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青春小说精品读本(激情岁月的理想中国当代卷)/青春经典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孟繁华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系《青春经典文库》之一,该丛书是中国青年出版社以“青春成长”为主题,约请众多学科一流专家学者精心编写而成的大型丛书。入选作品均为感动和影响了好几代人的经典之作,它们宛如天空闪烁的繁星,永远吸引着年轻人高远的目光,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经典的力量在于其持久而深入的艺术熏陶和精神魅力。《青春经典文库》,用经典引领新的青春阅读风尚。

内容推荐

“知青”和“知青文学”,都是特殊年代里的特殊产物。这个特殊时代留下的青春文学,应该是最动人的文学景观之一。他们对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的探讨在今天仍然让人怦然心动;那些浪漫、感伤或多少有些戏剧化的悲壮故事,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既贫瘠又富有的青春时代,它是一代人对生活、对人生以及对社会诚实思考的记录。

目录

张承志→黑骏马→7 张冬梅:《黑骏马》导读50

梁晓声→今夜有暴风雪→53 张冬梅:《今夜有暴风雪》导读156

张抗抗→北极光→159 张冬梅:《北极光》导读238

张辛欣→在同→地平线上→241 张冬梅:《在同一地平线上》导读328

阿 城→棋 王→331 张冬梅:《棋王》导读358

试读章节

也许应当归咎于那些流传太广的牧歌吧,我常发现人们有着一种误解:总认为,草原只是一个罗曼蒂克的摇篮。每当他们听说我来自那样一个世界时,就会流露出一种好奇的神色。我能从那种神色中立即读到诸如白云、鲜花、姑娘和醇酒等诱人的字眼儿。看来,这些朋友很难体味那些歌子传达的一种心绪,一种作为牧人心理基本素质的心绪。

辽阔的大草原上,茫茫草海中有一骑在踽踽独行。炎炎的烈日烘烤着他,他一连几天在静默中颠簸。大自然蒸腾着浓烈呛人的草味儿,但他已习以为常。他双眉紧锁,肤色黧黑,他在细细地回忆往事,思想亲人,咀嚼艰难的生活。他淡漠地忍受着缺憾、歉疚和内心的创痛,迎着舒缓起伏的草原,一言不发地、默默地走着。一丝难以捕捉的心绪从他胸中飘浮出来,轻盈地、低低地在他的马儿前后盘旋。这是一种莫名的、连他自己也未曾发现的心绪。

这心绪不会被理睬或抚慰。天地之间,古来只有这片被严寒酷暑轮番改造了无数个世纪的一派青草。于是,人们变得粗犷强悍,心底的一切都被那冷冷的、男性的面容挡住,如果没有烈性酒或是什么特殊的东西来摧毁这道防线,并释放出人们柔软的那部分天性的话——你永远休想突破彼此的隔膜而去深入一个歪骑着马的男人的心。

不过,灵性是真实存在的。在骑手们心底积压太久的那丝心绪,已经悄然上升。它徘徊着,化成一种旋律,一种抒发不尽、描写不完,而又简朴不过的滋味,一种独特的灵性。这灵性没有声音,却带着似乎命定的音乐感——包括低缓的节奏、生活般周而复始的旋律,以及或绿或蓝的色彩。那些沉默了太久的骑马人,不觉之间在这灵性的催动和包围中哼起来了:他们开始诉说自己的心事,卸下心灵的重荷。

相信我:这就是蒙古民歌的起源。  

高亢悲怆的长调响起来了,它叩击着大地的胸膛,冲撞着低巡的流云。在强烈扭曲的、疾飞向上和低哑呻吟的拍节上,新的一句在追赶着前一句的回声。草原如同注入了血液,万物都有了新的内容。那歌儿激越起来了,它尽情尽意地向遥远的天际传去。

歌手骑着的马走着,听着。只有它在点着头,默然地向主人表示同情。有时人的泪珠会噗地溅在马儿的秀鬃上:歌手找到了知音,就这样,几乎所有年深日久的古歌就都有了一个骏马的名字:《修长的青马》、《紫红快马》、《铁青马》等等,等等。

古歌《钢嘎·哈拉》——《黑骏马》就是这无数之中的一首。我第一次听到它的旋律还是在孩提时代。记得当时我呆住了,双手垂下,在草地里静静地站着,一直等到那歌声在风中消逝。我觉得心里充满了一种亲切感。后来,随着我的长大成人,不觉之间我对它有了偏爱,虽然我远未将它心领神会。即便现在,我也不敢说自己已经理解了它那几行平淡至极的歌词。这是一首什么歌呢?也许,它可以算一首描写爱情的歌……

后来,当我遇到一位据说是思想深刻的作家时,便把这个问题向他请教。他解释说:“很简单。那不过是未开的童心被强大的人性的一次冲击。其实,这首歌尽管堪称质朴无华,但并没有很强的感染力。”我怀疑地问:“那么,它为什么能自古流传呢?而且,为什么我总觉得它在我心头徘徊呢?”他笑了,宽厚地捏捏我的粗胳臂:“因为你已经成熟。明白吗?白音宝力格,那是因为爱情本身的优美。她,在吸引着你。”

我哪里想到:很久以后,我居然不是唱,而是亲身把这首古歌重复了一遍!

当我把深埋在草丛里的头抬起来,凝望着蓝空,聆听着云层间和草梢上掠过的那低哑歌句,在静谧中寻找那看不见的灵性时,我渐渐感到,那些过于激昂和辽远的尾音,那此世难逢的感伤,那古朴的悲剧故事;还有,那深沉而挚切的爱情,都不过是一些倚托或框架。或者说,都只是那灵性赖以音乐化的色彩和调子。而那古歌内在的真正灵魂却要隐蔽得多,复杂得多。就是它,世世代代地给我们的祖先和我们以铭心的感受,却又永远不让我们有彻底体味它的可能。我出神地凝望着那歌声逝入的长天,一个呜叫着的雁阵掠过,打断了我的求索。我想起那位为我崇拜许久的作家,第一次感到名人的肤浅……

哦,现在,该重新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我,想问问自己,也问问人们,问问那些从未见过面、却又和我心心相印的朋友们:《黑骏马》究竟是一首歌唱什么的歌子呢?这首古歌为什么能这样从远古唱到今天呢?

P8-9

序言

          激情岁月的理想

            孟繁华

知青一代是当代中国的“中间物”或两面神雅努斯,一方面他们的面孔向着过去,一方面,他们的面孔向着未来。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代人的思想矛盾非常酷似列宁对民粹主义者的评价。事实也的确如此。知青一代是深受20世纪50年代理想主义精神哺育的一代人,他们对毛泽东时期的红色革命思想有着极深的集体记忆,他们相同的经历和教育背景使他们的“代际”特征相当明显;另一方面,经过“文革”和十年下乡的经历,他们中的先觉者又率先获得了反省、检讨错误思想路线和理想破碎后重新寻找的强烈意愿和能力。尽管如此,这代人浪漫的理想主义精神仍然根深蒂固印痕鲜明。

知青一代的文学创作始于“文革”期间,但形成文学潮流并为批评界所关注则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事情。知青文学一开始出现就表现出了与“复出”作家即在20世纪50年代被打成“右派”的一代人的差别。“复出”的作家参与了对20世纪50年代浪漫理想精神的构建,他们对这一时代曾经有过的忠诚和信念有深刻的怀念和留恋。因此,当他们“复出”之后,那些具有“自叙传”性质的作品,总是将个人经历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他们所遭受的苦难就是国家民族的苦难,他们个人的不幸就是国家民族的不幸。于是他们的苦难就被涂上了一种悲壮或崇高的诗意色彩。他们的“复出”就意味着重新获得了社会主体地位和话语权利,他们是以社会主体的身份去言说和构建曾经经历的过去的。知青一代无论从心态还是创作实践,都与“复出”的一代大不相同。他们虽然深受父兄一代理想主义的影响并有强烈的情感诉求,但他们年轻的阅历决定了他们不是时代和社会的主角,特别是被灌输的“理想”在“文革”中幻灭,“接受再教育”的生活孤寂无援,不明和模糊的社会身份决定了他们彷徨的心境和寻找的焦虑。因此,知青文学没有一个统一的方位或价值目标,它们恰如黎明时分的远足者,神情凝重地在没有边际的旷野向四方奔走,这种精神漂泊虽然激情四溢却也归宿难寻。

需要指出的是,知青文学中所体现出的理想精神,与20世纪50年代那种简单、肤浅和盲目乐观的“理想精神”已大不相同。过早地进入社会也使他们在思想上早熟,因此“旷野青春”所表现出的迷茫和不安如同北方早春的旷野一样,景观苍凉料峭,春色若隐若现。也许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成就了他们独具一格的文学特征,使那一时代的青春文学呈现出了独特的“精神自传”的情感取向。我们发现,最能表达这一时代文学特征的作品命名,大都选择了“象征”的方式,如《本次列车终点》、《南方的岸》、《黑骏马》、《北极光》、《在同一地平线上》、《今夜有暴风雪》等等。这种象征不是西方的象征主义文学,这些作品没有感伤颓废的气息和意象。这种象征的共同选择,恰恰是这代青春对未来、理想、目标等难以确定和模糊不清的表征,都试图在这些能够停靠和依托的象征性意象中结束漂泊,结束“精神游子”的精神游荡,它反映出的是激情岁月的又一种理想。

张抗抗的《北极光》是一部典型的具有知青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品。“北极光”这个意象不仅是自然奇观,更重要的是它给人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世的联想。主人公陆芩芩的北极光想像隐喻了她高洁的内心和拒绝与俗世同流合污的精神信念。她的爱情履历并不是寻找爱人的过程,而是寻找精神同道的过程,她与三个男青年的关系就是对“完美”和理想的想像关系。她最后钟情于一个青年管道修理工,预示了她并不在意现实社会的身份地位,管道修理工坎坷的经历、丰富的思想以及对国家民族的深切关怀的形象,既酷似保尔,也类似牛虻。这一选择和意属,既表明了作家在那一时代对理想和完美的理解,同时也表明了她所接受的文化理想和文化认同。如果说《北极光》是一篇镶嵌在天边的理想主义文学作品的话,那么,张承志的《黑骏马》则是一篇游走于大地的理想主义小说。在一首悠长古老的蒙古族民歌的旋律中,那个忧伤的蒙古族青年踏上了漫漫的寻找长途,他要走遍草原去寻找心爱的妹妹,白音宝力格对爱情的寻找,也即是对归宿和理想的寻找。但骑着黑骏马的白音宝力格对历史和现实的认知视野似乎更为宽阔。民族文化的深层积淀在这个蒙古族青年的视野和经历中被展现出来。于是他获得了检讨和反省自己肤浅和轻率的意识和能力。对人民和土地的倚重,对古老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使主人公终于找到了能够安放自己心灵的归宿。《在同一地平线上》不是知青文学范畴内的作品,但它和知青文学在思想品格上有极大的相似性:它对男女两性社会、家庭地位及复杂关系的探讨,同样具有那个时代理想主义的社会批判特征。什么样的关系是理想的婚姻关系,个人奋斗,以强者的方式适应社会竞争条件与家庭生活如何处理,两性是否真的能够站在同一地平线上等,这些问题的探索和思考,汇入了那个时代文学凸显思想的潮流中。这三部作品都是从爱情的角度切入,但它们又都超越了爱情范畴而深入到了社会、思想和精神的领域。

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是当年知青文学社会反响较大的一部作品。小说的背景设定于知青返城前夕,在如何面对“去”与“留”的重大选择中,有三十六个知青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留在北大荒。这种悲壮的选择连同牺牲的战友、广袤无垠的土地和风雪交加的自然环境,一起构成了小说肃穆、凝重和崇高的文学气氛。英雄主义、热血青春是响彻小说的高昂主旋。虽然知青在北大荒历尽了生存苦难和命运挫折,但作品却通过自然环境的渲染在展示知青与命运抗争的同时,也转化为审美的快感。这一写作模式与红色经典构建起了历史联系,也是激情岁月理想进发的最高潮。阿城的《棋王》虽然也是知青题材的小说,但它发表时知青文学的大潮已过,它是“寻根文学”潮流中的作品。当知青文学经历了大悲大喜之后,《阿城》从平常人生的角度重新书写了知青生活场景,并在日常生活中衬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色,无论人生境界还是在修辞炼句上,也多从古代传统小说中汲取营养。从而使这部作品一时洛阳纸贵好评如潮。《棋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皈依,也从一个方面终结了知青文学在社会性和文学性上写作的单一性。从此,知青文学向四方离散,从题材到书写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但是,这个时代留下的青春文学,应该是最动人的文学景观之一。他们对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的探讨在今天仍然让人怦然心动;那些浪漫、感伤或多少有些戏剧化的悲壮故事,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既贫瘠又富有的青春时代,它是一代人对生活、对人生以及对社会诚实思考的记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