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世界钢铁第一人--朴泰俊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大焕
出版社 中国检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是什么令POSCO备受瞩目?为什么我们关注POSCO的神话——朴泰俊?把迎日湾、光阳湾建成庞大的钢铁王国,成为韩国产业化的脊梁的朴泰俊!把经济放在政治前面的朴泰俊!冒着必败的舆论压力创POSCO,将其国际信用提升到第一位的朴泰俊!他成功的技巧是什么?邓小平为什么想进口他?中曾根康弘为什么新年第一天要跟他打高尔夫球?密特朗为什么对他极力称赞?本书呈现了韩国著名企业家、政治家朴泰俊先生辉煌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内容推荐

本书记述了韩国著名企业家、政治家朴泰俊先生辉煌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朴泰俊先生为韩国现代经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克服重重困难,于1968年创办浦项制铁(POSCO),树立了“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企业精神,短短30年间,不仅使韩国的基础工业——钢铁制造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而且使POSCO成为世界上经营业绩最好、最有竞争力的钢铁公司,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名列前茅。在他的主导下,先后投资创办并经营了14所中小学、浦项工业大学、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浦项同步辐射加速器等教育和科技实业。朴泰俊先生因此被誉为“经营者的活教材”。

在政治领域,朴泰俊先生不仅是韩国已故前总统朴正熙的学生,也是他在政治策略上和经济策略上的重要伙伴。朴泰俊先生也曾于2000年担任韩国总理。本书也讲述了他在政治领域为韩国克服亚洲金融危机、促进韩国民主进步方面做出的贡献。

本书时间跨度近八十年,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不仅是朴泰俊先生的个人生平回顾,也是韩国现代经济进步、政治发展的缩影,是一部韩国近现代史。

目录

序言

殖民地的孩子,站在统治者的土地上!1927-1945

中世纪的渔村

未知的命运

豆腐

确定人生指针

富士山的钱包

初遇“制铁”

躲过征兵

大空袭的奇迹

仰望青天

经广岛到长崎

辗转于生死线上的青年军官!1945-1953

寻路

全麦饭

遇到朴正熙

朴泰俊少尉的运气

艾奇逊防线和抱川马格力酒

风暴前夕

人体炸弹,踏上浦项的土地

北进的秋天

在清津

明卵?明朗?

老兵消失

穿越腐败的泥沼!1953-1961

战争的礼物

金表,结婚

争取学士学位

水色洞的痛苦,参观国

真泡菜

气势汹汹的联队长,1958年

美国观光和椿岛

经营课程!1961-1965

椿岛与金属船模

1961年春天

张勉政权的对日索赔交涉

举事的清晨

最高权力的秘书室长

与经济相遇

国土绿化,货币改革

在政治的季节

乌龟和哑弹

日本列岛巡游

挽救大韩重石

足球,马牌鞋油,金基洙

在孕育矛盾的季节里

拓荒者1965-1969

综合制铁所之梦

被综合制铁所的磁力吸引

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政治矛盾的根源

制铁所建在浦项的沙地上

缺席综合制铁奠基仪式

与朴正熙的三次讨论

浦项综合制铁株式会社的诞生与困惑

1968年上半年的冲击

隆美尔之家

共同墓地的乐园

朴正熙的哀伤独自

制铁报国

与对韩国际钢铁借款团代表的谈判

夏威夷构想

安冈和稻山

公开招聘浦铁一期职员

大平的眯缝眼

“一应”的马拉松

大雨的缘分

朴泰俊的信念体系

“向右转”的奇迹!1969-1973

三选改宪

祖上的血税与“向右转”

纸御牌

日本技术团长的内心

跟经纪人的对决

用回扣设立的奖学财团

小总统

原料购买和“热轧非常令”

先于铁水的《铁水》

无论何事,勇争第一!

烟头与24万个螺钉

丰收的夏季和秋季,寒流警告

“出来了!”

神话的完成1973-1979

“金大中事件”的影响

声“西”击“东”

“迎日湾奇迹”之根

阴谋在进行

铁水产量百万吨后

住所搜查

“沐浴论”

想到卡内基的夜晚

迎日湾的常识

果敢的挑战

铁水洒向地面

李秉拮会长

马上炸毁!

第一次没有政府担保的借款

第二制铁所争夺战与创业十周年宣传

共饮一杯茶

幽灵们与祭桌

与朴正熙的对话

邓小平的羡慕

550万吨,克服技术殖民地

夏日的孕育

秋天的传说

成为“篱笆墙”,挺进光阳湾1979-1981

撤出牙山湾

“去光阳湾”的前哨战

成为“篱笆墙”

光阳湾的冬季

反驳所谓“飞去来器”效应

跟建设部的最后决战

“飞去来器”出现

在大海上绘制理想的蓝图1981-1985

踏上成长之路

瑞士的幻听

“飞去来器”化为桂冠

打入美国市场的桥头堡

开拓韩国私立学校的新境界1970-1985

加州理工大学

从最好的幼儿园到最好的大学

朴泰俊与教育

退出政界

“抓住”金浩吉!

面对示威者

“高射炮”与“速射炮”

光荣的季节1986-1989

太极旗与谢斐

在春天的路口栽种苹果树

汉城的春天,浦铁的春天

贝西默金奖与鲜花

夏季的欢呼,秋季的分裂

李秉酷与朴泰俊

悲伤的冬季过去了

卡内基和朴泰俊

紧张的夏季,喜庆的秋季

密室的计算书与钢铁的男子汉

在铁龙椅上仅坐了一天1990-1992

假面舞会

经济九段,政治九段

定时炸弹与成沙子

当大哥,实不易

一杯甘露

向前跑的马与向后跑的马

殊途

奔忙的春季设计图

多声道与金泳三式民主主义

夏季的盔甲

登顶的最后一关

铁龙椅

4小时谈判与4年流浪1992-1997

金泳三,再见

备受尊敬的“大锅”

被违背的约定

光荣的尾声

流浪,360亿元与36亿元

13坪的小窝

辞旧迎新

残忍的春天过去了

啊,母亲!

德寿宫石墙

美好精神的消失

肺的危机

“事必归正”

春到13坪小窝

浦项的4月叛乱

四十四年后的重逢

车窗上的花瓣

“更济”走开,“经济”来了1997-1998

滚烫的刀切面面汤

“更济”走开,“经济”来了!

2l世纪的光明之路

向金大中提出的问题

与金泳三的再会

走进大藏省后门

丁丑国耻的岁暮

险胜与慰劳

跨越“丁丑国耻”后1998-2000

财阀改革的先锋

在实行“代总理制度”的春天

浦铁的春天与“管理社长”的苦衷

给我改变“20对80”的力量吧!

胜利的价值与考验的季节

跨越危机,进入文化的世纪

定时炸弹“内阁制”

开始“中选区制”拔河

致青瓦台的逆耳忠言

云遮雾罩的岁末

危险的路,爽快的选择

恶劣的条件与微妙的征兆

7年前的喇叭声

尾声 

后记 

朴泰俊年谱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朴凤官的土木技术突飞猛进,虽然不能取得技师资格证,但对他成为工地雇工的管理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他负责的业务中,最伤脑筋的就是劳务管理了,其中包括朝鲜雇工的工资管理和待遇问题,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要圆满处理好,既要适当照顾朝鲜雇工的处境,还要获得日本雇主的理解。作为联结雇工和雇主的纽带,必须具有明智的判断能力和正直的人品,如果失去了任何一方的信任,就会遭到埋怨或解雇,埋怨指的是同胞的指责,解雇指的是被解除职务。没有技师资格证的一流土木技术员朴凤官既没有遭受埋怨,也没有被赶走。在别的工地上,没有一天不出现跟日本雇主勾结欺负雇工或是趁雇主不备克扣雇工工资放进自己腰包里的荒唐事,但朴凤官丝毫不为所动,始终不变地以善良的雇主梁谷的人品为基础,不偏不倚地处理双方的关系。朝鲜解放,朴凤官一家回到家乡后,经常有从日本归乡的邻近地区的农民到他家里玩,过年过节也常有人提着礼物来拜访,这都是出于他们对朴凤官在日本正直无私地为人处事的敬重。

置身统治者的土地上的殖民地的孩子,当务之急是学会日语。朴泰俊的堂兄——上小学一年级的朴泰正给了他很大帮助。朴凤官已经考虑好了,大儿子第二年就八岁了,一定要送他上小学。其实他本来计划秋收结束后再叫妻儿来日本,后来之所以提前了,正是因为考虑到朴泰俊上学这件事。

盛产蜜柑的这个村庄,人心也像气候一样温和宽容,这使异乡来的孩子顺利适应了陌生的环境,仅仅过了半个月,即使没有堂兄在场,他也能跟村里的孩子玩到一起了。都说孩子学外语比大人学得快,朴泰俊尤其聪明,经过了三次季节变换,他的日语水平已经足以进小学读书了。

第二年4月,朴泰俊上了小学——热海的多贺小学,一个年级大概有七十人左右,学校规模不大,校舍是木制建筑,建在半山腰,从操场上可以俯瞰太平洋和距村子五里远的小岛——初岛。朴泰俊入学不久就因为聪明好学引人瞩目,他的算术、语文和美术成绩尤其突出,体育也名列前茅,跑步、游泳、单杠都让别的孩子艳羡。

学校每年在暑假开始前都举行“初岛长距离游泳比赛”,要从岸边游到初岛再返回来,比赛的目的是锻炼小学生的胆量和体力。能坚持下比赛的人,可以在白帽子上印一道黑边,像柔道的段位标志一样,那是整个夏天男孩们的自豪和骄傲。

在统治者的土地上长大的殖民地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一种决不能输给统治者的孩子的意识,这似乎是一种自我防卫本能。朴泰俊在二年级的夏天参加了“初岛长距离游泳比赛”,比赛过程中有小船跟着年幼的选手,以防万一,所以不必担心淹死。在林浪里渔村里随着涛声养粗了骨骼的孩子没有上救生船,而是像一条蛟龙一样游完全程,在白帽子上印上了黑边。那是朴泰俊平生第一次满怀成就感和自信心,那也催发了殖民地的孩子内心自我防护意识的萌芽。

P10-11

序言

韩国需要军队时,您投身军队当了军官;韩国需要开拓现代经济的企业人时,您成了一位企业人;韩国需要面向未来的远见时,您成了政治家。为韩国服务再服务,那就是您一生恪守的至高无上的使命。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

2001年7月下旬,热得像个蒸笼一样的纽约,夜深人静后酷热依然丝毫不减。这种“热带夜”现象仿佛从天而降的天兵天将,气势汹汹地占领了地球上第一强国的超级名城,整个市区变得异常安静,连小巷里的喧闹也为躲避酷热逃得无影无踪了。然而,所向无敌的天兵天将的战果充其量也就是刷新了城市气象台最高气温的纪录而已。

此时此刻,一位韩国老人正躺在纽约康奈尔大学医院重症病房里。数小时前——7月25日下午l点30分,医生成功地为老人做了一次大手术,在他胸部左侧切开一条长33厘米的大口子,锯断了一根肋骨,从胸腔里掏出一个一直压迫着肺和心脏的大水瘤。手术历时6个半小时,抵得上七十多年前母亲生他时的分娩阵痛,而水瘤的重量是3.2公斤,比他出生时的体重还要重。主刀医生说这个跟新生儿体重差不多的水瘤是全世界史无前例的。主刀医生来自埃及,有一双特别小的手。

仅仅过了两天,老人就已经脱离了危险期,由重症病房转入了10楼247号普通病房。

老人的腰杆像士官学校的学员一样挺直,皮肤也很光滑,没有人猜得到他已经74岁高龄了。是因为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年轻时雷厉风行的作风吗?医生说走动能加快恢复速度,话音刚落,他就不由分说要下床走动。经验丰富的黑人护士伸手拦住他,说还需要再休息一两天,恢复一下体力,到那时自己会寸步不离地陪着他走。

护士的话是对的,这个手术前留下遗嘱说“死后火葬,骨灰埋在看得到浦项制铁处”的老人,如果匆忙开始康复运动,或许会引发意外的后遗症,而且身高1米65的躯体上挂着用于抗生、营养、排泄的四个大玻璃瓶子,走起路来也委实不便。但老人投向护士的目光似乎噼里啪啦地闪着火花,不容置辩地说:

“护士女士!我动手术输了儿子的血,不早点儿好起来,那怎么行呢?”

护士无奈地摊开双手,表示投降。血压、血糖、身高、体重……面前这位病人的一切医学信息,她都了如指掌,但对他的人生,却除了知道他是“韩国有代表性的钢铁企业家”之外,一无所知。

老人勉强撑起身体,缝合的刀口一阵剧痛,似乎要进裂开来,身体沉得像块铁,一股巨大的力量试图把他拉回床上,但他咬紧牙关,暗暗告诫自己:无论多大年纪,决不能在意志力考验中落败,那是不可忍受的耻辱,必须走!这坚定的信念握在手里,像一根结实的拐杖。在这生死攸关的节骨眼上,他希望凭借自己的意志力,迈开双腿尽快远离病魔。祝他早日痊愈的金大中总统和自由民主联合会金钟泌总裁送的花篮就在身边,盛开的鲜花香气袭人,但厌倦了政治的老人从中闻不到一丝安慰。

老人走出病房,走上康奈尔大学医院的走廊,他的形象就像后来他自己诙谐也描述的那样——“身上挂着四个罐罐来延续生命的老机器人”。年过七旬的老妻和经验丰富的护士一左一右跟着他,主刀医生充满自信的声音萦绕在他耳边,那温暖的话语是在他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说的:

  “您的生日在秋天啊,今年您一定能过一个快乐的生日。”离开重症病房的时候,主刀医生又微笑着低声对他说:

  “那个水瘤太大了,心脏被挤到了右边,左侧的肺也被挤得无法工作,现在它们都会慢慢回归原位,恢复功能。如果适当走动,康复速度会快得多。”

医生的名字叫阿尔·陶基,韩国语里“兔子”的发音就是“陶基”,这对老人来说也是非同寻常的,因为老人生于1927年,属兔,这显然是一种缘分。

阿尔·陶基的预言没有错,在医院的走廊里走三圈是七千步,老人每天走三圈,走到一个星期的时候,被挤到一边的心脏回到了正常位置,挤扁了的左肺也慢慢伸展开来,一点一点地恢复着功能。肺部惊人的恢复能力,得益于他一生远离香烟的良好生活习惯。

老人强行军三圈后,常常坐在病床上凝视着窗外伊斯特河的滚滚波涛出神,每当这时,他的心底也会像河水一样涌起波澜,既有在向死亡深渊坠落的过程中抓住了奇迹这条绳索的满怀喜悦,也有翻江倒海的无尽悔恨,悔恨自己一生忙碌却只做了两件事——参加朝鲜战争和创建浦项制铁(POSCO)。

辗转于生死线上的战争经历像画面一样在眼前掠过,创建浦项制铁所过程中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随着种种悲欢场面像无声电影的画面一样在脑海里浮现,激动和荣耀的场面恰似特写的慢镜头:浦项制铁所第1高炉喷出首炉铁水那一瞬间的感触,被称为“钢铁行业诺贝尔奖”的“贝西默(Bessemer)金牌”挂到胸前那一刹那的激动,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名誉博士学位并发表演说时的兴奋,接受法国政府授予“荣誉军团司令勋章”、聆听密特朗总统致辞时的感动……

随着画面的更迭,老人的耳边响起一段闪光的话语,那是密特朗的礼物——1990年11月16日,密特朗像一位细心观察了很久的敏锐的评论家一样,斥短短几句话概括了生活在遥远的东方的一位巨人的人生历程:

韩国需要军队时,您投身军队当了军官;韩国需要开拓现代经济的企业人时,您成了一位企业人;韩国需要面向未来的远见时,您成了政治家。为韩国服务再服务,那就是您一生恪守的至高无上的使命。

晚霞染红了纽约城东的江水,老人悄悄闭上眼睛。早在战争年代的一天,仅凭运气安然活下来的那个青年军官就用钉子在心里挂起了座右铭——“短暂的人生献给永远的祖国”。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一眨眼竟流走了50年的日日夜夜。

老人眼前又浮现出1968年在迎日湾荒凉的沙地上立誓将余生“制铁报国”的情景,那也是33年前的事了。老人的嘴角荡漾开了微笑,在心里把“韩国需要军队时”、“韩国需要企业人时”的前提换成了“我需要我的健康时”,再次下定决心:

“在这所医院里,我要像作为军人打仗时一样,像作为企业人创建浦项制铁所时一样,为恢复健康燃烧我的意志力!”

8月初,老人凭借他这种年龄少有的康复速度转到了距离医院很近的疗养楼,这时纽约的酷热达到了顶峰。

2001年8月9日,当地媒体争先报道最高气温的不断刷新:纽约的气温达到华氏102度,连中央公园也在12点18分突破了华氏100度——1949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到下午两点上升到华氏102度。纽约和新泽西一带用电量激增,部分地区出现停电事故。纽约州长指示,州政府公务员下午两点就可以下班。纽约都市队和密尔沃基酿酒人队展开大联盟赛的谢阿球场聚集了无数观众,加上“热带夜”现象,那里的温度直指华氏120度。

如果有对灾难敏感的预言家生活在纽约的话,这种破纪录的酷热一定会让他嗅出某种不吉利的征兆。

老人的步伐几乎恢复了正常,每天从早上6点开始,他跟妻子、子女、秘书和来探病的亲朋好友一起沿江边快步行走,风雨无阻。在跑步的黑人和白人眼里,老人一行根本不像是什么病人,只是健康的普通市民。

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华氏9·11》完全没有提到2001年纽约破纪录的酷暑,但这不正是大灾难的征兆吗?那之后过了一个月,9月11日,纽约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惨剧——两架客机先后撞上世贸双塔。老人支撑着逐渐康复的身体,突然成了人间地狱惨剧的目击者。

如果说1929年纽约的证券市场暴跌成了世界大恐慌的信号弹,那么2001年纽约发生的大爆炸又是怎样一场可怕的大灾难的信号弹呢?这对朝鲜半岛的政局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纽约的废墟上日渐康复的老人牵肠挂肚,连身在病中都忘掉了。

这位老人就是朴泰俊,被咯血折磨却没有告诉任何人,本以为自己的人生将随着2l世纪的到来画上句号,却在康奈尔大学医院里奇迹般地活下来了。

“为韩国服务就是您的人生”,密特朗的献辞并不是外交辞令,20世纪中后期,朝鲜半岛南北对峙,在南部热火朝天的现代化进程中,他凭借对祖国的忠诚和奉献树起了一座高大的丰碑。要了解这位老人,必须回到1927年,在纽约华尔街的股票一夜之间变成废纸的前两年,他从远东的一个小渔村里蹒跚着踏上了人生之路。

后记

写这本书,原因有三:个人的,时代的,作为韩国人的。

1968年夏季,迎日湾畔的兄山江河口旁的渔村,没有电,也没有漫画书。村前的沙地上突然竖起了高高的脚手架,陌生的旗帜在高空飘扬……那是悲伤的离别的信号,要离开朋友,离开孤儿院的免费电影,离开沙地和水鸟蛋,离开放牛的海边和海上的波涛,还有麦田、云雀、堤坝和晚霞……带着破破烂烂的行李,带着贫困,带着悲伤……那时,我十一岁,正在发校上四年级。转眼间,我也快48岁了,然而,那些旗子仍然不时在我心里发出“无声的呐喊”。我是土生土长的浦项人,“浦项制铁”是我回不去了的永远的故乡,浦项工大、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浦项同步辐射加速器是我的邻居。——这是我写这本书的个人原因。

2l世纪伊始,韩国社会打下了“产业化和民主化”的基础,确切地说是右脚放在产业化上,左脚放在民主化上,因而常常因为两只脚不协调而产生矛盾和对抗。每当这种时候,过去的产业化势力总是毫无疑问地背负恶名,而过去的民主化势力总是理所当然地受到同情,这种单细胞的非此即彼的黑白逻辑混淆了人们的视听,使人们忽略了被同情的一方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扩大自己的影响,不仅同合作者上演了“夫唱妇随”的闹剧,而且同敌人上演了“同床异梦”的丑剧这一事实。

20世纪后期的韩国,从绝对贫困到跻身先进国家行列的产业化过程,从独裁统治到自由民主的民主化过程,走过的同样都是荆棘丛生崎岖不平的道路。过去激情燃烧的年代涌现出一位又一位名垂青史的杰出人物,作家的视线往往都集中在这些人物身上,写出了一部又一部像画像一样的传记文学,其中的主人公大多是抵抗运动中的著名人物。那种现象的出现,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在韩国社会里,很长时间以来,“抵抗”让人的名字变得闪闪发光。但是,我们不应该忽视另一个方面,那就是发展经济,让被贫困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民众过上今天的好日子的经济界的领导人物。虽然他们的历史性功绩偶尔也被记录下来,但那些记录大多是简短的、概括的,偶尔也有像工程建设中的豆腐渣工程一样马马虎虎粗制滥造的作品出现,却根本没有反映出他们排除万难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和精神风貌。这样的空白,在把理想放在“人性化的资本主义”中的现代人眼中也是不应有的。——这便是我写这本书的时代原因。

朴泰俊亲身经历过殖民地时期、战争年代及贫困与腐败的年代,确立了关于时代变革的信念。他以他的方式与贫困和腐败作斗争,设计保障人性化生活的共同体,梦想把自己领域的一切都提高到世界最高水平。他命系钢铁,因为在他的心目中,钢铁就是国家,为了国家,他献出了一切,经过漫长的25年的奋战,终于树起了韩国经济的支柱,把浦铁培养为世界超一流的企业。他登上了名副其实的“世界钢铁第一人”的宝座,虽然马上就空手离开了那个位置,但戴在他头上的灿烂的桂冠永远不会消失。

70岁时,他呼喊着“产业化势力与民主化势力的和解”、“岭南与湖南的和解”,站在了“50年终于实现的政权水平移交”的前列,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倾注全力,创造了迅速克服国家破产危机和解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监管的又一神话,实现了为国家再做一次贡献的心愿。

不仅如此,他还开拓了韩国私立学校的新境界,树立了福利制度的模范,树立了“企业利润回报社会”的典型。

在“大韩民国六十年的舞台”上立起辉煌人生的丰碑仍然健在的人,他是惟一的,他的足迹与信念影响着20世纪后半期的韩国社会。现在,国内一片“经济困难”的喊声,渴求实现统合的领导力,国家再也不能用一只脚站立了,不能对往事进行裁剪,实行单向通行了。在提出对“经济与过去”进行正确理解的今天,朴泰俊的珍贵终于被整个韩国所认识,未来充满了希望。

我中学时读的安德鲁·卡内基的传记,把他定位为通过钢铁产业赚取了巨额财富晚年做了很多善事的“伟大的钢铁之王”,于是,卡内基作为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巨人形象留在了我的脑海里。对少年时期的我来说,卡内基就是美国。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韩国出了一位能跟遥远的匹兹堡的卡内基放在一起比较的朴泰俊,而且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高个子的白人都比不上小个子的韩国人。——这是我写这本书的作为韩国人的原因。

但是,可以断言,如果不是主人公与我有着非同寻常的交往的话,可能我也写不出这本书来。从1997年开始,过去的8年间,我有幸经常跟主人公在一起交谈,不知不觉就把自己摆到了记录的位置上。我逐渐理解了他的灵魂和信念,理清了他过去的漫长岁月的经历。面前摆着马格力酒,我的提问和发言越来越没有禁忌了,对我的问题,主人公从来不曾犹豫或回避。他的记忆力十分惊人,为了确认关于50年前军队时期的特别的经验的谈话,我找到他的军官年表和相关记录对照,发现至少年月都是一致的。我也一丝不苟,比如他回忆说“5·16”后建议送反对派将领到美国留学,我就翻遍破旧的时事杂志,终于证实了他的说法。之所以作出这些努力,是为了使我的信任化为读者的信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文章的流畅,只重现主人公记忆中出现的插图,相关文献都列在参考文献中,以供参照。这本书里出现的几乎所有对话都不是凭我的想像力编造的,而是从他的回忆和提供材料的人的回忆中复原出来的,当然也有从记录中摘取的。

正文中一律称“浦铁”,因为“POSCO"是从2002年3月15日开始成为正式名称的。照片有从主人公珍藏的影集里找出来的,也有POSCO宣传室协助提供的。玄岩社的邢兰玉、宋明珠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很多辛劳。在此,向在各方面给予了帮助的所有人表示感谢。

“所有茂盛的树林里必然会有几棵残树枯树,如果一个人人生的树林里完全没有那样的树,他就已经超越了人类的境界,进入了神的境界。其实,不光所有伟人,包括所有圣人,他们的人生树林里也必定夹杂着几棵残树和枯树,问题是看树林的角度,如果聚焦在树林里的一棵残树上,坚持说那是整个树林的全貌,那就是典型的一叶障目。”——我这么认为。

李大焕

2004年深秋于迎日湾

书评(媒体评论)

“朴泰俊是后代经营者的活教材。”——三星集团创业者李秉喆

“为韩国服务再服务,那就是您一生恪守的至高无上的使命。”——法国前总统密特朗

“朴泰俊是韩国的真正的爱国者,他的人品兼具冷静而透彻的判断力、坚定不移的信念与正义感和深邃的思考力,因而促成了日本与韩国的合作。”——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

“我国的民族史不能抹去受难的殖民地时代,同样也不能抹去经济发展史。在光荣的经济发展史上最高大最灿烂的人物是朴豢俊,与永远燃烧的P0SCO的火焰一样灿烂。——韩国作家赵廷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5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