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管理者而非MBA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亨利·明茨伯格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在管理教育和发展方面提供了振聋发聩的深刻思考。它应该成为MBA们的推荐读物。它带给读者们的感觉将是激动,甚至愤怒,但绝不会是乏味。

目录

致中国读者

译者序  管理教育,何去何从?

专文推介一 MBA是什么

专文推介二 从批判到建设

作者序

导言 ………………………………………………………………1

第一部分 MBA之非

第1章 错误的人 …………………………………………………8

第2章 错误的方式 ………………………………………………19

第3章 错误的后果之一 教育过程的堕落 ………………………68

第4章 错误的后果之二 管理实践的堕落 ………………………80

第5章 错误的后果之三 公司组织的堕落 ………………………120

第6章 错误的后果之四 社会制度的堕落 ………………………143

第7章 新的MBA模式?  …………………………………………165

第二部分 培养管理者

第8章 实践中的管理开发 ………………………………………201

第9章 发展管理教育 ……………………………………………242

第10章 培养管理者之一 IMPM项目………………………………281

第11章 培养管理者之二 五种心模………………………………298

第12章 培养管理者之三 在岗位上学习…………………………319

第13章 培养管理者之四 学习的影响……………………………339

第14章 培养管理者之五 革新的扩散……………………………366

第15章 发展真正的管理学院 ……………………………………384

参考文献 …………………………………………………………423

关于作者 …………………………………………………………443

试读章节

没有天生的外科医生,也没有天生的会计师。它们都是专业化的工作,需要经过正规的培训,而这种培训最初是在教室里进行的。当然,学生们必须具备使用手术刀或是操作键盘的能力,但是他们首先得接受专门的教育。然后他们就会被推到一群满腹狐疑的公众面前,在他们获准单独操作之前,至少先充当实习生或者被口试者的角色。

领导则不一样。天生的领导者是存在的。事实上,如果问任何一个社会能自然地提供些什么,恐怕除了天生的领导者,别无他物。领导和管理就是生活本身,而不是能够从“做”和“为”中抽象出来的技术。教育无法将生活经验灌入一个具备天赋的“容器”里,就算是具有领导潜力的容器也不行。但是,它可以帮助一个已经充满了领导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容器塑造形状。

换句话说,试图向某个未曾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传授管理,不啻于试图向一个从没见过其他人的人传授哲学。组织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对它的管理是一种困难的、微妙的工作,需要的是各种各样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的默契。试图把管理传授给某个毫无实际管理经验的人不仅仅是浪费时间,更糟糕的是,这是对管理本身的一种贬低。管理实践

如果管理是一门科学或是一门专业的话,我们就可以把它传授给毫无经验的人。然而它二者皆非。

管理不是科学 科学是要通过研究来发展系统性知识的。管理的目的多半不在于此。管理甚至不是一门应用科学(那毕竟还是科学的一种)。管理的确是对科学的应用:管理者必须运用他们从科学领域和其他领域中得到的一切知识。但是管理更多时候是一种艺术,建立在“眼光”、“远见”、“直觉”的基础之上。(彼得·德鲁克1954年曾经写道“‘直觉’管理者的日子屈指可数了”(93)。而半个世纪之后,我们仍在数着这样的日子。)而绝大多数管理是一种技巧或者叫手艺,就是说它靠的是经验——在岗位上的学习。这意味着为了思考而行动和为了行动而思考是同样重要的。  把大量的技巧、一定程度的艺术和一些科学放在一起,你就会获得一份终归属于实践性质的工作。对于管理而言没有什么“终南捷径”——惟一最优解;它是完全视情况而定的。

这样一来,只有当艺术、技巧和科学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出现有效的管理。但是,在一间装满了毫无管理经验的学生的教室里,它们是没有机会相互结合的——因为人们无事可做。林达·希尔(Linda Hill)在她关于造就管理者的书中写过(1992),人们“在了解需要扮演的角色是什么之前,就已经不得不采取管理者的行动了”(67)。换句话说,没有经验,技巧就没有空间:没有经验的学生绝对无法理解实践。至于艺术,在传统MBA项目的教室里,没有任何东西妨碍它被人们讨论,甚至仰慕。不过,由于学生们在经验上的缺乏,他们无法真正欣赏它。他们只能像艺术外行一样旁观——观察着它,却不知道它从何而来。

剩下的就是科学,传统MBA教育多半是与它相关的,至少是以分析的方式。因此,正如我们将在第2章中讨论的那样,传统的MBA学生在毕业的时候留下的印象是管理就是分析,特别是进行系统性决策和阐述审慎的战略。我在第3章里提出,这对于管理而言是一种狭隘的、最终扭曲了的看法,它会导致实践中出现两种机能失调的风格:定量计算(过度分析)和英雄主义(假装的艺术)。它们之后会和一种更侧重经验基础的风格变得格格不入,这种风格被称作参与——沉静无言而息息相关,积极介入而鼓舞人心。

管理不是专业有人曾经指出工程学同样不是一种科学,或者一种应用科学,它更多的是一种独立的实践过程(Lewin 1979)。然而工程学的确会运用大量的科学原理,它们经过了整理和对有效性的验证。因此它可以被称作一门专业,这意味着它可以在实践之前和情境之外被人传授。从某种意义上讲,桥梁就是桥梁,或者至少钢材就是钢材,即使它们的用途是适应当前的环境。医药学亦是如此:许多病症可以被整理成标准的综合症状,通过特定的技术加以治疗。但是管理却不能这么说(Whitley 1995:92)。管理实践很少被人们编辑整理,更不用说验证其有效性了。因此管理学不能被称作一门专业,或是被当成一门专业来传授。

由于工程学和医药学中有着这么多经过整理的知识,只能通过正规的方式进行学习,经过训练的专家几乎总会胜过那些外行。管理却不是这样。我们当中很少有人会信任那些实习工程师或是实习医生,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训练。可是我们会相信各种各样从来没有在管理学的教室里上过一天课的管理者们(而我们却怀疑其他一些在那里上了两年课的人,第3章将讨论这个问题)。

自从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写下了“惟一最优解”的文章(1911),而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1916/1984)声称“管理能力可以并且应该以与技术能力同样的方式,从学校和日后的工作场合中学到”(14)之后,我们就一直在寻找着作为一种科学和一个专业的管理学的圣杯。英国有个叫做管理特许权(Management Charter Initiative)的团体,他们试图在管理并非一种专业的情况下,假设它就是一种专业资格,要用MBA作为管理者上岗的认证。就像该团体的领导人对一家报纸说的那样,MBA“是惟一真正的全球资格认证书,惟一国际通行的执照”。

这种说法是一派胡言,而那个团体的努力也一败涂地。现在我们必须面对一个事实: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尝试之后,任何合情合理的评价都认为管理既不是一门科学,也不是一门专业。它深深地扎根于日常生活实践当中。我们应该庆祝这一事实,而不是贬低它。我们应该培养深深扎根于领导生活中的不断进步的管理者,而不是脱离它的专业人员。

前面谈到的那些工作领域可以分为两类,在一些领域里从事该工作的人确实比接受者“懂得多”,在另一类领域中,表现的好像比别人懂得多的专家却会成为工作的绊脚石。当我们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很少有人会想到指摘医生的做法。(“是否可以请你在稍微低一点的地方下刀?”)无论医生的临床表现多么糟糕,我们都承认他比我们懂得多。但老师要是在教学中认为自己懂得多的话,就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学校教育是一种“帮促”式的活动,鼓励学习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

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帮促行为。当然,管理者必须知识广博,他们往往需要根据这些知识来做出决策。但是,特别是在大公司里和那些注重“知识”的地方,管理者必须更好地进行领导,这样其他人就能够有更多的理解和更好的表现。他们必须让其他人表现出最好的一面。那种由领导者负责一切,提出主要战略,然后由其他人付诸实施的想法,通常是简单商品大量生产遗留下来的神话。不过它也是MBA教育给人留下的印象之一。“我们的目标是创建一个环境,让学生们学会如何解决困难而复杂的问题……学生们体会到作出判断、进行决策和担当责任是什么样的感觉。”(摘自2003年哈佛商学院网站的“项目主任的话”)

由于中学教师可以轻松地把他们的技巧从一个班级带到另一个班级,他们仍然可以被称作专业人员。但管理者绝非如此,即使在同一家公司里,他们也不能把他们的技巧从一个部门带到另一个部门,更不用说跨公司跨行业了。换句话说,与教育、工程或医药行业的情况不同,在管理过程中对于环境的了解是不能随身携带、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管理者在一个地方取得了成功,却在另一个地方栽了跟头(这在教师、工程师或是医生身上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只要他们牢牢掌握他们拥有的技巧)。P8-11

序言

动了翻译这本书的念头并不是因为她出版之后引起了众多的争论,也不是因为强力推荐给出版社购买版权后要善始善终,想想原因有两条:一是因为我1998年到2002年间参与了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管理教育研究》之后产生了对于这一类讨论的偏好和依赖——管理教育(或MBA)何去何从?另一个严肃的原因是我恨死了读书“只读书名”的怪现状,希望更多中国读者能够有机会在通读全书后再发表看法,特别是商学院的院长们、MBA项目的老师同学们和媒体界的朋友们。

许多人根据书名判断,觉得这本书哗众取宠。我在翻译本书时首先和最后面对的也是书名。在过去一年的媒体传播中,本书的书名普遍被译作《要经理人,不要MBA》,火爆惹眼。但是如果你读完全书的话,就会发现这与该书的内容并不符合,特别是“要……不要……”的中文表达也和作者在书中所体现出的主要观点不吻合。严格地说,我认为这个书名的全部含义应当是——“培养”管理者,而不是传统的MBA。现在的书名我认为更恰如其分,也谢谢编辑在多次的讨论之后能够站到我这一边,而不是简单地加入到将MBA妖魔化的围观鼓噪者中。

本书英文版发行后,因为其话题感强,内容极具批评性,引起了相当广泛关注。当然,大背景是当前在全球范围内,MBA教育都出现了相当多的困难,申请者人数减少(被比喻成MIA,就是战斗中的失踪者),培养效果受到质疑,其中2002年《管理学会:学习与教育》中Pfeffer教授的那篇题为“商学院的终结”的文章是其中代表。因此,财经媒体无法躲开这本书的诱惑,但是现在,大部分的评论都主要集中在该书的标题和前半部分中的几个论点。从国内的情况看,从2004年下半年就开始有记者听说了这本书的书名,并在某些世界著名商学院院长、副院长、教授来访时或者采访我国管理教育界的学者时以此作为话题来质询。大部分的回答是:(1)尊重这本书,尊重作者;(2)没有仔细看过,不好评论;(3)书中对于MBA项目的批评其实我们一直都在改进;(4)我不相信MBA项目会垮掉。

讨论“MBA项目会不会垮掉”的问题并非危言耸听。我刚在法国参加了2005年EFMD组织的一个欧洲各商学院管理人员的年会,其中一个分会场的研讨就是围绕这个主题。多提一句,结束时会议主席总结大家的共识时在投影上打出了这样一行字“MBA has a future”——MBA仍有未来。

类似的看法绝非明茨伯格一人,他甚至算不上先知先觉。但是,现代社会中,往往观点由谁提出,会直接影响到观点传播的广度和影响的深度。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管理思想家”(汤姆·彼得斯的评价),明茨伯格在学界的地位众所周知,不熟悉的也可以翻看作者简介。至于他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话题,我并不认同有人评论的“哗众取宠”或者“反戈一击”,我认为这是他“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性格使然。明茨伯格的性格就是特别热衷于跳脱常轨、开辟新路,离经叛道的角色也许是他生活享受的一部分。他自己说自己“总是对太流行或广泛接受的东西表示怀疑。”看起来,他蛮喜欢“破坏性创新”。

如果完整地看,这并不只是一本讨论管理教育的书。作为明茨伯格最新的著作,它与作者的第一本书《管理工作的本质》联系最为密切。它以该书的结论为基础,发展了他对于管理过程的观点以及进一步揭示了它们对管理者的发展成长的意义。大家风范之入晚期所写的著作,通常都是先期著作的深刻化;只有读到后面的著作,比如这本《管理者而非MBA》,人们才觉过去散落满地的碎屑字字珠玑,豁然开悟。我最近在一次给企业家的演讲中就随手列举了本书中的一些图示,来说明书中蕴藏的管理智慧。比如图4-1、表9-2、图10-2,都是管理要义的集大成者。再比如,一张图2-2,管理教育史清晰展示眼前,MBA学生入学之前一定要看看,而管理教育工作者自己熟悉自己这个行业的历史,能够更清楚、自觉地面向未来。

所以,如果只是“怪怪地”认为书中因为讲了很多MBA项目的毛病所以是好书,仅仅这样认识这本书的出众,而不深入地理解它所揭示的重要思想,是非常令人遗憾的浅尝辄止和不求甚解。如果读完全书还是这样的看法,真的就是“入宝山而空手归”啊!

所以,如果要我说这本书的意义,我愿意概括为:严肃著作,须认真对待。

以我粗见,这本书在将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有广泛的影响力,任何人以后再评论管理教育,很难躲得开这本书;讨论管理人才的素质,或者讨论培训之道,或者教学创新,都躲不开这本书。商学院在讨论教学方法、变革、创新时,商学院的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将会长时间地受到这本书的影响,恰如1959年的卡内基、福特两个基金会支持的两份报告和1988年的波特和麦基宾的著作。可以说,这本书是第三个里程碑。

而且,这种影响力不只是来自作者的名头,还来自于书的篇幅和涉及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书的写作仍然具有高度的认真严肃,特别是书中的每一个结论都力求来源出处有据,旁征博引而绝不妄言。作者受过的专业训练非常好,宝刀不老。所以,书的内容绝不是谩骂,而真的是HARD LOOK(严肃审视)。

当然,尽管严肃,明茨伯格仍然保持着他一贯擅长的幽默,这使本书的阅读几乎笃定充满愉快的体验。书中为商学院院长提高排名支的那些怪招儿,谁读后能绷着脸不笑呢?

然而,笑意中收获的不只是轻松,也有沉重。

译者写序不该罗嗦。在这里,我不想评论书中内容,读者自有高见。我从1994年开始参与一些MBA教育方面的工作,见识了政府主管部门、管理教育前辈为了推动中国MBA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付出的艰辛,亲历了中国MBA事业在面临大变革大选择时的沉浮,也“享受”过国内的媒体舆论时而捧,时而骂的好待遇(总比被人误当成NBA要好得多),要我说,我国MBA教育的路走到今天,不容易。我常常咀嚼《中国管理教育报告》的作者赵纯均教授在该书序言中的这一段话:“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我国管理教育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我国管理教育发展的不长历史中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充满着障碍、困惑甚至责难。在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穷国办高等教育已属不易,在一个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的发展中大国、穷国办管理教育更是困难重重。”作为管理教育工作者,要对得起这份不容易,就必须得不自满,就必须得常怀“居安思危”之心,因为这条路注定是“不进则退”。

我当然希望任何关心管理教育的人都来读一读这本书,说实话,书中第二部分,明茨伯格教授借由IMPM的实践所给出的很多建议,我每读到一段,就不免会去想这些能否在我们的MBA办学和其他的管理教育项目中借鉴、应用呢?除了商学院的同行,我认为管理培训公司的负责人、从业人员、培训师以及大中型企业的入力资源主管、培训主管都值得花时间研读,书中的教学培训新理念、新方法非常值得尝试。我觉得MBA在校生也应该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传统的MBA项目能够(擅长)给你什么,不能给你什么,如果成为一个合格管理者,该怎么修炼。我希望理性的阅读和认真的思考之后,能够有积极的行动。衷心希望看到读完本书之后的“起而行之”。

明茨伯格教授作为管理教育的实践者,大大增加了这本书的说服力。我希望我作为一位后辈实践者,应该能够使本书的中文版准确、易读。达到这个目标还得到了家人和许多同仁的支持。谢谢朱童、张莹莹同学对于本书初译、誊抄的贡献,谢谢编辑王艺的认真和耐心沟通。谢谢朱恒源博士最初从美国买这本书送我,给我第一次通读的机会。翻译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进一步的学习来自于读者对于译文的批评指正。因为会有很多前辈、同行、同事读到本书,相信一定可以收获很多教益。敬请赐教。

杨斌

2005年4月于清华园

书评(媒体评论)

商学院正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太关注所谓“科学”的研究,聘请缺乏实践经验的教授,培养缺乏应对复杂和非定量问题能力的毕业生。换言之,远离了真正的管理。——沃伦·本尼斯 领导力大师,《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  加拿大明茨伯格教授是一个经常唱反调的人,他的《管理者而非MBA》可以说向商学院发射了一枚火箭。他在书中说,大多数商学院的MBA课程只是为商学院提供面包和黄油,而不能够让学生们学会管理。——《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  本书的出现,给非MBA出身的管理人员正了名。它也是一份激动人心的管理教育全面而改革宣言,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迈克尔·斯柯平克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管理学编辑  这部激动人心的作品,向商业教育的最基础发出了挑战。——《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  世界管理大师亨利·明茨伯格以《管理者而非MBA》一书已经赚足眼球,大师观点是否偏颇虽需商榷,毋庸置疑的是其轰动效应以及其所引发的新一轮关于MBA教育体制的深刻反思。——《光明日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9:20:48