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前子写散文,取的是斜姿,“竹外一枝斜更好”的“斜”。他既有“先锋性”和“实验性”的诗歌创作经验作后盾,又有深厚的江南文化积淀支撑。他的感觉既精致又怪异,更难得的是他又关注现实和人生,在挥洒他的感觉的同时,又不露声色地把人生的感悟呈现给读者,让你发出会心的微笑。读罢本散文集,你也会有此同感的!
作者愿这本散文集是粗茶淡饭,因为这是何其高的境界;作者希望本散文集能在好花好天之中享用,因为这是何其奢侈的享乐!本散文集收录的是车前子的最新心情之作,忆人、忆事、忆地、忆景……无所不包,愿您也能在好花好天之时阅读,那会是一种“享乐”!
瓦屋倒影
江南古镇像一本册页,粗翻翻差不多,细看还各有味道,但味道在哪里,在我恐怕又一时说不出。说不出更好,我们都已经说得太多了。这倒不是借口。
去年秋天,我从北到南地玩了近一个月,最后一站定在西塘。到西塘的时候,是下午两点半,或许我疲倦的缘故,心里觉得只是近黄昏。阴差阳错,也可能是有所期待,黄昏的古镇才有一层古意,西塘竟然是我觉得大有古意的一个小镇,流水是老南瓜的黄,没有火气。尽管水火不相容,但都市的河水却都有火气的,火气还很大。
郁达夫到一个地方,会先读地方志,这是传统做派。我们现在要去一个地方,就先上网,我在网上查到“西塘”,第一句话就是:
西塘地势平坦,河流密布。
西塘的地势的确是很平坦的,河流也密布。但说到江南古镇,哪个古镇不是地势平坦和河流密布呢?看来这并不是西塘的特色。如果江南有一个古镇地势不平坦,也没有河流,那么去玩的人可能更多了,就像动物园里都是黄老虎,突然来了头白虎,不是更稀罕吗?所以这样的古镇江南还没有,要看白虎,我们还必须跑到山西平遥去。
我差一点放弃去西塘的打算。后来又读到:
两岸粉墙高耸,瓦屋倒影。
“瓦屋倒影”这四个字打动了我。什么地方没有瓦屋?凡江南古镇也都有瓦屋的倒影,凭什么我就被西塘的“瓦屋倒影”这四个字打动,人世间的事情真是说不清的。
我下车的地方,是一个石人一匹石马,衬着杏仁酥般色调的围墙,围墙后面,是一座简陋的新公房,正觉得它的简陋,忽然二层楼上有个少妇跑到窗口来收衣服,像一只青鸟在亭台楼阁间跳跃。
我就往镇子里走,想着“瓦屋倒影”这四个字是好,但真要去河边看“瓦屋倒影”,似乎又有些画蛇添足。我坐在进入古镇的一座石拱桥上记了点笔记,来了两个像文化人的男女,凑上来看,那个男人头快趴到我的笔记簿上宋了,很少遇到这样的事,我也就珍惜,停下笔,捧高了笔记簿,让他看个明白。
西塘以桥多、弄多、廊棚多而闻名于世,我对桥和廊棚颇有兴趣,对弄的兴趣一般,弄总让我想到弄是非。据说宋代以来西塘已建有安境桥、仁桥、清宁桥,清朝又建有卧龙桥、来凤桥,看看这些桥名,清朝以前的就是比清朝的雅洁。清朝这个朝代对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原来都是在电视剧市场上。桥上走的人多了,桥才是桥。桥是老的沉着,水是新的活泼,廊棚呢不老不新,使商贾贸易、行人过往无雨淋日晒之忧的时候,又有观赏之乐。廊棚下有卖一口肉粽的,意思是一口就能吞下,我看了看,觉得自己一口不一定就能吞下。
卖一口肉粽的老先生面相不错,钢精锅里煮着一锅夜色。
P005-P006
把个人所写的散文随笔编为一集,拿出来,就像请客吃饭。还是家宴,不是饭店。个人选集在我看来就是家宴,选本之类的就是饭店。
我编完这本个人集,心想,现在的人,什么沒吃过!于是不安。
请吃海鲜吧,我居住的城市离海不近,怕海鲜不鲜。
请吃山珍吧,环境如此恶劣,几乎是荒山,偶尔拣到几只蘑菇。
只得我吃什么,客人也吃什么。
反过来一想,现在的人,什么没吃过!于是心安。
请客吃饭,主人总要说句客套话:“怠慢怠慢,粗茶淡饭。”
但愿我的散文真能够是粗茶淡饭,这是何其高的境界!说到底,人是由粗茶淡饭养活了的,日子也是由粗茶淡饭过下去的。我的散文尽管已绝大鱼大肉,可还是有些小荤小腥,这让我很不满意。除了这点,我对自己一直是满意的。
此刻我不无虚妄地把我的这本集子看作粗茶淡饭,我又在好花好天之中享用,这是何其奢侈的享乐!在这个时代我并不把这种享乐仅仅认为是心境上的,放下,就能做到。
请客吃饭,主人说完那句客套话后,这时客人也要来上一句:“哪里哪里,多谢多谢。”如此才好,好花好天的好,果然好。
车前子
2005.9.15,晚上,苏州,吴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