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社会学的视角对我国现实经济社会所存在的现象及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包括城乡关系、社会工作、人口问题和科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建立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社会学的视野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作者 | 邹农俭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以社会学的视角对我国现实经济社会所存在的现象及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包括城乡关系、社会工作、人口问题和科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建立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录 前言/1 第一编城乡关系 亦工亦农阶层初论/3 城一镇一乡三元结构及其协调发展/22 区域小城镇群体的研究/34 中国城市化的探索/47 关于城市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65 制度创新:引导城市化走上有序之路/73 迈向现代化的苏南农村/81 对中国农村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再思考/106 粮食经营应当市场化/110 农民问题是动态的社会问题/114 农民工:一种就业模式的形成及其社会后果/123 劳动就业:农民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重要标志/134 转型期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分化与互动/150 农村观念结构的分化及对社会稳定的影响/16l 转型期农村社会的解构及市民社会的构建/176 第二编社会工作学 香港的社会工作及其运行机制/185 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框架的构建/207 社会福利社会化与中国社工教育的新发展/219 中国社区服务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模式研究/227 积极开展社会工作培训 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241 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文化制约/250 回应社会问题是社会工作的使命/25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策略探讨/270 论社会工作实验室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必要性/282 “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分合/288 社会转型与公德缺失/297 杀熟:转型期人际关系嬗变的一个面相/306 控制性共识与协商性共识/320 第三编入口社会学 江苏省死亡人口的间接估计及死亡率模型/339 中国女性死亡概率分布的模型研究/354 影响中国妇女生育率变动的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分析/369 中国海外华人的分布及发展/384 社区发展及其对妇女生育率的影响/399 苏南人口控制与社区经济发展/410 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和社会支持体系分析/418 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与养老方式的选择/435 第四编科学社会学 技术社会学研究的兴起与现状/449 ssK科学争论研究述评/461 公众理解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新领域/473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的由来与发展/485 科学学派的历史形态探析/495 试读章节 (1)亦工亦农阶层是乡镇工业的伴生物,探索其出现,必须追溯作为这一阶层依附的乡镇工业兴起的轨迹。 作为中国社会中一支新的生产力——乡镇工业,形成的直接始因在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村专业化分工的推进。“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①社会历史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的进步程度,依然没有突破人类对于土地的生存依赖。因此,农业以外的产业部门的存在和发展,无不受到农业本身发展水平的制约。建筑在农村经济之上的乡镇工业更是如此。 农业生产同土地和自然环境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由于受农业基本生产资料——土地的自然属性的制约,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然表现为不断排挤出剩余劳动力。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为农村工业的兴起准备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亦工亦农的出现与乡镇工业的兴起,是互为条件的,双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为基础。 在现阶段,乡镇工业的主体是农村乡、村两级集体创办的工业。农村集体办工业,是与集体拥有的积累分不开的。纵观乡村工业的发展史,无不是始于乡村集体依靠积累进行投资,而集体积累又主要是取自于农业生产的利润。正因为如此,乡镇工业才呈现出较快的发展速度,容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而使亦工亦农阶层迅速地成长壮大。 20世纪70年代之后,工业在中国农村的大地上遍地开花,成为农村中一支新的生产力而异军突起。这不仅是中国农民的创造,而且是整个城乡经济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作为一个经济、社会实体,|城市集中着大量的人口、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物资设备等生产要素。诸多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高度密集性,必然对周围产生强大的辐射能,当城市工业达到一定程度,就迫切需要产品、技术的向外扩散,从而不断完善城乡之间的网络体系。尤其是城市的技术、产品、人才等下P4乡,为农村工业这一机制的正常运行添加了润滑剂,直接促成了农村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的有机结合。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乡村工业尤为壮大,这是与地处中国城镇体系最为发达的上海经济区分不开的。忽略了城市生产力的作用,这种现象将难以解释。 城市呈向外辐射的势态,空间上的紧凑,多中心城市的交叠扩散,必然增加相互沟通的机会。 当然,我们强调农业生产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一部分劳动力不断向农业以外的产业部门转移,并没有排斥农业内部本身的分工仍将继续深化。相反,农业内部的潜力尚有待于去开发,从而形成新的产业部门,改变人口的社会结构。杜润生同志预测:“如果把物理、化学、生物学,以及各种技术科学成就综合运用于土地开发利用,必将会创造出许多新的产业部门,……这将是一次大规模的产业革命”。②钱学森同志也断言:到二十一世纪,整个中国大地将会形成一种农、林、渔、牧、禽、虫、菌、微(生物)多种产业综合发展,工农业并举,高度专业化,充分利用太阳光能的高经济效益的新型社区。③人们预计,二十一世纪将会面临农业的一次大规模革命。我认为,农业的突破性变革必将到来,这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在农业上的广泛运用。从劳动力投向看,广义上的农业革命不是靠劳动力的大规模投入来完成的,而主要是靠科学技术,未来的农业将是高度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在美国,当前最大的产业部门便是农业,但农场人口却只占全国总人口的3%,如果把农产品加工和运销各个环节的人口计算在内,也只占全国总人口的20%。④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农业生产增长速度较快的法国,至1977年,有农业劳动力225.8万人,占总人口的4.3%。⑤ 从整个世界范围内考察,从事农业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逐渐减少已成为全球性的现象。1900年全世界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6.4%;1950年为71.8%;1970年为61.4%;1975年则P5 序言 本书是我们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专业教师的集体之作。 南京师范大学的社会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起步较早,在社区建设、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学等方面有相当多的研究积累,近年更是进入了比较快速的发展时期。现在,南京师范大学有社会学、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每年招收本科生70名左右,有一个社会学硕士点,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近20名。社会学专业教师共有20多人,其中的大部分经过了社会学专业的培训,具有博士学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现正主持着一批国家、省部级和社会各方面委托的研究课题。 现在,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城乡发展、社会工作学、人口社会学、社区建设、科学社会学等方面。本书遴选的就是这些方面的系列研究成果。这些论文都已公开发表过,我们将这些成果集中起来结集出版,目的是想留下一个研究工作的印记,并希望继续在这些专题上深入下去,以求在经过了多年的努力以后,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和“拳头产品”。 我们之所以关注城乡发展问题,是因为我们身处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内。长江三角洲区域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改革开放以来都是我国社会变迁速度非常快的地区。在这里,我们天天能切身感受到城乡变迁带来的多方面影响。这里发生的一切,在全国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典型意义。比如农业的现代化实践、农村的非农化趋势、新型城乡关系的形成,以及城乡统筹发展的格局等,这些事关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事项,首先在这里展开,因而利用地理区位上的优势,系统开展对城乡发展问题的专题研究,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建设起步相当早,是江苏省第一个设立的大学本科专业。在进行专业建设的同时,我们又开始了对社会工作理论、实践的探索,并做出了一些成绩。我们深入众多社会机构进行实践上升到理论的总结,与海内外社会工作专业单位联合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培训,就中国式社会保障、就业模式展开研究等,这些成果有的已为实践所采纳,有的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我们对人口社会学的研究也比较早。中国的人口问题是个大问题,涉及到整个国家一系列战略性课题和相当历史阶段的发展。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人口现象,切人点好,得出的许多结论很有意义。实践也强烈呼唤着我们对人口社会学予以高度的重视,我们仍将在这方面继续深入下去。 利用结集出版部分科研成果这样一个机会,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梳理研究思路,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期望通过我们这个研究集体的艰辛努力,在学术上迈向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 邹农俭 2004年岁末于古都金陵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