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敦煌的“藏经洞”到压着白娘子的“雷峰塔”,从清代王朝编写的(《四库全书》到文人墨客的“藏书印”,从国之瑰宝的《兰亭集序》帖到老北京的城门牌楼……它们饱经沧桑,一身风尘,却依然个个光芒四射;始终用不屈的精神,向世人证明着,这个国度曾经拥有过的艺术和文明……。
历史不仅是记载在史册上的一段段文字,亦是可借着历朝历代遗留的文物而述说的一个个故事。从敦煌的“藏经洞”到压着白娘子的“雷峰塔”,从清代王朝编写的(《四库全书》到文人墨客的“藏书印”,从国之瑰宝的《兰亭集序》帖到老北京的城门牌楼……它们饱经沧桑,一身风尘,却依然个个光芒四射;始终用不屈的精神,向世人证明着,这个国度曾经拥有过的艺术和文明……。
《国宝背后的故事》,让您在欣赏我国历代文物的产生、作用、流失及易手等历史演变之余,更对昔日的中国勾起另一番情怀。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历史上的敦煌,聚集着塞种、月氏乌孙、匈奴等许多民族,世界四大古老文明全部集结在此。我国著名的学者季羡林教授曾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敦,大也;煌,盛也。“敦煌”二字准确而又形象地概括了敦煌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甘、青、新三省区的交界地带。它的北面是蒙古高原、西伯利亚,南面有地处高寒的青藏高原,西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即古时的西域)。汉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然后出玉门关和阳关,沿昆仑山北侧和天山南侧,分为南北两条干道。南道从敦煌经由楼兰,越过葱岭(帕米尔)到安息(波斯),再往西至大秦(罗马);北道从敦煌经车师(高昌)、龟兹(库车),越过葱岭到大宛(前苏联的费尔干纳)。汉代至唐代,在天山北侧又开增一道,从敦煌经伊吾(哈密)、薄类海(巴里坤湖),渡过北流河(伊犁河),到达拂株国(东罗马帝国)。宋元以前的历代王朝,丝绸之路都成为通往西方的一大要道。汉唐王朝均建都长安,也是敦煌最兴盛的两个时代。西汉之时,汉武帝奋力攻退匈奴,使丝绸之路得以开通;唐代,唐人誓拼突厥与吐谷浑,中断多时的丝路又得以重新开通。从某种意义上说,敦煌是中原王朝的生命线。敦煌所处的关键的地理位置注定要为人类的历史文化做出杰出的贡献。
古代盛时的敦煌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东来西往的中外使节、僧侣、官吏、商贾、戍卒必然会经过敦煌。他们有的在这里呈交通关牒文,有的在这里学习、逗留、居住,有的在这里开展交易、买卖货物……真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这些在丝路上贸易的繁荣景象在莫高窟第296窟窟顶四壁的壁画上有生动的记载。渐渐地,敦煌成了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成了丝绸之路上最大的通商口岸和国际贸易中心。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