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探索学校管理学前沿领域的新教材,本书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展望性。同时采取国际视角,可以透视国外发展趋势;通过对国内学校的研究,提出对现实具有较大指导意义的问题。书中还附有多个非常有价值的学校管理问卷及其全部数据,读者可以采纳这些问卷对自己的学校进行管理评估并从本书中找到改进措施,适合教育管理学研究者和教育部门各级管理者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教育管理学基础 |
分类 | |
作者 | 吴岩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探索学校管理学前沿领域的新教材,本书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展望性。同时采取国际视角,可以透视国外发展趋势;通过对国内学校的研究,提出对现实具有较大指导意义的问题。书中还附有多个非常有价值的学校管理问卷及其全部数据,读者可以采纳这些问卷对自己的学校进行管理评估并从本书中找到改进措施,适合教育管理学研究者和教育部门各级管理者阅读。 序言 教育管理学(Educational Management)是学校教育学和管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多年以来,这一领域的发展极大地吸取了管理学的有效知识。笔者从事校长培训将近十四年,深深地感到如果学校管理者不花时间和精力去直接吸收学校教育学和管理学各自的基础知识,仅仅阅读相关教材或听取学校管理方面的讲座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改变将学校管理仅像局限在学校领域的“微循环”状况,笔者和同事、学生从多年前就开始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转移到校长培训中来,并通过科研不断吸取管理学基础学科的养料以资助教育管理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些接受过培训的校长或各级教育领导干部认为,我们的课程虽然表面上好像远离学校、远离“教育”,但却能从根源上将管理学的原理讲述清楚,有利于知识的迁移。正是这种观点激励着我们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同时也希望能将这些成果在更加广泛的领域传达给校长们。 现在,这个期望终于实现了。本书是专门为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了解管理学科的最新、最基础的进展而编写的。笔者将书名确定为《教育管理学基础》就是要说明,学校管理学局限于狭小的知识循环的状况必须被打破,必须进入与管理学的整体发展相互协调的大循环中。而在这个过程中分析管理学领域的前沿变化是校长获得最新管理学资源的最为有效的方式。 本书共分5章。在第一章讲述了管理学在世纪之交所发生的重大转换。这种转换既包括后现代哲学对管理学的影响,也包括非线性数学和混沌物理学对管理学的影响。深入了解这些新变化,对学校管理者的思想更新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们选编了Martin Kilduff,Andrew Cllan,Dirk Holtbrugge等几位专家的文章。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对后现代、非线性、混沌管理学进行了分析和解释。通过分析,对管理学范式转变在中国的影响,得出了比较确实的结论,这些结论将给学校管理者提供一系列有效的信息。 本书的第二章主要谈论学校领导科学的最新动态。笔者受过心理学的基本训练,并从事多年领导心理学研究,著有(《领导心理学》等专著和论文。在本书中,笔者和硕士研究生李孔珍、柳晓妮的文章提供了领导理论的一些新的进展,也对当前热门的“大五”人格理论进行了简介。此外,还就课程改革、校长影响力、学校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介绍。柳晓妮的学校文化量表,对校长认识自己学校的文化具有良好的辅导性和工具性。 本书的第三章主要研究战略和未来时间管理。这是管理学在最近30年的新动向。未来时间管理已经在普通管理学领域中形成了一个大的族群,这个族群包括决策、预测、危机管理等许多学科,既分析了这些未来族学科的进展,也谈论了他们的缺陷。未来族的学科对学校管理学具有积极的作用。笔者还在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本书的第四章是学校创新管理的最新动态。创新管理主要是心理学和管理学的交叉领域。本部分以创造心理为研究主题,借鉴了刘伟、张潮、英智、胡迟、柳晓妮等硕士研究生所共同进行的师范生创造力评估的研究报告。从心理学和管理学两个不同领域提供了创新研究的历史、当前较有影响的创新理论,并最终给出了三个实用性很强的学校创新评估问卷。 本书的第五章是学校知识。这章内容主要取材于我们所承接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的成果。知识管理是管理学当前最热门的领域之一,从信息科学和行为科学两个方面介入后形成的知识管理综合体系,已经给企业管理带去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用大约一年时间梳理了各类企业知识管理的信息资料,并在随后的时间中试图将知识管理的思想引入学校管理学。本章由硕士研究生丘丰、樊平军、刘立、谭玉红、蒋川晴、曹卫平和张习真等整理编写,集中讨论了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模型、基本方法、基本内容、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区别、知识共享的障碍、知识地图的运用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认为,将当前管理学疾速发展的领域引入学校管理,让校长了解这些领域中的发展,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改进非常有效。为了增进思考,笔者还在每篇文章后面加入了一些思考题。这些题目可以供校长们在培训课堂上进行讨论,也可以对自学中的思考进行某种提示。 笔者非常感谢所有参加这本书的出版的同行们。 香港城市大学管理系的Andrew Chan教授不但欣然地提供了该作品的版权,还亲自参加了自己著作中文版的翻译。创造心理学家刘伟也欣然地提供了作品版权。笔者还要感谢所有参与过科研工作的研究生,其中尚静不但认真地翻译了多篇论文,还协助组织了本书的出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的领导和同行也对此书的编写出版提供了支持。同时,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校人员以及社领导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也正是这些宽厚的理解和支持,促进了本书的完成。 、 由于笔者的水平有限,书中一定存在着许多不足。衷心希望读者对此进行评论和指正。可以直接写信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邮编100875),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与作者联系。我的电子邮件地址为wuyan98@hotmail.com我的个人网站网址为www.wuyancentral.com欢迎大家访问。 昊 岩 2004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