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悲伤女王(不被宽恕的苏格兰玫瑰)/插图传记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奥)斯蒂芬·茨威格
出版社 希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玛利亚女王是当时欧洲最美丽的女人,她同时也是一位宿命的悲剧女人。自从她出生后,不幸就一直跟随着她。在她一生中,跟她关系亲密的人不是夭折就是惨死——她饱受着命运的不公与人生的不幸。

她富于激情,能做常人不能为之事,但却不能持之以恒;她光芒四射,却猝然陨落。玛利亚不是一个终生放荡的女子,她只是选择了在极短时间内进发她所有的、最强烈的激情。在她23岁以前,她的感情生活就像一池平静的湖水;25岁之后,又渐渐趋于平淡。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玛利亚悲剧性的一生,着重笔墨在她23-25岁那段惊天动地的岁月,该书史料详实,堪称一部苏格兰女王的史诗。

内容推荐

“欧洲历史上最美的贵族女子”?“不列颠历史上最不幸的统治者”?“天生的坏女王”?“爱情狂徒”?“弱智的宫廷阴谋家”?“坚定的天主教殉道者”?“谋杀亲夫的冷血奸妇”?——没有哪一位贵族女性会像苏格兰女王玛利亚·斯图亚特那样,在作家笔下呈现出如此丰富的角色反差。

这个刚出生6天就继承了苏格兰王位,年方17即当上法国王后的命运宠儿,却在风华正茂的23岁时,因为爱欲的轰然觉醒,从而狂热地自毁形象,抛弃了作为女王必须恪守的职责与律条,全然置王冠和江山于不顾,自此踏上情爱不归路。短短两年中,玛利亚女王划出了一条从扶摇直上到坠落深渊的生命曲线,成了石头城堡底下的死囚……斯图亚特身上像火山一样瞬间喷发的激情与自毁的力量既是那么的轻率,又是那么的强烈,以致几百年来人们一直无法完全摆脱她所留下的震撼。

目录

第1章 襁褓里的王冠

第2章 梦断法兰西

第3章 傀儡女王

第4章 红玫瑰与白玫瑰

第5章 弄巧成拙的婚事

第6章 宫廷血案

第7章 卷入激情漩涡

第8章 为爱疯狂

第9章 自毁江山

第10章 穷途未路

第11章 走入深渊

第12章 身陷囹圄

第13章 厄运啊,厄运

第14章 巴宾顿刺杀计划

第15章 尘归尘,土归土

试读章节

    倒霉的继承人

玛利亚·斯图亚特呱呱落地的第6天,就成了苏格兰女王,命运在她还懵懂无知、甚至还不会展露笑靥吋就慷慨地献上了厚礼。当1542年12月9日,玛利亚在林利豪堡出生时,她的父亲詹姆斯五世,却在附近的福克兰德堡奄奄一息。尽管才31岁,他却已被生活压垮,厌倦了世俗的权势与纷争。他曾经豪情万丈、风流倜傥、热爱艺术,且常常和他的臣民打成一片,微服参加民间的各种庆祝活动。遗憾的是,他出生于一个癫狂的年代,连年战乱使得他的人生悲剧从执政之日始即被注定。

那势力强大、轻狂而任性的邻居亨利八世曾设法迫使这位苏格兰国王将宗教改革引入北方,但詹姆斯五世忠于天主教会。一直跟国王过不去的贵族们,趁此想把生性温和乐观的国王拖进宗教变革和战乱之中。詹姆斯五世在5年前写给玛丽·德·吉斯的求婚信中,清楚地预见了自己的未来凶多吉少:“夫人:我才27岁,沉重的王冠和生活却早已使我不堪重负。我自小沦为孤儿,这样的命运使我成为野心勃勃的贵族们竞相追逐的猎物——道格拉斯家族多年来奴役着我;恩加斯伯爵、阿奇博尔德和他的弟弟乔治以及他们被流放的亲戚,则不断煽动英格兰来反对我和我的王国;至于被英格兰国王拉拢的贵族,无一人能幸免于他的许诺和贿赂。身为一国之君,我的未来没有丝毫保障——意旨不被尊崇,法律的实施也举步维艰……这一切都令人恐慌不安。尊敬的夫人,我是多么希望能从您那儿得到力量和忠告啊!我手头拮据,只能卑躬屈膝,靠从法国国王和富裕的僧侣那儿得到一些微薄的施舍,来修筑我的城堡、加固我的要塞、建造我的战舰。更不幸的是,那些贵族、大臣把一个真正能行使权力的国王视若等闲之辈。虽然有法国国王和军队的支持,民众的拥戴,但残酷的现实却使我忧心,势单力薄的我能否(对贵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如果单单是那些有叛逆之心的贵族,妨碍我给我的人民以公正和宁静,我倒很乐意清除眼前的障碍,和他们一决雌雄。而现在,可恨的亨利却不断地在我和贵族之间制造争端,由他挑头兴起的异教不仅正在改变我的全体民众,甚至还蔓延到了教会圈——和我的先辈一样,我的权力正是来源于这些从城市中挑选出的议员和忠诚的牧师。我不禁要问自己:我的权力还能长久么?”

国王在这封信中预言的灾难随之应验。玛丽·德·吉斯为他所生的两个儿子都先后夭折——没有一个继承人能将他从沉重的王冠中解救出来。最终,苏格兰的贵族们把国王拖进和英格兰的战争中,并在开战后不久就背叛了他,苏格兰正面临一败涂地的境地。骑士出身的詹姆斯五世在和宿敌亨利八世一决胜负的关键时刻,却因受伤卧床不起,现在正躺在福克兰德堡里与死神作痛苦的搏斗。

    “王位由女人继承,也随女人而去”

玛利亚·斯图亚特的诞生没有给詹姆斯带来任何快乐和希望,风中残烛般的他似乎以一种听天由命的声音昭示天下:“王位由女人继承,也随女人而去。”这个无奈而伤感的预言很快成为他最后的遗言,几天之后他永远地闭亡了双眼。王位顺理成章地由这个尚在襁褓中、不谙世事的女婴玛利亚·斯图亚特继承——作为斯图亚特家族的一员和苏格兰女王,她面临的,将是双重的厄运。

斯图亚特家族似乎是个被命运诅咒过的家族,其成员都不能长据皇位,更不能善终。詹姆斯一世和詹姆斯三世死于谋杀,詹姆斯二世和詹姆斯六世则死于战争。后来的事实证明,玛利亚和她的孙子查理一世的命运更为悲惨,最终在断头台上身首异处。这个阿特柔斯家族中的掌权者,没有一个人能颐养天年。他们无法保全自己,更不要说给他们的国家臣民以和平安宁。那些本该是最忠心的勋爵和男爵,为追逐权势却变成了逆子贰臣。正如诗人龙萨所说:“这是一个野蛮的国家!残忍的民族!”法国的使者则这样评论:“只有金钱和个人利益,才能像塞壬的歌声一样,吸引住苏格兰贵族们。谁若想教导他们礼仪和义务,跟他们谈论公正、美德、高尚以及信誉,则只会招来他们的冷嘲热讽。”事实上,这些家族之间有着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而今却相互嫉恨,视彼此为仇敌。他们才不管开战或结盟,信仰新教或天主教。谁对他们有利,谁就是他们的主子,他们是麦克白和麦克德夫——两个残忍而野蛮的人的后裔。

只有在反对他们的君王这一点上,他们才能保持一致,因为他们都不能忍受忠诚和服从。如果苏格兰国王想推陈出新——制订国法、治理国家,这些相互仇视的无赖便会马上联合一致,推翻他们的国王。

        P7-P8

序言

    活过,爱过,疯狂过

清晰透彻的事实总是让人一目了然,但谜团却能激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因此,那些掩埋在神秘气息下的人物和事件总是不断地要求我们去说明和想象,引起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在那些悬而未决的历史谜案中,玛利亚·斯图亚特的悲剧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极佳的典型。在世界历史上留有名望的所有女人中,还没有哪一个人像她那样有幸成为这么多戏剧、小说和传记的主题。几个世纪以来,她令许许多多的诗人痴迷,也让无数学者作家饱受折磨。时至今日,她的故事依然广为传述。

有关玛利亚生活和性格之谜的描述五花八门,但它们往往夹杂着矛盾。有些书把她看作残酷的杀人犯,有些则说她是英勇的殉教者;有些书认为她是个笨拙的阴谋家,有些则把她视为崇高的圣徒。之所以有这么多相互矛盾的看法,并非关于她的史料缺乏,而是过多。同时代的很多人都对她有过描述和记录,现在大概有成千上万的文件、信札、报告以及审讯记录可供查阅。我们在阅读相关资料的同时,对其追究得越仔细,就越是痛苦。我们逐渐发现所谓的历史证据,其真实性有时让人怀疑,而许多史学家的结论也并不那么可靠。无论过去的文件有多么真实,也没有人能够完全证明其内容的可信性。许多被证明为“是”的事件,总有同样多的“不”也被证实。每一个控诉的证据都有相应的反驳证据。谬误和真理、事实与虚构纠缠不清。无论是想证明她清白或是有罪,证据都从不缺乏。如此错综复杂的证据,再加上党派之争、宗教之争、民族之争,可想而知,这些证据的真实性又是多么值得怀疑。

信奉新教的作家会指责玛利亚,信奉天主教的作家也会对伊丽莎白不满;英格兰的历史学家毫不犹豫地称玛利亚为杀人凶手,而苏格兰的权威人士则可以拿出证据来证明玛利亚无罪,她只是一个被恶语中伤的不幸者;有些人认为首饰盒信件是真实的(当时是最具争议的问题),而另一些人则信誓旦旦地宣称这些信件是伪造的。连玛利亚生活中的微小细节他们也会争论不休。而由一个既不是英格兰,也不是苏格兰的作家来对这些人和事作出评估,也许更为公正一些。

如果哪个作家胆敢宣称自己了解了玛利亚生命中每个细节的具体真相,那他可真够狂妄。或许出于本意,他原本想竭尽全力地得到最真实可靠的结论,但他所依据的大量客观事实,却仍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当史料来源出现矛盾时,他需要去求证;当报告出现谎言时,他得站在被告和原告的立场去分析,他要在控辩双方进行选择。尽管他的选择很谨慎,但有时还是得把这个问题暂且留存、而不能简单地决定为“是”或“不是”。他只好老老实实承认,有关玛利亚生活的某件事情并未能水落石出,或许谜底永远也无法揭开。

玛利亚的个性特征并不神秘,反而清晰明了。她富于激情,能做常人不能为之事,但却不能持之以恒;她光芒四射,却猝然陨落。玛利亚不是一个终生放荡的女子,她只是选择了在极短时间内进发她所有的、最强烈的激情。在她23岁以前,她的感情生活就像一池平静的湖水;25岁之后,又渐渐趋于平淡。然而。在此之间的短短两年里,她的激情却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原本平淡无味的命运突然演绎成一出惊天动地的《奥瑞斯忒亚》。仅仅两年,玛利亚遭遇了足以摧毁她一生的厄运,然而,这场灾难同时也让她永垂不朽。正是因为毀灭性的悲剧本身所具有的魅力,才让其在诗歌和故事中永世流传。她此生的激情就这样被奇特地浓缩在一个极短的时期內,然后像火山一样瞬间喷发。这些构成了她传记的主要形式和节奏。

在空间和时间安排上,玛利亚前23年的生活和她后来的19年囚禁生涯只占整部作品的很少篇幅,两年里发生的那场悲剧却占了本书很大一部分。对此,读者应该不会感到不协调,人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时间表面上看似相同,但实际上,唯有丰富的经历才可以成为量度生命的尺度。内心的时间并不依赖于我们通常日历的计算。当我们陶醉于命运之中,几天的时间却恍如隔世;而岁月平淡无奇,那生活也就变得空白虚无。就像历史学家不太注意那些发展停滞缓慢的时代,而只注重少数几个独立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事件一样,传记作家所关心的只是人物的内心活动。只有感情冲动的时刻才最具吸引力。如果一个人不是积极地面对生活,不是拿出他的全部热情、全部能量去做某件事情,那他就不能算是真正生活过。正如在虚幻的梦境中,在时钟的滴答声中,一个人可以度过无穷的光阴——而我们每个人,就像是传说中被施了魔法的人,在两次心跳间就已度过千年。

      斯蒂芬·茨威格

书评(媒体评论)

“伟大的女王省悟自己的失败/她显露超过男子的勇气/赤裸跨上马匹/在刀剑的追赶下渡过河流/她污辱了信仰深重的故国臣民。”

       ——预言家诺查丹玛斯在《诸世纪》中对玛利亚女王的描绘

“玛利亚女王是当时欧洲最美丽的女人,她同时也是一位宿命的悲剧女人。自从她出生后,不幸就一直跟随着她。在她一生中,跟她关系亲密的人不是夭折就是惨死——她饱受着命运的不公与人生的不幸。”

       ——英国作家菲力普·莱恩

“玛利亚女王不能将床第之欢与政治责任区分开来的特点被证明是灾难性的。”

       ——美国作家科林·埃文斯

“苏格兰女王玛利亚是个顽强的天主教徒,又漂亮、又能干,在位前三年时间内,她为罗马天主教光复相当多失土,但后来她犯了许多错误……她的不智之举及不道德行为,不但使苏格兰陷入混乱,也使罗马天主教失去声望。”

       ——美国神学家B.K祁伯尔

“历史从来都是由胜者写成的。从玛利亚被投进监狱的那一刻开始,她在史书中的角色就注定只能是一名轰轰烈烈的失败者。”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盖伊

“活过,爱过,疯狂过。”

       ——佚名者为玛利亚·斯图亚特撰写的墓志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3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