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19世纪美国著名女作家奥尔科特的代表作,自问世以来被译成了一百多种文字,并多次被搬上银幕,打动了无数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的心弦。其在出版后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一致好评,被称为美国最优秀的家庭小说之一,而作者本人也因此跻身于著名小说家的行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小妇人(彩色插图本)/名家名译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奥尔科特 |
出版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19世纪美国著名女作家奥尔科特的代表作,自问世以来被译成了一百多种文字,并多次被搬上银幕,打动了无数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的心弦。其在出版后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一致好评,被称为美国最优秀的家庭小说之一,而作者本人也因此跻身于著名小说家的行列。 目录 第一部/1 第一章 扮演朝圣者/3 第二章 圣诞快乐/14 第三章 劳伦斯家少年/24 第四章 负担/34 第五章 睦邻友好/45 第六章 贝丝找“丽宫”/57 第七章 艾美的耻辱谷/63 第八章 乔遭遇恶魔/69 第九章 美格涉足名利场/79 第十章 匹克威克社和邮箱/94 第十一章 试验/107 第十二章 劳伦斯营地/117 第十三章 空中楼阁/136 第十四章 秘密/145 第十五章 电报/154 第十六章 信件/162 第十七章 小姑娘讲信用/171 第十八章 暗无天日/178 第十九章 艾美的遗嘱/185 第二十章 推心置腹/193 第二十一章 劳里胡闹,乔来平息/199 第二十二章 怡人的芳草地/210 第二十三章 姑婆解决问题/217 第二部/229 第二十四章 闲聊/231 第二十五章 第一个婚礼/241 第二十六章 艺术的探索/248 第二十七章 文学课/258 第二十八章 家务经验/265 第二十九章 拜访/278 第三十章 后果/289 第三十一章 海外来信/301 第三十二章 柔情的烦恼/312 第三十三章 乔的日记/323 第三十四章 朋友/336 第三十五章 心痛/350 第三十六章 贝丝的秘密/361 第三十七章 新印象/366 第三十八章 束之高阁/377 第三十九章 懒虫劳伦斯/389 第四十章 死亡幽谷/403 第四十一章 学会忘记/410 第四十二章 孤家寡人/422 第四十三章 惊喜不断/430 第四十四章 金童玉女/445 第四十五章 戴茜和戴米/450 第四十六章 伞下定情/456 第四十七章 收获季节/471 试读章节 “圣诞没有礼物送,算什么圣诞节。”乔躺在地毯上抱怨着。 “做穷光蛋真可怕!”美格低头看看一身旧衣服,叹息道。 “有些人漂亮的东西啥都不缺,而有些人却什么都没有,我觉得这不公平。”小艾美委屈地哼着鼻子,加了一句。 “我们有爸妈,有的是姐姐妹妹。”坐在角落里的贝丝倒心满意足地说。 听了这句振奋人心的话,四张小脸在炉火的映照下亮堂起来,但马上又阴沉下去了。乔忧伤地说: “我们爸爸不在,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她没有说出口,“说不定有去无回了呢!”但各人想念着远方战场①上的父亲,都默默地加了这一句。 大家沉默了片刻,然后,美格换了一种语气说道—— “妈妈提出,今年圣诞节不送礼,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今年冬天对谁来说都会是难熬的。她说,现在男人们在军营里受煎熬,我们不应该花钱找乐。我们虽然做不了许多,但可以,也应该心甘情愿地做出这么一点小小的牺牲。恐怕我是做不到啊。”美格摇摇头,一想到那些梦寐以求的漂亮礼物,不由懊丧得很。 “要我说,我们要花的那点点钱也帮不了什么忙。每人只有一元钱,就是捐给了军队也没什么用。没错,我不指望妈妈给什么,你们也不会送,可我真的想自己买一本《水精灵》②,我老早就想买了。”乔说。要知道,她是个书虫。 “我那一元钱本来想买新乐谱的。”贝丝说。她轻轻地叹了口气,声音轻得除了壁炉刷和水壶架谁也没听到。P3 “我要买一盒上好的费伯牌绘图铅笔,确实需要嘛。”艾美毅然决然地说。 “妈妈并没有规定我们的钱该怎么花,她不会希望我们什么都不买。不如大家都买自己想买的,开心一下。我说,挣这笔钱,我们够卖力的了。”乔一边高声说,一边审视着自己的鞋跟,颇有绅士风度。 “可不是嘛!我差不多整天都在教那些讨厌的孩子,本来倒希望回家轻松一下的。”美格又抱怨开了。 “你的辛苦比我差得远呢。”乔说,“难道你愿意成天和神经质、大惊小怪的老太婆关在一起吗?她把人使唤得团团转,却里外不称心,把人折腾得恨不得跳窗出去,要么就大哭一场。” “做一点事情就心烦是不好,不过,我真的觉得洗碗碟、理东西是世上最糟糕的工作。搞得脾气暴躁不算,手也变得这么僵硬,连琴都弹不好了。”贝丝看看手,叹了口气,这回大家都听到了。 “就不信你们哪个人有我辛苦。”艾美大声道,“你们反正用不着跟野蛮的女孩们一起上学的。你功课搞不懂,却老是烦你,还嘲笑你身上的衣服;爸爸没钱,却要被她们‘标榜’。连你鼻子不漂亮,也要奚落一下。” “我想,你是说‘诽谤’吧,不要说成‘标榜’,好像爸爸是个泡菜罐子,要贴标签似的。”乔边笑着纠正道。 “我知道我在说什么,也不用疯痴(讽刺)嘛。就是要多用生词,能提高字(词)汇量嘛。”艾美神气活现地回嘴。 “别斗嘴了,妹妹们。乔,谁叫爸爸在我们小时候丢了钱。难道你不希望我们有钱吗?天哪!如果没有烦恼事,我们会有多快乐!”美格说,她还记得过去的美好时光。 “前几天你说过,我们过得比金家孩子要快活得多。他们虽然有钱,却一天到晚都在明争暗斗,可以说苦恼不断。” “我是这么说过,贝丝。唔,我现在还是这么认为。虽然不得不干活,我们却可玩可闹。就像乔说的成们是一伙很快活的人。” “乔常说这样的土话!”艾美看着手脚伸展躺在地毯上的长条身躯道,眼神里带着几分责备。 乔马上坐起来,双手插入口袋,吹起了口哨。P4 序言 露易莎。梅·奥尔科特(1832— 1888)占据美国的名人堂已达百年,其小说《小妇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读者群远远超出了英语国家和西方文化的界限,作品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有财富。根据最近的网上统计,此书已经以不同的形式翻译成了一百多种文字。好莱坞每隔20年就要将它“更新”一次;最近的版本为1994.年摄制的。就像小说开头时所描述的,现在世界许多地方的学校,都在排演“小妇人”的故事,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导正在形成世界观的人们。 奥尔科特出身于贫困的家庭,还有三个姐妹,一生没有嫁人。父亲为了追求精神发展的高尚理想,奋力进行教育实验,却连家庭的温饱都不能保障。姐妹们经常食不果腹,靠青涩的果子、硬面包和冷水充饥。她们所处的时代,恰逢美国南北战争。北方的资本主义已经初步发达,而南方是农业社会,农奴主的势力依然强大,残酷压迫着黑奴。当时另一位女作家斯托的一部《汤姆叔叔的小屋》,把这种现实加以揭露,北方的“美国佬”拿起武器,为黑奴的自由而战。小妇人的爸爸就是为了打败南方闹独立的地方政府,毅然上了战场。妇女们在后方生产军需品,她们一方面由于家里失去挣面包的人而陷入贫困,一方面还得不断劳动支援前线。 作者的父亲是教师,信奉超验主义,是美国影响最广泛的教育改革家之一;他的教育哲学除了注重孩子的智力发育,也强调情感教育和体育,认为学习是师生对话的产物。由此建立的审美环境有助于学习,激发想象力。她从小耳濡目染,自学写作。尽管她常常有贫困的威胁,但童年的生活非常愉快,并且跟霍桑和爱默生的孩子为友。姑娘们在谷仓里演出露易莎·梅的话剧。她在家接受教育,也当过教师。十二岁就在波士顿的报纸上发表了故事,十四岁出版了一本书,日后终于写成了传世之作。中间因为南北战争而停止写作,在华盛顿的一家医院当护士。 作品故事虽然平凡,构思却十分巧妙,一环紧扣一环。小说的幽默结构和妙趣横生的叙述语言,也为作品增色不少。当然,作品也充斥着说教内容,表面上看,这本小说的第一部好像是学习《天路历程》的体会之作。也许正由于其说教内容,当时正统的家长们才不反对替小孩子备一本。如果仅止于此,人们就不会喜欢《小妇人》了。实际上,第二部的内容非常通俗化,涉及婚礼的排场、对艺术教育的态度、不同家境的同学相处、文学创作的宗旨、穷人在富人面前不卑不亢的态度、富人该施舍什么样的人、如何资助文学艺术事业、家庭责任分工、礼尚往来,简直就像日常生活的指南书。这就造成了一个特殊现象:第一部(1868年出版)印数不多,等第二部(1869年)出版方才形成畅销的局面,还带动了全书的销售。这与通常的第一部一炮打响,接着写续集的情形截然相反。到1888年去世,她的书发行量已经超过了百万大关,收入达到可观的20万美元。 这部可爱的小说始终牢牢抓住当时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理想和价值观。奥尔科特是应出版商的要求写作女孩的故事的,创作时先打好腹稿,再提起笔一气呵成。整部小说的两个部分分别花了六个星期完成。妇女的权利和教育改革问题,在f9世纪美国的社会变革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自然就成为奥尔科特最喜欢涉及的两个事业,它们随之成为小说的主题。到了现代,她往往被看作勇于实验的作家,作品也成为文学史家和心理历史学家探索的肥沃土地。《小妇人》促进了青少年文学关注点的演进,描绘年轻人不仅仅从程式出发,而是对人物进行鉴貌辨色的记录。有人说,她在创作中不得不限制自己的想象力,去适应当地风俗和家庭成员的道德环境,同时还得满足出版界的商业要求,使她无法实现她的全部才能,然而,她的作品到处体现出其女性义务和艺术自由之间的张力。 小说可以说是自传体的杰作,女主人公乔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她本人的经历。她采用现实生活全息记录的方法,所讲述的生活宁静、安全,是自己和周围朋友经历的积累,里面充满了人情味,融入了少女们的切身体会,可谓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少女的成长史,其中浸透了人生奋斗的金玉良言,由于作者深受自己父亲和美国超验主义作家爱默生、梭罗的影响,字里行间渗透着超越时代、跨越国界的哲理,使该书不仅情节引入入胜,而且随处闪现着真知灼见,是立身处世的好教材。 毫不奇怪,《小妇人》是孩子们的“道德食粮”(作者自述语)。19世纪的妇女处于从属地位,小说帮助女孩子们顺从命运,以各种方式探索自己在社会上的可能结局。不过,小说中贝丝却因逆来顺受被早早打发进了天堂。这里,作者首度传达了少女时代的艰难和焦虑,提出“小妇人”的成长过程是学习的、泪迹斑斑的,而不是按照女性发展的本能或者自然条件进行。妈咪坦白自己有脾气,她努力抑止它,说明无法彻底消灭女性的怒火。小说最终没有解决是克制自己适应社会,还是颠覆女性顺从命运的观念(19世纪,人们认为女性只有放弃本性,才能取得男子汉一般的“天才”成就)的问题,这是西蒙·波伏瓦、乔伊斯·卡洛尔·欧茨、格特鲁德·斯坦热衷的问题,也为21世纪的读者留下了一个有趣的动态文本。 《小妇人》的汉语译本很多,其中不少为供少年儿童阅读的节选本。名著重译,踩在前人成果的肩膀上改进、提升译文水平,是一大乐事。作品平铺直叙部分,当然可以继续直译。但前译最大的帮助在于让我们廓清想当然造成错译的范围,并且尽可能避免同类的错误。举例说,铃兰花(1ilies of the valley)在以前的译本中居然被直译成“长在山谷里的百合花”,值得引以为戒。 本书由俞建青完成前半部分的节译稿,伍志萍和徐伟彬完成后半部分的初稿,由我完成全书补译和统稿。在感谢合作者的同时,我愿意承担全书译文的全部责任。 王之光于浙江大学 2004年1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