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寻父》(Looking for Alibrandi)以一个17岁少女的心理成长过程,生动地勾勒出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所特有的多元文化背景,尤其是祖孙三代女性对生活不同的理解。马尔凯塔说这部小说和谭恩美《喜福会》的主题有相似之处。
在这部深受评论家与读者欢迎的小说中,作家以一个十七岁少女的心理成长过程,生动而清晰地勾勒出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所特有的多元文化背景,并鲜活地描绘出这一历史文化背景之下的社会现实。作家以诙谐、清新的笔调刻画出祖孙三代女性人物对生活的追求、对爱情的向往,以及生活赋予她们的磨难和三代人之间的碰撞。作家对生活的独特演绎使得本书具有了强烈的普遍意义。
看到面前课桌上放着的多项选择题,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恐慌。我瞥了一眼周围的同学,然后将目光收回到第三题。我痛恨多项选择题。然而我不想答错第三题。我不想答错任何一道题。其结果将对我存在的意义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于是,我开始用排除法做题。“D”像“A”一样,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只剩下“B”和“C”。我对这两个答案都思索了很长时间。正当我要做出最后决定时,忽然听到有人在叫我名字。
“约瑟芬。”
“啊?”
“我看你是想说‘请你原谅’,是不是呀?亲爱的。”
“请你原谅,修女。”
“你在干什么?你在看书是吗,小姐?”
“嗯……是的。”
“嗯,是的?好极了,约瑟芬,我看今年你能轻松拿走英语大奖。现在站起来。”
我的最后一个学年就这样开始了。我曾对自己许诺:就在这一年里我将做一个“女圣人”,我要给老师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成为一个模范学生。我知道,我的许诺终将落空。但决不是在第一天。
格雷戈里修女朝我走来。她离我这么近,我甚至能看清她的汗毛。她伸出一只手。
“给我看看,你在看什么书。”
我把书递给了她,看到她的嘴噘拢在一起,鼻尖因得意而闪亮。她知道她将制服我。
她把书翻了翻,然后递还给我。我能感觉到我的心怦怦直跳。
“从你刚才看的地方开始读。”
我拿起杂志,然后清了清嗓子。
“‘你是哪一类的朋友?”’我朗读着《性感女人》杂志上的内容。
她目光锐利地看着我。
“‘当你在一个聚会上,”’随着一声叹息,我开始往下渎:“‘你最好的朋友的男朋友试图向你献殷勤,他帅气、健康而成功,你:A—发出善解人意的微笑,从后门偷偷溜入夜色;B—把你的鸡尾酒全部泼向他的“乡间小路”套装;C—平静地说出你对朋友的忠诚;D—立刻告诉你朋友,知道她会大吵大闹。’”P1-2
“经历过成长烦恼的女性,不论身处大洋的哪一岸,都能与小说中的主人公产生强烈的共鸣……”
——美国亚马逊网上书店书评
“一部令人乐而忘返的小说,一段来自心灵深处的故事。”
——《澳大利亚书商和出版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