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大工学部的“极地环境研究所”里,赫然发现了两具研究生的尸体,当时室温是零下二十度,实验室内部的情况只能通过荧幕监看,那么,凶手与被害人是如何进入密室,又是如何逃脱的呢?研究者们用他们的逻辑推导出来的事实真相又意味着什么……本书是继《全部成为F》之后森博嗣的第二本小说,书中那总是让日本人着迷的密室杀人,实在让人猜不透到底凶手是如何行凶,更别说猜出凶手到底是谁了!最后的结局更是令人惊奇,一波接着一波的冲击,让你寒毛不得不竖啊!
《冰冷密室与博士们》是继《全部成为F》之后森博嗣的第二本小说,内容依然是森博嗣的“理科推理小说”风格,充斥着各式各样理工科的专有知识。小说中对人物以及背景环境的描写比较深刻,像是极地研内部的陈设,喜多副教授乱中有序的房间,或是喜多、犀川、西之园三人的互动等等。除去对推理部分的不满,如果只是纯粹想八卦犀川跟西之园的话,这本书倒是还不错的选择。
N大工学部的“极地环境研究所”里,赫然发现了两具研究生的尸体,当时室温是零下二十度,实验室内部的情况只能通过荧幕监看,那么,凶手与被害人是如何进入密室,又是如何逃脱的呢?研究者们用他们的逻辑推导出来的事实真相又意味着什么……
犀川创平回到了自己的研究室。他就像一个便宜的塑料制飞去来器,飞出去时什么气势飞回来时还是那样,但是旋转力在逐渐消失。他筋疲力尽,摇摇晃晃。出房间总是意味着消耗精力。
当然,他自己很清楚事情会成这个样子。
他丝毫没有期待会有什么有趣的发现,而且已经做好思想准备把自己的一部分时间虚度过去。即使是这样,在这种没有意义的虚度之后,肯定会留下一种仿佛被毫无品味的推销员打断工作时的不快感。这是一种不能轻松甩掉的感觉。
本来应该习惯了这种人类社会的执拗的攻击,可是……
三小时前很不情愿地走出房间时,他没有关掉空调。因此,为了保证这无人的房间的温度,能量一直在被无端地浪费着。他只是想着能在回来时享受一下这凉爽的感觉。如今,犀川从走廊里让人窒息的热浪中突然解放出来,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简直是一群傻瓜。)
是不是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呢?想到这一一点让人义愤填膺。
他砰地把委员会的文件夹放到了书桌上。那是校内学生服务社里出售的最便宜的纸制文件夹。委员会的资料只是一堆庞大的东西,它的数量正好和重要程度成反比。通常情况下,它会超过这种便宜文件夹的容量,但是即使它膨胀得像一个枕头,一种想把它集中到一起的欲望使他总是想硬塞进去。
本应该一个小时结束的委员会应了他的预想,拖到了三个小时,这是一个大学入学考试有关的委员会议。暑假中的八月份召开的委员会无非就是这类。这次是讨论年末的:二次测验的题目,犀川是数学学科的命题委员,比起其他学科可能有点轻松。他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什么人决定的,每年度初总会有一个用红字写着“亲启”的信封送给他。里面只有一页纸,是一行任命书,动词只有一个:“任命”。所以“亲启”这个词最近让人觉得有种负面的感觉。由谁担任入学考试命题委员不会公布出来,所以参加这种一周一次的非创造性劳动的辛苦并不为周围的人所知。不,在他的世界里,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人监视别人在做什么。这就是大学这种单位的特点。
犀川本来在心理上不认同所有的“会议”。当然在那种场合下,他会以最大的忍耐力熬过这道难关。但一旦从长时间的约束中解放出来,他总是有·种强烈的无力感,而不是解放感。最令人感到吃惊的是竟然有一帮喜欢开会的人。犀川已经能够识别出那些故意把会议拖长的人,这对他来说比识别肤色不同的人更容易。
(就为了决定那么点事儿,为什么会用三个小时的时间呢?)
因为平时他总是把自己关在研究室里,所以会议可能会被人想成是一种社交场合。不同人种的人们把它当成一种必要的“亲善”了吧。恐怕是这样的……只能认为是一群头脑清晰的人在一起说一些没意义的话。我们得承认这种动机……这不是一种错误的情感。人类是有这样的弱点。但足,犀川是那种不希望其他人来陪伴的人。他的愿望仅此而已。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