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从巴丁河畔启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廖汀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励人的憧憬、严峻的磨砺、放情的翱翔、不止的渴求、永恒的爱恋……苦索于巴丁河畔一群年轻人?他们为何先后或振奋、或激昂、或痛苦、或无奈地远走他方?在另一个天地的几十年里,他们在歌与泣、苦与乐、血与火、跌宕与顺遂、亲和与歧视的复杂搅拌中,演绎着传奇式的激荡人生?……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励人的憧憬/1

拒绝妈妈的眼泪/3

礼堂前的风波/15

课堂里的春风化雨/24

不许对学生使用暴力/28

能不能同台演出 /34

阿妈万般无奈/40

学校的气候开始变/47

密探为三起学生闹事而来 /53

巴丁河畔的记忆/65

码头上的告别/79

他在另一艘回国的轮船上/83

阿伯阿婆的悲伤和企盼/90

甲板上的邂逅/95

走上同乡的路/103

第二章 严峻的磨砺/113

清苦/113

这种认识伴随了他的一生 /117

民族精神的震撼力 /122

好友的动人经历/126

班会上讲阿万叔/137

劳动中成长/143

与雇农“三同” /148

斗争丧尽天良的恶霸/153

抢匪被堵在街里/157

第一次的面对面/161

河边的山歌对唱/165

教室里的乐趣/173

他懂得英语/176

相互关爱/179

“你有责任负责我的一切!” /184

不幸的家庭/188

惹祸 /193

首战到底谁告捷/197

离乡北上 /206

第三章 放情的翱翔/213

打卤面的教训 /215

真挚的友情/221

宽松、愉快的氛围令他陶醉/225

不安分的同桌 /231

再来三个要不要/235

国庆激情/239

用心灵写的诗/244

心中的英雄/247

红旗是血染的/251

火热的青春/255

阿永哥的大棉衣/258

关爱 /261

不能怀疑我们真减的爱/267

榜样在擂鼓/271

第一名的背后/274

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以后/277

他获得三个“最”/282

不动摇的真情/287

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 /291

她的家庭悲剧/296

二棒接一棒的打击/299

“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304

定情口/308

生活的新一页/312

第四章 不止的渴求/317

跨人大学之门/319

她点燃的第一、第二把火/325

畅游在知识海洋中 /330

除了勤奋,别无他途/334

在明辨是非中长进/339

两心同体,两情相依/343

襟怀坦荡/349

云开雾散/355

在漩涡中/359

她无意中揪出了一个“右派”/365

好友们的命运/368

他躲过一劫/373

一口吃不成胖子/375

第一锅饺子/382

她跟不上形势/387

在新任务面前/391

第一次深入到工人中/393

牵手并进/398

惊心动魄的暗流/402

毕业前的一场实战/408

教育目的的争论/417

爱的力量/420

生活不是一马平川/423

第五章 永恒的爱恋/427

踏人社会第一课/429

牡蛎的胸怀/434

他们走了一段弯路/436

笑对困难的年轻人/441

“我愿意在这里干一辈子” /451

她不想再被折腾了/455

苦中寻乐/460

在大风暴中/465

鸡窝里的秘密/474

他的左耳听不见声音了/479

挥之不去的阴影 /482

连长的职责/486

清醒的头脑/491

这个辛苦费该不该要 /497

劳动中的情怀/499

“我不要小鱼儿了,我要妈妈!”/504

弟弟的抱负/510

他们为什么要离开祖国/513

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517

打听到阿朱哥的下落/521

沉痛的倾诉/528

在大学宿舍里蹲点/532

开拓交流渠道/536

第一次踏上故土/540

霞光闪耀的家/542

提前退下后再创辉煌/548

总是一片灿烂/551

燃烧的第二人生/557

不能公开的男人秘密/565

巴丁河畔引发的奇迹/570

重逢在巴丁河畔/576

后语/580

试读章节

阿妈的命的确太悲苦了。日寇不仅夺走了她丈夫的命,也逼走了她的大儿子钟国朱。这个家,倾注了她的全部心血,耗尽了她年轻华美的生命。现在,全家都依仗着她这根顶粱柱,膝下包括钟国强在内的三个孩子,里里外外全凭她这双手,全靠她的拼苦抚养。

“我不能没有阿妈!”每想到此,钟国强都会心痛。的确,他如果真的走厂,阿妈年老,弟妹还小,家里靠谁支撑?那一天,阿妈就出了点事。她腰疼痛,直着身子下楼梯时,一时踩空,把左脚踝扭伤厂。钟国强正好在场,赶快把阿妈扶起,但阿妈痛得走不厂路了,钟国强就把阿妈背起来,背回她的卧室里。眼看着她的左踝肿大,钟国强当机立断,从邻居那借来一个小推车,推着阿妈上医院。看完病回来,他按医嘱,在给阿妈的左踝上药前,先把双脚洗干净。他一边洗,一边心里十分难过。阿妈的这双脚,过早粗糙了。他听阿妈说过,小时候家里穷,根本买不起鞋穿。整个春夏秋季,她都是光着脚丫子下水田、上山砍柴,常被树根树权扎破流血。冬天也就是穿一双草鞋,可哪里抵挡得住严寒?因而脚常被冻裂,痛得钻心。这双脚,是对阿妈过去在旧中国苦难生活的血泪控诉,也是她艰苦勤奋命运的记录。洗完脚,抹上消炎止痛、舒筋活血的药膏,扶着她躺下休息。他想,要是他不在阿妈身边,她要有个不测,谁能服侍她?他一想起弟妹那充满期待的眼神,他的心几乎都要碎了,但是他又向往明天,憧憬新生的祖国。他渴望寻求生存的自由空间,他再也不想在这窒息的殖民统治下苟活了,哪怕足一天!P4

阿明瞟了一眼,沉默不语。

“同学们!这就是他昨晚上用来对付‘旭日’的凶器,你们看,这扫头里还有一些碎纸片呢!他用完后,随手就往水沟里一扔,我把它收起来的。”

“这扫把是我们宿舍的,今天早上我负责扫地,还找了它半天!’,一个和阿明同一宿舍的男生说。

阿明仍然不低头认账,眨眨眼睛,又在想骗招。  这时,陈洪光站出来说:“我说,阿明,算了,别再编瞎话了,在这点上,你是斗不过事实的。你看,这又是一个证据,这是你的脚踏车吧?”

阿明又瞟了一眼,又是沉默不语。

“这是他的车,就是昨晚上他骑着对‘旭日’下手时用的车。”陈洪光指着这辆车说,“大家看见没有?在这车前的筐子里有什么?”

大家看清楚了,车筐里有几张碎纸屑。

“这不足普通的纸屑,而足‘旭日’的尸骨啊!”陈洪光不无痛心地说。

这是傅高松刚才到宿舍区把阿明的车推来的。原来,昨晚上阿明作案时,不知不觉地让落下的几片纸屑飘进了自己的车筐里。

阿明愣在那里,梗着脖子,瞪着一双充满血丝的眼睛。

钟圈强正待进一步发问,突然,不知什么时候训导主任出现了。他上来就说:

“好了好厂,大家平静一些,都是同学中的事,好商量,可以下来再慢慢说,慢慢说!”

他转向阿明,似乎很严厉地说:“走,你跟我到办公室去,我要好好问一问你!其他的同学们,今天是星期天,大家都回去休息吧!”经他一再地劝说,在场的同学慢慢散开了。

钟国强觉得这其中有些什么奥妙,但一时又想不出对策,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训导主任把阿明带走。P22

序言

巴丁河在哪里?苦索于巴丁河畔的是一群怎样的年轻人?他们为何先后或振奋、或激昂、或痛苦、或无奈地远走他方?在另一个天地的几十年里,他们在歌与泣、苦与乐、血与火、跌宕与顺遂、亲和与歧视的复杂搅拌中,演绎着怎样传奇式的激荡人生?……

几年前的一个金秋,一群源自巴丁河畔的行者走到一起,回眸历程、咀嚼过去,突然感悟到人的真正心性就是要懂得爱与恨。只有在真正的爱与恨中,生命才有价值,人才可能真正支撑起今天、迎接明天乃至永远。

他们渴望把这点心灵感知告诉那些不谙世事的朦胧者、短视前景的盲目者和涉世未深的未来者,渴望把这点用自身的血泪铸成的真理宣之于世、告之于众,让大家一起来珍惜今天理应珍惜的一切。

我们非常高兴能和读者们一起,从巴丁河畔启程,尾随这群人去探索、发现、揭开历史的面纱,昭示人生的真谛……

廖汀

  

2005年春于北京

后记

我要十分感谢我的爱妻蔡云梅,好友林启光、周高塔、蔡德修、谢汝权等,以及我中学的老同学杨成国、白庚辛,还有众多的新、老归侨、侨务工作者、文学界的专家……是他们,无私地帮助我完成此书的创作。蔡云梅把她刚写完的十几万字的回忆录提供我参阅,林启光与我同步写出自己的自传供我琢磨,周高塔拿出不少素材帮我构思,杨成国、白庚辛一而再地帮我审阅前稿,及时鼓励我,督促我,向我提出创作要求和方向……显然,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我谱不出书中钟国强、叶欣梅、陈洪光、张福生、傅高松等这些人几十年的生命之歌。我要感谢他们,真诚地、深深地感谢他们!

从巴丁河开始的生命之旅不会止步,我们将永远沿着前人的革命足迹走下去。让我们共勉于欢乐、苦痛的时刻,共进于跨越和跌撞的途中,我们无悔于时代,我们有自己的骄傲!

  廖汀

2005春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