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原创引领自主创新潮流,用原创统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本书阐述的支点成功学的理论基础;它有着简单、易操作的特点,是最佳原创创新的理论与方法模式:原创创新是自主创新源泉。所以它对所有技术发明创新都有着普遍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原创技术发明方法(自主创新源泉清华大学科研思维方法课教材)/支点成功学系列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作者 | 赵大庆//强燕平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用原创引领自主创新潮流,用原创统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本书阐述的支点成功学的理论基础;它有着简单、易操作的特点,是最佳原创创新的理论与方法模式:原创创新是自主创新源泉。所以它对所有技术发明创新都有着普遍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内容推荐 本书运用支点成功学理论,系统阐述了自主创新的核心问题——原创创新,深刻揭示了原创技术发明方法。作者在深入研究西方科学技术发明历史的过程中,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突破西方专利壁垒的高度,提出了支点创新力理论和方法;它以苏格拉底“转动自己”和阿基米德支点“尤里卡”内涵为源,从科学技术发明史上众多经典案例中,总结了顿悟——发现科学规律——产出原创技术原理——原理转化原创技术原型——在不断创新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品牌、标准……原创成为一切创新的源泉。本书为广大读者掌握技术跨越发展之道,提升个人发展竞争能力,突破跨国公司专利壁垒,展开了独到的路径;这是一种全新的原创创新思维方法。 目录 第一章 专利壁垒 一、美元的利润 二、比尔·盖茨何能首富 三、从D·洛克菲勒到比尔·盖茨 四、英美对比 五,崛起!突破专利壁垒 六、突破壁垒的法宝—一支点 第二章 从无到有 一、技术发明的本质 二、技术发明简单性原则 三、技术发明与科学发现 四、人法自然 第三章 教案精选——清华大学科研思维方法课教材 一、科学问题谈 二、思维方法谈 三、思维基本置换功能 四、技术发明的途径与方法 五、技术发明的思路与方法 六、谈科学研究的原创思想 七,项目运作产业商务策划概论 原创技术发明方法——自主创新源泉…… 第四章 支点与技术发明 一、什么是(技术)支点 一、支点孵化技术原理 三、支点孵化技术原型 四、从支点延伸中突破 五、辉煌在支点 六、支点交变效应 七、支点扫荡“空心化” 第五章 发明捷径——支点与支点的延伸 一、什么是支点的延伸 二、支点延伸的由来 三、技术发明不是推倒重来 四、科学史实的证据 五、捷径——找到支点延伸的切人点 六、延伸,再延伸! 第六章 发明大王的启示 一、技术原型简单性 二、实用性 三、廉价性 四、普及性 五、钱伯斯的市场原则 第七章 基础研究与发明创新 一、基础研究是基础与源头 二、从美国IT业看基础研究的作用 三、经典案例 四、加强自主创新 第八章 支点思维是猫抓老鼠思维 一、什么是支点思维 二、猫的应变与跨越 三、变通的方法 四、成功的等式 五、支点选择随机性 六、支点=辉煌 附录 巨人发明(家)支点索引 重要参考书 后记 试读章节 1793年夏普利用信号兵旗语的启发。发明了一种视力信号机。1753年英国莫利逊工程师用静电原理:26根导线对应26个字母与小球相连,再和起电机相连,小球接收端,当小球受电磁感应被吸起时,能记录对应字母传递信息,这种26根导线对应26个字母的复杂系统产生的低效率。根本无法进人实际应用与市场专利。1836年英国发明家库克制成了电磁电报机,并申请了专利。但由于电磁软件的欠缺只建成从伯丁顿到西德雷顿21公里长的电报线。 真正进人应用系列的电报是41岁的美国画家莫尔斯发明的电报机。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放弃了画家的艺术生涯——1832年10月10日,莫尔斯乘坐“萨丽”号邮船回纽约。在邮船甲板上,他听到杰克逊对奥斯特和富兰克林电效应的神奇讲演后,便步入了电报发明的神奇领域。 莫尔斯的划时代贡献是突破库克电报机常常受阻电磁铁不能正常工作,他运用画家的无限丰富的想像力,发明了电码软件并完成了电码软件与电磁硬件的匹配。这是人才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的要旨。让我们抄录一段莫尔斯的科学笔记。莫尔斯写道: “电流是神速的,如果它能够不停顿地走lO英里,我就让它走遍全世界。电火花是一种信号。没有电火花是另一种信号,时间间隔也是一种信号,用组织三种信号的不同组合代表不同的字母、数字,就能够把信息通过电线传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这样,能够把消息传到远方的崭新的工具就可以实现了。” 这是最重要的电磁软件支点。他把电火花、没有电火花和时间间隔的空挡三者和26个字母与数字对应,形成了技术突破和最早的剪比特艺术,解决了电码软件与电磁硬件的合理匹配,容易操作,突破了信息容量大的实用关键问题,才使莫尔斯的电报机产生了强大的生命力。这就是为什么莫尔斯电码在网络时代仍沿用至今的原因。 从上述史实的技术发明可以看出技术发明的历史属性和优势转换:电报机是在1750—1850年这100年时间内,相对集中的研究中心与焦点,是最具有近代历史意义的通信信息装置和研究科技前沿。1753年英国莫利逊工程师用静电原理——1793年夏普利用信号兵旗语的启发,发明了一种视力信号机——1820年奥斯特在偶然实验导线通电热效应的研究中发现电磁感应——1836年英国发明家库克制成了电磁电报机——1937年莫尔斯研究制成的方便简单实用的莫尔斯电码电报机,才形成专利,走进了市场。 这就是电报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属性! P23-24 序言 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惟一一部以西方科学鼻祖苏格拉底“转动世界”和阿基米德“撬动地球”理论为源。系统阐述人类2000多年科学与技术、发现与发明成功路径的支点创新力理论著作。它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发明、发现的最短矩路径。同时,它也为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崭新的思维方式。 历史证明,支点创新力是西方特别是英、美进入发达国家的心照不宣的瑰宝。从阿基米德洗澡顿悟发现世界第一个物理定律——浮力定律的“尤里卡”开始,到伽利略的自由落体、牛顿的苹果落地、爱因斯坦的跳下地球……千百年来的历史。形成了科学巨人的支点发明的历史丰碑和自主创新的定式。世界科学技术史证明,一部支点创新力的编年史就是西方发达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迹史。 感谢清华大学赵大庆博士、强燕平夫妇为读者提供了这本独一无二的支点创新力教科书。它作为清华大学科研思维方法课教材已经多年教学实践的熔炼,并取得较好效果。为改变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弱”,书中揭示了最简单的原创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成功的黄金法则。本书还着重阐述了,简单是成功的捷径,简单出于支点理性,简单是成功的明智选择。 本书的“教案精选”部分,能使读者身临其境地体会教学实况,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去理解支点创新力的历史沿革。作者深入浅出地从D·洛克菲勒、比尔·盖茨等西方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众多经典案例中,剖析了企业技术原型深层次内聚力与自主创新的源泉,始于原创科学发现转化为原创技术发明的支点创新力法则。运用这一法则,发挥自已的竞争优势,形成领先于世界的创意产业,这也是我们编辑出版此书的初衷。 2006年5月24目世界著名创意经济学家约斡·霍金斯在北京2006科博会上对中国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发表主题报告,他强调说:如何从以成本为主要竞争力的产品制造国向以创新为主要竞争优势的创意经济转型,这是中国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本书对迎接世界创意经济潮流和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最简单的原创思维方法。 王玉山 2006年5月 后记 支点与支点创新力理论是对阿基米德认识论和创造学说的重新发现,它不仅适合科学发现,而且更适合技术发明、技术创造和技术创新与商务科技的成功运作。它是21世纪新时代的创造与创造力学说。 支点创新力是物质存在方式和认识方法与本体论的统一,是时间、空间互相作用和运动规律与物质组成与物质观研究的统一。是对微观物质组成的原子、原子核、粒子抽象为(质)点的量子力学与大脑神经元脉冲相互作用和运动的点集合认识的反射与反馈。支点——顿悟——尤里卡——发现,这是对传统归纳法、演绎法、二元论、试错法认识论的跨越;这是对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把整个地球撬动的悟性与“四两拨千斤”的物性成功转换的点石成金。 20世纪30-50年代,美国兴起的以西蒙——吉尔福特为代表的“创造力学”潮流,在半个世纪里,为美国高新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崛起进发出了巨大的创造力源;同时,也证明了一个新经济时代的开始,总是伴随着创造力理论的更新。如果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中国同样要有自己中国特色的创造力学。于是,支点创新力理论就在中国和平崛起中,在清华平台上应运而生了。支点论诞生在清华大学,这不是偶然的,它是在世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经营了一生的“优选学”的理论氛围普及耕耘的厚积薄发:它带有王国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哲理,和老子“道法自然”境界的和谐本论的传统,是“物载德厚”的水到渠成。 值得欣喜的是,支点论作为清华大学“科研思维方法课”教程的核心部分,经三年讲授,已经在众多清华学子的心里根植下了“支点”的种子,已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例如电子工程系·无210班臧永圆在期末论文中深深感悟说: “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您一直推崇并寻找的科学研究的‘支点’,这个‘支点’的确是科研中‘四两拨千斤’的关键,更是成功与平庸的转折点,‘发现’就是这样的一个‘支点’,它曾帮助阿基米德‘撬动地球’,也曾帮助莱特兄弟‘飞上蓝天’。发现是一个充满了力量的词语,它的力量不是来自‘终点’时的成就感。而是源于‘起航’时鲜活的生命力。一名成功的科研工作者一定要仔细体会个中的精髓。” 清华学子深刻认识到:支点“作为一个路标使实验摆脱了盲目性、随机性,也避免了在稍纵即逝的有效信息出现时丢掉机遇。” 不是么?支点的选择.就是选择在世界科技的前沿和重大的突破口上进行支点切入;支点的聚焦,就是世界主流研究方向和焦点核心课题;支点的延伸,就是科学原创发现深深隐秘的自然现象的未知法则;支点交变效应,就是完全自主创新从支点交变中创造出新装置、新产品,开拓一个新时代。 支点=辉煌,是世界一流科学研究成功立竿见影的创新规律,它从中国清华大学沃土诞生,必将以中国为圆心,向世界辐射,也必然形成一个有关原创知识的原创发明创造的“中国心”潮流。崛起于世界! “支点成功学”系列丛书是华夏出版社王玉山编辑策划编辑的又一系列丛书。愿“支点成功学”系列丛书的出版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西方的专利壁垒实现伟大的历史跨越,为迎接21世纪中国世纪的到来,奉献微薄之力! 最后,我们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政策局韩宇局长的自主创新名家谈——“三个层次、双力驱动”的重要理论文章《加强自主研究,创造新的知识》作为本书代序,谨致诚挚的感谢!仅对华夏出版社表示深深的感谢,对策划编辑“支点成功学”系列丛书的王玉山编辑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对每一个帮助过我们的朋友道一声感谢!仅以“支点成功学”丛书献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06年3月26日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