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莱尔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散文家,一生著述甚丰,是一位极为关注社会现实的作家,他一生作了许多的关于文学史的系列演讲,本书精心挑选了他的一些演讲稿。在这些演讲稿中,他对欧洲文学从古希腊至18世纪末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独到的评述和探讨,也说出了对各种文学问题、对诸位文学大师独特的感悟和感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卡莱尔文学史演讲集/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经典译丛 |
分类 | |
作者 | (英)托马斯·卡莱尔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卡莱尔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散文家,一生著述甚丰,是一位极为关注社会现实的作家,他一生作了许多的关于文学史的系列演讲,本书精心挑选了他的一些演讲稿。在这些演讲稿中,他对欧洲文学从古希腊至18世纪末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独到的评述和探讨,也说出了对各种文学问题、对诸位文学大师独特的感悟和感受。 内容推荐 本书以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和作家人格对其创作的影响为主线,对欧洲文学从古希腊至18世纪末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独到的评述和探讨,既有总括性考察,又有个案分析。它并不旨在对每一个文学现象、每一位作家、每一部作品进行理性的分析,而是说出了卡莱尔本人对各种文学问题、对诸位文学大师的独特感悟和感受。本书更为关注文学产生的原因、文学的发展历程及意义。作者知识面宽,文、史、哲无不涉猎,演讲中新见迭出,智慧的火花不时闪现。 目录 序/1 第一部分 第一讲/3 文学总论——语言、习俗、宗教、种族——希腊人:他们的历史特征,他们的命运、行为——神话——神的起源 第二讲/17 荷马:英雄时代——从埃斯库罗斯到苏格拉底——希腊的衰落 第三讲/44 罗马人:他们的性格,他们的命运,他们的作为——从维吉尔到塔西佗——异教的终结 第二部分 第四讲/67 中世纪——基督教——信仰——创造——虔诚信仰基督教的基础——希尔德布兰德主教——十字军东征——行吟诗人——《尼伯龙根之歌》 第五讲/86 但丁——意大利人——天主教——炼狱 第六讲/104 西班牙人——骑士制度——伟大的西班牙民族——塞万提斯,他的生平、创作——洛普——卡尔德隆——新教和荷兰战争 第七讲/126 德国人——他们的所作所为——宗教改革——路德——乌尔里希·冯·胡滕——伊拉斯谟 第八讲/144 英国人:他们的起源、他们的经历和命运——伊丽莎白时代——莎士比亚——约翰·诺克斯——弥尔顿——怀疑论的开端 第三部分 第九讲/165 伏尔泰——法国人——怀疑论——从拉伯雷到卢梭 (这一讲没有找到记录) 第十讲/166 18世纪的英国——怀特菲尔德——斯威夫特——斯泰恩——约翰逊——休谟 第十一讲/182 怀疑论的终结——少年维特式的多愁善感——法国大革命 第四部分 第十二讲/201 德国现代文学——歌德及其作品 译后记/220 试读章节 但我觉得很难从中获得什么,讲述那一类的寓言故事不是科学传播的正常途径。在这种情形下,没有人会坐下来从他认为是谎言的东西中解读出意义来,任何一个严肃的人都不会这么做。第二种看法是他们信奉的神明即他们的国王和英雄,他们一生崇拜这些国王和英雄,历史英雄即神明的看法更容易为大家接受。一些人总会赢得另一些人的尊敬,伟大人物一定会在不同的时代受到崇拜和敬仰,因而在古代他们有时被看作神明并不足为奇。我们之中最富有想像力的人也难以体察早期人类看待周围世界的情感。首先,毫无疑问,他们实际上像初民一样只看重欲求的满足程度,但不久人们就开始自问我在何处,我的血肉是由什么构成的,我是谁,谁不久前还没在这儿,谁在这儿呆不久了,但仍然是这个茫茫宇宙中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个体。这些想法可能有些走极端,而且也算不上是多神论,因为在我看来,把整个体系说成是欺骗和谬误,实际上是对人类本性的亵渎。 例如,预言是多神论的核心部分,是整个事情的要害。所有的人,不管是个体的人还是整个国家,过去往往在一切事情上都到多多纳或特尔斐(它最终成为一个最著名的神庙)去询问神谕。现代的旅行者已经在这些地方发现了管道和其他秘密机关,从中他们推断这些神谕是一种欺骗和幻觉。P11 这个时候,歌德最后使自己成为一个整体——振作起来,他调整自己,适应他不能救治的东西,而不是自杀性地把自己碾碎。但他身上还没有同情。看到这个时候理想的艺术,绘画、诗歌在他眼里是最高贵的东西,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是很令人惊奇的,甚至没有对上帝的肯定认可,只把他视为一种顽固的力量,这确实是一种异教认识。但他仍然有一点信仰,即信仰自我,这是所有信仰中最有用的。当歌德的力量达到最高点时,他相信自己,他的心变得更加高贵,更加关注自我(因为歌德过着平静的生活,过着人类所能过的最平静的生活),由于独处而更加严肃,讲话带着最虔诚的语调,对世界上所有真诚的东西都予以认可。 比如在《威廉·迈斯特》第二部中,这是他在将近70岁的时候创作的一部作品,其中有一章被视为有关基督教的最好描写,在别处我还没有发现有比这更好的。我从中引了精彩的一句用以描述基督教:“对苦难的崇拜”,另一句有歌德风格的话是“极度深重的苦难”。在他写的最后一部书,从诗的角度看最有影响的一部书——《东西合集》㈣中,我们看到了同样的虔诚,虽然它是以伊斯兰教徒——波斯人这种系列形式展开描述的,但它的整个精神是基督教的,那是歌德自己的灵魂,一位年迈的诗人来回踱步,吟出他对各种事物的感受。随着写作的深入,它变得越来越美好,充满一切优美的东西,听起来就像仙后骑马外出时的铃铛声。所有的一切最后形成歌德对事物的普遍看法,但我们能看出他说出的还不到他想到的千分之一。实际上这是他主要的魅力所在,他拥有这样的智慧:该说的就说出来,不该说的就保持沉默。P208 序言 本书收录的卡莱尔关于文学史的演讲,是第一次出版。这些演讲是1838年4月至6月,在伦敦波特曼广场爱德华大街17号举行的。所有十二次演讲的讲稿,除第九讲之外,均由已故的托马斯·奇泽姆·安斯蒂(Thomas Chisholm Anstey)先生整理,安斯蒂先生是出庭律师,因而也是尤格尔(Youghal)议会的议员。安斯蒂先生有非凡的才能,足以胜任这项工作,读者能够亲身感受到卡莱尔的风格特征在这本书里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 安斯蒂先生藏有好几个朋友提供的卡莱尔演讲副本,据悉现在还保存着三个。其中一个为出版商所有,征得他们善良的同意,道登(Dowden)教授把它与第二个副本进行了对照,道登教授在他引起广泛关注的《手稿与手稿研究》开头几页,对卡莱尔的演讲内容已有记载。这两份讲稿虽然出自不同人之手,但在内容上没有多大出入。安斯蒂先生记录的卡莱尔演讲原始讲稿,现在属于孟买的亚洲学会,这个学会是在安斯蒂先生去世时得到它的。 每一次演讲都有时间标注。校正时尽可能地不改动内容,有确凿证据的和显然由于演讲者一时疏忽而造成的疏漏,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补正。需要注意的是,卡莱尔在这本书中是以演讲者而不是作者的身份出现的,因此在思考其中的一些疑点时,最好以作者类似的著名演讲《英雄与英雄崇拜》为指南,后者是在同一个地方演讲的,比这本文学史演讲仅仅晚两年。 为什么卡莱尔在世时不出版他的文学史演讲集?毫无疑问他厌烦出版要做的漫长准备工作,如果要出版的话,需要认真确定题目,而涉及的内容如此之广、之多,不好确定。作为一位追求终极真理的先知,他可能觉得自己不是特别适合做一个评论者,他可能善于以最具鼓动性的布道者和某些音乐家的方式,做必要的重复,对同一个问题反复解释,但他不具有马勒伯朗士那种广博、温和的阐释能力。对他来说,加进评论可能会破坏他那讲起来十分有力的语句,削弱话语的表达力度,这是令人头疼的。与生俱来的缺乏耐心和生机勃勃的创造力,促使他去做其他的工作,因为在1838年,卡莱尔的天才可以说是发挥到了极致,简直炙手可热。 卡莱尔的《法国革命史》,被视为他所有作品中最好、最独特的一部。它不是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而是对典型场景的有意识选择,此外,对其他历史阶段以及大革命所带来的教训,也进行了即时评述。我们眼前的这部文学史演讲集也是如此。这些演讲不是一个手册,正因为如此它才更受欢迎,因为文学手册太多了。说这些演讲没有面面俱到而对其加以指责是不公平的,相对于文学而言,卡莱尔的演讲更关注文学产生的原因、文学的发展历程以及意义。 我们这里并不因为卡莱尔是一位文学大师就拉长篇幅,读者可能会因此而感激我们。卡莱尔一贯认为,在某个黄金时代,出版商和公众会认识到给作者所没有写出来的东西付稿费是明智的。 在卡莱尔去世的几个星期里,在弗劳德先生有重大价值的卡莱尔传记问世之前,新闻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发表对卡莱尔的评价和一切关于他的事情。有哪位读者现在还去研究这些报道?这些报道具有永久的价值吗?它们不正像对莎士比亚的审美批评,连那些致力于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也兴味索然?明智的做法是从评论卡莱尔的作品转向评价卡莱尔本人。他在演讲开篇就告诉我们,作家不像英雄,不需要从外部给他罩上光环,他们自己是发光体。现在,卡莱尔的才华使他像一颗恒星,在我们的文学苍穹中闪烁,他的华辉可能会黯淡,但绝不可能消失。他的毛病和弱点是明显的,但他仍然受到尊敬,而且正因为他有缺点,反而赢得了更多人的尊敬。卡莱尔的偏见令人反感,至少有时会使人有这种感觉。德·昆西也是如此,人们给予他的最高评价是:他是19世纪英国最出色的散文家。在卡莱尔的所有偏见中,在他所有对应该受到谴责的人和事的声讨中,我们看到他依然是充满希望的,我们感到他对他人是充满同情的,冷酷的外表下闪烁着他对人类的仁爱之心,就像塔索的英雄王子—— Se’l miri fulminai-fra L’arllle auvolto. Marte lo stimi:Amorse scopre i1 volto. 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不会怀疑卡莱尔的真诚。我们应该愉快地去迎接真诚、能力和友善的每一次融合,因此,我们彬彬有礼地邀请读者来分享呈现在你面前的这份丰厚的文学馈赠。 我们要感谢道登教授,他慷慨地奉献出他收藏的手稿来支持我们。我们还要感谢孟买的S.H.霍蒂瓦拉(S.H.Hodivala)先生,他带着对安斯蒂先生所收藏的原始演讲手稿的尊敬,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资料。J.雷·格林南威尔士,伦敦,杜丁格拉文尼,庄园府邸1891年12月 后记 这本《卡莱尔文学史演讲集》是根据英国伦敦Ellis and Elvey出版社出版的 Lectures o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翻译的。原书由Professor J.Reay Greene编辑,并加了序和大量注释(放在正文后面),译成中文时一并译出。另外,译者翻译时加了一些脚注,均注明“译者注”。 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1795—1881)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散文家,被尊为“切尔西的圣哲”(切尔西是英国伦敦文人名士聚居的地方)。他一生著述甚丰,散文、评论、历史、社会批评,无不涉猎,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是一位极为关注社会现实的作家。 卡莱尔的作品除这本文学史演讲集外,比较重要的有《席勒传》(Life of Schillelr,1825)、《衣裳哲学》(Sartor Resartus,1836)、《法国革命史》(French Revolution,1837)、《英雄与英雄崇拜》(On Heroes,Hero—Worship,and The Heroie in History,1841)、《过去与现在》(Past and Present,1843)等。 卡莱尔一生做过很多次系列演讲。第一次是1837年,他做了关于“德国文学”的演讲;第二年做了我们面前的这部“文学史演讲”;第三次是1839年以“近代欧洲的革命”为题所做的演讲;给他带来更大声誉的是1841年“英雄与英雄崇拜”的演讲。卡莱尔的这些演讲极为成功,他的谦逊和博识赢得了听众热烈的掌声。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文学史演讲集与一般的文学史著作不同,正如序中所说:“相对于文学而言,卡莱尔的演讲更关注文学产生的原因、文学的发展历程以及意义。”本书对欧洲文学从古希腊到18世纪末的发展进行了独到的梳理和评述,既有总括性的考察,又有细节的引用、分析。它并不旨在对每一个文学现象、每一位作家、每一部作品进行详细的、理性的分析,而是说出了卡莱尔本人对各种文学问题、对诸位文学大师独特的感悟和感受。作者知识面宽,文、史、哲无不涉猎,演讲中新见迭出,智慧的火花不时闪现。因此,尽管目前关于西方文学史的著作不胜枚举,这部文学史演讲集仍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文学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一读。 卡莱尔的文学史演讲最大特点之一是把作家的创作和他的人格及特定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考察,注重作家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和作家的人格对其创作的影响。卡莱尔对每一个时代的特征,对每一个民族的性格,对每一位作家的品格都有深刻、独到的理解和概括。如希腊人的欢快、罗马人的讲究实际;中世纪人们的信仰、忠诚;塞万提斯的幽默,但丁心灵的高贵、灵魂的博大……贯穿整个演讲的是文学大师们那伟大的人格:坚强、乐观、坦诚、幽默、谦逊、执着、追求真理、对人类充满爱,其作品是“大自然伟大心灵的絮语,是人类心灵的真诚袒露”。卡莱尔推崇一种“无心插柳”式的创作,认为最好的作品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最好的作品是无意识之作”,“刻意为之的东西往往难以成为伟大的东西”,并形象地比喻为“就像一面鼓,发出很大的声响,但里面却空空如也”。他还强调说“强壮的人是没有意识到自身力量的人”,“伟大的人总是天性沉默的人”。 在翻译过程中,感到困难的是其中一些生僻的人名、地名,特别是在编者加的注释里面,译成中文时参照了陆谷孙编的《英汉大词典》。另外,原文中还有一些希腊语、意大利语、德语、拉丁语,以及法语的词汇、短语、段落,这也增加了翻译的难度,查阅了多种词典,请教了有关专家,仔细揣摩、推敲后才译成中文。 本书注释中的两段法文请教了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张海波先生,特向他致以衷心的感谢。 译文中不妥当之处,祈请方家教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