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财文化/中国民间吉祥文化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殷伟//殷斐然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有关我国民间吉祥文化的书籍。它主要叙述了五个吉祥字“禄、寿、喜、财”中的“财”文化。通过本书的阅读,你可以享受到一份民俗文化大餐,了解我国更多的有关祝福的民俗文化景观。

内容推荐

字是行走的,它所走过的路径便是一份真实的文化图谱;  字是生育的,每一个充满活力的字通过历史的滋养都拥有一个庞大的族群。  如果说每个字是一粒籽实饱满的种子,那么“福”“禄”“寿”“喜”“财”有幸落在中华文化的沃土上,历五千年,丰富的营养足以让它们根系发达、枝繁叶茂。  每一株植物都是一道壮丽的风景。

目录

第一章 文武财神

文财神比干/3

文财神范蠡/8

武财神赵公明/13

武财神关云长/19

第二章 司财众神

利市仙官/27

善财童子/33

刘海撒钱/39

福德正神/46

黑白无常/53

金元总管/60

华光大帝/65

第三章 五路财神

五显神/72

五圣神/77

五通神/81

五盗将军/86

何五路/89

路头神/93

第四章 祭神求财

祭财神/102

接财神/106

送财神/112

跳财神/118

第五章 祈财习俗

借阴债/125

借元宝/129

炸寒单/135

盐水蜂炮/139

担水进财/142

商家拜财神/146

第六章 吉祥图说

聚宝盆/151

摇钱树/158

渔翁得利/163

八蛮进宝/167

招财进宝/171

钱龙引进/177

金驹献宝/182

发财还家/186

第七章 诗文曲联

从《钱神论》到《孔方兄》/193

唐人咏钱神诗/199

宋元明清诗人咏钱神/202

张四姐与《摇钱树》/207

穷阮籍醉骂财神/213

财神庙楹联/217

试读章节

在中国民间年画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图:一棵挂满了铜钱的大树,树顶有金龙吐钱,树下有数童子拾金,树上复坐一童子,手持“一本万利”条幅;或一大树挂满金钱,几个童子,有的持竹竿打树上的铜钱,有的在地上拾铜钱,有的抬着满筐铜钱高高兴兴地回家。这样场景的图至少在东汉后期就有了,四川宜宾山谷祠东汉墓出土的摇钱树座就有摇钱的画面,这件树座其中一面中间一人在摇钱树下接钱,左边一人左手握挑钱的扁担,右手于胸前作走状;另一面中间一棵摇钱树,右边一人右手摘钱,左手叉腰,腰间系一耙。从画面来看,显然是人们从生钱之树取钱,然后担走。这也就是说,在两千年前,中国古人就把聚宝盆和摇钱树结合在一起,来寄托对财富的渴望。

摇钱树是传说中能生长钱币的树,据说一摇晃树,树上就会有钱落下来。这一名称起源于何时已无据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早在两干多年前的汉代,它就成为人们的追求向往。考古队员在四川彭山县挖掘一座东汉平民墓时,发现了陶质的摇钱树,这棵摇钱树下大上P158小,无底中空,器表雕有羊、蟾蜍和怪兽,还有持竿打钱的人和把钱挑走的人,这是普通百姓的来世寄托。至于达官贵人的摇钱树就讲究了,甘肃甘谷县一东汉官吏墓中也出土过一棵摇钱树,树为铜制,上有无层对称伸向四方的铜枝,枝干上结满了真正的钱财珍宝,金光灿烂,让人不能逼视。考占人员在清理武隆县江门镇一座汉代砖石墓时,也发掘出一棵有千年历史的汉代摇钱树。这棵摇钱树虽然有部分破损,但仍基本保存完好,有一米多高,底座为陶质,树干为精铜打造,雕有精美的龙形花纹,树枝上挂满清脆作响的铜钱。三峡库区以前曾发掘出一棵保存完好的汉代摇钱树,遗憾的是已被文物贩子走私到了美国。

最为著名的是1990年2月在四川省绵阳何家山二号墓出i的一棵摇钱树。摇钱树出土时散落墓中,树干和树座置于墓室前端,树叶片叠放于陶筒仓之上,出土时完整叶片二一卜余枚,残片若干。摇钱树高一点九六米,颇为壮观,该器由树座和树体两部分组成,树座为泥质红陶,模制,略呈山形,器表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和银色低温釉,釉面有细碎裂纹,釉层局部剥落。树座有雕塑两层,上层为圆雕雄狮,昂首、张口、蹲姿,胁生二翅,P159姿态雄健,狮背立一筒形圆柱,以插钱树;下层为五马浮雕,或吃草,或奔走,或回首,悠然自得。树体为青铜铸造,中部为树干,呈竿形,按等分铸四节,每节四面有小孔,以挂树叶。树叶共有七层,自下而上,第一、二层每一节套挂两片树叶,每层计八片;第三、四层每一节套挂一片一树一叶,每层计四片;第五、六、七层自下而上插一片树叶。树叶大多以方孔圆钱为边饰,以人物神兽题材为主要内容,上有象与璧、西王母、力士与璧、朱雀与鹿、龙首等图案。绵阳何家山二号墓出土一棵摇钱树的高度和体量,位居现存摇钱树之冠,是中国最大的摇钱树。

摇钱树流行于东汉,延至三国时期。关于摇钱树的最早雏型模样殊难确定,四川广汉三星堆商周器物坑出土一株巨大青铜树,与后世摇钱树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不能肯定是摇钱树。摇钱树出土主要集中于四川地区,在云南、贵州、甘肃、陕西也有发现,是汉魏时期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文物。目前P160发现的摇钱树,绝大多数因盗墓而损坏严重,仅存残片,现全国仅保存完整摇钱树七棵:四川广汉两棵、彭山一棵、绵阳两棵、新津一棵、三台一棵。

关于摇钱树的来历,一般认为出自陈寿《三国志·魏书·邴原传》注引《邮原别传》的一则故事:“(邴原)尝行而得遗钱,拾以系树枝,此钱既不见取,而系钱者愈多。问其故,答者谓之神树。原恶其由己而成淫祀,乃辨之,于是里中遂敛其钱以为社供。”一个叫邮原的人,在路上拾得一串钱,由丁找不到失主,他就把钱挂在一棵大树上。随后路过此地的人,见到大树上有钱,以为是神树,于足纷纷把自己的钱也挂在树上,以祈求来日获得更多的钱,从此,人们就形成了摇钱树的习俗。从上述记载可知,人们最初不是从树上摇钱、取钱,而是往树上挂钱。挂钱的原因,是人们认为树系神树。由于邴原拾钱挂在树枝上,引起众人仿效,竟成“淫祀”,人们“敛其钱以为社供”。

关于摇钱树的由米,民间有许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足一个白发老人给农夫一颗种子,叫他每天挑七七四十九担水浇P161灌,水里面要滴七七四十九粒汗珠,当它快开花时还要滴七七四十九滴血。农夫照着老人的话做了,结果种出的树是摇钱树,一摇便掉下铜钱。与此类似的故事是懒汉到处找摇钱树,一个农夫告诉他:“摇钱树,两枝权,两枝杈上十个芽;摇一摇,开金花,创造幸福全靠它。”原来,农夫说的摇钱树就是人的双手,这是中国农民对摇钱树十分形象和纯粹的认识,即钱财来自辛勤劳动。有的说法是榆树的叶子与铜钱相似,秋天叶子变黄以后更像铜钱,风吹手摇,树叶飘落,就像钱币落下,“摇钱树”就是从这引申而来,这是文人墨客的创造。

民间有用树枝做成摇钱树或以想象中的摇钱树为图案招财进宝的习俗。旧时福建一带,每逢新年,沿街乞讨的乞丐折花枝,上缀铜钱做成摇钱树,乞丐手执摇钱树挨家挨户说吉语,祝贺人家来年财源茂盛,唱毕主人皆赏给钱物。旧时还流行家中置放摇钱树吉祥物的习俗。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云:“岁暮取松柏枝大者,插入瓶中,缀以古钱、元宝、石榴花,称为摇钱树。”春节期间,家家户户用松枝、万年青等扎成摇钱树形状,上挂铜钱,置于中堂,或用红纸剪成摇钱树图纹,贴于门、窗上面,以祈来年发财致富。这种摇钱树很类似西方圣诞节的圣诞树,都是节日的一种吉祥物。P162

序言

德国哲学人类学家米夏埃尔·兰德曼认为:“文化按定义是由人自身的自由的首创性所创造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赋予文化如此多的样式:一个民族不同于另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区别于另一个时代。但是,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人创造了自己。”在所有文化现象中,祝福与祈祷所生成的文化景观,是我们最常见于生活中用以区别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标志。比如中国人喜欢在春节的时候互相作揖道“恭喜发财”,而英美人则在元旦说“HAPPYNEW YEAR”。人与人的交往,除了那些最实际的交流需要,有一种礼节几乎在所有的民族中都出现,那就是祝福。一般地说,祝福是人与人之间的事情,表达愿望,是美好的利他的;祈祷则是自己的事情,同样表达愿望,是为自己的(当然也为包括自己在内的集体)。不过通常在具体的利益上,祝与祈的内容却显得高度一致,以中国传统文化采概括,几无外乎“福、禄、寿、喜、财”。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为什么概括人们所能享受到的福祉的是这几个字而不是另外几个字?传统文化的高度概括,令我们惊叹。在“福、禄、寿、喜、财”这五个字中,又以“福”为首。“福”的内涵既可浅显又可高深。比起后面的四个字来,它更形而上一些,它并不具体,但是它统领了其他。一个人对“福”的理解和享受,跟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相关联。长寿是福、健康是福、子孙满堂是福……很经典的辩证演变,人们还可能因祸得福(比如“塞翁失马”),当然走过了头也可能“福兮祸所依”。因而“福”也是与“祝”、“祈”最为密切相关的一个字。“福、禄、寿、喜、财”每个字都有丰富的历史。而悠久的文明,既体现在具体的字义上,也体现在这些字的历史里。字的历史本身就是人的历史,就是民族、文化的历史。每个字的历史都是一道绚丽的文化景观。一直以来,我们很想弄清这些字的来历。到重大传统节日时,因为使用这些字的频率太高,想了解的愿望也就更为迫切。然而认真起来,除了在辞典里能得到简明扼要的说明,要想了解得更多常常无从下手。

感谢独具匠心的文化学者殷伟先生,为我们从卷帙浩繁的历史典籍中,从汗牛充栋的民俗文化图谱中精心挑选、编写出一套图文并茂的中国民间吉祥文化丛书“福、禄、寿、喜、财”。丛书每字一册,每册洋洋十万言,体例基本一致,从字源字义、到典故风俗,从字神崇拜、到祝祈轶闻,皆旁征博引,意趣盎然。这套书的出版让我们想要了解“福、禄、寿、喜、财”文化的愿望得以实现。

字,作为最重要的文化符号,每一个字从它诞生开始,就同时充满了歧义、相悖的危险和生长繁衍、创造奇迹的期待。字是行走的,它所走过的路径便是一份真实的文化图谱;字是生育的,每一个充满活力的字通过历史的滋养都拥有一个庞大的族群——一如殷伟先生为我们呈现的“福、禄、寿、喜、财”。如果说每个字是一粒籽实饱满的种子,那么“福、禄、寿、喜、财”有幸落在中华文化的沃土上,历五千年,丰富的营养足以让它们根系发达、枝繁叶茂。每一株植物都是一道壮丽的风景。平时,我们或可看到一些零散的枝叶或者裸露的根,但我们看不见全貌。殷伟先生编撰的贡献,就是把树的全貌描绘了出来,让我们看到了谱系发达的“五福”。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殷伟先生将精心搜集的数百幅民俗图配于书中,让丛书不仅有知识性,还有视觉的快感。

无疑,中国民间吉祥文化丛书“福、禄、寿、喜、财”文化的出版,于书市,是一份厚礼;于阅读,是一份民俗文化大餐;于节日,是一份不落俗套的祝福。

曾维浩

2005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5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