冒淮安王,当夜逃走,遇上蒙古女子萧玉翎和穷儒生公羊羽,公羊羽传授梁文靖“三才归元掌”,克制萧玉翎的黑水武功,谁知梁文靖和萧玉翎一番纠缠,竞生情愫,并得知萧玉翎的师兄萧冷便是刺杀淮安王的刺客,其后萧冷赶来,欲杀梁文靖,被萧玉翎设计阻止。梁文靖好容易逃得性命,又被迫到了合州,被人尊为淮安王,此时蒙古大军压境,大战逢场,梁天德战死,白朴也死在内贼之手。外有敌军,内有刺客,面对国家危局,梁文靖终于克服懦弱本性,在萧玉翎的帮助下,先败萧冷,再毙蒙古大汗,解了合州之围,然后挂冠而去,与萧玉翎结成了伉俪。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桃林西去两百步,便是官道,道边一所茅店,虽然简陋,倒也轩敞,店前一名伙计正打呵欠,闻声睨着叫声起处,冷笑道:“这叶佬头又发癫呢,就不叫人消停。”另一个伙计笑道:“该是念起他那婆娘了。老人们说得好:‘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了一肚皮,却连自家的婆娘也看不紧!,’众伙计忙了一晨,原本十分困倦,可一听这些风流事,俱都笑起来,有了精神。一人笑道:“说起来,叶老头纵然老丑,他那婆娘我却瞧过,俊得真不成话!现今跟人一跑,也不知被哪个有福的受用了。”一个伙计打趣道:“说起这等福分么,你灰孙子再修十世,那也是搬楼梯上天,没门啊没门。”那伙计被他当众一臊,脸涨通红,冷笑道:“不消说,咱俩是乌龟笑鳖爬,彼此又彼此……”话未说完,忽听屋内传来一声吆喝:“伙计,再上一坛酒!”那伙计一惊,将脏兮兮的抹布在肩头一搭,换过笑脸,道:“来哩来哩。”转身带起一阵风,荡过土黄泛黑的酒幌子,上写着“宜城老店”四个隶字。
店内满座,热闹非凡。一个虬髯汉子接过酒坛,笃地搁在桌上,满桌的碟儿碗儿哐啷乱跳。他摆好两只青花大碗,斟满酒水,笑道:“有道是,人的名儿,树的影儿!想那‘没风拳’肖放鹤、‘扛鼎神’冯岿什么角色,一见云大侠的帖子,都有说不出的恭谨,就连我韩铮一个递帖子的,也跟着沾了些儿贵气……”说着眉飞色舞,举起酒碗,一气饮尽。
桌对面那汉子精瘦矮小,拈着颌下燕须道:“本想淮安去后,世间再无英雄。云万程召集这个会,也算给这世道添了几分豪气!”韩铮又饮一碗,笑道:“罗老哥,常言道‘英雄辈出’。淮安固然英雄了得,但依我看,云大侠也称得英雄。且算算,咱们一人抵得十来个鞑子,这几千名豪杰聚在一处,还不给他来个直捣黄龙么?”说到兴起,再斟一碗,咕嘟嘟喝光了。他酒量甚豪,顷刻连干三碗,面色也不稍改。
那罗姓汉子若有心事,五指敲着瓷碗边,长叹道:“韩老弟年少血热,真令罗松羡慕。但我在合州时,也和鞑子干过几仗的。沙场用兵,不比单打独斗。依我看,鞑子兵委实厉害!”
韩铮正将碗中酒喝了大半,闻言重重一搁,大声道:“罗兄这话太长他人志气。鞑子也和咱大宋打了这么多年,又能怎地?还不是望着这花花世界,眼里瞪出只鸟来?”罗姓汉子眼皮一耷,伸手扯开衣襟,但见一道黑漆漆的刀疤从他心口拉到腰际,苦笑道:“在合州时,‘镇岳将军’宗浩,‘乱云枪’艾明,哪个不胜我罗松十倍?后来怎么着?宗兄死于乱箭,艾兄更惨,使了一辈子枪,却被乱枪搠死。罗某挨了这刀,躺了大半个月,拣得回这条命,实属侥幸了……”客栈中吵闹声略略一歇,数十双眼睛投过来,尽落在那道伤疤上。
罗松合上衣衫,将碗中烈酒一口喝尽,约摸是酒气上涌,两眼有些泛红。韩铮低了头喝酒,不再吭声。忽听门外伙计呼喝,抬眼瞧去,却见一对中年男女跨进门来。那男子颀长个儿,额宽眉长,星眼含笑,观之可亲。那妇人则肤若羊脂,眉眼如画,虽然布衣荆钗,也掩不住那天然风致。她手牵了一个垂髫童儿,脸蛋红白,一对乌黑大眼,在各人脸上骨碌碌乱转。
那美妇一瞥店内,皱眉道:“当家的,腌膦得紧!换地方吧!”那男子一点头道“好”。正想退出,那小童却撅嘴道:“不好,我脚都走软啦。”那男子瞪他一眼,小童缩头叫道:“妈!”美妇摸着他的头顶,笑道:“好啦好啦,都依你,咱们不走啦!”掉头瞧着伙计,寒声道:“你是木头人啊?还不给我腾张桌子?”
她说笑间忽然变了脸色,店伙计不觉一怔,但他南来北往的客人见得多了,心眼儿活泛,当即赔笑道:“姑奶奶抱个歉,店小人多,惟有寻桌椅补个座儿……”正说着,忽见美妇眼神不善,心头打鼓,声气渐自弱了。
男子伸手在美妇掌心一握,笑道:“有劳店家了!”那伙计喜得一迭声答应。美妇瞪了男子一眼,嗔道:“呆子,就跟面团一样,任人捏弄,别人说东,你就不会向西……”她嘴里不住唠叨,那男子敛眉而笑,却不吭声。 罗松自那男子进门,便盯着他打量,见他被妻子怨怪得辛苦,便扶桌起身,指着身边长凳,笑道:“尊驾若不嫌弃,且来这里坐坐。”那男子眸子里精光一闪,笑道:“兄台美意,区区也就叨扰了。”携了妻儿从容坐下。韩铮喝得有些多了,大刺剌端起酒碗,笑道:“不才韩铮,匪号‘翻江手’。”又指罗松道,“这位罗兄别号‘罗断石’,横练功夫少有,贤伉俪料来也是练家子,未知称呼如何?” P2-3
离《昆仑》动笔已有整整五个年头,身后的光阴,分明交织着成长的青涩与苦战后绯红的血色。
大事业总是从小念头开始的,毕业后的某一天,我百无聊赖,上网闲逛,偶见许多武侠小说,文采斐然,作者则很陌生,后来才知道:原来金、古、梁、温、黄之后,仍有人写作武侠小说啊。可惜遍览诸文,均有不如人意处,当时便萌生出一个荒唐的念头:“或许,我能写得更好吧?”于是草草动笔,可惜胸中羞涩,才学窘迫,那篇作为《昆仑》前传的处子作,如今看来,令人汗颜。
那么,又是何种力量让我完成这篇百万字的小说呢?这个问题,曾多有人询问过我,我总是很茫然,不知从何说起,后来,仔细想想,那些动力或许来自某种感动吧。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武侠就是一个梦,是一种魂。对侠的感动恰是我写作的初衷,一夜夜埋首于键盘,才华丰瘠已属其次,激情才能决定一切。每当万籁俱寂,我纵极想象,刻画千年前种种情状,那份感觉,就如同将军夜猎,万骑杂沓,从胸中呼啸而过,其中的森然古意、血气奔腾,只有局中人才能领会,这份感觉就是所谓的感动,有了这份感动,侠者便能拔剑扬眉,歌者便能高歌停云,舞者便能为君一舞,画者便能挥毫落墨,浸染烟霞。
而在这五年中,我从长江之畔到天府之国,又从天府之国到江汉平原,山川换改,年华老去,昔日的年少轻狂已变成了今天的世故老练,所幸,胸中那份感动还在,那份侠情依然。
在《今古传奇》上连载的时候,曾有读者问我,我与小说的主人公梁萧有什么相同,我笑着说,他的许多品性和才能恰是我不具备的,比如说他性如烈火,而我性情柔和,他的算术很好,我的数学却是平平,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不同,因为缺失,所以向往。但我想,有一种东西我与他是一致的。梁萧历经了种种艰难困苦,悲欢离合,胸中之气,心中之火,始终不曾泯灭,而我心中的感动也伴随着他,明咀灾灭,支撑着这个虚构的人物,走过他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文中的吟啸歌哭,也牵动着我的七情六欲,总是禁不住为乐者笑,为死者哭,心忧天下,哀悯世人,为仇恨而惋惜,也为情侣而祝福。
我希望,每一个读者,翻开这一部书,也能同样感受到我曾经感受并正在感受的那份感动。《昆仑》的时代固然离我们很远,可是,《昆仑》中的那些令人感动的情愫,或许正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你和我的生活。
凤歌
二零零五年八月于江城
《昆仑》的出版是近年来武侠文学界一件标志性的大事,若干年后,当我们回顾二十一世纪大陆新武侠时,也许会将《昆仑》和一九五八年金庸《射雕英雄传》的出现相比。
——韩云波
认识凤歌四年,而中间有三年,是在看着他写《昆仑》。
——沧月
除了金庸,我最喜欢的两本武侠小说,一本是孙晓的《英雄志》,一本就是凤歌的《昆仑》。 ——小非
凤歌的《昆仑》是最受传统武侠迷认可的武侠小说,它甚至已经被命名为“经典”。 ——《中华读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