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这些演讲,其基础是对始于笛卡尔而终于休谟的那一哲学思想阶段的回顾。它们要努力解释的哲学体系被我称之为“机体哲学”,其中的每一学说,无一不能在这阶段的思想家或者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两位西方思想的奠基人的著作中,找出明确的例子来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讲座的累积,是他关于形而上学思想的总结。在书中,他回答了“世界上真正实在的东西是什么”这一基本的哲学问题,即“‘现实实有’——亦称‘现实事态’——是构成世界的终极实在事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过程与实在(共2卷)/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作者 | (英)A.N.怀特海 |
出版社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的这些演讲,其基础是对始于笛卡尔而终于休谟的那一哲学思想阶段的回顾。它们要努力解释的哲学体系被我称之为“机体哲学”,其中的每一学说,无一不能在这阶段的思想家或者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两位西方思想的奠基人的著作中,找出明确的例子来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讲座的累积,是他关于形而上学思想的总结。在书中,他回答了“世界上真正实在的东西是什么”这一基本的哲学问题,即“‘现实实有’——亦称‘现实事态’——是构成世界的终极实在事物。”…… 内容推荐 本书的主旨并非要分散地研究那些在某些传统思想体系中显得迫切的各种传统哲学问题。毋宁说,它们是要阐明一个由诸宇宙观组成的精简体系,让它去和经验的形形色色的问题打交道,借此阐述这些宇宙观的意义,最后详细说明一种完整的宇宙论。据此,所有的特殊问题都可以找到相互联系。这样便可在逐渐发展这一体系的过程中,在意义和关联性上,而不是在处理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去寻求统一的处理方法。 本书是哲学史上的丰碑,它是怀特海形而上学思想最有系统的表述。诚如作者所言:“思辨哲学的目的就是要努力构建一个首尾一致的、合乎逻辑且又必要的一般观念的体系,依据这一体系,我们经验中的每一成分都可得到解释。”本书正是怀特海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所作的努力。 目录 编者的话 中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思辨体系 第一章 思辨哲学 第一节 思辨哲学;一致的、逻辑的、必然的观念体系;对经验的 解释/003 第二节 洞察力和语言的缺陷;观察的条件;僵硬的经验主义, 想象,概括;一致性和不一致性;创造性,机体哲学的基 本概念/005 第三节 理性主义和教条主义;作为母体的体系,真假命题,对 体系这一母体的应用;试验性的探险/009 第四节 哲学和科学,各级一般性概念;数学的教条主义影响; 哲学的进步/012 第五节 语言的缺陷;命题及其背景;形而上学的预设;对语言的过 分依赖;形而上学和实践;形而上学和语言表达/014 第六节 思辨哲学及其过大的野心;过大的野心,教条主义及进 步;阐释及形而上学;经验的更高级成分;主观性及形 而上学的修正;道德,宗教,科学,被哲学联系在一起, 宗教和科学的对比;结论/018 第二章 机体哲学的范畴体系 第一节 四个概念:现实实有,摄入,联系,本体论原理;笛卡尔与 洛克;哲学只可解释抽象而不可解释具体/023 第二节 四组范畴;终极性范畴;联合状态和分离状态;创造性, 新颖性,创造性进展的原理;共在,合生;八个存在性范 畴;二十七个解释性范畴/026 第三节 九个范畴性义务/035 第四节 预先的说明;完全抽象是自相矛盾的;不安和相关性 原理;现实实有从不变化;事态的消亡和它们的客观 不朽性;终极因果关系和直接动因关系;复合体;实 体/037 第三章 一些派生概念 第一节 上帝的原初性质;关联,神性安排;上帝的继生性质;创 造性及它对特性的获得;创造物,客观不朽性,欲望,新 颖性,关联性;欲望和精神,概念性摄入,纯与不纯的摄 入;同义语和类比,即概念性摄入,欲望,直觉,物质目 的,洞见,展视/041 第二节 群集秩序,定义特征,实体形式;个体秩序,系列性的继 承,持久客体;微粒群集/045 第三节 关于时间的古典观念,独一无二的系列性;生成的连续 性,连续性的生成,芝诺;原子论和连续性;光的微粒学 说和光波学说/047 第四节 意识、思想及感官知觉都是经验事例中的非本质成 分/048 第二部分 讨论与应用 第一章 事实与形式 第一节 诉诸事实,欧洲的传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 洛克,休谟,康德;内在的合理性;对柏拉图的脚注;柏 拉图式的宇宙论;参加的形式;神性安排;本体论原理; 事实,唯一的理由;事实和过程;摄入,满足/053 第二节 唯理论,一种信念,希望的冒险;理论的局限,假定性, A.E.泰勒教授论柏拉图;切断,本体论原理;实有与过 程,现实实有与切断;不能回避的顽固事实/057 第三节 柏拉图的形式,理念,实质,永恒客体;潜在性和假定 性;假设物的独有性;主体一超体,生成和存在;不明确性在 合生中的蒸发;满足,明确的和独有的;合生的偶极;潜在 性,假定性,不可能性;生存/059 第四节 在内部被规定而在外部是自由的现实事态;历史进程 并非必然的,并非完善的;动因关系及终极反应;上帝 的原初自由;确定的、自由的开始与确定的、自由的结 束二者间的每一合生,前者是客观宇宙的,后者是微观 宇宙的/063 第五节 共相和殊相,有谬误含义的不合适的术语;来自笛卡尔 和休谟的解释;笛卡尔的又一学说,客观实在,观察,直觉, 判断;世界,不能用主词和谓词,实体和质量,殊相和共相 来描述;广义相对论/065 第六节 洛克的《人类理解论》,机体哲学与它一致的地方;用“经 验”替换“理解”;观念和摄入;洛克关于观念的两种学 说,特殊事物的观念;知觉的表象理论;逻辑的简明不等 于遗传的优先;实体,外物,群集;宇宙的统一体/070 第七节 洛克关于“能力”的学说,能力和实体;因果客观化和 表象客观化变化意味着永恒客体的历险;实在本质, 抽象本质;关于机体的学说以及关于现实实有生成的 学说/078 第二章 广延连续统 第一节 连续统和实在潜在性,被现实事态原子化;连续统为何 被经验,表象直接性,感觉资料;实在的椅子和椅子的 形象;感觉资料的复杂进入/083 第二节 一般潜能和实在潜能;由主观目的起始阶段决定的事 态的立足点;广延关系;时间的时期说,芝诺,威廉·詹 姆斯/088 第三节 牛顿的《批注》/095 第四节 牛顿的《批注》与机体哲学和笛卡尔的比较;“身体的证 据”,身体在现实世界中的情况;对于牛顿、笛卡尔和机 体哲学来说,空间的本体论地位/099 第五节 实体的不分化持续性及被动性:错误的根源/105 第六节 总结/108 第三章 自然秩序 第一节 秩序和已知性的对比;秩序的四个特点;目的的达到, 感受的诱惑;自因/112 第二节 释“群集”;定义特征及继承;群集的、宽容的环境;宇宙 时期,群集等级体系/120 第三节 群集的演化,衰亡,混沌;《蒂迈欧篇》;《自然哲学的数 学原理批注》;密尔顿/124 第四节 这个宇宙期中的群集;广延群集,几何群集,电磁群集; 波,电子,质子/130 第五节 持久客体,微粒群集,有结构的群集/133 第六节 稳定性,特别化/135 第七节 稳定的困难,排除细节,概念的主动精神,生命/136 第八节 生命的无机器官/139 第九节 生命,作为对群集的反作用;独特性/140 第十节 生命和食物,虚空空间中的生命,催化作用/142 第十一节 有生命的个体;对生命的疏导;仅是片面的主导人格/144 第四章 机体与环境 第一节 环境对现实事态的反作用;狭度和广度,取决于群集, 有序的要素;混沌,琐细性,有序性,深度;琐细性,模糊 性,狭度,广度;不一致性,对比;琐细性,过度的区分; 模糊性,过度的不区分;作为“一”的联系,模糊性,狭 度,深度;混沌、模糊性、狭度、广度的协调/149 第二节 强度,狭度;机体哲学,康德,洛克/152 第三节 感觉材料,最低范畴的永恒客体,定义;感觉材料,感觉 材料的诸对比,强度;高低范畴中的对比,模式;永恒客 体,简单性,复杂性;被情感地经验的感觉材料/154 第四节 传送,不同的路径,抑制,强化;矢量特性,能量形式;物 理科学/157 第五节 知觉中的环境资料;视觉知觉,最高级的知觉形式;由 动物身体的先行状态所源生,休谟;动物身体和外部环 境,放大器/159 第六节 知觉和动物身体,因果效验/162 第七节 因果效验,内部感觉;表象直接性,难以捉摸的知觉,第 二属性,广延,身体的偕同性;休谟,康德/164 第八节 知觉揭示的轨迹;共时区域,因果过去,因果将来;直接 当前,生成的一致性,合生的一致性,持续体;直接当前 和被表象的持续体之间的区分;被表象的轨迹/167 第九节 被表象轨迹和生成一致性;被表象轨迹,与动物身体的 系统关系,应变轨迹,外部共时事件的独立性,直线,度 量;生成一致性,持续体/171 第十节 总结/174 第五章 洛克和休谟 第一节 休谟,知觉,实体,结合的原理,观念,印象的摹本,想象 的自由/176 第二节 休谟和“重复”,原因和结果;记忆,强度和生动性/181 第三节 时间,休谟,笛卡尔,系列事态的独立性;客观不朽性/184 第四节 主词一谓词概念的影响;休谟,笛卡尔,洛克,特殊存在/187 第五节 休谟和洛克,过程和形态学;情绪情感的错误衍生;感 觉主义的学说;桑塔亚那/190 第六章 从笛卡尔到康德 第一节 笛卡尔,三种实体:广延的,精神的,上帝的;三种变化, 持续实体偶性的变化:持续实体的源生,单个实体存在 之终止;偶然关系,描述性观念,外部世界的非本质经 验/196 第二节 洛克,经验主义,充分性,不一致性;特殊存在物,实体, 能力;相关性,永恒消亡/198 第三节 与机体哲学的类似和对比/201 第四节 休谟与过程,康德,桑塔亚那/206 第五节 机体哲学和康德彼此步骤间的对比/208 第七章 主观主义原理 第一节 主观主义原理和感觉主义原理;感觉主义的学说结合 了二者;洛克,休谟,康德;对原理的陈述;主观主义原 理的三个前提;机体哲学否定这两个原理和三个前提; 笛卡尔;”那块灰色石头”,实体和属性,感觉器官;笛卡 尔的主观主义的修正;“知觉到那块石头是灰色的”;不 能提供修正了的范畴;休谟/214 第二节 知识,它的变异,它的模糊性;否定知觉,一般情况,意 识便是否定的感觉,新颖性;意识,一种主观形式,只存 在于复杂整合的后期派生阶段;意识只说明派生类型 的客观资料,被清晰性和分明性误导的哲学/219 第三节 原始类型的身体经验是情感性的;感受的矢量传播,情 感脉动,波长;人类情感是经解释过的情感,并非单纯 的情绪感觉/221 第四节 调节永恒客体进入的切断,旧与新相遇;感觉的三个阶 段:共形的、概念性的和比较性的;永恒客体和主观形 式;阶段的继续;客观统一性范畴/223 第五节 经改革过的主观主义原理只是对相关性原理的又一种 陈述;过程即经验的生成;接受休谟的原理,这一方法 只是在细节上有误;“规律”无助于“因果关系”;现代哲 学使用了错误的范畴;两种错误观:(i)空洞现实观, (ii)实体固有属性观/227 第八章 符号参照 第一节 两种纯粹知觉方式,符号参照;共同基础,整合,创造性自 由,错误;共同基础,被呈现轨迹,以因果效验方式表现的 几何的明晰性;例外,动物身体,身体的同在性/229 第二节 共同基础,共同感觉材料;现代经验主义,作假,休谟; 来自身体效验的感觉材料;投射/233 错误的认为表象直接性是知觉的基本事实,讨论,因果 效验是原始的/236 第三节 进一步的讨论;因果关系和感官知觉/239 第四节 方式间的比较;以符号参照方式进行的整合/243 第五节 符号参照的原理,语言/246 第九章 命题 第一节 纯概念性摄入和纯物质性摄入的结合形成了不纯摄 入;物质性目的命题的区分;见解对于判断并非是首要 的,对感受的诱惑;客观诱惑;终极原因;一般命题和单 称命题;逻辑主词,复杂谓语;命题的真伪;诱向新颖; 被感受到的“对立物”就是萌芽状态的意识;判断和采 用;等级展视/251 第二节 真与伪,命题和事实的经验同在性;联系性和一贯性的 理论;命题的真伪,判断的正确、不正确或悬而未决;直 觉判断和派生判断;与派生判断有关的逻辑;错误/258 第三节 每一命题预设的系统性背景;众关系,关系组成的陈述 体系;命题和陈述体系;演示,语言的不足之处/264 第四节 形而上命题;一加一等于二/269 第五节 归纳,盖然性,统计理论,根据,取样,有限数目/272 第六节 归纳中隐含的前提,预设需要确定环境类型的确定的 现实类型;更广泛的归纳是无效的;相关环境中的统计 学盖然性/277 第七节 客观化从环境中取样/280 第八节 可能的非统计学的基础;分级的欲望,上帝的原初性 质;关于上帝诸作用的概念之世俗化/282 第十章 过程 第一节 流动和永恒;生成和实体;空间化;两类流动:宏观的和 微观的,从事态到事态,以及在每一事态之内/284 第二节 合生,新颖性,现实;微观合生/288 第三节 微观合生的三个阶段;矢量特点表现宏观过渡;情感, 以及主观形式一般说来就是微观源生中的标量和宏观 过渡的资料/290 第四节 微观合生的更高阶段/292 第五节 总结/293 第三部分 关于摄入的理论 第一章 关于感受的理论 第一节 遗传学和形态学的分析;遗传学的理论是对合生的分 析,现实实有的形成;形态学的分析就是将现实实有看 成是具体的、空间化的、客观化的而作的分析/299 第二节 有限的真理,化分成摄入;相继诸阶段,形成过程中的 整体摄入;五个因素:主体,原始资料,排除,客观资料, 主观形式;感受是明确的/301 第三节 感受不能脱离它的主体;主体,瞄准触角,终极因,自因/303 第四节 主体统一性、客观同一性以及客观多样性等范畴/304 主体统一性范畴;那一主体就是规定每一感受的终极 目标,自我生产过程中的偶然事件;前定和谐,命题的 自我一致,主观目的;客观同一性范畴,一事有一作用, 不能表里不一,不相容性的一个根据;客观多样性范 畴,不存在具有同一功能的不同要素,不相容性的又一 基础/305 第六节 作为传送媒介的世界;解释;具有主观形式的否定摄入/309 第七节 诸范畴的应用/310 第八节 应用(续)/312 第九节 联系/314 第十节 主观形式;根据资料对感受进行的分类;简单物质性感 受,概念性感受,嬗变感受;主观形式不由资料决定,而 被它们所规定/317 第十一节 主观形式,性质模式,量的模式;强度;对声音的倾听/319 第十二节 摄入并非原子形式的,相互感受性;无数的摄入;作为 满足构成成分的摄入以及它们的遗传性生长;对满足 进行的分析的公平性,第八和第九个解释性范畴/322 第二章 初级感受 第一节 简单物质性感受,原始资料是一个现实实有,客观资料 是被那一现实实有采纳的感受;因果作用,客观资料就 是因,简单物质性感受就是果;同义的“原因感受”;知 觉的原始作用,原始资料是被知觉的现实实有,客观资 料是透视,总的说来不是意识知觉;“透视”的理由;感 受的矢量传送,再现,共形;时间的不可逆转性;洛克,永 恒客体的关联性,双向作用,矢量的转移,再生,恒定性; 被转移感受的量,物理学中的量子论,身体记忆;原子 说,持续性,因果关系,记忆,知觉,质,量,广延/324 第二节 概念性感受,肯定和否定摄入;创造冲动的两极;资料 是一个永恒客体;永恒客体作为决定因素的排它性,确 定性,不相容性/328 第三节 概念性摄入的主观形式是评价;整合将评价引入不纯 感受,强度;评价的三个特点:(i)主观形式的相互感 受(ii)评价决定整合的步骤(iii)评价决定深层的价 值/330 第四节 意识是主观形式;它需要它的独特资料;回忆,柏拉图, 休谟;意识感受总是不纯的,它需要物质性感受和概念 性感受的结合;肯定和否定的对比;并非所有的不纯感 受都是有意识的/331 第三章 感受的传送 第一节 本体论原理,对感受初始的决定;合生的诸阶段;上帝, 毫不留情的评价,主观目的;处于起源阶段的自我决定 是想象出来的,重现/335 第二节 纯物质性感受,混合物质性感受;混合感受嬗变为纯物 质性感受;避免了身心灾难性的分离;休谟的原理,以 上帝为资料的混合感受/337 第三节 第一范畴性义务的应用;来自概念源生的补充阶段;第 四和第五范畴性义务的应用;概念性逆转;同一性的基 础,追求对比的目的1339 第四节 嬗变;将联系作为“一”来感受,嬗变了的物质性感受; 嬗变中不偏倚的概念性感受的作用,嬗变范畴,进一步 的解释;概念性感受修正物质性感受;否定摄入是重要 的/343 第五节 主观和谐性,第七个范畴义务/349 第四章 命题和感受 第一节 意识,命题性感受,并非必然是意识的;命题性感受是 物质性感受和概念性感受结合的产物;永恒客体并不能 解释现实事态;命题有可能用来解释逻辑主词;命题无 论真假,都不能解释它自己,它需要理由来解释;概念性 感受提供谓词模式,物质性感受提供逻辑主词,整合;对 逻辑主词的说明,真假所需的那一假设要素/351 第二节 命题并非必然被判断;命题性感受并非必然是有意 识的;新命题出现;“命题范围”内的可能的知觉主 体/355 第三节 命题性感受的源生,四个(或五个)阶段,陈述性感受, 物质性认可,谓词模式(谓词),谓词感受;陈述性感受 和谓词感受组成命题性感受/357 第四节 命题性感受的主观形式,取决于源生的诸阶段;陈述性 感受与物质性认可的同一性情况,感性感受;多样性情 况,想象感受;区别并非必然是分明的;感性感受的种 类:真正的,直接真正的,间接真正的,非真正的;被限 制的想象/359 第五节 想象感受,陈述性感受和物质性认可互异,自由想象; 主观形式取决于源生,评价而不是意识;引发创造性的 诱饵;对物质性感受的批判,真,进行批判的条件/361 第六节 语言及其功能;感受的必然系列的源生/363 第五章 经验的更高阶段 第一节 比较性感受,意识知觉,物质目的;物质目的比命题性 感受更原始/365 第二节 理智感受,对一个含有逻辑主词的联系的命题性感受 与物质性感受二者的整合;客观同一性范畴,肯定一否 定对比;意识是一种主观形式/366 第三节 信仰,确切性,洛克,直接直觉/367 第四节 意识知觉,扼要重述其本源;直接的和间接的真正感 受,非真正感受;嬗变;知觉的错误,新颖性;检验, 强度和生动性,对起源的分析;两种检验方法难免有 误/368 第五节 判断,肯定形式的,否定形式的,未定形式的;在肯定形式 中,模式的同一性,否定形式中的多样性和不相容性,未 定形式中的多样性和相容性;直觉判断,意识知觉/371 第六节 肯定的直觉判断类似意识知觉,对其区别的解释;推理 判断,与洛克术语的歧异;未定判断/375 第七节 物质目的,原始类型的物质性感受;保留价值和目的, 排除复杂永恒客体的未定性;反应性再现;切断/378 第八节 第二类物质目的,相关的逆转;第八个范畴义务,主观 强度;直接主体,相关将来;平衡,对比的诸条件;作为 平衡对比条件的逆转;律动,振动;范畴条件;物质目的 和相比较的命题性感受/381 第四部分 广延论 第一章 并列分割 第一节 遗传方式的分割是对合生的分割,并列分割是对具 体物的分割;物质时间出现在对“满足”的对等分析 中;遗传的过程并非时间的连续;广延量中的空间因 素和时间因素;广延量就是广延区域;并列分割性; 主观同一性不可分割;主观形式来自主观目的;作为 媒介的世界,可广延地被分割;被选择地广延量地未 切断性/389 第二节 并列分割和诸感受;精神极是绝对不可分的“一”;并列 分割的主观形式取决于精神极,不能以别样方式来解 释;一个并列分割就是一个对比,一个命题,虽是不真 实的命题,却是一个有用的基体/391 第三节 并列分割,世界作为一个不确定的多重体;广延秩序, 传送的路径;外在的广延关系,内在的广延分割,一个 基本体系;伪次级机体,伪超级机体,德拉居纳教授的 “广延联系”/393 第四节 广延联系就是潜在于感受和观察的传送中的哪个系 统性体系;调节性条件;笛卡尔;广延条件的诸级别, 维数/395 第五节 自然的分岔;公共性和私自性/398 第六节 永恒客体的分类;数学形式,感觉材料/399 第七节 对经验主体的排除,合生的直接性/402 第二章 广延联系 第一节 对广延联系的概述/404 第二节 假设,即一个演绎体系的公设,公理和命题/405 第三节 广延抽象,几何元素,点,线段/409 第四节 点,区域,轨迹;维的不相关性/413 第三章 平面轨迹 第一节 欧几里得对“直线”的定义/416 第二节 欧几里得定义的弱点;作为最短距离的直线线段,它对 度量的依赖;对直线、椭圆的新定义/417 第三节 直线的定义,平面轨迹,维/420 第四节 相邻性/423 第五节 扼要重述/425 第四章 张力 第一节 对张力的定义,感受,在它们客观资料的确定的形式中 含有平面轨迹;张力的“基座”;张力和物体的行为;电 磁事态含有张力/428 第二节 表象直接性含有张力;身体见证,投射,焦域;身体张力 的传送,嬗变,终极知觉者,强调;感觉材料的投射,因 果效验嬗变成表象直接性;大规模地简化;能的类型; 休谟;象征转移,物质目的/430 第三节 对无关联偶然事件的排除,对系统性秩序的广泛注意; 对对比的设计;现实实有同期独立性的重要性;对持久 客体的有利性/438 第四节 结构体系,排除单个的变体;物体含有张力轨迹/440 第五节 相关的各种轨迹:因果过去,因果将来,共时事态,持续 体,一个持续体的部分,一个持续体的将来,被表象的 持续体,张力轨迹/441 第五章 度量 第一节 张力轨迹和持续体的同一仅仅是近似的;诸定义的对 比;张力的基座,投射者;张力轨迹和表象直接性/445 第二节 张力轨迹完全由经验者决定;基座和投射者决定焦域; 动物身体是这一决定中的唯一作用;对当前世界实在 潜能的生动展示;直线的新定义解释了这一学说;述说 的方式,对直接观察的解释;笛卡尔的观察,客观现实 和意见/447 第三节 关于个人心理场的现代学说;次性质,感觉材料;笛卡 尔抛弃了“客观实在”;科学理论的难题,一切观察都在 个人的心理场中;说明,休谟;结论,数学形式,表象直接 性的知觉方式在一种意义上是无结果的,在另一种意义 上却具有压倒性的意义/449 第四节 度量取决于计算和恒定性;什么被计算,什么是恒定 的;码尺,恒定的,直的;无穷小无法解释;“直”是近似 的,故“直”是预设的;被计算的英寸,不重合的;现代的 学说就是重合的可能性,对该学说的批判;重合是对对 等的测定,并非它的意义;使用工具便预先假设了它自 身的全等;说到底,一切度量都取决于对未经检验的工 具的恒定性的直接直觉;个人心理场的理论使得科学 度量毫无意义/453 第五节 根据直线几何,全等的意义;几何体系;公理集合;等义 的公理集合,不相容的公理集合;三种重要的几何:椭 圆几何,欧氏几何,双曲线几何;对平面的两种定义;三 种几何的不同特点;全等取决于系统几何/455 第六节 物理度量,最小作用,预设几何度量为先决条件;被 个体独特性干扰;物理度量可用微分几何表示;总 结/458 第五部分 最终阐释 第一章 理念性相对物 第一节 哲学的危险是其选择的狭隘性;各种相对物:清教徒的 严格自我克制与审美快乐,悲伤与快乐;宗教热情与怀 疑主义的批判,直觉与理性/463 第二节 恒定和流变,时间和永恒/464 第三节 秩序,作为达到优秀的条件;秩序,作为扼杀生机的因 素;秩序的长期统治造成单调乏味,新颖性成为必要; 居支配地位的有生命事态是动物身体产生新颖性的器 官/465 第三节 悖论:既渴望新颖,又害怕丧失过去;终极的宗教难 题,根本的恶就在于时间是一种“永恒的消亡”;终极 的相对物:快乐与悲哀,善与恶,分离与连接,流变与 永恒,伟大与平凡,自由与必然,上帝与世界;除了最 后一对是解释性的,其余的这些相对物都具有直接的 直觉性/467 第二章 上帝与世界 第一节 永恒和流变,上帝作为不动的推动者;种种上帝观:帝 国统治者,道德力量,哲学原理/470 第二节 休谟《自然宗教对话录》再添一位对话者;原初性质的 现实性不足,对现实物的爱恨不起作用,来自亚里士多 德《形而上学》的一段引文/472 第三节 上帝的性质是双极的,概念性的和物质性的;这一物质 性质来自世界;两种性质相比较/474 第四节 上帝的继生性质,创造性进展保持了共同的直接性,持 久性;进一步分析,温柔性,智慧,宽容性;世界的诗人, 第五节 真善美的见解/475 第六节 永恒和流变,上帝与世界的关系;一组对偶:上帝和世 界都是对方获得新颖性的工具/477 第七节 宇宙得以自我表现它的诸相对物/481 作为天国的上帝;客观不朽性获得持久性,直接性和客 观不朽性的和解/482 索引 后记 试读章节 终极性范畴 “创造性”,“多”,“一”是终极概念,它们包括在“物”,“在”,“实体”这些同义术语的意义之中。这三个概念穷尽了终极性范畴,而且成为所有更特别的范畴的先决条件。 “一”这一术语并不代表“整数一”,那是一个复杂的特别概念。它代表的是同时潜藏在不定冠词“a”或“an”、定冠词“the”、指示代词“this”或“that”以及关系词“which”或“what”或“how”中的那个一般观念。它代表的是一个实有的独特性。“多”是“一”的先决条件,反之“一”也是“多”的先决条件。“多”传达了“分离的多样性”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存在”(being)这一概念中的一个基本成分。在分离的多样性中有很多的“存在”。 “创造性”是描述终极事实特征的诸共相的共相。正是这一基本原理,“多”,即呈分离状态的世界,凭借之成为了一个现实事态,即一个呈联合状态的世界。“多”进入了复杂的统一体,这是事物的性质所致。 “创造性”是新颖性的原理。一个现实事态便是一个新颖的实有,它有别于由实有统一而成的“多”中的任何实有。因此,“创造性”将新颖性引入“多”之中,这个“多”便是呈分离状态的世界。所谓“创造性进展”便是将这一关于创造性的基本原理应用到它发源的每一新颖的情况之中。 “共在”(together)是一个全称术语,它涵盖了各种实有“共在”于任何一个现实事态的种种不同的特殊方式。因此,“共在”是“创造性”、“多”、“一”、“同一性”及“多样性”等概念的先决条件。终极的形而上学原理便是从分离向联合进展,创造出一个有别于处于分离状态的诸实有的新实有。该新实有既是它所发现的“多”的共在,又是它所离开的分离的“多”中的“一”;它是一个新颖的实有,在它所合生的诸实有中呈现出分离的状态。“多”成为了“一”,且为“一”所增大。照实有的本性,它们在进入联合的统一体的过程中是呈分离状态的“多”。这一关于终极概念的范畴取代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实体”的范畴。 所以“新共在的产生”便是体现在“合生”这一术语中的终极概念。“新颖性的产生”以及“具体的共在”,这些终极概念既不能用更高级的共相来解释,也不能用加入于合生中的构成成分来解释。对构成成分进行分析,这是从合生抽象而出的。唯一的办法是诉诸直觉。 P21-P22 序言 本书的这些演讲,其基础是对始于笛卡尔而终于休谟的那一哲学思想阶段的回顾。它们要努力解释的哲学体系被我称之为“机体哲学”(philosophy of organism),其中的每一学说,无一不能在这阶段的思想家或者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两位西方思想的奠基人的著作中,找出明确的例子来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但是机体哲学所强调的往往只是这些大师们著作中那些为后来的整理者所忽略的成分。最充分地预言到机体哲学精髓的作者要算写作《人类理解论》的约翰·洛克了,尤其是在该书的后几卷里。 这些演讲分成五个部分。在第一部分我解释了方法,并且对构成宇宙论的观念体系作了概述。 在第二部分,我努力要表明:这一体系足以阐释构成文明思想这一复杂织体的那些观念和问题。倘不进行这样的一种考查,第一部分的结论实际上便是不可理解的了。因此,在第二部分,我一方面解释了这一体系的术语在讨论中的意义,另一方面我也表明,这一体系能够将我们经验中的形形色色的要素组合成一种相互连贯的关系。我打算合理地全面论述与自然产生的哲学问题相关的人类经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论及了属于17、18世纪的一群哲学家和科学家,特别是笛卡尔、牛顿、洛克、休谟、康德诸人。这些作者中的任何一人,在表述经验的基础时都是片面的;但是作为一个整体,他们对经验基础的普遍表述却主宰了随后哲学的发展。最初进行研究时,我原打算揭示出这一群作者各自的歧异之处,但是随着对他们具体学说的仔细考查,我却发现,机体哲学是种种前康德思想方式中的一个反复出现的东西。康德以前的哲学家,对于他们所继承的表达方式中所潜藏的相互矛盾的前提深感不安。他们,或者说他们的后继者,竭力要想严格地自成体系,于是便想抛弃他们思想中的那些机体哲学赖以立足的成分。本人努力要做的,就是要明确地指出他们彼此间的相同之处和歧异之处。 在第二部分,关于近代思想的讨论局限于物理学和生物学的最一般概念,有意回避了所有的细节。同时,构建一个观念体系,以便将审美的、道德的以及宗教的关注与那些源于自然科学的有关世界的诸种概念结合起来,这也应该是一个完整宇宙论的目的之一。 在第三、四部分,宇宙论的体系是根据自身的范畴概念而建立的,没有怎么顾及到其他的思想体系。举例来说,在第二部分有一章是关于“广延连续统”的。该章大量涉及笛卡尔和牛顿的观点,并把它们与机体哲学用以解释世界这一特征的方式作了比较。但是在第四部分,处理这一问题的着眼点就在于阐明机体哲学建立关于“广延连续统”理论时所使用的详细方法。务望读者诸君充分理解,这些演讲的主旨并非是要分散地研究那些在某些传统思想体系中显得迫切的各种传统哲学问题。毋宁说,它们是要阐明一个由诸宇宙观组成的精简体系,让它去和经验的形形色色的问题打交道,借此阐述这些宇宙观的意义,最后详细说明一种完整的宇宙论,据此,所有的特殊问题都可找到相互的联系。这样便可在逐渐发展这一体系的过程中,在意义和关联性上,而不是在处理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去寻求统一的处理方法。举例来说,关于时间、空间、知觉以及因果关系等诸问题,随着宇宙论的发展,便被不断地被涉及。每次涉及这些问题,它们便使得该体系有了新的意义,或者它们自身得到了新的解释。最后。只要这一企图获得成功,人们便不必再讨论诸如时空、认识论、因果关系这些问题了。该体系到时便会建立起足以表明事物任何可能相互联系的所有通用概念。 在当代的思想学派中,我明显受惠于英美两国的实在主义者。在这方面我尤愿提到伦敦大学的努恩(T.P.Nunn)教授。他在<亚里士多德协会会议录}中对新近实在主义的一些学说的预测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 我也很感激柏格森、威廉·詹姆斯以及约翰·杜威。我所急于要干的事情之一,便是要努力使他们那类思想免于被指责为反理智主义。这一指责一直都或对或错地与该思想联系在一起。最后还要指出,虽然我著作的主体与布拉德雷尖锐地不一致,最终的结果却毕竟并无大的区别。我要特别感谢他关于经验性质的那一章,该章出现在他的<真与实在论文集)。他对于“感受”(feeling)的强调与我自己的结论十分合拍。这一完全形而上学的立场是对“虛空现实”学说的含蓄的拒斥。 第五部分欲最终解释说明宇宙论问题的基本方法。它回答了这一问题:世间万物归结于何物?这一部分明显与布拉德雷观点接近。如果这一宇宙论被认为是成功的话,那么此处自然就要发出这样的疑问:这儿所涉及的思想是否就是建立在实在主义基础上的绝对唯心主义的主要学说的改头换面呢? 要更好地理解这些演讲,最好注意下面所列举的盛行的思想习惯;就它们对哲学的影响而言,这些习惯是遭到拒斥的: (i)对思辨哲学的怀疑。 (ii)相信语言是表达命题的充分方式。 (iii)隐含着官能心理学、且又被官能心理学所隐含的那种哲学思维方式。 (iv)主词一谓词的表述方式。 (v)感觉论的知觉学说。 (vi)虚空现实的学说。 (vii)认为客观世界是来自纯粹主观经验的理论构架的康德式学说。 (viii)荒谬地(ex absurdo)进行武断的推论。 (ix)相信逻辑的前后矛盾并不表明前提的错误, 很多19世纪哲学乐意接受以上九种神话中的一些或全部,以及它们谬误的方法,因而不能说明日常生活的普通而执拗的事实。 这些演讲是关于生成(becoming)、存在(being),以及诸“现实实有”(actual entities)相互关联性的明确的学说。一个“现实实有”就是笛卡尔所谓的一个res vera(真实实体)。它就是笛卡尔的“实体”(substance),而不是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实体”。但是,笛卡尔在他的形而上学学说中仍然坚持亚里士多德关于“属性”的范畴优于“关联性”的范畴。在我的这些演讲中“关联性”却胜过“属性”。所有的关联性都是以诸实有的关联性为基础的,而且这一关联性完全与生者对死者的利用有关——换言之,即与“客观不朽性”有关;由于这一“客观不朽性”,失去了自身当前生存(living immediacy)的东西成为了其他生成中的当前生存的实在成分。这个学说的意思便是:世界的创造性进展便是共同构成执拗事实的那些事物的生成、消亡以及成为客观不朽的过程。 哲学史上有两种宇宙论,它们在不同的时期统治了欧洲思想;一是柏拉图的(蒂迈欧篇),另外就是17世纪的宇宙论,其主要作者为伽俐略、笛卡尔、牛顿、洛克。要进行同样性质的事业,明智之举便是追踪前贤所提供的线索。也许真正的解决办法便是将前面所说的两个体系融和起来,而且,出自自身一致性的需要且由于知识的进步,对之进行修改。这些演讲中所解释的宇宙论都是根据这一哲学传统的正面价值而构建的。检验成功的一个标准便是看一个观念体系的范围内是否能充分包容各色的经验。把本书第二部分的第三、七、十章(它们的标题分别是《自然秩序)、《主观主义原理》,以及《过程》与第三部分第五章(《经验的更高阶段》)、第四部分第五章(《测量标准》),以及第五部分第二章(《上帝与世界》)比较一番,便可看出,作者是在努力满足这一条件。这些章节应看成是第一部分第二章所表述的观念体系的合理结果。 在这些演讲里,我力图将我多年思索出的材料浓缩其中。在发布这些结果时,我头脑里充溢着四个强烈的印象:首先,对孤立问题进行历史的和哲学的批判,该运动(它基本主宰了上两个世纪)的任务业已完成,现在需要继续努力以建设性的思想来对其进行补充。第二,哲学建设的真正方法便是构建一个由诸观念构成的体系、一个人们尽其所能而构建的最佳体系,然后不懈地探索如何依据该体系来阐释经验。第三,论述科学所关心的形形色色特殊问题的一切建设性思想,都要由某个这样的体系来主宰,它虽未经承认,在指导想象方面其影响力却一点不弱。哲学的重要性便在于坚持不懈地努力使这样的体系明晰化,以使之能够接受批判和改善。 最后的一个印象便是,那种妄图测量出事物性质的深度的想法是何等的浅薄、渺小和鄙陋。在哲学讨论中,那怕稍稍表示对终极结论的武断确信,都是愚蠢的表现。 在将我的演讲发展成目前这样一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对我哈佛大学班上成员的种种批判性异议怀着感激之情。另外还要说的是,没有我妻子不断的鼓励和建议,这本书永不可能写成。 A.N.怀特海 1929年1月于哈佛大学 后记 自2000年译完《观念的冒险》后,稍事休息我即开始译《过程与实在》。日月如梭,到本书脱稿不觉又一个四年过去了。学焉未成而老之将至,真不胜其感慨唏嘘! 稿成后,主编陈维政先生审校了全稿,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根据他的意见,我又对全稿作了修改。 对于《观念的冒险》一书中出现过的个别术语我有所改动,也算是有了新的理解。 书中怀特海引用的前人作品,我多借用前辈学者的译文,已分别在脚注中作了说明。 在译书过程中译者参考了以下资料: J.B.科布:《怀特海思想与当代中国的相关性》、《怀特海哲学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 曲跃厚:《怀特海哲学若干术语简释》、《走向一种后现代教育哲学:怀特海的过程教育哲学》; 陈奎德:《怀特海哲学演化概论》; 何钦译:《科学与近代世界》; Victor Lowe:Understanding Whitehead Alfred North Whitehead.The Man and His Works Matin Jordan:New Shapes of Reality Aspects of N. Whitehead’s Philosophy Nicholas Rescher:Process Philosophy A Survey of Basw Issues 另外,西南师范大学江家骏教授为我讲解过书中引用的两句诗,美国高点大学邓鹏先生设法为我译了本书中的一些拉丁语,四年来打字员张力小姐不惮其烦为我打字,在此一并致谢! Vivtor Lowe曾说过,要读懂怀特海的《过程与实在》非得折断脊梁不可。该书之难为学界所公认。以译者的浅陋,粗疏不当之处一定不少,深望学界师友不吝赐教! 周邦宪 2005年5月7日于四川新都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