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胡绳在1944-1945年间陆续写成的,是一本关于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时代的历史书,更是一本有血有肉有灵魂,活生生的书。全书以通贯性的观点透视自秦至清二千多年间的中国历史,就古代中国为什么会产生皇帝乃至人们为何能忍受昏君、做官与当兵是怎样成为皇帝制度的两条支柱以及中国古代的农民战争等一系列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剖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二千年间(图文本)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胡绳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胡绳在1944-1945年间陆续写成的,是一本关于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时代的历史书,更是一本有血有肉有灵魂,活生生的书。全书以通贯性的观点透视自秦至清二千多年间的中国历史,就古代中国为什么会产生皇帝乃至人们为何能忍受昏君、做官与当兵是怎样成为皇帝制度的两条支柱以及中国古代的农民战争等一系列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剖析。 内容推荐 这是胡绳的早年作品。最初连载于《中学生》杂志,后结集,在大中学生间广泛流行,深受叶圣陶、吴晗、龚育之等赞赏。长时期以来,本书一直以笔名(蒲韧)行世,这是第一次以胡绳本名出版的单行本。 全书以通贯性的观点透视自秦至清二千多年间的中国历史,就古代中国为什么会产生皇帝乃至人们为何能忍受昏君、做官与当兵是怎样成为皇帝制度的两条支柱、中国古代的农民战争、边塞为何屡屡发生冲突等一系列问题作出深入浅出的剖析。对于饱受教科书式史书之苦的读者来说,这些论述令人耳目一新,使人对中国历史有了一种别样的认识。 目录 编者的话 导言 二千年的鸟瞰 一、纵剖面和横剖面 二、时间之流 三、速写一个轮廓 在“万人之上”的人 一、专制皇帝的产生 二、皇帝是“天生的圣人”么 三、帝位的世袭和换朝易代 四、在皇族内部的纠纷 一种特殊职业——做官 一、“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 二、君主专制和官僚制度 三、官僚是怎样产生的 四、官僚的膨胀 五、“国家之败,由于官邪” 又一种特殊职业——当兵 一、从车战到骑战步战 二、当兵变成了专门职业 三、募兵·拉丁·世袭兵 四、军权的集中和分散 五、“养兵千日” 一切寄托在土地上 一、个体劳动的小农经济 二、谁是土地的主人 三、农民出谷出钱又出力 四、千灾百难下的农民生活 大地下的撼动 一、农民创造了奇迹 二、奇迹是如何造成的 三、走向城市的失败 四、农民战争的意义 不安静的北方边塞 一、塞外各族的兴替 二、冲突的原因 三、羁縻控制的失败 四、民族的苦难 当胡骑踏进中原的时候 一、“儿皇帝”和“贰臣” 二、英雄如何产生 三、“南渡君臣轻社稷” 四、不死的人民力量 逃不了的灭亡命运 一、失败的“变法运动” 二、没有救自己的能力 三、在不变中坐候末日 四、历史不会回头 附录读《二千年间》 试读章节 四、在皇族内部的纠纷 中国过去有所谓“家齐而后国治”的说法,但家最不能齐的却莫过于皇家了。在皇族内部,没有一个朝代没有发展到流血冲突的纠纷的。——为了要做皇帝,儿子杀掉父亲,弟弟杀掉哥哥,这是很平常的事。前举隋炀帝杀父就是一例。赫赫有名的唐太宗也曾因为他的父亲(高祖)不把帝位传给他,就杀死了他的弟弟和被封做太子的兄长,逼迫父亲立刻让位。但皇室内部的冲突还不只是这一形式。 皇帝既然有最崇高的地位,皇族自然也当有特殊的尊荣。怎样使皇族尊荣起来呢?汉朝的刘邦所实行的办法还部分地保存着诸侯国的制度,他割土分封,封刘家子弟为王,分居各国。这是自己做中央的大皇帝,使各子弟们在各地做小皇帝。但结果小皇帝们都凭借地方的力量起来反对中央的大皇帝,引起了所谓“七国之乱”。西晋也实行这制度,结果也引起所谓“八王之乱”。 原来,要实行分封之制是因为在那时,中央政权还没有强大到足以直接控制全国。这正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的条件还没成熟的表现。封同族人做王,本是想由血统的联系来避免地方与中央的对立。但其实,地方与中央只要在政治经济上有对立起来的可能,只靠血统的纽带是无法抵消的。在这情形下,地方势力和中央势力的斗争便以皇族内部的斗争为形式而表现出来,并且正因为表现为皇族内部的斗争,所以更加激烈。 “七国之乱”是在汉中央政权的武力镇压之下平定下去了的。“八王之乱”闹了二十多年,兄弟互杀,叔侄互杀,八个王都死于骨肉的残杀中,真是几乎令人不易相信的事。西晋的怀帝被匈奴的刘聪虏去之后,居然还回答刘聪说:“我家之所以骨肉相残,大概是由于天意,给陛下自相驱除。”——这真是不知羞耻到极点了。 P32-33 序言 我国向来有“以史为鉴”的传统。在王权和帝制时代,“以史为鉴”往往是为了维护一家一姓的统治。梁启超先生说得直白,煌煌二十四史,其实就是二十四姓的家谱而已。直到帝制颓毁之后,才有史家明确提出“为大众的历史”。 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内忧外患纷至沓来。时代的洪流催逼出史学的勃兴。中国最优秀的文化精英奋然投身于为文化寻根本、为种族谋生存的事业之中。胡绳、范文澜、雷海宗、吴晗等许多史学大家,秉承“为大众的历史”之理念,自觉地为普罗大众、尤其是青年学生写作了一大批历史普及读物。正如一位当代学者说的那样:“中国老辈史学家讲历史,总能把自己对历史的独特认识,用最简单的话说出来,这是真正对历史有了解的人才能做到的。”这是“以史为鉴”传统的现代延续,更寓含着唤醒大众、兴亡继绝的意义。这些厚积薄发之作以其卓越的史识、鲜明的个性、优美的文笔和澎湃的激情,获得了学术界和出版界的盛赞,受到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热烈欢迎。 即使在今天看来,这些作品仍不过时,依然令我们深受启发。有鉴于此,我们特别策划“大家说史”系列丛书,精选这些史学大家具有代表性的短小精悍之作,推荐给今天的读者,让这些感动了我们祖辈父辈的文字和智慧,也成为我们今天的精神盛宴。 2005年6月9日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有血有肉有灵魂,活生生的书。……正如蜜蜂酿蜜,是经过消化的,融会贯通,所以可读,也所以不可不读。 ——吴晗(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五十多年前初读胡绳,我还是个中学生。读到的是先在《中学生》杂志上连载的历史文章,后来收入《开明青年丛书》,书名叫《二千年间》。我至今还记得,可见印象之深。 ——龚育之(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党史专家)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