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该法施行以来的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为基础.以该法及配套规定为主干.以其他法律中的有关规定为补充.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该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的原意及其相互关系.着重解决司法实践中热点、疑点,难点问题的法律适用和有关实务问题。既凝结了理论研究中较为一致的观点,又反映出执法实务中的具体解决办法,综合了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系目前系统研究与阐释该法的最新之作。
刑法是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的法律。它以其特有的严厉强制性、威慑力以及评价、引导和教育的功能,保护着社会关系不受犯罪行为所侵犯,促进着社会关系的正常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颁布于1979年。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刑法》(修订)施行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变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98年12月29日通过了《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规定》、于1999年10月30日通过了《关于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和惩治邪教活动的决定》、于1999年12月25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2001年8月31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2001年12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2002年12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2005年2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为实施《刑法》也发布了一系列的司法解释,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5月15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6月3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被告人对行为性质的辩解是否影响自首成立问题的批复》(2004年4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4年9月6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4年12月22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5年1月11日起施行)等等。
为了准确理解《刑法》及配套规定的原意及其相互关系,并在司法实践中正确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和实务界、理论界的有关同志,以《刑法》的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刑法》及其补充规定、司法解释为主干,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共同撰写了这本《刑法(总则)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本书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新释新解丛书》之一。
本书综合了《刑法》公布施行以来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系当今我国系统研究和阐释这一法律及其配套规定的最新之作。本书将刑法的补充规定以及“两高”的最新司法解释置于相应刑法条文之后,一并解释,更增加了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希望本书能够为广大司法工作者和律师正确适用法律,为广大公民和法人准确理解法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起到应有的指导、参考和借鉴作用。
本书为第三版。我们根据近几年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及有关解释案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一系列有关司法解释,对本书作了全面修订。书中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编著者
二00五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