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白兰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北如起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充满激情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小说,主要讲述了一家三代知识分子在“文革”这场扭曲人性的浩动中的挣扎和坚持。小说以“爱”为主题,塑造了一批心灵高尚的人物形象。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充满激情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小说。白兰出生之前,她爸白中海就志愿下放,从上海去了皖南山区。白中海每年回上海探亲一次,最多不过一月,有时住十几天就匆匆走了。皖南与上海仅一省之隔,但来去极其不便,水路、公路、铁路都要走,一来一去少则三日,多则五天……

目录

1 “白兰要说”

2 枕下的三封信

3 黄浦江边

4 神秘男子的出现

5 1967年1月15日这一天

6 父女最亲

7 邂逅巴黎归侨

8 急诊室外动真情

9 三件怪事

10 黑五类,红五类

11 杨家琴斋

12 白兰花,白兰地

13 女人痴心

14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15 一夜风流过

16 石板房内的故事

17 吞了一只绿苍蝇

18 祖传玉手镯

19 “能”还是“不能”

20 重组天伦

21 浦江四结义

22 雨花之谜

23 举杯同庆邀家人

24 Z类日子熬到头

25 情窦初开

26 醉卧黄龙港

27 血溅万盛里22号

28 三串白兰花瓣

29 鱼水欢爱石板房

30 白兰读信

31 男人胆大时

32 交响叙事之夜

33 寻梦未了

34 路去火努鲁鲁

35 夏威夷大学说“教”

36 理想主义的殿堂

37 共同拥有的妈妈

38 告别梦之岛

39 拥抱上海

40 任家湾的提琴声

41 生命之弦

42 “那香真蓝”

后记

试读章节

白兰出生之前,她爸白中海就志愿下放,从上海去了皖南山区。白中海每年回上海探亲一次,最多不过一月,有时住十几天就匆匆走了。皖南与上海仅一省之隔,但来去极其不便,水路、公路、铁路都要走,一来一去少则三日,多则五天。白兰妈妈杨小亭是上海大铭中学的副校长,常年早出晚归。杨小亭一忙,白兰就由她外婆带着。到周末了,外婆常回上海郊区去陪白兰小舅住一两天。有时杨小亭干脆把女儿带到学校去,让她在办公室画画、描字,白兰不声不响的,特别乖巧。同事逗她玩时,杨小亭总夸自己女儿是个乖孩子。白兰听妈妈说她乖,总会依到妈妈身边,轻轻在她耳边说:“白兰喜欢做妈妈的乖孩子。”

白兰特别喜欢自己的名字,常问妈妈为什么给她起了“白兰”这名:“妈妈,白兰叫‘白兰’,是不是白兰像白兰花一样香?”妈妈总说:“是的是的,爸爸妈妈都喜欢白兰花的香味,所以给你起了个白兰的名字。”白兰就说:“妈妈来闻闻,白兰香不香?”妈妈就会一把把白兰抱在怀里,闻一闻她的头发,总用夸张的语气说:“哇,真香,我家白兰真香!”白兰听了妈妈赞美的话,就会说:“白兰让妈妈天天闻。”

小时候白兰只会说上海话,对“我”字的吴语音发不准,总把它发为“吾”或“努”,弄堂里一起玩的小朋友总要笑她。小朋友笑,她也跟着笑,从来不会去计较。她妈就说好孩子就该这样,要学得大度。那时白兰不知大度是什么意思,但知道妈妈是在表扬她。稍稍长大一点了,再听到小朋友笑她,她就感到难为情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白兰下意识地避免用“我”字了,不再说“我要”如何如何,改说成“白兰要”如何如何。当她要告诉妈妈什么的时候,就说“白兰要说”。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白兰要说”就成了她的口头语。白兰长大后常回忆说,让她感到莫大欣慰的是,这句口头语,曾给过妈妈许多的安慰和快乐。

P1-2

后记

白兰倒在杨小亭怀里后,再也没有醒来。她死得很安详。白兰死前没有留下书面遗嘱,但遵照她与刘艺军在任家湾一次谈话中表示的意愿,杨小亭、白中海、邹亚丽和陶伯雄四人商量决定把她葬在面对万盛学校、又向着东方的山岗上。墓地未立墓碑,但周围放着十八棵盆栽白兰花。

白兰死后,白中海身心俱瘁,于第二年阳历年夜死于脑溢血,享年四十九岁。他死前曾示意邹亚丽俯下身子,在她耳边轻轻地诵念起来:“生命之旅,留下了一个一个记忆的足迹。你回头看看常是模模糊糊的一片,但心里的印子总留着。路上一个足迹,心里一个印子。”邹亚丽握住白中海的手,说:“你在作诗啊!”白中海脸上一笑,说:“哪里在作诗啊,白兰在陪我喝酒呢!白兰对我说,白兰地是一块地,也是一首歌,我说白兰地也是一种酒啊。”白中海说完这话,像是醉了酒似的,呼噜一下就睡去了。此次睡去,白中海再也没能醒来。按白中海生前遗嘱,他死后被葬在白兰墓地的边上。

邹亚丽在白中海死后,伤心至极,回法国父母处住了两个月。父母执意要她留下,但她流着眼泪,仍然回到了任家湾万盛学校,执教至今。岁月易逝,当年时髦漂亮的巴黎女郎如今早早两鬓染霜了。

金宛蓉和刘艺军等邹亚丽从法国回来后,就在任家湾成了婚,于1983年5月9日生有一女,为纪念白兰,取名刘金兰。小金兰生得眉清目秀,眉宇中透出一种非凡气质,很快成了邹亚丽、谢香和杨小亭的掌上明珠。

杨小亭记忆恢复后一直住在葛家庄,与葛昌贵过着平静的生活。阿贵常陪杨小亭回杨家琴斋,陪老母谢香住上一阵。养子刘艺军和儿媳金宛蓉每年总带着小金兰先回黄龙港探视养父养母,再顺道去上海,拜访外祖母,给了阿贵、杨小亭和谢香甚多安慰和欢乐。

陶伯雄从任家湾回到上海不久,接到父亲被彻底平反的消息,悲喜交加,说:“人生能有几次醉!”一晚上喝了一大瓶65度的高粱酒,边喝边哭,喝得酩酊大醉,被送医院抢救才得脱险。此后陶伯雄以酒为友,每酒必醉,醉必嚎啕,年未过五十五,就一命呜呼。

白兰死后,侯孝先曾几次去任家湾万盛学校兼课并上白兰坟地祭悼,每次上坟总哭得像个泪人。如今他还是一边在上海电力系统任教,一边伺候年迈多病的父母。侯孝先倒是个情种,自白兰死后,一直郁郁寡欢,痴心不醒,被他周围的许多俊男倩女说成戆大一个。

葛秋生与朱静从东海警官学院毕业后,双双进了上海公安系统的侦查部门,先到基层实习两年。实习期满后办了婚事,当然,与婚事有关的各项决策都先由朱静拍板,而后再由秋生具体执行的。两位自封的“地下工作者”恩爱有加,常陪伴于朱静父亲两侧,分享天伦之乐。

读者大约还没有忘记那位无端蹲了十几年大狱的上海大铭中学的戴勇吧。其侄戴文广确实孝顺,在日本又打了三年工后,就在上海郊区买了一套二室一厅居室,将他叔戴勇接了过去一起住。那房子还是杨小武托人帮着买的,离杨家琴斋才几里路。杨小亭每次从葛家庄回上海总由谢香、杨小武和罗兰陪着去看望相依为命的叔侄俩。

金宛蓉在白中海死后,被推举为任家湾教育委员会主任。宛蓉一上任就作了一个重大决定:向全国招聘万盛学校一直空缺的校长职位——此前她曾几次企图说服刘艺军出任,但刘艺军坚持说他只当教师,不当校长。新职位要求挺高,必须由愿意为万盛学校效劳一生、奉献一生的有志之士担任。应聘者数十人,中选者是原执教上海东沪学院、后自愿下放海南岛的许彪。许彪应聘时仍然孤单一人,奔走于海南与上海之间,意欲忠孝两全。

许彪担任校长后的第二年暑假,朱丽带着夏威夷莫诺瓦小学校长黛安娜来到了任家湾万盛小学,洽谈两校交流事宜。朱丽和黛安娜到的当天,就由许彪、邹亚丽、金宛蓉引领着来到了白兰和白中海墓前。在那里迎接她们的是十八棵盛开的盆栽白兰花。

书评(媒体评论)

我至今还没有读到一部小说,能像《白兰地》那样,如此深刻地展现中国知识分子担当患难时的心灵之美、之坚韧;我要向书中描写的三代归国学子举手敬礼!当前我国出版界实在缺少具有如此震撼力的文学作品。

——中国著名仿生学家杜家纬教授

读北如起的《白兰地》,既是感官的愉悦,更是心灵的升华。同样的方框字,在他笔下却变成了有线条有色彩的生命张力,是那样的美丽。

——美国访问学者贾少勇

读《白兰地》,有一种读《乱世佳人》的奇妙感觉。某种意义上,《白兰地》可以当作中国版的《乱世佳人》,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除了有一种读趣品位升华的美感之外,更重要的是都表现出了人在受到外部环境巨变之时的内心的一种坚韧与美。

——文学博士孙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