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社会年报(2006)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高士荣//李俊彦
出版社 兰州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2006年版“年报丛书”中的一本。本书以中国社会为主题,所收集的文章是编者从2005年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数千种报刊中精选出来的。这些文章的作者,既有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也有崭露头角的青年俊才;既有高层决策者,也有普通老百姓;既有外国知名人士,也有港澳社会贤达。这些文章视角独特、观点新颖、论证有力并且传递了作者对这些问题的最新思考,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内容推荐

本书是“年报丛书” 之一,该丛书秉承“浓缩信息精华,关注世象百态,梳理着学术界脉络,传播思想文化”的宗旨,通过专题结构的形式,把一年内那些闪耀着理论智慧、反映着实践前沿的高水平文章萃为一编,以达到集中审视广大读者所关注的各个领域发展现状和演趋势、聚集性记录其轨迹的目的。该书以鲜明的风格、系统的内容和一流的质量,成为具有强大信息辐射力的文化精品,在学界、书界和读者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第七辑年报丛书共分为七本,即:《2006中国政治年报》、《2006中国经济年报》、《2006中国社会年报》、《2006中国文化年报》、《2006世界政治经济年报》、《2006军事体育年报》、《2006中国教育年报》。

目录

导论

●2005年中国核心议题 

●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的基本走向  

●社会规划需要注意十大关系   

●七大社会问题困扰中国  

●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畏的若干因素   

●落实科学发畏观需处理好十二对矛盾    

●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心理之埴变   

●中国人的社会取向    

●2004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和谐社会:中国发展的日标

●“和谐社会”释义    

●试析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探索    

●构建和谐社会要提高三种能力    

●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观在中国发展的几个阶段    

●和谐社会若干问题解读    

●论利益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   

●构建和谐社会要妥善处理干群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基本价值    

●社会公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需着重解决的四个问题   

●社会理性化的感性制约

●构建和谐社会的难题   

●贫富差距拉大挑战构建和谐社会    

●完善社会救助促进社会和谐    

●论“和谐社会”    

生态、环境、资源——永远的热话题     

●新时期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

●2004年中国环境统计公报   

●2004年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我国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直面生态危机    

●长江防洪保安五大措施     

●黄河防汛面临三道难题    

●淮河防汛:为洪水“寻路”      

●沙尘暴将陪伴我们多年    

●矿产资源缺口有多大    

●冰川消融之忧    

●洪涝威胁为何越来越大   

●水污染

——人类健康第一大杀手  

●我国水资源概况   

●中国水资源面临四大挑战    

社会分层的困惑

●改革与多元社会群体的利益    

●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两种不同方法的比较研究    

●形成社会阶层之间的良性互动:社会分层中的公正规则研究   

●关注农村阶层关系的新变化   

●当前干群关系的特点及发畏趋势   

●党群、干群关系是社会关系和谐的关键   

●中国社会新生阶层与统一战线

徘徊中的社会保障

●中国:骄人的成绩与巨大的失误   

●夹生医改     

●十年医改:是“转向”还是“调头”  

●全民医保“中听不中用”  

●社会保障之未雨绸缪   

●医改应该还有出路    

●论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   

●衣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生存之惑

●当前失业保险制度需要新的发展定位   

●完善失业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    

●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尽快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中国迫切需要反歧视    

●弱势群体的心理困境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弱势群体     

●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

●我国青少年自杀现象十年总结     

●从指标体系看老龄人口的贫困化   

●“艾滋病村”文楼的新生之路 

●2005福市斯中国富豪榜   

关注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确立的重大政策思路    

●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几点 思考    

●西部三农问题的特殊性砭解决思路    

●以人为本城:统等:无税时代农村改革新深题   

●改革动力源于衣打经济社会发展    

●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与中国社会政治稳定   

●农民增收难现象新解    

●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浙江的证据  

人、自然、社会

●社会主义与以人为本   

●人、自然、社会关系的世纪性思考  

●人口素质与人口投资    

●关于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文化青年与当代社会    

●我们如何应对老龄化      

●对高层决策者社会性别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相关链接:人口、卫生与健康相关数据      

●三问幸福指数    

●经济增长与幸福指数   

●提升老年群体的幸福指数    

消费时尚理性化

●2004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    

●用科学消费观引导消费是大势所趋   

●消费:劲拉经济稳步增长    

●实行合理消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    

●让节约成为一种时尚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的唯一山路    

●消费主义是否应该刹车   

●投资消费八大悬念   

●用节俭的方式来创造小康生活    

●提倡绿色消费促进可持续发展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述评    

●城市青少年消费西方文化产业状况的调查     

●奢侈品抢滩中国     

●“负翁”催生个人破产制度    

婚姻、家庭、性,人类永恒的主题

●当代青年的婚姻与家庭生活压力分析   

●“美女效应”下青年女性的自我认知     

●家庭健康才有社会健康     

●反思婚检   

相关链接:支持和反对婚检的N个理由   

●强制婚检模式会否推向全国    

●男女大防之外     

●“闪婚”浪漫童话?勇者游戏    

●“贞操”官司:占有了就得娶

●网友“一夜情”现象透视    

●对家庭内部暴力犯罪的调查

●面对巨奖500万 亲情支离破碎    

腐败与社会犯罪警示录

●电力黑洞之谜

——原北京供电局局长赵双驹涉嫌4.57亿元渎职案深度调查    

●成就中国头号巨贪的“极品女人”   

●走出富豪困境     

相关链接:部分富豪非正常死亡情况     

●女老总玩“转轨”牌成千万富婆     

●“二奶”为何被杀   

●渎职税官造惊天大案     

●兰州商行3亿元账外经营调查    

●企慕“玉观音”:亿万房产大亨

命丧异国   

●拍卖市场黑幕重重   

●应试悲歌:为逃避高考手刃同窗    

相关链接:心理专家: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缺失    

●赌场上的官员心态扫描     

●四川省最大黑社会犯罪团伙覆灭记    

●台湾黑道知多少

试读章节

党内民主新探索  

十六届四中全会实现的权力彻底交接无疑是2004年执政党建设的关键一环。这次全会形成的决定也昭示了未来执政党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安全方面的政策指向。

具体而言,这些指向大概包括:权力合法性更多地强调法理性基础,以便提高权力行使的可预期性;在吸取世界各种执政党丧失执政地位教训的基础上,继续包容地方党内民主方面的改革尝试;在执政系统权力的中上端,强调权力的协调和集中,以便中央政令畅通和“集中力量办大事”。

而四中全会提出的“适当扩大党政交叉任职”以及“撤并党委和政府职能相同或相近的工作部门”的决定,决不是简单地回到过去党政合一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一元化老路上去,而是在真正实现一系列党内民主进步中,既克服弊端,又能发挥优势的新型执政模式。

在2005年,我们可以期待的党内民主新探索包括: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基层党内选举、党内弹劾罢免机制等。

法治政府“十年建设”起步

2005年,中国政府将翻开建立法治政府“十年宣言”的第一章。舆论认为,中国政府正在以务实的姿态,以倒计时的心态,努力兑现“10年左右”锻造法治政府的承诺。

2004年3月22日公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颇具宣言意味:“经过10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与5年前中央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那个甚为抽象的“决定”相比,内容具体而微的“纲要”,不但是一则“宣言书”,而且是一份承诺书。自它公布于世的那天起,公民们就开始以“倒计时”的心态,以“纲要”为尺子,衡量中央政府是不是一个法治政府,有没有兑现它对民众的承诺。

2005年,中国政府将通过新的法律法规对市场进行有力的监管,同时也为自己套上了“紧箍咒”。综观15部涉及市场监管领域的法律法规的修订、制定和准备,法律界人士认为,政府正在向自己开刀。

2005年,作为这个10年建设规划的起步年,将带给我们更多的立法突破。

各级政府重分财权

行之已有10年的分税制大大增强了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这在去年的SARS危机和今年的宏观调控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但“中央主导型”的改革取向,客观上加剧了地方治理困局。

尽管中央已经采取诸如逐步取消农业税等措施改善民生,通过法律形式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改“市管县”为“省管县”等制度性变革的呼声仍不绝于耳。由于呼声仍然存在争议并涉及到整个国家的体制,因而在2005年难有实质性的进展。但各种社会问题的压力会促使各地出台一些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的措施。

首先要通过法律形式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其次,在税收立法权主要集中于中央的前提下,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第三,合理划分地方政府的级次。

如果说,上次税改主要是在税权上做文章,这次税改的核心则是较为全面的税制创新。

反腐进入深水区

深水区,意味着汪洋。腐败已不仅仅是贪污受贿,公款吃喝、购车、出国、考察等亚腐败形式日渐严重,文化已不能阻碍腐败的发生和发展,相反,“腐败文化”却正蚕食优良文化、高尚道德。

深水区,意味着不可知。深水区是无法看到底的,不知道水有多深;深水区有暗礁,但不知暗礁在何处;深水区有鲨鱼,但不知鲨鱼何时出现。进入深水区的中国腐败问题同样面临着不可知。不可知的腐败形式,不可知的腐败人物、腐败事件。如何预见、预防和监控这些不可知。是处在深水区的中国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深水区,意味着不能摸着石头过河。进入深水区的中国反腐斗争,不能走一步试一步,不能哪里有石头,就跳到哪里。在深水区必须有船,有渡水的工具,深水区的反腐也需要由法制建立的反腐体系。

深水区,意味着必须有泅渡的本领。此泅渡的本领在于开明的执政心态和透明的执政方式。

2005年,在反腐的深水区里,会掀起什么样的波澜?

建立和谐社会

尽管从各项宏观指标来看,中国社会经济目前已进入近十几年来最好的时期,但却不是民众最为满意的时期。故而,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执政党在它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尽管当一般公众将目光投注到“和谐社会”这个概念之上时,这个概念已经不是新鲜出炉,但我们若将眼光放在整个2004年,“和谐社会”确实算得上一个新概念。而它对2005年的中国走向,更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多元化利益及其纷争,构筑了出台“和谐社会”概念的背景。处于阶层逐步分化状态的中国社会,使得“和谐社会”这个概念的出现。显得殊为紧要。

诸多专家们认为,当下,制造“和谐社会”的紧要之处在于农民。在2005年,加紧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将是中国面对的一个核心问题。P2-4

序言

始于1999年的“年报系列”丛书至今已出到了第七辑,兰州大学出版社以艰辛的劳作履行了“年年为思想者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料库”的承诺。

秉承“浓缩信息精华,关注世象百态,梳理学术脉络,传播思想文化”的宗旨。“年报丛书”通过专题结构的形式把一年内那些闪耀着理论智慧、反映着实践前沿的高水平文章萃为一编,以达到集中审视广大读者所关注的各个领域发展现状和演变趋势、聚焦性记录其轨迹的目的。在年复一年的积累中,“年报丛书”日渐以鲜明的风格、系统的内容和一流的质量,成为具有强大信息辐射力的文化精品,在学界、书界和读者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2006年版年报丛书适应读者对教育问题日益强烈的关注,在以往中国政治、中国经济、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世界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体育等六个专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中国教育专题。这样,第七辑年报丛书共分为七本,即:《2006中国政治年报》、《2006中国经济年报》、《2006中国社会年报》、《2006中国文化年报》、《2006世界政治经济年报》、《2006军事体育年报》、《2006中国教育年报》。

收入丛书的文章是编者从2005年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数千种报刊中精选出来的。这些文章的作者,既有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也有崭露头角的青年俊才;既有高层决策者,也有普通老百姓;既有外国知名人士,也有港澳社会贤达。被选入丛书的文章,并不一定能完全代表各位作者在有关领域所取得的最高成就,或许也不能完全反映年度内知识界对相关问题的权威阐释,但它们都传递了对这些问题的最新思考,都是视角独特、观点新颖、论证有力并具有很强可读性的好文章。

为了使文章内容更加洗练,观点更加突出,避免背景介绍方面的重复现象,编者对部分文章做了删节或摘要,有的甚至对标题也做了改动,在此恳请原文作者的谅解。因为编者和作者的目的是一致的:传播知识,服务读者。

著名学者张卓元先生、李强先生、谷源洋先生、季羡林先生、高放先生(按姓氏笔画为序)自始至终关注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无私的帮助;许多报刊社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谨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谢忱!

为表示对作者劳动的尊重,我们将向作者奉寄稿酬,恳请作者与我们联系,告知您的通讯地址。我们的联系方式是: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

兰州大学出版社《年报》工作室

邮编:730000

电话(兼传真):093l一8912613

E—mail:Zongbian@0nhook.com.cn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