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摄影,穿越时空,将闽侯历史遗留的文物精华汇于一册,向人们展现八闽首邑的悠久文明史、丰厚的人文景观、璀璨夺目的瑰宝奇珍。全书涵盖面广,可读性强,福建史前的昙石山文化积淀、青铜时代的黄土仑文化辉芒、秦汉时期的闽越族蛇图腾崇拜以及晋唐以降的宗教信仰等,无不凸现在读者的眼前,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祖先留下的遗产,是那么的丰富多彩、辉煌灿烂。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照片和简约的文字说明,较为全面地介绍闽侯从新石器时代至今五千年历史的文化遗迹、历史文物,以及各级政府在考古发现、保护管理、抢救修复、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闽侯为八闽首邑,迄今仅有两本志书传世,一为民国陈衍主持编纂的《闽侯县志》,一为近年所修的新志。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闽侯文史研究之风日盛,于文物的保护、修复、发掘、宣传、研究更是率先而动,成就斐然。
《图说闽侯文物》通过摄影,穿越时空,将闽侯历史遗留的文物精华汇于一册,向人们展现八闽首邑的悠久文明史、丰厚的人文景观、璀璨夺目的瑰宝奇珍。这本图册涵盖面广,可读性强,福建史前的昙石山文化积淀、青铜时代的黄土仑文化辉芒、秦汉时期的闽越族蛇图腾崇拜以及晋唐以降的宗教信仰等,无不凸现在读者的眼前。同时,将闽侯新近发现的南朝独木舟、宋代铜龙、裸人瓦当、清代蛇王神像等,首次入书披露,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祖先留下的遗产,是那么的丰富多彩、辉煌灿烂。图册为我们架设了联系历史、现在与未来的桥梁,激发人们爱家乡、爱八闽、爱华夏的情怀。古人左图右史,书不易明者,藉图以明之。《图说闽侯文物》虽系文博门类图书,而其功用与意义,则在史乘之列,可补史书志书之不足,且图像尚可如实留影,永恒长驻。
闽侯县历任领导都十分重视文物工作,始终如一地把它纳入先进文化建设之中,做到既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又能够使它在当代发挥社会作用。作者曾江,热心文物工作,刻苦钻研,成绩卓著。他还擅长书法、摄影,知名于福州艺术界。他是军人出身,勤奋、坚毅、执着,具有鲜明的个性。他从枯燥的文物工作中,寻找人生的价值,获取人生最大的乐趣。这次他从10多年来积累下的成7y张照片中精选出300多幅汇编成《图说闽侯文物》,在县领导重视支持下,继《闽侯文物》之后又将面世,真可谓“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70年前,陈衍于所纂《闽侯县志》叙中述及:“闽县、侯官两邑志,则始终无闻,”因此十分感慨云:“殆闽人好大鹜广,区区邑乘,举若不屑措意欤?”今天,陈衍先生在天之灵,则不必为此而抱撼,一部百万字的新志,两本图文并茂的精关图册,可以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