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大九寨深度旅游系列”中的一本。九寨沟,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各色的经幡,木质建筑上满是艳丽浓郁的图案。阳光暴烈。大片变幻莫测的云。到处都是有着明亮眼神、单纯笑容的藏民。空旷山谷里有不知名的小花盛开,随风摇曳。还有那些更远处的小村寨。高山顶上积雪的小旅馆。本书作者用相机和手指,记录了那些一闪而过的画面,和印象深刻的场景,与大家一同分享这片世间美景。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果壳里的村寨/大九寨深度旅游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曾珍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为“大九寨深度旅游系列”中的一本。九寨沟,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各色的经幡,木质建筑上满是艳丽浓郁的图案。阳光暴烈。大片变幻莫测的云。到处都是有着明亮眼神、单纯笑容的藏民。空旷山谷里有不知名的小花盛开,随风摇曳。还有那些更远处的小村寨。高山顶上积雪的小旅馆。本书作者用相机和手指,记录了那些一闪而过的画面,和印象深刻的场景,与大家一同分享这片世间美景。 内容推荐 那些遥远的小村寨, 像果实一样散落在丛莽和群山之中, 散发着清淡的香。 那里的人们, 日复一日, 在烈日下劳作,在大风里行走, 与自然无限亲近。 数千年来漫长重复的村寨生活, 像藏在暗处的果仁, 外面发生的事以及消逝的时间, 对它的影响甚微, 几乎一成不变。 它坚硬而安静地躺在果壳里面, 带着微微的苦涩, 充满了对某种天命的顺服。 目录 自序 离开 到达 沟里时光 九寨沟的第一个清晨 则童洼的尽头 这个下午,在犀牛海边“应该帕” 树正寨 浓墨重彩树正寨 羁处溜达 泽旺和爱笑的Vivian 佛祖的胸罨 荷叶寨及扎如寺 荷叶寨丢脸事件 沟口青个扎如寺 在周边晃荡 未来的九寨边边街 11月15号,干海子的第一场 在邑城晃荡 那些遥远的小村寨 青意恩昀地方 邂逅玛坭堆 大村寨 一座虎虎生威帕山寨 孩子们下课了 遐上撵鬼仪式 大录寺院 艰辛的喇嘛修行 在村寨住下 结果是水缸 有趣的当地话 苍蝇游击队 寨子里的塔和手工艺人 满腹大米、酥油的白塔 他们,和回忆里帕上坡路 芝麻寨和八屯寨 见过红军的扎西姆 七十九年一个人边 回到大录乡 寂寞了很久 得面复失的藏刀 高山顶上的小旅馆 白马寨 白马藏族的“挫喔”面具 最后一天 爬雪山草地 我的背囊 后记 试读章节 快到达九黄机场的时候,空中小姐在广播里告之当地气温为0度。舱里一片哗然。 来之前短信过已经在这里晃荡了一个星期的朋友小Y。他说一点也不冷,和重庆的温度差不多。 我不放心,又问了一次,真的不用带羽绒服? 他回我个笑脸,说中午的太阳可以把你晒到爆皮。 放心大胆上路的结果是——听完气温广播后我望着身上的薄毛衣和小外套发了好一会儿呆。 真的挺冷。一下飞机就被白雾包围了。 那时是早晨。我知道,雾散去之后,将会迎接暴烈阳光。 拦了一辆车,问司机什么地方可以吃早餐,他拉我去了川主寺。寺庙没看到,卖旅游品的商业街倒有一条。早上9点,所有的饭店都没有营业。敲了很久的门,店主才来开。 只有烩面。你吃不吃?他问我。 我一连说了三个吃字。 生火、和面……菜板切得轰轰响,女老板在厨房忙开了。 在等待面好的时间里,我踩着水泥地面的碎冰凌慢悠悠地绕到后院去上厕所。柴房角落的黑狗冷不丁蹿了出来,到跟前就是一阵狂吠。女老板伸出脑袋大声喊了一串我没听明白的话,黑狗才乖顺地回到原来的位置趴下。 等了很长的时间。拿了矮凳坐在火塘边听MP3。快睡着的时候烩面端了上来。 怎么形容到九寨沟吃到的这第一顿烩面呢?它和我以前吃过的所有面都不一样。有着清新又辛辣的香。新鲜的豆芽、青菜、土豆片、炸好的酱肉泥和薄薄的面片煮在一起,好吃得让人惊慌。 对吃,一向都不太节制。尤其是这种以后可能再没机会光顾的小店里遇到的美食。 碗里的东西被我认真而酣畅地吃了个精光。 满足地再次上路。 从机场去九寨沟口的途中,美景连绵不绝:覆盖整个大地的湛蓝天空、流云变幻下光影闪烁的深色山峦、茂密的雪松林、藏寨、高山藤蔓植物、燃烧一般的红枫树…… 你如果也会经过,要以这样的方式记住它们。屏住呼吸。瞪大眼睛。当然如果选择哇哇大叫,也没什么不可以。 我看到的九寨,就是这样。 后来有些困了,就抱着包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 颠簸中,突然想起小絮。三年前的春天她来过这里。 来过便热爱上了。说是前世呆过的地方。是没来由就觉得熟悉并爱到心痛的地方。走的时候一直流泪。身边坐的朋友全然不解,并露出嘲笑的表情。回来不久两人就分手了。 男人永远不懂怎么对待这类心怀感伤的女子。她们是直接的、沉默的、忍耐的。像风声呼啸的旷野中一株孤伶的树。 前排有人点烟。密闭的车厢里立刻充满烟草燃烧后浓烈的味道。只好开了窗,沁凉的风吹在脸上,顿觉呼吸顺畅。 如果没有这令人不快的细节,我一定会闭着眼睛错过了他们。 他们。他们是6个正在嬉闹的藏族小孩。在马路边的小山坡上远远看见我们的车开过来,全部站成一排,立正、敬礼。手斜过头顶。姿势标准。 离得最近的时候我能清楚看见他们被太阳晒得潮红的脸。 车很快开过那个小山坡。我把头靠在玻璃窗上回头看他们。阳光下,他们一直保持着那个姿势,直到看不清为止。 我们彼此一无所知,却在这一刻完成了最热烈的注视。 驶过漳扎镇的时候,我独自下车了。这是离沟口最近的一个小镇。一条街全是卖大众旅游商品的小店。店的铁门统一刷成正红色。上边有密密麻麻的彩色铁花装饰,全是藏族的吉祥图案。 这条街的小店基本都是杂货铺,出售饼干、方便面、QQ糖、低价香烟、大量粗糙的工艺品、充电电池、毛巾、劣质护肤品、扑克、本子和笔……还有酱油和味精。店主大多很随和,会主动招呼你坐,邀请你看他儿子习字本上刚学会写的字。 屋外是热烈的正午阳光。晒得人懒洋洋。 有卖苹果的老阿妈背着阳光坐着,摇着转经轮。见有相机对着她,便咧开掉了牙的嘴,笑得很开心。 一直走。快到沟口时看到小Y的短信,说在德克士见。是一小时前发出的信息。 沟口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干净漂亮,像个小型公园。正午很安静,只有少量的旅游者走来走去。各种肤色的人。都带着遮阳帽,背着硕大的包。 见到小Y时他都快等睡着了。由于很久没见,又是在这样一个陌生地方,露出的笑容竟有些不确定。 他起身给我买饮料。桌面上有翻看到一半的书,是王军的《城记X拿起来读了一小段。窗外的阳光刚好落在书页上。 大风呼啸,远处,有树叶摩擦的沙沙声。 …… 旅行开始了。 告诉你,我是多么快乐。P3-7 序言 2004年里,我有一大半的时间没在重庆。 一直在行走。从这里到那里。 以至于每次提着大包的行李回家都会被小区的保安拦下问找谁。他们老是记不住我的样子,这是坏习惯。 离开。回来。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柜子里总有一包归纳好的洗漱袋,准备好随时上路。 在城市的时候,绝大多数时间我都蜗居在自己的小房子里。写作、听歌、吃永远不腻的苏打饼干、趴在22楼的阳台上俯看附近的广场和行走的人。生活简单而节制。 渐渐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不看任何恐怖电影。深夜大雨时才有胆量光脚跑去关窗。 长时间外出时会很仔细地关掉水闸、气闸和空气开关。锁好门窗。 临行的前夜总会睡得特别甜。因为不知道下一个夜晚会颠簸流离到怎样的房间度过怎样的夜晚,所以,尽量享受这甜蜜的安睡。 和小时的自己太不一样,那时哪怕是学校组织的一次徒步春游,也会在夜里惊醒无数次,看时间无数次。总是睡不到闹钟响就爬起来检查书包。里面有妈妈昨天放进去的面包、汽水和腿肠。 幼年的时候,很少外出旅行。 小学毕业后父母才第一次带我出远门。去的是峨眉山。闷热的火车上,12岁的小女孩一点也不安静,在晃动的车厢里来回走动,啃着苹果大胆打量其他人。他们大多神情倦怠,把衣服塞在脖子底下仰头睡眠,没穿鞋的脚架在对面的座椅上,脚下是大而肮脏的背囊。 晃累了才回到妈妈身边小睡一会儿,醒了又喝大量的水,指着窗外不认识的植物到处问人。小孩的好奇心。不知疲倦。 对面坐的是一个年轻女子。白而略宽的脸庞上有许多浅褐色的斑点。正午的太阳刚好照在她的脸上。那么亮,泛着快烧灼起来的光。她一直在看一本关于小范围信仰的书,坐她对面的小女孩叽里呱啦地讲话,她认真倾听,偶尔会跟着大家一起笑。 夜凉时候,大家都睡了。她们开始聊天。年轻女子告诉她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一只白色鸽子,只有有修炼的人才看得见。 我也有吗?在哪里? 你的在这里。她指指小女孩的胸口。 它会飞走吗? 会的。在生命结束后,它会离开你的身体一直飘在空中。 那夜,蜷缩睡着后她的手一直捂在胸口处。那里有一只鸽子。 至此,她开始觉得自己使用了12年的身体并不是那么熟悉。醒来时已到了目的地,年轻女子早已离开。 在熙熙攘攘的车站口爸爸买了熟透的芒果给她。第一次尝试这种热带水果,特殊的香色深入骨髓。令她难以忘记。 那次旅行回来后,她的身体有了奇异的变化。童年彻底过去了。之后她渐渐沉淀为不动声色的女子。人多的时候很少讲话。心里却有着极大起伏。孤独与理想、压抑与激情、茫然与欣喜……就这样慢慢长大。 种种世间景象,如大风穿过长廊。 成年后经常离开生活的城市去到陌生的地方。是和以前全然不同的生活。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美景和潮水一般的陌生人涌过。那么多。 整个11月我呆在九寨沟。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各色的经幡,木质建筑上满是艳丽浓郁的图案。阳光暴烈。大片变幻莫测的云。 到处都是有着明亮眼神、单纯笑容的藏民。空旷山谷里有不知名的小花盛开,随风摇曳。还有那些更远处的小村寨。高山顶上积雪的小旅馆。 记录下了一些旅行的细节——用我的相机和手指。那些一闪而过的画面,和印象深刻的场景,用影像和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每次翻看照片,都让我觉得是快乐的事。虽然拍得粗劣,但瞬间的感动不会变。 这是一直以来梦想的生活。行走、写作、看很多书、有人爱着。 生命本来是一片荒芜。你明白的。 要努力而丰盛地活。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 这本书是写给所有和我一样爱出走的人。 永远没办法停歇对吗。 我知道你极喜欢。 后记 2004年的最后一个月,开始动笔写这本书。 第一本书。第一次长时间地连续写作。从开始的兴奋到后采的麻木。 有时候会一写就是一整夜,有时候又会连续几天一字不落。更多时候是写几行就开始看碟吃东西,或者出门见朋友。 这期间,经过了圣诞节、元旦节、春节和情人节。节节不错过地狂欢。这期间,重庆新开了UME电影城,我基本算是忠实看客。写作是世间最孤独的事,一个人在黑暗的房间里,长时间地静默,与电脑屏幕对话。所以不写的时候,尽量靠近人群。 也不是没有快乐和满足感的。 她一点一点在我手里成型。有了轮廓。然后是血肉。 当她慢慢有了自己样子,眉眼清楚后,我开始固执地喜欢她。 有时候觉得,她是根据我心里的方向在成长。有时候又觉得,她和我想像中的相去甚远。 大师季羡林的某句话我一直记得。有人替他整理书稿,问以前的作品是否需要修改。他说不,谁没有穿开裆裤的时候呢。 我的她,也正处于开裆裤时期。如果你看到她,请原谅她的不成熟不优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